close
為什麼產後會發燒?

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451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財團法人天主教聖功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洪思齊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梳化/陳瑄娸(Vivian化妝箱世界)
model/熊依蘋(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

為什麼產後會發燒?
發燒是因為傷口感染嗎?
體溫稍微高一點,就算是發燒?
如何盡量避免產後發燒?

 

 

產後發燒的定義

產後24小時~10天都有可能產後發燒。如果產婦並不是剛喝完熱湯或是穿過多衣服,只要口溫測量38度以上、耳溫測量38.5度以上,就都算是發燒(正常的成人體溫大約37.3左右)。

 

 

成因與危險因子

洪思齊醫師表示,「產後發燒」即為「產褥熱」,在醫療還不發達的年代比較常見。從前因醫療與衛生環境不佳,許多產婦在產後23天內常因子宮或會陰部傷口細菌感染而引起發燒,甚至是喪命。現今的醫療與衛生條件皆大幅改善,醫師也都會洗手與使用無菌手套,所以因細菌感染導致產褥熱的產婦人數比從前減少許多。

 

不過目前仍有大約5%的產婦因傷口感染而有產褥熱的問題。危險因子大約如下所示:

 

生產前:

●貧血或營養不良,身體的抵抗力不佳。

 

●懷孕時沒有按時做產檢,一旦破水超過24小時還沒生產,感染的機率即會提升。

 

生產時:

●內診次數過多,也會提高感染的機率。

 

●剖腹產的產婦。

 

●倘若產程遲滯,使用產鉗或真空吸引來幫助生產,器械式的生產方式會使得產道的傷口開更大,較易感染,不過有時候卻是必要的保命措施。

 

 

產褥熱的症狀

產婦發燒合併子宮壓痛(按壓子宮時,子宮的位置會感到疼痛)、陰道分泌物或惡露有臭味,另外會陰部的傷口有時候也會化膿。

 

 

產褥熱的治療方式

以給予抗生素或住院施打點滴為主,通常23天可以康復。若有哺餵母乳的媽咪,治療期間仍然可以餵奶。

 

 

產後12天體溫稍微高一點,就算是發燒嗎?

產後體溫稍微高一點不一定是發燒。生產時產婦流血量較多,倘若產後又沒有補充足夠的水分,在身體水分不足的情況下,體溫也會偏高。如果產後體溫稍微偏高,可先多喝水與多吃水果,再測量是否回到了正常體溫;假使體溫依然偏高,必須請醫師進一步檢查是否因感染或其他原因所致。

 

 

引起發燒的其他原因

除了因為子宮或會陰部傷口感染之外,亦有其他因素導致產婦發燒:

 

●尿道發炎:

女性的尿道較短,隨時都有可能尿道發炎,不一定在產褥期(產後68週)時才會尿道發炎。倘若此時正好有尿道發炎的現象,症狀是解尿疼痛或有灼熱感,應以抗生素治療。

 

●脹奶:

大多在產後第23週時出現,因母親擠奶或寶寶含乳的方式不正確,奶水沒有被充分吸出,脹奶的時間久了也會引起發燒。

 

易混淆!因脹奶所引起的發燒,並非產褥熱

洪思齊醫師指出,許多產婦以為產後發燒因感染所引起,其實大多因為脹奶所致。因脹奶所引起的發燒,症狀上除了發燒以外(大多高達39度以上),按壓乳房時,也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如果脹奶的情形比較嚴重,就會導致乳腺炎。想要治療因脹奶而引起的發燒,根本的解決方式還是要從落實正確餵奶姿勢做起。護理人員會給予產婦衛教知識;倘若脹奶很不舒服,醫師也會斟酌是否給予安全的消炎、止痛藥來緩解不適。

 

●自體免疫問題:

倘若本身有自體免疫的問題,例如:紅斑性狼瘡…等,也比較容易產後發燒。此外,極少數的案例因產婦吸毒或免疫力極差,導致壞死性筋膜炎,這種病症也會容易引起產後發燒。

 

●其他原因:

感冒、肺炎或膽囊炎等也可能合併發燒,不過不是因為生產所引起。

 

 

發燒時,使用冰枕或退燒藥有效嗎?

要依據發燒的原因而定。如果因產褥熱而引起發燒,使用冰枕不會有效果、服用退燒藥亦不能治本,應找出病因再對症下藥。如果醫師確認是因感染所引起的發燒,則仍然要以抗生素治療才能見效。

 

 

產後傷口的正確護理方式

若要預防產後傷口感染而引起發燒,建議落實以下預防措施:

 

●會陰部灌洗:產後23週內每次如廁完畢,建議灌洗會陰部(最好大小便都要灌洗)。倘若會陰部沒有傷口或傷口較小,則可詢問醫師是否仍要灌洗。

 

●傷口應保持乾燥:產後傷口應盡量保持乾燥,不要碰水。

 

●勤換棉墊:惡露排出期間,應勤換衛生棉墊,以免細菌孳生。

 

●惡露量較多時,不宜溫水坐浴:產後23週內的惡露量較多,此階段建議不要溫水坐浴。

 

如果要預防產後發燒,必須做好產後傷口護理、並確定擠奶與含乳的姿勢正確,另外也要保持身體健康。產婦身體狀況好的話,感染的機率自然變小,也比較不會發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