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教育 (10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孕媽咪注意 網球肘恐上身!?

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58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康峻宏
PART1 內頁攝影
模特兒/俏麗孕媽咪Amber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PART2 復健攝影
動作指導/康峻宏醫師
攝影/張明偉

正在懷孕的準媽咪們或是育兒的產後媽咪,幾乎有過手肘痛到舉不起來的時刻,有些人直到就醫後,才知道自己罹患了網球肘,讓人不免發出質疑:「我又沒有打網 球,怎麼會得到網球肘呢!?」其實,孕媽咪和產後媽咪都是網球肘容易發生的族群之一,和「媽媽手」是不一樣的病症。究竟網球肘和媽媽手的病因為何?日常生 活又該如何照護呢?

 

 

 

運動治療,4招在家做

您是否常覺得手部疼痛到無法抱孩子、無法做家事、甚至連拿起奶瓶、扭開瓶蓋的力氣都微乎其微……,您可能正面臨俗稱「網球肘」或是「媽媽手」的威脅,而此症狀也容易好發於孕媽咪身上,不可小覷。

 

 

認識網球肘

「我又沒有打網球,怎麼會得網球肘這是許多人出現網球肘時的驚呼。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康峻宏表示,網球肘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外髁炎」,引起原因為手指伸肌肌腱靠近肘關節外側處發炎

 

因為「外髁炎」常發生在網球運動員身上,因此得「網球肘」的俗稱,由於網球運動員長時間拿著球拍擊球,前臂伸肌肌腱受到過度拉扯或是不當使用之下,極易導致肘關節附近發炎、受傷。

 

網球肘不僅容易發生在網球運動員,諸如其他球類運動羽球、高爾夫球等,或是日常生活常常拿重物、拿鍋鏟、抱小孩等,同樣會引起網球肘。

 

網球肘往往是使用過度才會出現疼痛反應,最典型的症狀是手肘外側受到壓迫時會有局部的疼痛,或是當部用力抓握、手腕用力伸直有痛感,嚴重時手部無法使力,連拿重物、扭轉門把都讓人覺得痛苦,有時疼痛還會蔓延到前臂及手腕。

 

 

認識媽媽手

「媽媽手」的確常發生在常抱小孩、餵奶、做家事等女性身上其實媽媽手和網球肘的發生部位全然不同。

 

康峻宏醫師指出,媽媽手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為「伸拇肌肌腱腱鞘炎」,肌腱是結締組織,大部分由膠原蛋白組成連接人體的肌肉和骨骼,腱鞘是一層包覆肌腱的薄膜,可以潤滑肌腱讓它可以順利滑動,一旦肌腱被過度刺激且使用不當時,就會產生腱鞘發炎與疼痛反應。

 

肌腱腱鞘的位置在拇指靠近手腕當拇指過度使用時,例如長時間抱小孩、餵奶、家事、文書處理等,拇指靠近手腕的地方就會疼痛,甚至無法正常抓握物品網球肘的痛位置不一樣。

 

 

孕媽咪也會得到網球肘!?

對許多新手媽咪來說,養育與照顧寶的過程中,都是一種新的挑戰和嘗試,由於產後媽咪長時間抱小孩、餵奶、擠奶等過度與不當的使用手腕及手肘容易導致「網球肘」和「媽媽手」的發生。

 

康峻宏醫師表示,無論是「網球肘」還是「媽媽手」,在醫學上被稱為重複創傷性疾病」,它不是突然受傷,而是不斷重複進行某一個動作,頻率和強度超過組織的負荷就會產生受傷和發炎。其發生主要原因常見「過度使用使用不當」,發生媽咪身上,多與照顧小孩、做家事的活動強度有關。

 

但是為什麼孕媽咪也會得到呢?康峻宏醫師指出,女性在懷孕時體內會分泌鬆弛素,目的是為了讓骨盆腔附近的組織變得比較鬆弛,協助胎兒順利通過母體產道,但此種鬆弛素也連帶影響身體其他關節韌帶、肌腱組織變得鬆弛,有可能造成全身性骨關節或是肌腱韌帶強度變得比較低,一旦支撐力減弱,加上過度使用,就有可能導致組織發炎。

 

至於網路上流傳孕期缺鈣會導致「網球肘」和「媽媽手」的發生?康峻宏醫師表示,孕媽咪缺鈣容易產生抽筋症狀,目前醫學不認為和網球肘」和「媽媽手」有任何的關係。

 

 

典型症狀:紅、腫、熱、痛

康峻宏醫師提醒,「網球肘」和「媽媽手」在急性發炎初期,明顯會有紅、熱、腫、痛的情形,此時如果熱敷會讓發炎更加嚴重,建議立即冰敷疼痛的地方,一般約610度左右溫度就可以了如果使用冰塊,記得用塑膠帶裝冰,且隔著薄毛巾做冰敷的動作,才不會被凍傷)

 

冰敷時,大約20分鐘觀察皮膚狀況,如果沒有任何的不舒服,建議先將冰水拿離,再等待5至10分鐘後再繼續冰敷

 

一直到患處的、熱的情形漸漸改善之後就可以進行熱敷,熱敷一般不建議超過40度,以3840最為恰當。此外,無論是冰或是熱,時間建議不超過20分鐘

 

 

治療方式

冰敷、熱敷、多休息

「網球肘」和「媽媽手」的疼痛與不適,常常會持續好幾個星期或是好幾個月,除了適度的冰敷和熱敷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讓患處多休息,暫緩會引起疼痛的動作

 

除了急性期的冰敷和慢性期的熱敷之外,許多人想問:「是否可以到藥局買藥膏、藥布貼在疼痛處?」康峻宏醫師表示,其實冰敷與熱敷和藥膏及藥布的效果類似,如果症狀沒有太嚴重,大多只需要透過適當的冰敷、熱敷,讓患處多休息才是不二法門。

 

 

尋求專業醫師治療

康峻宏醫師叮嚀,疼痛過於嚴重,必須請專業醫師評估與治療,嚴重時建議可局部注射類固醇消炎止痛。

 

但是孕媽咪擔心藥物會不會傷害胎兒,產後媽咪則是擔心會不會影響哺乳?醫師表示,無論是針劑或是藥物,在醫學上都有分級制度,只要沒有禁止使用在懷孕或是哺乳婦女,胎兒和寶寶來說也相對安全,經過醫師考量後仍是可以使用。提醒產後媽咪就醫時,記得醫師表明正在哺乳!

 

 

物理治療,可以緩解症狀

除了止痛藥物與針劑注射外,臨床上復健科還會透過物理治療的方式緩解症狀,例如熱療、冷療、電療、雷射、超音波等,可以減輕局部的疼痛發炎反應。

 

 

善用護具,避免二次受傷

康峻宏醫師提醒,許多媽咪在治療期間,還是得照顧寶寶或是做家事,無法讓患處獲得足夠的休息,建議媽咪也可到藥局、藥妝店或是醫療器材行購買「網球肘」和「媽媽手」專用護,通常可以獲得良好的改善效果,可以減少肌腱或是韌帶的壓力,也有強迫休息的作用。請選擇材質優良、固定性佳的護具,在醫師的指導下正確使用

 

 

運動治療,4招在家做

網球肘和媽媽手大約多久會好康峻宏醫師表示,如果經過適當的治療,大約幾個星期症狀將會明顯改善,但是很多媽常常沒有辦法真正休息,往往病症就會拖上好幾個月。

 

此物,除了上述的治療方式,孕媽咪及產後媽咪平常在居家時,也可做做簡易的運動治療,更是平常的保健好選擇!

 

以下,康峻宏醫師針對忙碌的媽咪們,介紹4種簡單的居家運動治療,一天花個數十分鐘,讓肌力與肌肉獲得良好的訓練,

 

 

媽媽手伸展

一天2-4回。每回8~10次,每次伸展至少1分鐘。

運動治療前,請先熱敷約5~10分鐘。手肘成90度,受傷處緊握拳頭,將拇指握於拳中,手腕緩緩往下伸展至感到緊繃的感覺,停留約一分鐘再慢慢回到原位。

 

 

 

 

 

媽媽手肌力訓練

一天1回,每回8~15次。

伸展後再進行肌力訓練。準備約 600c.c.的寶特瓶或保溫瓶,瓶中裝水約100-200c.c.,握取寶特瓶,手腕緩緩上升、緩緩下降,記住動作越慢越有效果,若無不適感,瓶中的水量可逐漸增加。

 

 

 

 

 

網球肘伸展

一天2-4回。每回8~10次,每次伸展至少1分鐘。

運動治療前,請先熱敷約5~10分鐘。受傷的手肘伸直,手掌朝下,另一隻手從手背往下壓,感到緊繃即可,停留約一分鐘再慢慢回到原位,訣竅和媽媽手伸展一樣。

 

 

 

 

網球肘肌力訓練

一天1回,每回8~15次。

伸展後再進行肌力訓練。道具同媽媽手肌力訓練,受傷的手肘伸直,握取裝有水的寶特瓶或保溫瓶,手腕緩緩上升、緩緩下降,記住動作越慢越有效果,瓶中的水量可逐漸增加。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被誤解的妥瑞症寶寶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95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林口長庚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王煇雄
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
梳化/詹侑諠
演出/漂亮媽咪:吳冠葶;可愛寶寶:王宥翔

女藝人邵庭因勇敢承認自己從小患有妥瑞症,反而獲得更多民眾的鼓勵與支持,也引起部分人對妥瑞症的好奇!

而反觀半年前發生捷運車廂駭人聽聞的隨機殺人事件之後,搭乘捷運時,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注意著一些言行舉止較為引人注目的乘客。只要稍加留意,不難發現一些不停搖頭晃腦、擠眉弄眼,發出怪聲、甚至做出不雅動作的朋友,大家總是盡可能地離他們越遠越好。

其實,與眾不同不見得代表危險,他們很可能是充滿活力卻無處宣洩的妥瑞症患者。妥瑞症多於兒童時期發作,雖然難以掩飾外在的症狀,但若能及早發現、盡早處理,孩子在未來多半都能獲得很好的改善與發展。

 

 

 

認識妥瑞症

案例

4歲 的陽陽最近經常出現一些奇怪的舉動,像是不停眨眼、做鬼臉,有時還會搖晃身體、不斷咳嗽、清喉嚨,或不時發出一些怪聲音,一開始老師認為陽陽是在調皮搗 蛋,會影響到其他同學上課,因而制止、處罰了陽陽,但卻發現一點用也沒有,甚至還讓情況越來越惡化,最後,老師只好與陽陽的父母溝通,建議他們帶陽陽去看 醫生。

 

 

是搗蛋作怪嗎?

其實,大家都誤會這群孩子了,他們並非故意作怪、不守規矩,而是這些聲音或動作總是不由自主地出現,就算刻意忍耐,往往也力不從心,而處罰、施加壓力更是治標不治本的壞方法。當你的孩子出現上述習慣性的動作或怪聲,或許,正是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的典型症狀表現。

 

 

男孩發生機率為女孩的3倍

妥瑞症最早是由法國現代神經學之父Jean-Martin Charcot醫師收集了9例不同於其他運動異常的報告,於1885年交由學生Gilles de la Tourette醫師發表,後來定名為「妥瑞症候群」(Tourette syndrome),為一種兒童的慢性神經精神異常。

 

據估計,每一千人就有1〜10名患者,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而且男孩比女孩更容易罹患妥瑞症,比例約為5〜10:1。

 

 

2〜13歲為發病高峰期

林口長庚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王煇雄指出,妥瑞症的症狀出現年齡可以很早,有些剛出生的小嬰兒就會有不停眨眼的情況,但多數患者會在2〜13歲時發病(5、6歲為顛峰),另外,也有少數人在13〜21歲時發病。

 

妥瑞症寶寶的這些小動作大部分可能在青春期時獲得緩解,不過改善的程度也因人而異,成年前,約有3〜4成的病童症狀會自動消失,而隨著年紀的增長,妥瑞症患者也會越來越懂得如何去掩飾或修飾他們的症狀,使旁人越來越難察覺。

 

 

易被誤認為是過敏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妥瑞症的部分症狀很容易與過敏性疾病產生混淆,例如:頻繁眨眼很像是過敏性結膜炎的症狀,不停咳嗽、清喉嚨更是氣喘常見的症狀,因此,臨床上必須加以鑑別診斷。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的妥瑞症寶寶,其症狀在熟睡後會明顯減輕,而遇到生病、壓力、緊張或疲憊時,症狀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

 

 

妥瑞症的典型症狀─tics

妥瑞症的症狀以出現「tics」為主,王煇雄醫師解釋,所謂「tics」指的是一種間歇性反覆出現、不自主的動作或聲音,通常發生得很突然、短暫且沒有必要。

 

原本「tick」是一種寄生於有毛動物身上的寄生蟲,由於動物被咬的樣子有點類似妥瑞症患者的症狀,故衍生出這樣的類似名稱。

 

tics一詞缺乏適當的中文翻譯,有些字典將tics翻譯作習慣性抽動,但這並不適切,因為它不是一種壞習慣,也不是常被誤認的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更不是故意要引人注目的行為。王煇雄醫師表示,tics主要可分為「動作型」與「聲語型」,又各自可分為「簡單型」與「複雜型」。

 

 

動作型的tics

簡單動作型tic(simple motor tic)

突然、短暫、無意義的動作,且通常每次於1秒以內完成的,都屬於簡單動作型tic。例如:眨眼、做鬼臉、鼻子抽動、噘嘴、搖頭晃腦、聳肩、緊縮肚皮、手腳晃動、手指移動…等。

 

 

複雜動作型tic(complex motor tic)

緩 慢地、較長時間的固定不動、看起來好像較有目的。例如:有一些臉部表情、往後撥頭髮、持續地看著某個東西、碰觸東西或別人、跺腳、反覆寫著同個字、寫字中 一再放下筆中斷再來、寫髒話、模仿別人的動作、做出猥褻不雅的動作…,這些行為可能合併搖頭晃腦和聳動身體同時出現,也可能會有一些自然流露出的強迫性儀 式行為。

 

 

聲語型的tics

簡單聲語型tic(simple vocal tic)

快速、發出沒有意義的聲音與吵雜音。例如:清喉嚨、擤鼻涕、咳嗽、吐口水、發出尖叫聲、似犬吠聲、似豬的咕嚕聲、吸吮聲、嘆息聲、像是動物的聲音及數不清的其他聲音。

 

 

複雜聲語型tic(complex vocal tic)

突然、較有意義的言辭,其音節、字眼、慣用語等相當具有多樣性,例如:隨時會突然改變說話的速度、節奏、重複別人的話、穢語症(說出猥褻、不恰當和具有攻擊性的字眼或表達方式)…等。

 

「聲語型tics」的孩子有時會突然迸出一些話來,這種突然迸出來的話也有許多不同的型態,有些人會發出類似髒話的單音,有的則會發出一長串詛咒的聲音,其實他們並不是故意要說髒話,只是剛好音調很像,被人說像髒話說久了,音調就變得越來越像。

 

王煇雄醫師認為,一般人常以為妥瑞兒不停說髒話的情況是出自於故意,因此往往給他們貼上標籤,其實,妥瑞兒當中會有說髒話症狀的僅占少數,約5~10%而已,而一般人講髒話的機率卻是遠超過5~10%。

 

 

其他類型的症狀

少數學者認為,有些妥瑞症患者在tics發生之前會有前驅症狀,就像是感覺眼皮痠所以眨眼睛,感覺脖子痠所以搖頭、聳肩,通常我們視為「tic的發生前衝動」。

 

此外,部分患者會出現感覺別人會癢而想替人抓癢的「幻魅式tic」(phantom tic),也有患者在心裡說粗話或是重複說一樣的話,這則被稱為「第三類感覺及心理型的tics」。

 

王煇雄醫師表示,其實,tics只是顯露於表面的症狀,在妥瑞症寶寶的身上還可以看到很多特質,例如:過動、脾氣暴躁、愛哭、情緒障礙…等,最明顯的是,他們似乎有著用不完的能量、無處發洩,因此轉變為無意義的許多動作和聲音。

 

「這些小朋友讓人覺得心疼的是,他們其實是優秀的動物,但是現代文明的教育都在想辦法把孩子教成植物,把動物性降低,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需要多動的妥瑞症小朋友來說就很不利。」王煇雄醫師說。

 

 

嚴重程度個別差異大

王煇雄醫師指出,妥瑞症的症狀可以出現在寶寶全身上下任何一個地方,但基本上以上半身最多,尤其是臉部表情,所以,這是個「藏不住的毛病」,很容易被察覺。

 

此外,疾病的嚴重程度有著很大的個別差異性,症狀輕微的患者,可能一直只出現一種動作,嚴重的則可能會出現越來越多樣的tics。

 

幸好大部分的病患都不會太嚴重,但最嚴重的情況甚至會變成又抖又叫,在家無法過正常生活,到了學校也沒辦法專心學習,若是剛好碰上不了解妥瑞症的老師,無法包容、接納孩子的行為,情況就更加雪上加霜,甚至造成孩子未來在社交及就業上的嚴重阻礙。

 

 

專注與熟睡時症狀消失

為什麼妥瑞寶寶們會做出這些動作、發出這些聲音呢?其實tics的出現有時是不經意的,有時則出自於患者一種「不動不快」的衝動,不動的話就會讓他們很不舒服,而動了則可以得到紓解。

 

有時,在他人面前他們可以暫時把tics強忍下來;而當患者專心地從事某件事時,tics通常會自動消失,例如:玩遊戲、專注地工作、玩樂器…等。

 

此外,壓力及緊張有可能影響tics發生的頻率及強度,大多數患者在家時會因放鬆心情及安全的氣氛而完全地表現tics的症狀,但熟睡時則多半完全消失。

 

 

我的孩子有妥瑞症嗎?

當孩子出現奇怪的聲音或舉動時,如何判斷是否為妥瑞症的症狀呢?

 

王煇雄醫師表示,妥瑞症的診斷及分類主要是依照臨床診斷的標準,完全依個人的疾病史及臨床表現而定,因此倘若發現孩子有異常現象,建議一定要帶孩子到兒童神經科進行檢查,讓醫師做專業的評估判斷。以下是美國精神醫學會對於妥瑞症的定義:

 

1.同時或不同時有數種「動作型」以及1種以上「聲語型」的tics。

2.tics發生的次數頻繁、時好時壞,一天發生多次,通常是一陣一陣的,或間歇性地發生在一年的某段期間,而症狀消失的時間不超過3個月。

3.陸續有1年以上的症狀。

4.通常在18歲以前出現症狀。

5.確定並非起因於用藥(例如:興奮劑)而導致的直接生理影響, 或起因於一般醫學疾病(例如:亨丁頓式舞蹈症或病毒性腦膜炎)。

 

 

「暫定tic異常」與「慢性tic異常」

當孩子具有上述5種特徵時,就可能會被醫師診斷為妥瑞症。但如果只出現動作型tic或是聲語型tic的其中一種,並非兩者都存在,且持續的時間不超過數週或數個月,則稱為「暫定tic異常」(Transient  tic  disorder)。

 

而如果只出現動作型tic或是聲語型tic的其中一種,並非兩者都存在,但持續的時間超過一年,則稱為「慢性tic異常」(Chronic  tic  disorder)。

 

 

妥瑞症的發病原因

王煇雄醫師指出,造成妥瑞症的原因,目前懷疑可能和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變異有關,可能導因於兒童期發育中之大腦基底核多巴胺(dopamine) 的高反應度,也就是掌管運動、情緒、協調的基底核過於發達,其中的某一迴路太亢奮,使周邊肌肉配合不來,以至於大腦動得很快,身體大動作不做,卻不自主地 做些小動作,屬於運動障礙的領域,但目前醫學界仍無法得知是哪一基因管控這一部份,也尚未找到明確證據證明,因此發病原因至今仍不明朗。

 

 

家族性強的疾病

雖然目前仍找不到妥瑞症患者有什麼基因上的缺陷,但已發現妥瑞症有明顯的遺傳性,家族成員中可能多少有人有妥瑞症或一些相關的併發症,例如:過動症、強迫症、輕微自殘行為(摳手皮、啃指甲)…等。

 

王煇雄醫師表示,常見過動的爸爸與強迫症的媽媽生下妥瑞症的寶寶,正因為這種疾病與遺傳特質有關,倘若家中有其他手足,也有相當高的機率有此症狀,或許只是目前尚未發作,爸媽也得提前處理。

 

 

成長環境的影響

觀察過去以來的病例可發現,隨著都市文明的演進,人們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越來越壓縮,再加上經濟條件提升,心疼孩子的父母總捨不得孩子多走幾步、多留幾滴汗,於是小宅男、小宅女越來越多,越來越少動,妥瑞症的發病機率也逐年攀升。

 

像在美國,富人區的妥瑞症寶寶較貧民區的多;在台灣,平地比山上多;在學校,好班比壞班多。王煇雄醫師認為,雖然體質因素造就了妥瑞症的產生,但是後天的環境因素也會讓妥瑞症的症狀強度多一點或少一些。

 

據推斷,妥瑞症是由於體內有許多能量無處宣洩,才產生許多無意義的行為,因此多活動對於改善妥瑞症的症狀,應有很大的幫助。

 

 

妥瑞症的治療

妥瑞症需要治療嗎?王煇雄醫師表示,妥瑞症並無特效藥,也是一種不會致命的毛病,因此,倘若症狀的程度輕微,並未影響到個人生活機能,也不妨礙到周遭人的生活,就不一定非治療不可。

 

 

僅有30%患者症狀持續到成人

事實上,只有10〜30%左右的孩子因出現嚴重的tics才就醫診斷,絕大部份的妥瑞症寶寶(至少70%以上)症狀溫和,且從未接受醫生的治療。

 

估計約有30~40%的妥瑞兒,當他們成長到青年期時,tic會自動消失,另有30%的患者tic會逐漸減少,只有剩餘30%的患者症狀會持續一直到成人,但不會比孩童期更嚴重,且多數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懂得掩飾或修飾自己的症狀,可能僅有家庭成員和少數同事或朋友注意到他們的症狀。

 

因為大多數患者在家時因放鬆心情及安全之氣氛下會完全表現tic之症狀,對這些人來說,妥瑞症只帶來少許不便,是他們偶爾不悅的來源而已。

 

 

藥物是最後一道防線

此外,王煇雄醫師也指出,由於妥瑞症的發生原因不明,只知道與基底核有關,偏偏與基底核有關的藥物眾多,倘若讓妥瑞症孩子以服藥來治療,就會像一場化學實驗,必須嘗試許多藥物。

 

目前治療的藥物以多巴胺的阻斷劑為主,但由於這些藥物作用在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及副作用的追蹤是十分重要的,可能產生一些副作用,如:嗜睡、煩躁不安及害怕上學,也可能會影響在學校的成績及行為。

 

因此,藥物應該是最後一道防線,最好從生活與飲食方面著手改變,心理方面更應該坦然接受,才是面對妥瑞症的正確之道。

 

不 過,王煇雄醫師提醒,妥瑞症的症狀通常是到青春期達到高峰,步入成年、老年之後又逐漸減輕,而青春期除了應付男女的荷爾蒙變化之外,台灣的學生還要面對人 生中的第一次升學考試,因此,倘若孩子的症狀嚴重,建議最好能在進入國中之前就要正確處理,在國小階段時就應搞定妥瑞症,以免國中時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其 他人。

 

 

幼兒園、小學老師扮演關鍵角色

妥瑞症的診斷確立後,如何讓患者、家長、老師、同儕和社會大眾了解並接受妥瑞症,比藥物治療更為重要。

 

王煇雄醫師強調,因為妥瑞症多從兒童階段就開始出現症狀,教育界人士的正確觀念與態度尤其重要,特別是幼兒園、小學老師,更是妥瑞兒能否健全發展的關鍵角色。

 

雖然目前有多種行為療法的技巧可以修正或排除tics,但是針對妥瑞寶寶的行為給予處罰是無法與tics和平共處的。

 

較正確的方法是給予更多被社會所接受的替代行為或言語,自我監督、放鬆訓練,及教導他們如何確認和防止因疲倦引起的症狀加劇。因為妥瑞症兒童可能有被同儕拒絕的經驗,常有社交隔離及自尊喪失的現象,所以心理療法也是普遍需要的。

 

 

妥瑞寶寶的日常照顧

爸比媽咪平時可以透過哪些日常照顧方法來輔助治療,改善妥瑞寶寶的生活呢?王煇雄醫師提出以下建議:

 

 

補充維生素B6、避免提神食物

目前有些證據慢慢累積起來,認為妥瑞寶寶的病情與身體裡維生素B6的化學反應有關,因此,補充維生素B6是目前醫師大多都會建議的食療方向。

 

此外,對於妥瑞寶寶,最好完全禁止具有提神功效的食物,例如:可樂、巧克力、紅茶、奶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飲料,另外,太冰、太甜的食物也不建議食用。

 

 

盡可能增加活動量

身體內累積了過多能量的妥瑞寶寶,需要有管道來發洩與消耗能量,才能避免不由自主的小動作跑出來,而最直接簡單的方式就是多多運動,因此,王煇雄醫師建議家長慢慢增加孩子的活動量。

 

一般孩子一天進行1小時的劇烈運動便已足夠,而妥瑞症的孩子則視每個人的需要而定,可以每天先運動1個小時,如果症狀沒完全改善再慢慢增加時間,爸比媽咪應衡量孩子的狀況,根據孩子的喜好以及家庭條件進行運動,或學習動態的才藝。

 

運動必須是全家大小一起動起來,父母要避免嘴裡催促孩子去運動,自己卻懶洋洋地賴在家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否則孩子沒有辦法養成長久的運動習慣,這也就是所謂的「身教重於言教」。

 

 

獨輪車運動,一舉三得

王煇雄醫師指出,最近針對妥瑞症的小朋友,台灣妥瑞症協會正在提倡一種很特別的運動,稱為「獨輪車」,挑戰這種高難度運動的好處是讓孩子必須更專注,大概所有孩子不論病情輕重,騎上獨輪車之後症狀幾乎全都不見了。

 

此 外,獨輪車還能訓練孩子的平衡感、增進小腦的功能,因為妥瑞症的孩子被推測可能是大腦功能太發達,但小腦功能不夠好,就像車子的油門很強,但煞車不好,所 以才會失控;最後,因為獨輪車難度高、不容易學,學會之後小朋友會變得很有信心,別人也會對他感到很佩服,這對於提升他的信心很有幫助,可說是一舉三得!

 

 

發展有興趣的才藝

除 了身體運動之外,腦部運動也很重要,只要孩子有興趣、能專注,所有需要動腦思考的活動都算在此範圍內。王煇雄醫師指出,曾有個小病人喜歡下棋,他們發現他 在專心下棋時所有的症狀都不見了!另外,學習外語、樂器也是不錯的方式,因為不但需要記憶,也需要動口大聲唸或唱出來。

 

 

與老師做好溝通,切勿隱瞞實情

如同先前所提,幼兒園、小學老師對於妥瑞寶寶的健全發展,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因此,爸比媽咪一定要事先告訴老師孩子的狀況,讓老師能協助孩子融入團體,千萬不要隱瞞實情,否則反而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由於妥瑞症是一種藏不住的疾病,症狀最常出現在最受注意的臉部,或者發出逃不過別人耳朵的刺耳聲音,因此,在社會大眾普遍不了解妥瑞症的情形下,妥瑞寶寶經常必須面對眾人的異樣眼光,王煇雄醫師呼籲大眾,給予妥瑞寶寶一個友善的環境,讓他們能勇於坦誠面對妥瑞症。

 

 

給父母的教養3口訣:「透」、「睿」、「正」

對於妥瑞症的寶寶,有哪些需要留意的教養重點?王煇雄醫師提出了以下叮嚀:

 

 

1.「透」:透徹了解妥瑞症並接納它

□孩子無法控制他們的症狀,但大人可以控制自己對他們的反應。

□您和孩子都應正確瞭解妥瑞症,以便必要時做正確的選擇。

□不要將孩子的錯全部歸罪於妥瑞症,也不要以為孩子一無是處。

□教育孩子生活周遭和他們接觸密切的人關於妥瑞症的正確觀念。

 

 

2.「睿」:睿智地建立患者良好的自我形象──自信、技巧

□這是您能為孩子做的最要緊的事情。

□讓他們做他們能力範圍內完成得了的工作。

□開發他們的天賦才能。

□稱讚、稱讚、多稱讚。

 

 

3.「正」:正視您的戰鬥

□找到建設性的方法調適妥瑞症,培養幽默感尤其有用。

□避免孩子可能對自己或別人造成的傷害。

□在環境中發掘對您孩子最有利的事物。

□教導孩子正視錯誤,做更好、更正確的改進。

 

 

結語

最後,王煇雄醫師想與大家分享,其實,比起自閉症等較難治療的疾病,妥瑞症對生活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只要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再加上外界對他的干擾少了,狀況可以改善很多,有時只是一念之差,孩子就能從地獄飛到天堂。

 

大部份的妥瑞寶寶都能擁有接近正常的生活,當作家、數學家、音樂家、演員、工程師、醫生、職業運動選手…等完全不成問題,其中甚至還有很多天才。

 

像莫札特就是一位被高度懷疑有妥瑞症的名人,英國第一本語言字典的作者薩姆爾強生則有完整的妥瑞症症狀被描述流傳下來,他們都成功地將妥瑞症的症狀融入每日生活之中,因為經常被外界投以異樣眼光,反而能夠更懂得體貼別人,因此,爸比媽咪千萬別輕易放棄自己的孩子喔!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二寶了!解惑爸媽擔心疑問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95

採訪撰文/陳萱蘋
諮詢/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林欣儀、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馨蕙馨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曾翌捷(依姓名筆劃排序)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羊羊
演出/mommy:陳雅琪、daddy:余志鴻、baby:余奕澄(momo)

肚子懷著二寶、手裡牽著大寶的孕媽咪,看到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以及即將到來的寶寶,心中感到無比幸福,卻也帶著不少的疑問!對於規劃生第二胎的爸媽,兩 胎之間的間隔幾年為佳?文本將邀請四位不同領域的專家,從各層面解除爸媽的疑惑!

 

 

 

年齡篇‧間隔多久生二寶為佳?

看著大寶一天一點一滴的成長,爸比媽咪是否也計劃著二寶的到來呢?接下來,將先從婦產科、安全及教養觀點,提供兩胎之間的生育間隔時間的相關建議。而密集懷孕的媽咪擔心一年之間懷了兩次孕,對於母親及胎兒是否會有不良影響?對此也將諮詢婦產科醫師進行專業解析。

 

 

從婦產科觀點‧2~5年為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經過完整生產過程之後,一般建議媽咪休息2~5年再生第二胎會是較好的間隔時間,這是考量到母體恢復以及生活品質。

 

馨蕙馨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曾翌捷說明,媽咪剛從前一次生產結束,需要時間休養與恢復,並期望媽咪提供寶寶完整的母乳哺育6個月~2年,因此當大寶2歲已逐漸離乳,再生二寶會是較佳的時間間隔。

 

然而,生育的間隔時間也不宜太久,主要是因為目前女性的生育年齡較晚,倘若第二胎間隔太久,可能就得承擔高齡產婦的風險了。

 

 

建議至少滿1年再懷孕

第一胎是自然產或剖腹產,對於下一胎的懷孕間隔時間是否有所不同的建議呢?曾翌捷醫師指出,若根據WHO建議至少間隔兩年再生第二胎的情況之下,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都應該已獲得足夠的休養時間了。

 

一般而言,婦產科醫師建議剖腹產媽咪的生產間隔至少滿一年,等待剖腹產傷口完全癒合之後,再懷下一胎,可避免早產、前置胎盤以及植入性胎盤的風險。

 

 

第一胎剖腹 第二胎自然產 至少等1.5年

倘若第一胎為剖腹產、第二胎想要自然產的媽咪,在生育間隔時間上是否有限制呢?

 

一般建議這類情形的媽咪至少滿1.5年的時間間隔再懷孕,這是因為自然產媽咪在產前必須經歷子宮自然收縮,子宮必須有一定的強度才足以承受,因此需要較長的時間休養與復原。

 

不過,曾翌捷醫師表示,選擇剖腹或是自然的生產方式還是要根據當時的懷孕狀況才能決定。在臨床上,也曾到第一胎剖腹產、第二胎就想要嘗試自然產的媽咪,這時候醫師就會詢問第一胎剖腹產的原因,若是胎位不正,第二胎就有機會可以嘗試自然產。

 

但若第一胎是因產程遲滯才進行剖腹產,醫師可能就會提醒媽咪,第二胎還是可能遇到同樣狀況,必須以剖腹生產。

 

 

小心!密集懷孕有風險

年初懷孕,經歷懷胎十月,產後沒多久,年底又懷孕,同一年懷了兩次孕的媽咪,對於母體而言是否安全?原則上,這樣的狀況並非不行,但曾翌捷醫師提醒媽咪,由於懷孕間隔時間較短,懷二寶期間得更加小心謹慎才行!

 

目前已有數據統計指出,倘若生育間隔時間較短,早產、破水以及其它懷孕相關併發症也較容易出現。

 

若第一胎有早產情況,第二胎的懷孕間隔又很近,就屬於發生早產的高危險群,需要特別注意早產的徵兆,如:規則陣痛、陰道出血…等。

 

假如孕期早期狀況較不穩定,曾翌捷醫師建議縮短產檢的間隔時間,也就是2~3星期便進行產檢,直到情況穩定,再恢復到一般產檢步調。

 

 

從安全觀點‧每個年齡都有其考量

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指出,若是想要完全兼顧兩個大寶和二寶的安全需求,無論間隔幾歲都可能無法完美搭配。只能說若是連續或隔年懷孕,對於媽咪身體復原狀態都不太好。

 

對於孩子而言,若二寶剛出生,大寶才1歲多,正在搖搖晃晃地學習走路,需要大人多點心思關照,此時大寶和二寶的照顧需求都蠻高,爸媽不見得可以滿足兩個孩子的需求。

 

若是大寶2歲了,走起路來較穩,爸媽可以將客廳布置成一個適合活動的遊戲空間,當二寶在睡覺時,可以將嬰兒床推到客廳來,大人一邊陪伴大寶的同時,二寶還是在視線範圍之內。

 

爸媽可別以為讓新生兒一個人在臥室裡睡著很安全,6個月以下的寶寶是嬰兒猝死症的高危險群,倘若出現溢奶、毛毯遮蓋口鼻…等窒息狀況,才能夠立即處理。

 

不過,只有室內的活動空間,對於活潑好動的2歲大寶來說,實在不太足夠,但二寶又還太小擔心遭受感染,不適合外出。對此,林月琴執行長建議,若家有其他幫手,可於傍晚時分帶著大寶外出,到公園跑跑跳跳、玩溜滑梯,滿足大寶的活動需求。

 

 

年齡差距大 也會吵架

有些爸比媽咪心想,若是兩個孩子年齡相差較大,大寶就可以照顧二寶,身為爸媽生活照顧上就較為輕鬆。若兩個孩子相差6~7歲,有興趣的遊戲與活動不同,雖然大寶的確可以幫忙照顧二寶,但真的就只是照顧,無法像是兩個年齡較近的孩子可以玩在一起。

 

林月琴執行長也指出,若是兩個孩子的年齡相差越多,成長階段不同,就無法互相學習,爸媽到時候會更加辛苦。

 

林月琴執行長的孩子兩個相差10歲,平常大多自己玩耍,且爸媽不要以為兩個孩子年齡相差大,就不會吵架,吵架是無關年齡,不管相差幾歲,孩子還是會吵架。因此,從安全觀點,每個年齡都有考量,較難針對生育間隔時間提供較佳的建議。

 

 

從教養觀點‧相差幾歲都有其問題

第二胎與大寶相隔幾年為佳?從教養觀點來看,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臨床心理師林欣儀表示,無論大寶與二寶相隔幾年都有其需要討論的議題,像是只有相差1歲的手足,由於年齡相仿,孩子在學習與發展表現較接近,爸媽需要處理的議題較為相近,相對而言,爸媽的日常生活負擔較輕。

 

反 之,與大寶相隔較多年齡的好處是,隨著大寶年齡越來越大,原本較多比重放在爸媽身上,到了學齡前或進入小學,交了朋友之後,慢慢將重心轉移至學校生活上, 這時候與二寶爭寵或期待獲取爸媽注意力的狀況可能就會較少,但另外一部分是大寶可能開始有學習課業及人際關係狀況,爸媽必須處理與二寶完全不同的課題。

 

無論兩個孩子相差幾歲都有不同問題,林欣儀臨床心理師認為需要考量的是依據爸媽與孩子實際出現的狀況做為調整,20、30歲的爸媽身強體健,可以與孩子追趕跑跳。

 

等到30、40歲再生二寶就會感覺很辛苦,這時候,大寶與二寶的年齡有一段差距,必須處理的事情不同,爸媽可能會感到心力交瘁。

 

 

哺乳篇‧懷著二寶,還可以哺餵大寶?

近幾年,隨著母乳哺餵的觀念與好處逐漸受到推廣,再加上若生育時間間隔較短,就有很可能面臨媽咪肚子懷了二寶,但1歲多的大寶還在喝母乳的情況。

 

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表示,即使媽咪處於孕期,母乳仍可以提供養份與抗體給大寶,且持續哺餵母乳具有提供抗體與穩定情緒…等諸多好處,也有資料表示持續哺乳的媽咪下一胎奶水來得比較快,乳腺運作也比較順暢。

 

然而,許多哺乳期間懷孕的媽咪,在得知懷孕的同時,就會出現許多疑問──「懷著二寶,還可以哺餵大寶嗎?」「我可以兼顧二寶健康與滿足大寶需求嗎?」「我需要立即斷奶嗎?」…等,在斷奶或持續哺乳之間猶豫掙扎。

 

 

感覺不適就不宜孕期哺乳

曾翌捷醫師與高宜伶秘書長均認為,懷有二寶的孕媽咪,若無任何健康考量與不適宜原因,當然可以繼續提供大寶母乳哺餵!

 

不過,曾翌捷醫師指出,哺餵母乳會促進子宮收縮,對於剛生產完的媽咪而言,可幫助產後恢復;但對於懷孕的媽咪來說,若是子宮收縮頻繁,可能造成孕媽咪的不適,此時就應該要評估是否適合繼續哺餵。

 

在醫學上不建議孕期哺乳的情況通常是出現不正常出血或宮縮、有早產史的孕媽咪、以及孕期體重一直沒有增加的孕媽咪。也就是說,在理論上,孕期哺乳對大多數身體健康、營養足夠的媽咪來說是可行的。

 

如果大寶超過1歲,食物來源增多,那麼擔心的狀況又少一些,同時也沒有確切研究顯示初乳的數量或成分會因為媽咪孕期哺乳而減少,媽咪不用過於擔心!

 

 

感覺疼痛是一大挑戰

孕期哺乳首先必須面對的是乳頭因為荷爾蒙改變而敏感異常,大寶吸吮時,有些媽咪甚至會感覺非常疼痛。有些媽咪會在邁向孕期中程而不再乳頭疼痛,有些媽咪因乳頭疼痛而決定積極地離乳,也有媽咪表示乳頭疼痛持續到二寶生下來,才不藥而癒。

 

每個人對於疼痛的耐受度不同,或許這也是媽咪是否願意持續哺乳的原因之一。但是,許多媽咪發現讓自己懷孕初期較輕鬆的方式是儘量不要貿然改變大寶的生活,包括哺乳這件事,與大寶商量縮短喝奶時間,或是以其他方式轉移注意力比拒絕大寶喝奶省事得多。

 

 

大寶可能會自然離乳

在懷孕過程之中,荷爾蒙產生變化,也會影響母乳成份,像是鈉的含量變高。曾翌捷醫師指出,有些專家認為母乳口味將因荷爾蒙變化而有些改變,使得大寶自然逐漸離乳,但也有大寶持續喝ㄋㄟㄋㄟ直到媽咪生產之後。

 

到了懷孕中期,大寶應該已經開始接觸副食品,對於副食品的喜歡,也可能減少對於母乳的攝取,曾翌捷醫師表示,此時母乳只是情感上的依偎,營養攝取功能已由大部分的副食品所取代。

 

高宜伶秘書長指出,不論媽咪是積極進行離乳、持續孕期哺乳、在持續孕期哺乳之際誘導大寶循序離乳,或是持續哺乳直到產後同時哺乳兩個孩子,我們都應該學習尊重每位媽咪在資訊充足、深思熟慮下所做的選擇與判斷。

 

 

多補充葉酸!

爸比媽咪都知道葉酸對於預防胎兒神經管缺損的重要性,尤其是孕期哺乳的媽咪。在製造母乳過程之中,一部分的葉酸成分移轉至母乳之中,媽咪體內的葉酸相對較為缺乏,因此,曾翌捷醫師特別提醒,孕期哺乳媽咪補充的葉酸應該多於一般情況的孕媽咪。

 

 

給孕期哺乳媽咪的建議

無論是孕媽咪或是哺乳中的媽咪,均衡飲食,並多攝取營養豐富的食物與水分,是最重要、也是基本的。面對孕期哺乳的孕媽咪可能遇到的不適,高宜伶秘書長提供以下建議,孕媽咪可以試試看!

 

 

哺乳的當下!

1.哺乳時,分散注意力,或許對於舒緩乳頭敏感有幫助,如:邊餵奶邊看書、利用拉梅茲呼吸法、邊餵奶邊跟孩子說故事…等。

 

2.哺乳時,若感覺不舒服,請大寶暫停吸吮,媽咪則深呼吸放鬆。

 

3.不要在大寶很餓時哺乳,飢餓的大寶通常很難輕柔吸吮。

 

4.使用吸乳器或徒手擠乳以刺激乳腺,這樣大寶就不用吸得太用力。也可以試著請大寶縮短吸吮時間或教導大寶吸得更輕的方式。

 

5.當媽咪的肚子越來越大,將更難找到舒適的姿勢哺餵大寶,側躺可能是最舒適的,無論如何,先放鬆心情、照顧好妳自己,讓大寶自己找到方法吸奶。

 

6.無論哺乳與否,懷孕期間疲累是正常的,持續哺乳的其中一個好處是在媽咪需要休息時,較容易說服大寶與妳一起躺下讓妳餵奶。

 

7.孕期哺乳的媽咪,如果大寶在1歲以下,務必在哺乳同時,提供大寶適切的營養來源,也可以透過尿量與體重觀察,瞭解大寶是否得到足夠營養。

 

 

想要離乳了!

●不要低估大寶的潛力,如果因為身體狀況需要在短期間內離乳,就讓自己接受吧!或許等二寶出生,大寶又有機會喝奶也不一定,堅定但溫和的態度能夠協助大寶理解妳的行為,試著用孩子可以了解的語言與他解釋商量,

 

如:據實以告乳房疼痛或身體不適的實況。以反覆不定或侵略性的作法,如:在乳房塗辣椒水、黃蓮、萬金油…等,通常是沒有幫助的。

 

● 如果媽咪有意進行漸進離乳,嘗試替代性地、一餐一餐離乳,像是以搖哄、說故事取代睡前喝奶的儀式;如果大寶每天早晨習慣起床,就轉身吃一頓母乳大餐,那麼 記得要比孩子早起,協助大寶轉換情境;如果大寶喜歡在媽咪電話時來喝奶,那麼少講電話,多到公園與大寶遊戲,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教養篇‧如何預防孩子的老大情結?

懷有二寶是一件令人喜悅的事情,但爸比媽咪期待新生兒的到來同時,可別忘了家裡大寶的感受!爸媽得顧及大寶的心情,否則,老大情結就會發生在你家!

 

原本全世界似乎是以大寶為中心而轉,但是當二寶出生之後,這一切就變了!大寶發現有「入侵者」瓜分爸媽的注意與疼愛,突然覺得生命中有許多事情不再以他為主。

 

而且,許多爸媽便立即將大寶「升級」!原本可能可以容忍大寶的調皮搗蛋,一夕之間變得無法容忍,告訴孩子「你應該表現出哥哥姐姐的樣子」然而,對於孩子而言,哥哥姐姐的樣子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

 

且孩子心想為什麼家裡出現了二寶之後,我就得放棄原本的生活,可能因此而心生忌妒,對於二寶不友善,這就是所謂的老大情結。

 

 

從孕期一同參與過程

預防孩子的老大情結,爸比媽咪可以與孩子一起共同學習度過這個歷程。當媽咪確定懷孕之後,就可以開始告訴大寶──媽咪肚子裡有小寶寶,你以前也住在媽咪的肚子裡,現在是你的弟弟或妹妹在裡面。

 

若是方便,產前檢查之際也可以帶著大寶一同前往,讓孩子參與整個懷孕過程。從懷孕到出生的9個多月時間裡,與大寶一起提前做好心理準備,讓大寶知道家裡即將有個新成員。

 

若大寶已經2、3歲,不妨透過繪本故事來讓他瞭解自己將升為哥哥姊姊,不要等到二寶出生,才讓大寶突然意識到這一切的改變。

 

 

訓練生活自理能力

當二寶剛出生時,大寶看到小寶寶受到大家的寵愛,突然也變得原本會做的事情,都不會做了,原來會走路的大寶,卻整天在地上爬行,更別說是這時候要求大寶自己吃飯、穿衣,林月琴執行長建議,在孕期期間,爸媽應該及早訓練大寶該有的生活自理能力,像是1.5歲能夠自行如廁、拿湯匙吃飯、自己脫衣服…等。

 

而且當大寶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搭車就會乖乖坐在安全座椅上、吃飯就是安穩坐在餐椅上…等,之後二寶也會有樣學樣,跟著乖乖坐好。隨著年紀增長,大寶可以協助二寶穿脫衣服,對大寶來說,這也是一個學習機會,讓大寶慢慢接納姐姐哥哥的角色,逐步養成擔負角色的責任。

 

 

成為爸比媽咪的小幫手

許 多爸媽擔心大寶會跟二寶吃醋,曾翌捷醫生建議將大寶訓練成照顧者的角色,也就是請大寶和爸媽一起照顧二寶,這是曾翌捷醫師自己的親身經驗,當老婆懷孕時, 就常常告訴大女兒──「媽咪現在懷孕很辛苦,我們要幫忙媽咪!」於是,有些小東西需要幫忙拿取時,就會請大女兒來跑腿,對於大寶的協助,爸媽應時常給予鼓 勵,讓大寶知道自己有多麼重要。

 

或是當媽咪唸故事給大女兒聽時,也會請大女兒唸給肚子裡的寶寶聽;當爸媽與寶寶說話時,也會邀請大女兒一起與寶寶說說話,增加彼此的互動。現在二寶出生了,大女兒就像是管家婆一樣,看到妹妹醒了或是哭鬧,就會跑來提醒爸媽去照顧妹妹。

 

 

擁有每日專屬親子時光

家有新生兒,光是餵ㄋㄟㄋㄟ、換尿布就得花費不少時間與力氣在二寶身上,這時候爸比媽咪可別忘了,不管再忙,每天還是要撥出時間與大寶單獨共處!

 

林欣儀臨床心理師表示,有些媽咪會將二寶一直抱在身上,每次大寶想要接近媽咪、向媽咪撒撒嬌,永遠都有二寶相隔,大寶當然會覺得不公平。

 

這 段親子時間千萬不要拿來教訓大寶如何當一位好哥哥姐姐,也不要讓二寶的事情打斷媽咪與大寶單獨相處的時光。可以跟從前一起進行孩子喜歡的活動或遊戲,或是 牽著大寶到公園走走,讓大寶瞭解雖然二寶出生了,但爸比媽咪還是覺得他很重要、爸媽對於他的愛並無變化,他的世界並未因此而改變,還是會特別顧及他的感 受。

 

 

與孩子討論其感受

除了撥出時間進行親子互動之外,林欣儀臨床心理師還建議爸比媽咪與大寶討論「感受」──「家有弟妹,你覺得有什麼不同了?」倘若孩子僅相差1歲,可能還無法以言語溝通;差2歲,雖然會說話,但也還說不太清楚,若是相差2.5~3歲以上,大寶就可以言語表達自己的感覺了。

 

爸比媽咪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當媽咪哺餵二寶時,大寶是否出現了吃醋的表情或是故意調皮搗蛋。

 

若 大寶出現類似行為,不一定非得在當下立即處理,可以事後再單獨與大寶討論其感受,但並非以指責的口吻或態度──「媽咪剛剛在餵奶,你為什麼調皮搗蛋?」而 應該是「剛剛你看到媽咪餵ㄋㄟㄋㄟ,你是不是有一點覺得不公平?你也希望在媽咪身上的人是你?」以溫情喊話的方式紓解孩子情緒,讓孩子知道爸媽很在意孩子 的感受。

 

 

不同個性的不同反應

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與個性不同,因此,對於自己有了弟弟或妹妹的表現與反應方式也不太一樣,爸比媽咪可以仔細觀察大寶的表現。

 

 

type1、退化行為

有些孩子可能會有出現退化行為,看到弟弟妹妹在地上爬或是哭鬧,媽咪就會前往關心察看,於是大寶也跟著模仿二寶行為。

 

林月琴執行長認為這一段時間的耍賴,媽咪可能必須先接受與容忍,這樣對於老大心理狀態的調整可能會較快;否則,若是爸媽一直拒絕大寶的需求,大寶總是感到挫折,就很難再恢復到原本的狀態。

 

林欣儀臨床心理師建議此時不需要急著矯正,可以將這件事情提出來討論──「你是不是覺得寶寶哭,媽咪就會過來,這個方法覺得很有效?你也想要試試看?」

 

爸媽不要急於將哥哥姐姐的既定印象套在大寶身上,孩子可能還沒有認同身為哥哥姐姐應該有的樣子,也不認為當哥哥姐姐有何好處時,爸媽就硬將標籤貼在孩子身上,小小年紀的大寶可是會覺得壓力很大!

 

 

type2、成熟表現

先 天氣質拘謹的大寶,感覺較為敏感,很有可能會觀察到爸比媽咪希望他表現的樣子,於是主動照顧二寶、凡事都禮讓二寶。而且,當大寶表現出很乖巧、成熟的樣子 時,就容易得到誇獎,如果這時候爸媽認為大寶十分懂事,是個稱職的好姐姐或哥哥,並無察覺其中的任何異樣,大寶心裡的感覺就較不容易被察看。

 

林欣儀臨床心理師指出,個性較壓抑的孩子容易對現實環境妥協,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表現出配合的行為,也會以為壓抑自己的感覺這一件事情是對的,這樣才容易得到爸媽肯定,但是事實上,孩子並沒有感覺很舒服。

 

 

type3、攻擊行為

天 生較活潑、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孩子,可能較容易造成爸媽的困擾,看到二寶「搶走」爸媽的愛,因而趁著爸媽不注意就偷捏一下二寶…等攻擊行為。林欣儀臨床 心理師表示,面對這類孩子,若爸媽以強勢態度硬貼標籤──「你已經是哥哥了!你不可以這樣子」孩子的負面情緒累積到某一程度之後就會引爆。

 

大寶出現攻擊行為,爸媽需要立即制止,林欣儀臨床心理師也建議爸媽應該要示範如何與弟弟妹妹一起玩,像是4、5歲的孩子剛好處於想要照顧寶寶的階段,對於擁抱寶寶有興趣,但可能還不會控制力道,此時爸媽可以告訴老大,「寶寶喜歡摸、不喜歡拍」「寶寶喜歡聲音輕輕的、不喜歡吼叫」以非常具體的動作示範讓大寶瞭解。

 

當 大寶可以自動自發做出某些與二寶有關的照顧或分享行為時,爸媽一定要給予對等的正向增強獎勵,像是肢體擁抱、言語誇獎…等社會性酬賞。林欣儀臨床心理師指 出,當孩子爭寵時,並非想要蓋章、集點…等物質性酬賞,而是需要爸媽的情感關注,被注意到拿到糖果更可以讓孩子感到滿足。

 

 

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大寶必須認同爸比媽咪的觀念──「當個好哥哥姐姐」,也就是大寶必須認為其實我也可以做得到的時候,才是真的認同自己可以做一個好哥哥或好姐姐!林欣儀臨床心理師表示,「我能夠做到」這個觀念非常重要,無論是做哥哥姐姐或是其他任何事情上。

 

孩子如何接受爸媽的價值觀呢?當孩子出生時,他的價值觀是不完整的,爸比媽咪會將他們認知的世界帶給孩子,但是世界並非三言兩語就能夠交待清楚,其中牽涉了爸媽如何告訴孩子以及告訴孩子時的態度。

 

「家裡即將有個弟弟妹妹,爸媽希望你能夠當個好哥哥姐姐」林欣儀臨床心理師指出,千篇一律的話每個爸媽都是這樣說,但是處理方式就很重要!例如:今天告訴大寶,你要當一個好哥哥!大寶可能也想做個好哥哥!

 

然而,當大寶嘗試將二寶抱起來,卻不小心讓二寶感覺不舒服而哭鬧了,倘若此時爸媽立刻指責大寶,大寶就會覺得當哥哥這一件事情並不好;反之,若爸媽是有耐心地陪伴大寶與二寶互動,大寶就會覺得自己被包容,而不是被排拒。

 

每一次互動過程之中,讓大寶感覺到自己仍然是被接受的這一件事情是很重要的!

 

若是大寶被排拒的經驗多了,可能很快就會覺得自己被爸媽遺棄,這類負向感受有可能反向回饋到爸媽身上,大寶覺得二寶是壞人,搶走了爸媽對我的疼愛;大寶可能對爸媽生氣,因為你們有了二寶,就討厭我,在這個家庭之中,就像是3個人的家庭,我是被遺棄的小孩。

 

 

照護篇‧孕媽咪需要特別注意之處?

家有大寶,媽咪身上還懷著二寶,在日常生活上,孕媽咪有何需要特別注意之處?其實與一般孕媽咪應該注意的事項大同小異,只是多了照顧大寶的責任,需要有家庭成員分擔與協助。

 

 

不宜搬重物

孕媽咪都知道孕期不宜搬提重物,但許多媽咪不曉得多重才算是重物,曾翌捷醫師指出超過10公斤就算是重物了,因此,若大寶已經超過10公斤,平時就不要勉強抱著大寶散步、逛街,否則除了容易因重心不穩而跌倒之外,搬或提重物可能讓腹壓升高,產後易有子宮脫垂、漏尿情形。

 

抱著大寶也可能因孩子腳亂踢,踢到媽咪肚子,若是碰撞較大,有可能胎盤剝離而出血,嚴重時,媽咪和胎兒都會有生命危險。

 

 

適時小休息

孕育新生命雖然喜悅,但也是頗具壓力,懷有二寶的孕媽咪不僅承受懷孕壓力,若是一整天照顧大寶,情緒也容易緊繃,這些壓力有可能讓孕媽咪喘不過氣來。孕媽咪需要家庭的其他成員協助、分擔責任,畢竟懷孕過程之中,孕媽咪容易疲憊、也易感到不適。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陪幼兒玩積木,越玩越聰明!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95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毛毛老師疊疊樂創意工坊負責人 毛毛老師(尤信勝)
參考資料 /《越疊越成材:積木專家毛毛老師教孩子堆出思考力、玩出好態度》(如何)
化妝/羊羊
演出/Katy Yan、Abigail Yan、 Isabella Yan、 James Yan、毛毛老師
攝影/威睿攝影

孩子可以從玩積木中學到什麼?為什麼孩子疊積木疊得都不像?常常玩積木玩到一半,完成不了就直接放棄,怎麼辦?究竟爸爸媽媽該如何引導陪伴孩子玩積木呢?

 

 

 

積木的魔力

毛毛老師疊疊樂創意工坊負責人毛毛老師指出,每個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玩積木可以讓孩子自然地培養出一種發想能力、觀察力、耐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舉例來說,孩子在剛開始組積木的時候,可能會疊不緊、疊不穩、或是疊不像,此時,可能很容易因為受挫而放棄或心情不佳,正是爸媽引導孩子的最佳機會,可以態度輕鬆地運用孩子生活經驗的種種比喻讓孩子能夠挑戰成功。

 

例如,「我們變成大力士試試看!」、「我們手手變成一個螃蟹夾子上下一起把積木夾緊緊!」、「這是會變形的車車我們繼續變變變就會越來越像囉!」孩子就會慢慢發現他不是只有一種方法可以去解決他所面對到的困難。

 

 

玩積木不是男生的專利

毛毛老師強調,玩積木絕對不是男生的專利,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有男生玩機器、飛機、車子、積木,女生玩布偶娃娃的刻板印象,若是在學齡前就使用性別為幼兒預設玩具類型,可能從一開始就讓孩子錯失了學習發想和動腦的契機,而抹煞了孩子一輩子的學習動機唷。

 

 

如何陪伴孩子玩積木?

出生~4歲

規律性、趣味性

孩子從出生一直到3、4歲都是大量運用身體感知在做學習,在認識他們身處的環境,建議爸爸媽媽在剛開始陪孩子一起玩積木的時候,可以掌握規律性與趣味性兩大原則。

 

例如,很規律性的堆疊排列,或是只是拿著積木,不一定要疊出具像化的物體,單純將積木堆疊成可以跳格子的小遊戲,甚至是在大型積木底版上,帶著孩子排出簡單的數字等等。

 

此外,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塗鴉,爸爸媽媽可以在孩子隨便的塗鴉之後,再帶著孩子利用積木拼出他們畫出的物體,增加玩積木的趣味性,例如,當孩子說他們畫出的是小魚、小人、小房子,就可以試著陪孩子一起拼出這些物件。

 

毛毛老師提醒,年齡越小的孩子,生活印象是越具體的,認知中抽象的概念還沒有形成,因此,他可能會不願意拿著小正方粒體的積木當作是車子的車輪,但是,積木的呈現基本上都是用顆粒來呈現,必須慢慢習慣建立具體跟抽象的連結,才能夠建構出所謂相似的形體。

 

因此,對於幼兒來說,也不需要因為孩子建構得不像,刻意使用現成的裝飾性積木零件,這些都會破壞孩子玩樂積木的趣味,有些家長會不自覺地很在意「像不像」這件事情,但是,在這個階段當中,趣味性遠比具像性來得重要喔!

 

 

4歲~5歲

到了4歲~5歲, 可以多讓孩子自己動手組裝積木,享受組裝積木的樂趣,此時,強化手指的操作能力是很重要的,大約在幼兒園大班的階段,可以開始試著提升積木作品操作上的難 度,例如,使用機械類的零件,像是齒輪或是滑輪之類的物件,除了可以讓孩子學習積木操作技巧之外,更能深入發現作品運作時所發生的因果關係唷!

 

接下來,毛毛老師為我們示範了4組積木操作,爸爸媽媽可以帶著4歲前小朋友一起在家試試看唷!

 

 

趣味人體姿勢

步驟:

1.由下往上堆疊,可以請孩子決定想要幫人偶穿什麼顏色的褲子與鞋子,然後進型堆疊

2.堆疊人型的過程中,身體的堅固性特別重要,因為身體連結著手與腳,通常手部的積木較為脆弱。

3.堆疊積木人偶的手部時,由於積木組件體型較小,所以也是訓練孩子手部小肌肉穩定性的好機會

4.最後,人體頭部的部分可以利用許多趣味積木零件,增加變化度,例如有眼睛的積木或是用積木再堆出一頂小帽子,再嘗試其他姿勢的製作。

 

訓練孩子的觀察力

跟孩子一起玩堆疊人偶或是趣味人體姿勢時,可以請孩子或由爸爸媽媽本身先擺出一個特定的姿勢,讓孩子以該姿勢為參考架構進行堆疊,如此一來,可以有機會訓練孩子的觀察力,觀察人體手部或是腿部的動作變化等。

 

 

規律性的高聳建築

步驟:

1.堆疊底座,當建築物越高時,底座就必須要更穩固才不容易倒塌,爸爸媽媽可以與孩子一起決定使用多少積木搭建底座,通常範圍略大會越穩固

2.堆疊高塔中間結構,紅色積木部分是內縮的部分,綠色部分為外擴部分,互相穿插著堆疊,增加穩固性。

3.利用不同顏色的積木,堆疊塔頂

4.最後,將步驟1〜3組合,並可以在塔尖處利用造型小積木,例如,小花、小草、小人物點綴,彷彿是小人豋上高塔開心玩樂。

 

訓練孩子的觀察力

高塔的堆疊方式屬於規律性的堆疊,孩子可以藉由這樣的經驗從規律性中觀察固

 

 

利用積木底板來作畫

步驟:

1.利用大面積的積木底板長寬各兩片拼成一張平面的畫布

2.先帶著孩子在白紙上畫出喜歡的簡單畫作,示範的例子是甜蜜的家庭,照著畫作進行堆疊,堆疊的技巧是帶著孩子先疊出主體(房子),並以由下而上的方式堆疊,因此,可以先疊出草地與房子。

3.如前所述,繼續利用由下而上的堆疊原則,在底板上方排出不規則的雲朵,以及紅黃積木穿搭的太陽

4.最後,利用現成的積木配件做出點綴與美化,示範的例子即是利用長方形與椰子葉形狀積木疊出可愛的樹木。

 

 

可口美味的積木生日蛋糕

步驟:

1.先引領孩子決定使用積木的顏色,例如,用像香蕉一樣的黃色來堆疊,決定顏色之後是決定外框長寬比例,搭建起是中空的長方形。

2.更換不同顏色搭建內層,此時,可以告訴孩子我们要選用不同的口味唷!例如紅色的草莓口味、藍色的藍莓口味,再依照已確定的外框比例在其內層排列。

3.利用積木製作蛋糕體上有長有短的蠟燭

4.將步驟1~3所搭建好的積木加以組合,變成一個看起來可口又吸睛的積木蛋糕,可以請孩子一起來玩切蛋糕吹蠟燭的想像遊戲唷。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又尿床?當心您的方法傷了孩子自尊心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95

採訪撰文/陳萱蘋
諮詢/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腎臟科主任 周信旭醫師
插畫/日光路

「哎呀!你怎麼又尿床了?」尿床總是一件令人難以啟齒的事。然而,學齡前的孩子尿床是蠻常見的狀況,排除泌尿系統異常問題,尿床雖然不算是疾病,但對於爸 比媽咪與孩子的生活和身心,卻也是相當困擾!當家有尿床的小孩時,爸媽應陪伴孩子共同面對,才能盡早終結尿床問題。

 

 

 

難以啟齒的尿床問題

尿床,又稱夜間遺尿,在2、3歲前的孩子身上是很常見的,隨著年齡成長,其膀胱控制能力會逐漸成熟穩定。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腎臟科主任周信旭醫師表示,大部分的孩子在4~5歲左右,就能夠獲得較穩定的膀胱排尿控制能力。

 

曾有學者針對尿床議題進行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6~12歲的國小年齡群中,在過去一個月內曾發生一次以上尿床的盛行率為5.5%,隨著年紀增長,尿床比例慢慢減少,7歲為9.3%、12~13歲為0.6%。

 

從性別來看,男孩因為泌尿性系統成熟度較慢,且先天腎臟泌尿系統疾病發生率較高,因此男孩的尿床比率約為女孩的2倍,此盛行率與歐美國家的調查結果差不多。

 

 

尿床若年滿5歲、每週2次,應求醫!

倘若5歲以後,偶爾發生尿床現象,也不必過於擔心。但若5歲以上的孩子,每週仍都有不自主的尿床達2次以上,就會建議至門診進行檢查。求診目的在於確認是否罹患先天腎臟泌尿系統疾病或是其他潛在因素造成孩子尿床,並給予適當的生活及治療建議。

 

導致尿床的原因眾多,主要還是根據發生頻率及檢查結果來評斷。一般而言,若檢查結果沒有腎臟及泌尿系統問題,大多只是孩子的成熟度較慢,大部分這樣的孩子隨著年紀增長會有所改善。

 

周信旭醫師指出,根據統計,5歲以上的孩子,每年會有15~20%的孩子會逐漸自行改善尿床問題。

 

 

尿床原因眾多,粗分兩類

尿床原因眾多,可粗略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大尿床類型。原發性是從出生後就一直出現尿床的現象;繼發性尿床則為曾經有6個月以上都沒有尿床,但突然某個時間點之後,又開始頻繁的尿床。

 

 

大多為原發性尿床

周信旭醫師指出,大部分求診的孩子檢查結果以原發性尿床居多。一般而言,先進行簡單的病史問診及身體檢查,再根據需求,安排相關檢查,如:尿液、腎臟膀胱超音波檢查…等。

 

倘若初步檢查結果排除了先天腎臟泌尿系統疾病,絕大部分與膀胱控制能力成熟度有關。

 

不過,除了膀胱控制能力之外,大腦甦醒中樞亦扮演重要角色。周信旭醫師表示,尚未成熟的大腦甦醒中樞無法偵測到脹尿的膀胱,當然也無法發出信號讓孩子醒來去上廁所,因而使得孩子時常尿床,這也是為什麼原發性尿床的孩子常常具有熟睡不易叫醒的特質。

 

 

繼發性尿床須找出原因

曾有6個月以上沒有尿床記錄的孩子,卻又突然開始尿床,這就是繼發性尿床,其病因有可能是罹患了泌尿道感染、慢性腎臟病、尿崩症…等後天的泌尿系統疾病,或是醫師也會針對兒童的心理狀態、行為、學校表現及家庭狀況進行諮詢。

 

像是最近剛搬新家、從幼兒園畢業上小學或換老師、家中有了新生兒…等不適應的事情,都會有可能導致孩子又再尿床。

 

 

切勿輕忽尿床問題

在傳統刻板觀念裡,總認為孩子尿床只是因發育尚未成熟而無法控制排尿所致。許多爸比媽咪,甚至醫護人員都相信尿床並無大礙,尿床現象將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隨之消失。對於尿床都視為當然或採取觀察態度。

 

事實上,周信旭醫師表示,研究發現患有尿床的孩子比起無尿床習慣的孩子,明顯有較嚴重的情緒(如:經常感到焦慮和抑鬱)、思想、注意力以及行為問題,同時自尊亦受到嚴重的損害。然而當他們痊癒之後,所有心理及行為問題都有明顯的改善。

 

因此,尿床並非如過去相信的無害,特別是針對己經出現上述現象的孩子應給予及早治療。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患有嚴重尿床的孩子可能同時具有睡眠障礙與膀胱功能失調的症狀,特別是那些曾經接受過多種治療而又失敗的孩子,這些種種問題都必須得到適當的注視和檢查,從而恰當地提供針對不同類別尿床的有效治療,才能有滿意的效果。

 

 

尿床的治療方針

一般來說,輕微或是不頻繁的尿床,並不算是一種疾病。大部分的孩子隨著年紀增長,尿床現象通常都會自然消失,若偶爾出現的尿床並不需要特別處理,只需要給予孩子正向的鼓勵與支持。

 

相反地,5、6歲以上的孩子出現頻繁而持續的尿床,很可能與某些病理原因有關,必須正視此問題,且提供適當的治療。而尿床的治療必須根據孩子的年齡、動機以及爸媽的態度進行適當的選擇,常用的治療方式可分為「行為調整」和「藥物治療」兩大類。

 

 

method 1、行為調整

關於尿床的行為調整治療有多種方式,包含尿床感應器、膀胱訓練、動機治療…等,像是國外有個稱為「尿床鬧鐘」的行為控制裝置,將一電極片貼於孩子內褲上,當此電極片偵測尿濕狀況,將會鈴響以提醒孩子起床尿尿。

 

此行為控制的效果因人而異,但有些爸媽反映只要孩子一尿濕,就會吵醒全家,重點是尿床的孩子還不醒,且對於睡覺總是翻來覆去的孩子而言,電擊片可能脫落而影響其作用,加上又無健保給付,需自付療程,因此,此裝置在臺灣的接受度並不高。

 

周信旭醫師指出,一般而言,這些方式都需要投入一段較長的時間,且爸比媽咪與孩子的動機必須十分強烈,能夠定期追蹤,並由專業人員協助執行,否則較容易失敗而產生挫折。

 

 

method 2、藥物治療

使用藥物來治療尿床是個容易使用且效果不錯的方式,因此受到醫師與病人的喜愛,然而有些爸媽會擔心藥物副作用的問題。治療尿床的首選藥物是抗利尿激素,人體本身也會分泌抗利尿激素,其作用機轉在於減少夜間尿量。

 

對於正常孩子而言,抗利尿激素於夜間的分泌會增加,以使尿量濃縮減少,自然而然不會尿床;但尿床孩子卻分泌不足,使得尿液生成過多而尿床。

 

抗利尿激素需要每天睡前服用,且搭配睡前2小時的限制飲水,在過去研究中,抗利尿激素的副作用和安慰劑相當,因此安全性是很高的。且一般而言可達到八成的控制效果,甚至是可完全控制。

 

倘若使用抗利尿激素的效果不佳,才會考慮採用第二線藥物,包括三環抗憂鬱劑和抗乙烯膽鹼藥物,但可能產生程度不等的副作用,使用上需要讓專業醫師的評估與監督才可使用。

 

 

正視問題,才能告別尿床

尿床問題往往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如果爸媽不能充分諒解,也未給予支持和輔導,而只是一味加以責罵和處罰,則更導致孩子失去自信心和自尊心受損,形成自卑、畏縮、脾氣暴躁以及一些較嚴重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問題。

 

首先,爸比媽咪得讓孩子產生想解決尿床問題的動機,並重視尿床問題!有些孩子會覺得尿床也沒有關係,又不是我要花時間、費力氣來收拾整理,反正媽咪都會處理。此時,周信旭醫師鼓勵爸媽與孩子坐下來一起討論與面對尿床問題,並想辦法解決。

 

例如:

(1)享用晚餐之後或睡覺之前,就應該減少攝取水分,尤其是利尿的飲料、水果應於晚餐時間攝取完畢,以免增加尿床機率。

(2)養成定期如廁的習慣,特別是在睡前的5~10分鐘,還要再上一次廁所,將尿液排空。

(3)夜間可於固定時間使用鬧鐘或由爸媽叫醒孩子起來尿尿,有些孩子怕黑,倘若廁所位置離房間較遠,半夜黑黑的就不敢自行前往,爸媽可以留盞小夜燈、將廁所的燈打開,或留個尿壺於床邊…等,都是可行的方法。

 

 

只有自己才能解決尿床問題

再來是培養孩子解決尿床問題的動機,讓孩子重視此問題,且體認到只有自己能解決這個問題。有些年紀較大的孩子就可以讓他自己清洗及更換整床單、睡衣,以培養責任感,但爸媽切勿懲罰或大聲指責,甚至是用言語奚落孩子。

 

最常遇到的是,家裡有兩個小孩,老二已經有一段時間未曾出現尿床現象了,但老大卻還是會尿床,這時候許多爸媽通常會以老二來指責或奚落老大,或是允許老二以這件事情來取笑尿床的孩子。

 

但這樣不僅對於病情並無幫助,只是雪加上霜,還會造成親子關係緊,對於孩子的情緒與心理層面都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建議盡量以鼓勵和關懷來取代責罵,讓孩子有信心來度過這樣尷尬的時期。

 

另外,周信旭醫師也會建議爸媽讓孩子每天做紀錄,像是在門診就會提供類似日誌給孩子記錄今天睡前喝水及尿床狀況,讓孩子清楚知道尿床問題。倘若孩子有一段時間都沒有尿床,爸媽可以用貼紙或小獎品做為鼓勵,讓孩子有更強的動機來改善尿床問題。

 

 

繪本推薦

我會用小馬桶(立體書)

文/瑪麗安柏格特 圖馬克西.陳博利斯 翻譯/余治瑩 出版社/三之三文化

 

學 習使用小馬桶,對幼兒來說是既新奇又有趣的事,而如何訓練孩子自理大小便,則是父母親常困擾的問題。本書用可愛、立體的動感效果,呈現孩子使用小馬桶的步 驟與動作,除了讓孩子輕輕鬆鬆的學會使用小馬桶外,家長們也可引導孩子學習正確的衛生習慣,進而培養孩子自理大小便的能力。

 

 

寶寶的第一次繪本書《尿尿是什麼?》(全套3冊)

文/山脇 恭 圖/菅原慶子 翻譯/邱瓊慧 出版社圖/維京國際

 

「佑佑,從今天開始不用包尿布,改穿小內褲囉!」佑佑要開始試著自己上廁所了,他可以成功完成「尿尿」這件事嗎?

 

 

我的小馬桶-男生

文、圖/愛爾蘭.法蘭蔻 翻譯/林芳萍 出版社/維京國際

 

小男孩試著坐在小馬桶上尿尿和嗯嗯,但他尿尿和嗯嗯在小馬桶的外面了;之後,他又再嘗試一次,而這次,小男孩能夠順利地在小馬桶尿尿和嗯嗯嗎?

 

 

我的小馬桶-女生

文、圖/愛爾蘭.法蘭蔻 翻譯/林芳萍 出版社/維京國際

 

小女孩試著坐在小馬桶上尿尿和嗯嗯,但她尿尿和嗯嗯在小馬桶的外面了;之後,她又再嘗試一次,而這次,小女孩能夠順利地在小馬桶尿尿和嗯嗯嗎?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增進1〜2歲寶貝的語言能力?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95

文╱焦糖媽
輯╱張玉櫻
可愛寶貝╱焦糖小妞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邱浩祐(02)8773-5501

我想當您的寶貝開始牙牙學語時,一定會常聽到長輩們說,小孩會講話了嗎?會叫爸爸媽媽了嗎?看到隔壁鄰居誰誰誰家的小家很會說話了,那妳的孩子會不會呢? 是的!每當媽媽們聽見這些話都會感到有無比的壓力,不例外的焦糖媽也是常遇到這樣的問題。

媽咪們請不用擔心,當孩子在6到8個月大左右,還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但是已經聽懂很多爸媽的對話;您的孩子在1歲半之後,開始喜歡模仿和重複別人說話的情形越來越明顯,而且詞彙也開始迅速增加,從疊字增加至三字或四字,甚至有句子出現。不曉得爸媽們有沒有發現呢?

 

 

 

語言能力有個別差異

每個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發展速度不盡相同,那麼為何要要求每個孩子的發展速度都要一樣呢?孩子約從7〜8個月開始,您會注意到孩子開始發出ㄅㄚ、ㄇㄚ、ㄉㄚ的聲音,這就是標準的牙牙學語期了!

 

相對的,此時孩子也已經開始可以了解一些語意了。到了10〜12個月大時,孩子可以開始說出一些簡單常出現的詞語(例如:好、要、拿),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能夠聽得懂更多的詞彙及指令了,但只是還不會說出口而已。

 

在18個月過後,可以發現這段期間孩子的詞彙正處於快速增加的階段,孩子會非常喜歡開口說話,當爸媽的必須要更有耐心的去聆聽孩子想要表達什麼,並適時的給予鼓勵,如此一來,孩子會更勇於說話了!

 

 

3妙法,增進孩子的語言能力!

1.多和孩子說話

這是不二法則。當焦糖還小的時候,焦糖媽自己在家單獨面對焦糖也可以和她聊得非常愉快,和7、8個月的孩子說話,可以多利用誇張的言語及肢體表達出來,孩子可以透過媽媽的口氣或肢體表現感受到情緒,這對孩子而言,是一種刺激,而這刺激的主要來源就是父母(或主要的照顧者),也可以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增加與孩子說話的機會。

 

 

2.唱兒歌

除了和孩子多說話外,兒歌也是個不錯的方法,有益說話的訓練。當孩子很專注或看某樣事物時,父母可以利用與此事物有關的歌曲帶入,例如:當孩子正在坐火車時,我們可以帶入火車快飛,除了讓孩子對於火車增加印象外,也可以從歌曲中學習到新的詞彙,還可以增近親子間的互動。

 

 

3.從遊戲中學習

孩子對於遊戲都會相當喜愛,特別是從遊戲中得到鼓勵,平時在家可以利用一些食物、動物或日常用品的圖卡,讓孩子進行圖卡的配對、翻翻樂,但是切記如果孩子不想玩了,就不要強迫孩子學習,遊戲的方式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喜歡並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習。

 

 

如何擴充孩子的詞彙?

孩子一開始都是由單一個字晉升到疊字,當您發現孩子開始有3個字出來,或是有出現如「爸爸,拿」、「妹妹,要」,就表示您的孩子已經開始想要說出句子了,但當孩子出現這樣的詞句時,父母要如何協助孩子呢?其實平常的一些互動就可以協助孩子了。

 

舉 例來說:當我在幫焦糖換尿布時,一開始我都會說:「妹妹,這是布布。」之後當孩子知道尿布就是布布了,也會說出布布這語詞,我就會變更我的句子,變成: 「妹妹妳尿尿了!這是尿布,媽媽要幫妳換尿布喔!」也就是說,媽咪也要開始減少說疊字,與孩子說話也要有簡單的句子出現。

 

甚至當孩子若出現不完整的句子時,父母可以協助孩子完成,舉例來說:焦糖在看書時,會說「妹妹,書」,媽媽會協助她完成句字,請她說:「妹妹在看書。」

 

或許她還是無法說完整,但是還是要告知她完整句字的唸法,久了就可以聽見焦糖說:「妹妹看書。」而語言的表達與動作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父母要確實做到才能讓孩子清楚了解父母想要表達的意思,等到孩子理解更多的對話時,肢體語言將會減少,而口語表達也就逐漸增加了。

 

 

孩子有語言發展遲緩嗎?

很多父母都會擔心孩子怎麼到一歲半都還不願意開口說話,就開始感到擔心!其實只要確認孩子可以發出聲音及聽得懂大人的指示,就不用太過於擔心,但如果依然會擔心孩子是否有語言發展上遲緩的問題,還是建議您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培養寶貝好品格6堂課

媽咪寶貝 12月號 NO.174

編輯撰文/許家寧
諮詢/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蘇育令(依姓氏筆畫排序)
模特兒/活力寶貝亦安&亦康、美麗媽咪紋希、帥氣爸比書厚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我們總是告訴孩子「要乖、要聽話、要有禮貌」,但實際上要落實這些指令,似乎有些困難。有些家長認為,隨著年紀漸增,孩子的品格就會自己調整、養成,事實 上,若我們不多費心在孩子的品格教育上,可能使他們日後的人際關係受影響,甚至拖累了學業成就。

 

 

 

教養「心」方向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家中寶貝總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使不少孩子養成小霸王般的個性,等家長驚覺苗頭不對,想要開始校正孩子的品行時,往往已經錯過黃金時期,父母因而必須花更多心力引導孩子回歸正軌,過程中孩子可能出現抗拒、憤怒等負面情緒。

 

為了避免折損親子間的親密關係,不如從小開始正視品格教育,替寶貝培養伴他一生的優良品格力。

 

 

品格,比學業成就更重要

對不少父母來說,孩子幾歲該開始學習認讀ABC,似乎比孩子願不願意將玩具與他人分享來得更重要。但您知道嗎,孩子日後的學習能力及學業成就,與人際互動能力及在團體中的表現息息相關。

 

 

EQAQ>IQ

大家耳熟的名詞「EQ」,代表的是情緒控管能力,而「AQ」則為挫折忍受度,以往父母們總是在意孩子的「IQ」,認為智商才是未來競爭決勝負的關鍵。

 

但研究發現一相當有趣的現象,情緒控管能力高的孩子在未來的成就竟更高,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指出,其實只要智商在一定的標準以上,學習能力及處理事情的能力不會相差太多,因此EQAQ便成為重要關鍵,而情緒控管能力及挫折忍受度,又必須從孩子的品格教育中培養。

 

王宏哲專家進一步說明,孩子6歲以後,甚至在長大成人之後,都會深受6歲以前受的教育影響。

 

 

品格教育不嫌早

1歲寶寶與家中哥哥姊姊爭奪玩具時,父母經常以「寶寶還小不懂事」為由,要求年紀較長的孩子忍讓心愛的玩具,但寶寶真的不懂事嗎?

 

12歲的孩子也許表達能力不夠成熟,但大致上已經能夠清楚理解成人所說的話了,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助理教授蘇育令認為,從學齡前開始,家長就可以慢慢培養孩子從生活經驗中練習培養好品格,透過與人們及環境的社會互動,幫助孩子未來以社會所期待、接受的方式與他人相處。

 

若未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力,等孩子進入幼兒園後,與同儕的互動上可能會出現困難,進而影響到情緒及學習的精神和態度。而2歲後孩子的口語能力越來越進步,除了訂定生活中的規則,也可以採互動方式,與孩子共同學習討論、說明建立好品格的原因及重要性。

 

 

品格發展4基礎

若您家中有23歲的孩子,一定正為教養問題傷透腦筋,這個階段的孩子所能理解的事情已經相當多,但他們正值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不但愛挑戰父母的底線,即使訂定了規矩,他們也不想跟著做,經常擺出一副「我不要」的老大姿態,養成以情緒控制環境及父母的壞習慣。

 

同時,許多基本的禮儀、規矩也越走越偏,為了防止錯過替孩子扶正品格的正確時機,就讓我們先從孩子的發展行為中,透視奠定品格教育基礎的秘密。

 

 

2歲,練習與人合作

2歲以下的孩子,常是個不折不扣的小霸王,眼睛裡除了自己,幾乎容不下任何人,這是因為這時期的孩子自我中心強,不擅於觀察他人,也不會跟從他人的所有指令,總是將自己的想法及欲望排在第一優先,到了2歲以後,才會開始從自我中心觀點漸漸轉為懂得與他人合作。

 

父母可以從遊戲或生活自理方面,以提醒的方式建議孩子,例如,吃飯時間,孩子想把自己的小椅子搬到餐桌,偏偏力氣不夠大、搬不動,卻又不肯讓父母幫忙,僵持不下,眼看滿桌飯菜都快放涼了!

 

這時父母可以對孩子說:「如果我們一起加油,會更容易把椅子抬起來,就可以趕快吃到好吃的飯了!」王宏哲專家指出,孩子過去可能急於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沒有發現合作所能帶來的好處。

 

 

3歲,團體經驗的累積

孩子到了3歲以後,已經不再是需要處處呵護的強褓嬰兒,這個時期正是孩子開始發展團體概念的最好時機。

 

王宏哲專家鼓勵父母,提供3歲幼兒多一點加入團體的機會,從團體遊戲中,他們能觀察、模仿其他幼兒的行為,例如當其他孩子在玩搭火車時,孩子可以觀察到火車遊戲的規則──「手要搭著前面的人的肩膀,亂跑的話就不能過山洞了。」透過這樣的練習,當孩子進入一個新的團體時,便很快能夠了解狀況,適應力也就越強。

 

 

4歲,從他律到自律

4歲是孩子從他律進化到自律的一個分界點,4歲以前的孩子經常需要爸媽提醒哪些事情不可以、不能做,父母總得費心訂定許多管教上的教條,而面對事事需要人擔心的孩子時,父母經常脫口而出「你怎麼這麼壞!」這樣的語言在孩子聽來,並無法了解實際上做哪些行為才是正確的。

 

因此王宏哲專家呼籲,父母應給予簡單、明確的教養指令,4歲幼兒「停、看、聽」的能力會大幅增加,即孩子的衝動控制能力、情緒控管能力都會提升,已經能明白父母對自己的期望,也了解當自己做出哪些行為時會遭受到讚賞及處罰。

 

面 對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應嘗試漸漸放手,如吃飯、盥洗、如廁等基本生活常規,都可以先示範給孩子看一次,再讓他們自己練習動手做,如果孩子已經到了自律 期,父母仍嚴格管教,凡事都要替孩子做好,不給他們練習的機會,那麼孩子不僅日後無法發揮獨立思考的能力,屆時父母也會驚覺孩子凡事都要仰賴他人。

 

 

5歲,社會能力的起步

研究發現,8個 月大的寶寶就已經會出現分享的行為,王宏哲專家指出,越早讓孩子學習分享、等待、輪流等社會能力,孩子日後的團體能力會越強,不過在引導孩子養成這些好品 格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以一些「童言童語」回應,讓父母不知如何應對,最常聽到孩子說「這是我先拿到的」或「這是我的」,面對這兩種情形,家長該如何接招 呢?

 

 

品格教育6堂課

透析孩子的發展與品格教育的關聯後,爸比媽咪是否更想了解好品格該如何具體養成呢?根據美國親職組織推動的「品格才算數!(Character Counts!)」

 

教育系統所列舉出的「品格6大支柱」,可以幫助父母進一步幫助孩子認識抽象的品格概念。

 

品格6大支柱所列出的6個特質為「尊重、責任、公平、誠信、關懷、公民」,此系統目前已經被全美逾40個州、超過千所學校、城市設定為推動品格教育的重要指標,而我們正好能根據這些面向,好好思考其中哪些品格是孩子必須具備及對孩子們的未來有何影響。

 

 

Lesson1─尊重

舉凡孩子在與人接觸的態度,及父母相當重視的禮儀舉止,甚至是與周遭環境的互動,皆包含在「尊重」的範疇內,現在就讓我們從一些具體的例子中,一窺好品格的養成小技巧。

 

 

當孩子缺乏禮貌……

當父母帶著孩子與親友見面時,總會要求孩子向對方打招呼,不過並非每個孩子都願意聽從指令,讓父母大嘆孩子怎麼會如此沒禮貌?

 

蘇育令教授指出,其實孩子的很多行為來自於模仿,因此若父母希望孩子能養成有禮貌的好習慣,自己就應該以身作則。

 

 

當孩子出現異樣眼光……

世界上充滿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孩子從小不斷被教導符合社會期待的審美觀,蘇育令教授表示,由於幼兒自我中心較強烈,因此遇到這種狀況時,父母應幫助孩子理解不同的觀點。

 

雖然孩子一開始接收這些新觀點時,不見得能立刻接受,但品格教育本應長期深耕,透過平時多與孩子討論不同觀點或閱讀不同類型的繪本故事,都能讓孩子以更多元的視野去認識這個世界。

 

 

當孩子不懂得愛護……

現代孩子在物質上獲得的滿足,往往遠超出他們所需,但在父母寵愛的同時,也不禁擔心起孩子對待物品的態度,因此與其等孩子開始出現不懂得珍惜物品的行為才焦急,不如提早預防,從小示範珍惜物品的行為。

 

一旦孩子出現破壞、欺侮的舉動,就要立刻提醒孩子停止這樣的行為;而有豢養寵物的家庭中,也偶見孩子們會故意捉弄寵物,其實大部分孩子的本意並非傷害,而是覺得好玩、有趣,想知道逗弄寵物時,牠們會出現哪些反應。

 

此時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你一直去拉小狗的尾巴,是覺得很好玩嗎?可是你看狗狗,牠一點都不覺得好玩,牠覺得很不舒服。」轉達寵物的感受,讓孩子透過練習同理,進而養成懂得愛護的好品格。

 

 

Lesson2─責任

年幼的孩子總是受到父母的庇護,但若凡事過度替孩子承擔,可能會讓孩子缺乏責任,隨著孩子年紀越大,父母在教養上會變得更困難,同儕關係也會受到影響,若能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日後他們在完成自己工作的態度上,會更讓人覺得可靠。

 

 

當孩子缺乏恆心……

家中滿坑滿谷的玩具,孩子總是摸個兩下就不玩了嗎?當孩子缺乏恆心,父母總擔心會影響到日後的學習態度,但蘇育令教授呼籲,父母在替孩子選購玩具之前,應先評估孩子是否有足夠的興趣或玩具的難易度是否符合孩子的發展。

 

 

當孩子不夠自律……

父母在對待學齡前的孩子時,總凡事替他們張羅得好好的,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父母卻又突然要求孩子事事都要自己來,蘇育令教授建議,日常生活中的小舉動,都是幫助孩子練習自律的好機會,例如請孩子將自己髒掉的衣服、襪子拿到洗衣籃,平時多提供讓孩子「自己練習」的機會。

 

許多父母在教養的過程中,總是要求孩子要「盡快」,例如孩子由於動作不熟練,總是慢吞吞,不少父母在一旁看不下去,乾脆插手替孩子完成,但這樣一來,孩子便失去了「自己完成」的動力。

 

父母在行動前應思考,自己對孩子的期望為何?若是希望孩子養成「自己完成」的能力,多花一些時間又何妨?

 

英文有句諺語「Late is better than never」,翻成中文為「遲到總比沒來好」,即使需要多花一些時間,但只要孩子最終能培養出自律好品格,一切努力都相當值得。

 

 

Lesson3公平

在品格教育的「公平」項目中,包含了許多家長重視的面向,也是在孩子進入團體後重要的品格力,如輪流、分享等,雖然是經常掛在嘴邊提醒孩子的要事,孩子卻不一定能做到,那麼究竟該如何做,才能自然的讓這些基本卻重要的品格在孩子身上油然而生?

 

 

當孩子不肯輪流……

由於現在許多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在進入幼兒園之前,很少有機會練習「輪流」,若父母發現,在與親友聚會時,孩子不太能夠與人「輪流玩」時,可以多帶孩子到公園或其他能練習「輪流」的環境。

 

而若孩子對獨占物品相當堅持,父母則可以提供其他選項,例如父母可以邀請孩子一起玩翹翹板,轉移孩子想獨占物品的注意力。

 

 

當孩子不願意分享……

在小朋友的世界中,因為太喜歡某樣物品,不想跟別人分享,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例如當父母生第二胎,身為哥哥姊姊的大寶,對於跟弟妹分享父母的愛也會相當抗拒。

 

而當孩子出現抗拒分享的行為時,父母可別以小氣鬼等負面語言揶揄孩子,而是應營造出能讓孩子練習分享的環境,例如在二寶洗澡時,向大寶借肥皂、浴盆等對他們比較無關緊要的物品,並不斷鼓勵他們分享的行為。

 

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應在人際互動上表現出樂於分享的舉動,例如拜訪親友時,請孩子將水果等伴手禮交給對方,或者若社區、幼兒園有園遊會、捐書等活動時, 也主動帶領孩子,將家中的物品分享出去,讓孩子感受到「我的爸爸媽媽很懂得分享,而且他們很快樂」,那麼「分享」這件事在孩子的眼中,便能漸漸從「痛苦的 剝奪」轉變成「愉快的經驗」。

 

 

Lesson4─誠信

對成人來說,與人相處的誠信無疑是相當重要的良好品格之一,但對孩子來說,要承認自己做錯事,誠實講出事情的真實性,面臨可能被處罰的後果,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但為了培養孩子日後端正的人格,我們還要是堅守原則,以溫柔而堅定的態度,與孩子共同養成良好的誠信好品格。

 

 

當孩子說謊話……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說謊的行為,不外乎是因為擔心受到處罰,不少父母雖然希望孩子能夠誠實,卻在孩子說出實話後,更加嚴厲的處罰孩子,蘇育令教授認為,想要避免孩子說謊,首先父母的情緒控制一定要做好,才不會讓孩子因為膽怯而養成說謊的壞習慣。

 

 

當孩子無法說到做到……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必須獨當一面處理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在人際相處上,若孩子能辦妥他人交待的事項、完成自己所承諾過的事項,自然能獲得較多信任與認同。

 

不過在孩子培養「說到做到」能力的過程中,很難一次就成功,建議父母可以從小事物開始讓孩子練習,經常請孩子自己拎東西,例如保管餅乾、面紙等小物,並且要明確告知孩子若未妥善保管的後果。

 

 

Lesson5─關懷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相當快速,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也變得不如從前親暱,因此在面對不熟悉的對象與環境時,孩子很難表達出自己的關懷,若父母未及時引導,久而久之,孩子便僅能冷漠的看待周遭人事物。

 

 

當孩子缺乏同情心……

在 如今的社會裡,若能出現一絲愛與關懷,都顯得格外珍貴,因此當生活周遭出現需要幫助的對象時,父母應以身作則,帶領孩子表達情感,例如在接送孩子回家的途 中,孩子看到有人意外跌倒等交通事故,在這個時刻若父母視而不見,往後孩子在同儕中看到其他幼兒跌倒、受傷時,可能就會學習父母的處事態度。

 

蘇育令教授表示,「同情心」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個抽象的名詞,但透過父母親自示範,孩子更能理解關懷他人的重要性。

 

 

當孩子拒絕原諒……

當孩子不小心被他人碰撞到,或是心愛的物品不慎被他人毀壞時,成人經常告訴孩子:「你要原諒他啊!」等類似語言作為教養指令,若孩子仍然表現生氣,不願諒解時,便可能被貼上「愛生氣、小氣鬼」的標籤。

 

其實即便是成人,也不一定能輕易原諒他人,我們又豈能要求孩子立刻做到?在我們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對孩子來說卻可能會造成強烈心情波動。

 

建議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時間平復情緒,等孩子的情緒稍微和緩之後,再和孩子談剛剛發生的事。

 

 

Lesson6─公民

當孩子脫離家庭生活,開始進入其他社會團體,學習如何遵守規矩及與他人合作,是幫助孩子盡快適應社會的良方,而適應能力越強的孩子,在學習上也能更快進入狀況。

 

 

當孩子無法與他人合作……

孩 子長大以後,在課業上經常需要面臨小組分工,若孩子缺乏與他人合作的能力,不僅在人際上會受到影響,也會間接影響到課業表現,因此父母可以多替孩子營造出 有機會與他人合作的環境,除了與同儕遊戲的過程中可以透過搭積木、塗鴉等遊戲共同完成作品之外,父母也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拼拼圖。

 

 

當孩子不守規矩……

許多父母最頭疼的問題就是「孩子為何總是不守規矩?」對此蘇育令教授回應,在要求孩子守規矩之前,父母應先思考自己訂下的規矩是否合理。

 

其實孩子的好品格必須從小地方開始做起,父母也應把握自己的教養原則,若時而放縱時而嚴厲,孩子可能會不理解究竟哪些情況是不正確的。

 

而在培養品格力的過程中,家長要記得把握「營造環境、以身作則、具體示範、主動說明、規則簡單」的基本原則,才能成功讓孩子領會並實踐優良的好品格。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家寶貝有扁平足嗎

媽咪寶貝 12月號 NO.174

採訪撰文/陳姵樺
諮詢/光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鄭本岡
模特兒/俏皮寶貝柏宇
攝影/米果攝影(0918-356564)

多數人對扁平足存有不正確的觀念,認為扁平足會影響骨盆、行走,且容易久站疲勞、無法長跑等等,但這些都是沒有臨床實證的說法。

事實上,多數的扁平足跟正常有足弓的人能進行一樣的活動,除非是相當嚴重的扁平足需要手術治療,沒有症狀的扁平足並不需要治療也不需要矯正,從事運動項目也不受影響,目前就有許多運動員是扁平足,但不影響其賽事成績。

 

 

 

生理發展莫驚慌

人的腳部內側,有個跟吊橋一樣形狀的部位稱為「足弓」,正常有足弓的人在站立時會顯現出足弓,而扁平足就是指足部在站立時,足底內側的足弓消失、足板變平。

 

 

柔軟性扁平足原因

大多數扁平足屬於柔軟性扁平足,發生的原因與每個人的發育成長速度快慢有關,其實家長不需要過於擔心。

 

光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鄭本岡指出,新生兒出生後,一方面骨骼還是柔軟的狀態,另一方面因為雙腳脂肪甚多、韌帶鬆弛,所以在寶寶3歲以前看他的腳,看起來都像扁平足,這是正常的現象。

 

這種現象會隨著孩子成長,當足底的肌肉韌帶與肌腱的力量加強了,才使腳掌中部的骨頭隆起,慢慢形成足弓。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孩子到了國小一年級,還有30%以上足弓尚未長成,到了國小二年級還有20%的比例足弓尚未成形,多數到了國小四、五年級足弓就會成長完成。

 

當然還是有的人過了這個年齡仍沒有足弓,但只要沒有疼痛、不會感到舒服,扁平足對生活並不會造成影響,反而可以降低壓力性骨折的機會,並不需要矯正或治療。

 

還有一種是新生兒因為受到胎盤的擠壓,出生時腳踝朝身體的方向偏差,家長看到了會很擔心,以為寶寶的腳出了問題,其實這是擠壓的結果,大約寶寶長到4、5個月大時腳踝就會恢復正常。

 

 

附生骨造成的扁平足

附生骨又稱為副舟狀骨,是指軟骨在骨化的過程中,沒有跟附近的骨骼結構黏合成一塊正常骨頭,反而分離為一塊獨立硬骨的現象,約有10%的人會多長一塊副舟狀骨。

 

多長出副舟狀骨者,有的因為附生骨在骨骼中結構穩定,走起路來跟一般人無異,也不會有不舒服的狀況。但有的孩子到了十幾歲因為活動量大增,讓副舟狀骨結構不穩定、造成發炎、疼痛(往外旋擠壓會痛),就形成了附生骨造成的扁平足。

 

其他還有附生骨長歪了,造成骨頭與骨頭間沒有連結,或是腳跟肌腱不明原因長得過短等,這些原因都可能會造成扁平足。

 

 

僵硬性扁平足原因

僵硬性扁平足的發生率不高,但狀況嚴重,一出生家長就可以明顯察覺到異狀。

 

發生的原因包括:距骨長成垂直型(正常是水平狀)造成腳不能動(無法往上抬、向下彎、往內旋、往外旋),距骨與跟骨黏連造成腳不能內旋腳跟肌腱不明原因太緊(無法往下彎)、先天腦性麻痺患者(因為肌肉處於麻痺狀態造成腳部韌帶鬆垮),這些狀況需要透過手術來治療。

 

僵硬性扁平足的發生率不高 

 

 

後天原因造成的扁平足

後天性的扁平足發生率也不高,指的是足弓本正常,是因為腳部受傷、骨折、肌腱能退化或斷裂神經肌肉病變、足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肥胖、糖尿病等因素,造成次發性足弓消失。

 

初期症狀包括:腳踝內側在活動時會疼痛、腫脹,上下樓梯時腳部出現無力的狀況,這種後天原因造成的扁平足,需要視狀況給予不同的治療。

 

 

3歲前的生理性扁平足

許多憂心的家長常問:「小朋友在3歲前,是否都屬於生理性的扁平足?」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尤其剛學走路1歲多的年紀,因為腳底板支撐不了身體的重量,一踩在地上就會出現扁平的形狀,這都是正常的狀況,等年紀稍大一些自然會出現腳弓。

 

這種自然會消失的扁平足,通常沒有症狀,對日常的活動也不會造成影響,但需要注意鞋子的選擇。

 

目 前市面上有許多用毛線、布類等輕軟材質製成的學步鞋、涼鞋,其實並不適合剛學走路的孩子,因為鞋子對腳跟的支撐力不足,建議家長選購尺寸剛好的小球鞋,一 般球鞋在設計上腳跟部位會有點硬度,剛好可支撐孩子尚未形成腳弓的腳底板,況且球鞋的止滑功能佳,材質又不像皮鞋那麼硬,是不錯的走路鞋。

 

 

Check!孩子有扁平足嗎

鄭本岡醫師表示,骨科門診經常會有緊張的家長,帶著4、5歲的孩子前來求診,說孩子看不到足弓或是孩子走路經常跌倒,是不是因為扁平足引起的?

 

其實這個年紀的孩子,若有扁平足問題通常是孩子的足弓發育比較慢,在外觀上看不出明顯的足弓,這時家長不需要緊張,可以讓孩子坐下動動腳觀察,如果孩子腳踝以下的部位可以往上抬、往下彎,也可往內旋、往外旋(就是可以往內往外斜成一個角度),就表示孩子的腳部是正常的。

 

如果孩子更小不會自己動,家長也可以拉拉孩子的腳做這些動作,查看孩子的腳是否正常。

 

另外家長認為小孩走路常跌倒可能與扁平足有關,其實這個問題與扁平足無關,而是和寶寶的身體比例有關,因為寶寶都是頭大身體小,尤其2、3歲加上是X型腿正明顯的時期,走路時膝蓋常碰在一起就容易摔跤,通常3歲後腿漸漸變直,跌倒的情形就會改善。

 

至於扁平足會不會有症狀、不適,通常柔軟性扁平足只是腳部韌帶比較柔軟,並不會產生不適的感覺,日常的走路、跑跳都和正常足弓者相同,而且到目前為止也沒有研究數據顯示,這類型的扁平足無法長時間站立。

 

至於有關服兵役的問題,的確有些扁平足不需服兵役,這是因為軍隊的操練較為繁重,會擔心有這類問題的人無法承受軍隊嚴苛的訓練,進而影響軍隊整體戰鬥力,所以在入伍體檢時會有足部檢查,透過X光檢查可得知是否有扁平足。

 

透過X光檢查可得知是否有扁平足

 

 

不同類型扁平足,治療方式也不同

而在治療方面,依據扁平足的類型不同,採取的治療方式也有差異:

 

 

1.柔軟性扁平足

大多數的扁平足,屬於沒有症狀的柔軟性扁平足,並不需要特的治療,他們的身體結構並不會因為扁平足而受到影響,且動能力和一正常足弓,甚至包括一些國際級的運動選手都屬於這一類的扁平足

 

目前坊間有很多關於扁平足的治療廣告,像是扁平足如果不治療會讓骨盆歪、脊椎歪、走路歪一邊、長不高,鄭本岡醫師表示,這些廣告都過度渲染了扁平足對身體的影響,事實上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廣告中的產品能治扁平足,而對於沒有症狀的柔軟性扁平足,其實並不需要特去治療。

 

 

2.附生骨造成的扁平足

附生骨造成的扁平足,一般來說也不需要接受治療,但因為多了一塊骨頭凸出,穿到不合適的鞋子會刺激附生骨讓該部位出現紅腫,這時可以冰敷加上多休息來減輕不適。

 

通常太軟的鞋子因鞋跟的支撐力不足,反而容易讓附生骨受到刺激,建議穿有支撐度的鞋子,如果狀況較嚴重可墊上足弓墊加以改善。如果附生骨經常發生嚴重紅腫,或是患者是專業的運動員或舞者,對於運用附生骨部位,有高度的運動要求,可能需要透過手術來治療。

 

 

3.僵硬性扁平足

僵硬性扁平足屬於嚴重性的扁平足,需要儘早透過手術治療。

 

 

4.後天原因造成的扁平足

後天性的扁平足,一開始腳踝內側會疼痛腫脹,時間久了會讓足弓消失、骨頭結構改變,這時患者會變得沒辦法從事之前常做的運動。要先經由患者的症狀加上X光片,以確定是什麼原因造成再對症治療。

 

例如,剛發生後肌腱能失調的扁平足,需限制運動量、多休息,以免症狀持續惡化,最後必須用手術才能治療。

 

 

後天性扁平足,置之不理的嚴重影響

通常後天性扁平足的患者,會有疼痛、腫脹、甚至行走困難的症狀,這些狀況已經會影響日常生活的走路、活動,就不能長期置之不理,因為長期不予理會,時間久了會因骨骼結構的耐受性變差,較易引發後脛肌功能不良疼痛、關節退化等問題。

 

所以若發現有這些問題,一定要先去骨科就診,由醫師來建議患者合適的改進方式。

 

 

矯正鞋Yes or No

需不需要穿矯正鞋來矯正扁平足,一直以來皆有各種不同的說法,除了矯正鞋之外,有沒有需要使用足弓墊、塑膠底板來恢復腳弓,治癒扁平足也是眾說紛紜。

 

鄭本岡醫師表示,事實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能證明這些東西的確能治好扁平足,而且矯正鞋反而會限制腳部的活動,對扁平足沒有長期的好處。

 

因此,建議家長不要過於在意坊間的扁平足廣告文宣,因為這些矯正鞋、腳弓墊、塑膠底板並不便宜,動輒花費數千元在尚未得到科學證實有效的產品上並無必要。

 

如果家長有扁平足方面的問題,應該先到骨科找專業的醫師諮詢,確定孩子屬於哪一種扁平足,如果是柔軟性扁平足,也就不需治療、不用花大錢購買無效的產品矯正。

 

雖說大多數的扁平足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但還是有少部分病態性的扁平足需留意,病態性的扁平足會讓患者無法久站、站久了腳會痠,這與先天性腳骨脫臼、沾黏等問題有關,家長觀察孩子如果不願久站或是站久一點就會腳痠,就需要診治。

 

對於容易痠痛、鞋子很容易磨損變形的病人,腳弓墊才比較有使用需要,可幫助消除症狀。醫師提醒,診斷專業的醫療照護諮詢,才是確保足部健的不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乳原則&營養指南 寶貝離乳行不行

媽咪寶貝 12月號 NO.174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簡穎瑄
模特兒/淘氣寶貝樂樂
攝影/米果攝影(0918-356564)

寶寶甫出生時,營養來源全都仰賴乳汁提供,但隨著寶寶越來越大,可能因為本身或外在因素,使其必須中斷對乳汁的依賴,在面對這樣的轉捩點,媽咪們該把握哪些原則,才能讓寶寶在離乳過程平和順利,同時又不匱乏營養呢?

 

 

 

離乳原則&營養指南

所有的媽咪都希望在寶寶剛出生時提供最豐富的營養乳汁,替寶貝的身體紮穩基礎,但若是遇到寶寶開始厭奶,或媽咪們必須重返職場、與寶寶分開,離乳似乎成為不得不的選項,而讓寶寶欣然接受離乳並做好離乳後的營養補充,就成為媽咪們的重要課題。

 

 

離乳,一個新的起點

一般建議媽咪們至少持續哺餵母乳到寶寶6個月以後,美國小兒科醫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diatrics)更提倡2歲以前最好都讓寶寶維持攝取母乳的習慣。在理想的狀態下,寶貝若能獲得充沛的乳汁補給再好不過,但若不得已要離乳,則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讓寶貝安然度過銜接上的困難。

 

 

寶貝們的必經過程

無論是母乳或是配方奶,只要是嬰幼兒停止依賴乳奶,轉以藉由攝取其他食物作為主要營養來源,即為「離乳」。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醫師簡穎瑄指出,過去通常建議家長可於寶寶6個月之後開始添加副食品,但根據最新研究顯示,延宕副食品添加的時間並不會降低過敏機率,因此目前建議父母可以提早於4~6個月左右開始添加副食品。

 

一般而言,1歲以下幼兒主要的營養來源是奶類,1歲之後的飲食模式與成人一天攝取3~5餐的固體食物雷同,所以1歲以下的幼兒,不適合強制離乳。

 

隨著寶寶開始獲取乳汁以外的營養來源,對乳汁的依賴也會逐漸降低,不同寶寶在降低對乳奶的依賴時間點也會有差異,有些寶寶2、3歲就自然離乳,有些則到6、7歲才會完全離乳。

 

 

離乳Yes or No

離乳的原因有許多,主要得依媽咪及寶寶們的需求來評斷是否需要離乳。在種種考驗下,只要媽咪願意堅持,仍可以持續哺乳。

 

例如媽咪要回歸職場時,雖然得額外承受工作上的壓力,但依照勞基法規定,持續在哺餵母乳的職業婦女晚上10點後不得繼續上班,一天的工作時間中,業者也至少須提供2次可以哺乳或擠乳的時間。

 

若是由於生理因素,例如再度懷孕的媽咪,只要乳汁沒有停止分泌,仍可以繼續哺乳;罹患乳腺炎的媽咪,只要透過短暫的治療,並告知醫師希望持續哺乳,醫師也會協助處方對寶寶沒有影響的藥物。

 

另外若是寶貝主動厭奶,對食物踴躍嘗試,自然而然不依賴乳汁,則父母也不必太勉強,只要確保寶貝的營養充足即可。

 

不過臨床上仍有許多例外,例如母嬰因為不得已的因素必須分隔兩地,或媽媽主動想停止哺乳,簡穎瑄醫師表示,寶寶1歲以前應持續攝取乳汁,不建議一提供副食品就斷絕乳汁來源。

 

由於母乳及配方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嬰幼兒副食品大多屬澱粉,營養價值也以醣類居多,如蛋、肉、魚類等含豐富蛋白質的食材,在寶寶剛開始接觸副食品時因咀嚼困難,難以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量,建議媽咪們在施行離乳計畫前,要先考慮時間點是否恰當。

 

 

評估寶貝的需求

多數寶寶在4~6個月左右開始接觸副食品,乳汁逐漸轉變成輔佐營養的角色,基本上只要寶寶對乳汁仍有需求,父母就應該持續給予,但隨著寶寶越來越大,媽咪們也應評估寶貝對乳汁是需要還是想要?

 

這是因為在吸吮的過程中,寶貝除了獲得生理上的飽足感,心理層面也能感受到親密與依賴,簡醫師提到,曾有孩子已經9歲了仍要求媽媽哺餵乳汁的案例,其實9歲兒童的飲食起居已經和成人非常相似,索取乳汁純粹是為了滿足心理上的依賴,因此在恰當的時間點,就應以正確的方式,與孩子共同度過哺乳期,完成離乳任務。

 

 

3 Step,離乳漸進式

離乳又分為自然離乳與強制離乳,自然離乳即為媽咪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減少寶寶對乳汁的依賴,強制離乳則為較強烈的手段,例如媽咪乾脆直接不提供乳汁給寶寶,讓寶寶自己習慣,過程中可能會傷害到親子的情感。建議媽咪們採取漸進式的正確方式,才能讓寶寶安然度過離乳期。

 

 

1.降低哺餵頻率

一般寶寶每天大約需餵奶4~6次,簡穎瑄醫師建議,若想漸進式的降低寶寶對乳汁的需求,可以從減少寶寶攝取乳汁的頻率開始。

 

舉例來說,在4~6次的哺乳時段中,可能其中1、2個時段會搭到用餐時間,媽咪們便可以把握這個時段,以副食品取代乳汁為正餐,讓寶寶從其他食物來源獲得營養,同時也順利減少了哺餵頻率。

 

 

2.延遲哺餵需求

嘗試過第一階段後,寶寶可能會出現2種反應,其一為透過食物獲得滿足,而遺忘了少攝取一頓乳汁這回事,直到下次肚子餓時才向媽咪索取乳汁(約3~4小時以後),減少哺餵頻率就算是成功了,媽咪們可維持一段時間,等寶寶習慣後,再增加以副食品為主的用餐頻率。

 

而若寶寶在吃完副食品數分鐘內就向媽咪討著要喝ㄋㄟㄋㄟ,則表示寶寶還沒準備好要離乳,但媽咪們也毋須太灰心,因為透過先吃副食品再哺餵乳汁的過程中,已經成功延遲了寶寶喝奶的需求,只要再接再厲,相信寶貝很快就能習慣乳汁給予頻率的改變。

 

 

3.縮短哺餵時間

若媽咪們平時有觀察寶貝的喝奶習慣,應該會發現,寶寶剛開始喝奶的時候會比較認真吸吮,但大約持續5~10分鐘後,就開始會含著奶瓶頭或乳頭,既不吸吮、又不打算結束哺餵。

 

簡穎瑄醫師指出,當寶寶不積極吸吮時,可能已經獲得相當的飽足感,若媽咪們有離乳計畫,可以縮短哺餵時間,讓寶寶減少含著奶瓶頭或乳頭的時間,也有助於降低寶貝對其依賴性。

 

寶貝離乳哭不停怎麼辦?

在離乳的過程中,寶貝可能會出現一些反彈,當沒有獲得足夠的哺育滿足,有些孩子會哭鬧不休,家長經常不忍心,使離乳計畫遙遙無期,簡醫師建議,可以透過提供對寶貝有吸引力的新鮮食物,使其轉移注意力,且有機會認識更多新的食物。

 

另外,離乳過程最艱辛的即為戒夜奶,有些寶寶在半夜會想喝奶,可能並非飢餓感使然,媽咪們若發現寶寶喝夜奶時只喝一點點,則可透過小技巧延宕寶寶的滿足,例如媽咪以穿著正常胸罩取代哺乳胸罩,在媽咪更換衣物的過程中,寶貝可能翻個身就又睡著了。

 

 

離乳期,營養補充不NG

缺少了乳汁所提供的營養素,寶貝的營養更要全面補充,若飲食供給不恰當,寶寶很可能發生營養缺乏症,導致體重下降,因此媽咪們千萬不能馬虎。而這時期的寶寶正在努力適應新食物,對許多初嘗試的食材也較敏感,把握逐樣添加的原則,相信寶貝仍舊能頭好壯壯。

 

 

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

若寶寶在6個月左右就必須離乳,建議還是要補充配方奶,才能獲得豐富的蛋白質;1歲以上的兒童,也仍需要奶類補充,只是主食已改為一般固體食物,家長可別因為兒童討奶喝而加以責罵。

 

而在副食品的準備上,因為1歲以上寶寶與成人所攝取的食物已無太大差異,僅要避免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在食物的烹調過程中,也盡量避免使用調味料,讓寶寶習慣食物的原味,才不會養成日後挑食的習慣。

 

 

食材給予應評估生理發展

依照寶寶的咀嚼發展,離乳階段可分為4~6個月/7~8個月/9~11個月/1歲以上,簡穎瑄醫師指出,寶寶大約於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但少少的牙齒並無太大咀嚼作用,基本上要等到臼齒都生長完成後,才真正開始有磨碎食物的功能。

 

因此在長牙之前的寶寶,都是藉牙床作為咀嚼工具,而寶寶牙床不如成人的口腔來得有力,且腸道消化功能也較弱,在食材的給予上應以細、軟、爛為原則。

 

而 提到副食品添加,許多媽咪腦中的第一個念頭即為添加米、麥精,簡醫師特別指出,麥精中含麩質,可能引起寶寶過敏,而市售的米精中也可能有添加一些麥的成 份,因此即使只給予米精,仍可能引起寶寶過敏,爸比媽咪在選購副食品時應特別注意,若想避免寶寶過敏,則可以考慮自己烹調十倍粥,讓寶寶吃得更安心。

 

 

澱粉、蔬果、肉類,怎麼吃才對?

簡穎瑄醫師指出,寶寶剛開始接觸副食品時,建議以澱粉類的食材為優先選項,因為澱粉類的食材經過烹煮後,質地較容易變得軟爛,讓寶寶能順利入口。

 

一般會先建議家長煮十倍粥,一開始寶寶還不習慣進食方式由吸吮改為咀嚼、吞嚥,因此可能會「一半內、一半外」,但再多嘗試幾次過後,寶寶便能吃得很順利,這時再漸漸將十倍粥更改為七倍粥、五倍粥,或以地瓜、芋頭、馬鈴薯等澱粉類食材磨成泥狀,讓寶寶練習用牙床咀嚼。

 

而水果部分則可以將蘋果磨成泥狀,一開始先讓寶寶嘗試稀釋過後的果汁,之後再嘗試攝取蘋果泥,攝取的份量不必太多,約小於半瓣蘋果。蔬菜部分不容易煮得軟爛,應選擇可以烹煮得很軟的食材,如紅蘿蔔等需花長時間烹煮,才能讓寶寶容易入口,應於寶寶6個月以後再嘗試。

 

而肉類更是因為咀嚼不便及難消化,應評估寶寶已經很習慣吃澱粉後再嘗試,並把握一次提供一種食材的原則,才能清楚分辨哪種食物會引起食物過敏。

 

 

離乳期小叮嚀

許多人以為,6個月過後的母乳就失去營養價值,但其實並不然,建議媽咪們若情況許可,應持續提供乳汁到寶寶2歲以上,除了營養供給,更能提供寶寶安全及親密感。

 

離乳的過程寶寶可能感到媽咪刻意不提供乳汁而引起反彈,相對的媽咪們心理上可能也會有些不適應,但只要找到自己與寶寶之間的平衡點,離乳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當寶寶過度執著於乳汁哺餵時,媽咪可以試著以食物、玩具、遊戲轉移寶貝的注意力,離乳計畫就會容易得多喔。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陪孩子一起說故事吧!

媽咪寶貝 12月號 NO.174

採訪撰文/劉怡琳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專任副教授涂妙如
模特兒/溫柔媽咪雯涵&可愛弟弟樂樂
梳化/余宛蓉
攝影/米果攝影(0918-356564)

還記得嗎?小時候父母總會在睡前為我們說個床邊故事,哄哄還不想入睡的孩子,說故事幾乎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的共同記憶,也是溫馨而美好的童年回 憶。父母為孩子說故事是一種親密的親子相處與陪伴,也可以藉由說故事讓家人間的互動更緊密,說故事的魔力不容小覷,對孩子在成長及學習的道路上,又會發生 哪些影響呢?

 

 

 

親子時光Sweet Time

《艾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路易斯‧卡洛(Lewis Carroll)曾經說過:「說故事是一種送禮的行為。」父母願意每天為孩子念故事,就像是天天送禮物給小孩,或許父母為孩子說故事是件稀鬆平常、不足為奇的事,但卻是親子之間最真實的情感交流。

 

家長可以從與孩子共同閱讀中發覺孩子的特質,像是孩子喜愛什麼故事情節、聆聽故事的專注程度……除此之外,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繪本故事書,爸媽又該如何挑選最適合陪伴孩子閱讀的書籍呢?

 

 

說故事大哉問

「說故事」的本質是一件愉快、歡樂的美事,亦能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認同與想像,但是當我們仔細探究「說故事」的構成條件時,會發現為什麼都是在睡前聽故事?講故事的角色應該是由媽媽說還是爸爸來說呢?剛出生的寶寶可以聽故事嗎?

 

 

關於說故事

談到說故事,總會令人聯想到在睡前聽故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專任副教授涂妙如解釋,「說故事」這件事其實並沒有特別拘束在睡前或是床邊才能進行,至於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印象呢?

 

因為睡覺前是人在一天當中,情緒最平靜、生理機能完全放鬆的時刻,孩子可以藉由聽故事沉澱心情並安心入睡。另一個原因是雙薪家庭的父母,在白天皆有忙碌的工作,唯有等待下班後才有空閒陪伴孩子,而睡覺前自然成為親子相處最好的時間點。

 

涂妙如老師表示,當每天都固定習慣說床邊故事,床邊故事會變得像是一種儀式或活動,孩子們會開始期待每天的說故事時間,並且從父母說的故事當中得到心理上的滿足與慰藉。

 

 

何時開始聽故事

根 據研究指出,寶寶從胎兒時期就開始發展聽覺能力,在媽媽腹中的胎兒可以接收外在的聲音刺激,因此孕婦時常與腹中的寶寶說話互動,寶寶出生後聽到媽媽的聲音 便會產生親暱的連結,涂妙如老師建議,對於剛出生的寶寶,父母可以先用說話、唱兒歌或唸童謠的方式,讓寶寶熟悉父母說話的聲音以及起伏節奏,當孩子逐漸開 始建立理解能力,父母就可以說故事給孩子聽囉!

 

 

誰來說故事

在刻板印象裡,一般人多半認為陪伴孩子閱讀是媽媽的責任,涂妙如老師說明,事實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父親加入親子共讀的行列,依據每個人的性格特質,所表現的說故事方式也會不一樣。

 

一般來說,爸爸說故事的情況有別於媽媽溫柔、平順的描述,爸爸闡述故事的手法會比較跳脫邏輯思考,並且以活潑、誇張的肢體動作和高昂的聲調來呈現情節。

 

因此說故事的主角並不是固定某一人,除了父母之外,兄弟姊妹手足之間也可以是分享故事的角色,而這些都可以提供孩子不同的刺激,也讓孩子學習面對各種人事物時,應該有更多元、開放的包容力,與豐富的想像空間。

 

 

孩子也可以是故事主講者

說故事的過程中,「互動」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之一,良好的互動關係必須建構在雙方都接受的方式上,若父母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方法朗誦故事,孩子會覺得沒有參與感,久而久之也容易對閱讀失去興趣。

 

涂 妙如老師指出,父母可以在說完一個故事後問問孩子對於劇情角色的想法,也可以從故事延伸到孩子的日常生活經驗,像是故事書裡談論到交朋友,可以問孩子: 「上學有沒有交到朋友呀?誰是你的好朋友……」此外,孩子亦可以成為說故事的主角,讓孩子學習用自己的方式敘述故事給父母聽。

 

涂妙如老師提醒,讓孩子成為故事主講者的時機,必須視孩子年齡大小、是否有足夠的語彙能力而定,當上述時機成熟,就能讓孩子輕鬆享受說故事的快樂與成就感。

 

 

故事書選擇&學習

身 為父母都可能曾經有這樣的困惑──給孩子閱讀的書,應該挑選以圖片為主,還是圖文並重呢?應該選擇溫馨、有趣的劇情,還是富有教育意義的內容?爸媽想為孩 子挑一本好書,卻又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面對形形色色、不斷推陳出新的故事書,父母該選擇自己認為適合孩子的書籍,抑或投其所好讓孩子閱讀自己喜愛的繪本 呢?

 

 

如何挑選合適的故事書

不同年齡層的孩子,在每個階段都有發展和學習的重點與任務,如何挑選最適合孩子的故事書,可以從下列三個年齡分層一一檢視。

 

 

6個月至18個月

父母可以提供感官探索的書籍,像是觸摸書、可反覆哼唱的兒歌或童謠,故事書的內容可以是簡單的指圖認物(即指物命名)圖畫書,此時期的圖畫書並不一定需要有具體的故事情節。

 

 

18個月至36個月

此階段正值小孩的語言爆發期,可以有較多重複性的劇情,加強孩子的語彙能力,另外說故事的時間也可以增長,題材方面則選擇與日常生活能力有關的事物,譬如學習刷牙、洗手或吃飯等等。

 

 

3歲至5歲

是孩子慢慢開始拓展生活圈與人際關係的階段,例如第一次上學、上街、交朋友等等,孩子擁有較廣泛的視野,父母可以挑選故事篇幅較長、劇情亦較為複雜的故事書。

 

橋樑書(Bridging Books)

所 謂的「橋樑書」,是指小孩開始進入學齡階段後,大約小學一、二年級左右可著手讓孩子從圖像為主的故事書,銜接進入到以文字為主的領域。由於學齡前孩童所接 觸的故事書大多是以圖像為主的形式,文字所佔的比例較少,所以橋樑書的作用在於輔助孩子,讓孩子開始享受閱讀文字的樂趣。

 

 

說故事的延伸

故事的情節設計可以刺激孩子的想像力,可能是講述親情、友誼、勇敢或誠實等等各種議題,因此父母挑選故事書時,應配合孩子當下的發展階段及狀況,或是衡量孩子近期感興趣的焦點。

 

像是5、6歲的小朋友開始對友誼、性別產生好奇,父母就可藉機了解孩子對朋友和性別的認知,涂妙如老師舉例,以往常見王子救公主的故事情節,但為什麼不能是由強壯的公主拯救柔弱的王子呢?

 

家長可以進一步詢問孩子最喜歡哪一段情節?會想在故事中扮演什麼角色?並且了解孩子想法的原因,這些都是很棒的親子互動。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故事能引領他們進入想像的世界,而父母也可以從孩子對故事的反應來發覺特質,像是專注力高的孩子,通常會要求聽長篇內容的故事,反之專注力低的孩子,容易在過程中為別的事而分心。

 

另外,爸媽也能藉由親子共讀發現孩子特別喜愛或是執著某類型的故事。涂妙如老師提醒,孩子所展現的特質並沒有好、壞的分別,重點在於父母應深入了解孩子的興趣所在,也能更明確指引孩子往後的學習發展方向。

 

 

說故事,狀況一籮筐

「媽 咪,我還想要聽故事」、「爸比,我不想聽故事,想玩遊戲」……父母在說故事的過程中,總會面臨各式大大小小的狀況,此時父母若只是一味的打罵、訓斥甚至是 放縱孩子,不但無助於解決難題,反倒會阻礙親子之間的和諧關係。爸爸媽媽在說故事時,面對孩子們的種種問題,應該如何調整說故事的方式,並且建構一個快樂 的說故事時間呢。

 

 

1.孩子為何特別喜愛某一本書

這是因為孩子對某一本故事書的內容產生預期性,所謂的預期性是指孩子透過多次聽閱同一本故事書,記得故事情節以及角色的發展,喜歡並且期待某個故事段落,就會有重複閱讀的現象。

 

涂妙如老師說明,孩子對於可以掌握故事節奏和內容發展會覺得有安全感及成就感。一般來說,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有反覆閱讀同一本故事書的情形,但是父母不必過度擔心,這只是一種現象而非危機,通常過一段時間就會消失,涂妙如老師也建議父母以鼓勵的方式持續陪伴孩子閱讀。

 

另外,造成孩子偏好同一本故事書的原因,亦可能是因為孩子對某一種形象的執著,像是許多小男生都喜愛汽車,許多小女生喜歡公主,只要讓孩子的好奇心獲得滿足,父母就可以更換不同主題的書給孩子閱讀。

 

 

2.喜歡聽故事,講完一個再一個

陪伴孩子說睡前故事固然是好事,但若父母太沒原則,讓孩子一再拖延故事時間的長度,甚至成為逃避上床睡覺的藉口,不僅會造成大人身心上的疲憊,晚睡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發育。

 

涂妙如老師建議,父母可以在說故事前應與孩子約定好「今天只看幾本書」,一開始孩子可能會以哭鬧耍賴來試探父母的底線,此時父母的應對態度必須溫柔且堅定,若父母時常為孩子妥協,爾後孩子便會輕易以哭鬧的方式延長故事時間。

 

 

3.無法專注於故事內容

要找出孩子無法專注的原因,首先必須確認選擇的故事書是否適合該年齡層的孩子,其次則是說故事時間是否太長,涂妙如老師解釋,孩子的專注程度本來就不能和成人相比,若是說故事的時間太長容易使孩子分心,避免方式應該是挑選符合孩子年紀並且是孩子感興趣的書籍。

 

 

4.親子共讀的閱讀技巧

故事書之所以迷人,在於故事本身的內容而非外在的呈現形式,過多的戲劇效果只會讓孩子將關注集中在父母的表演或道具上,涂妙如老師說明,說故事時語氣適當的抑揚頓挫,可以吸引孩子進入故事的情境,但是過於誇張反而會讓故事失去原有的特色。

 

涂 妙如老師建議,父母和孩子可以透過互動加深對故事的了解,藉由對話式的問答與孩子一起輪流講述故事,像是準備翻頁的時候問問孩子:「接下來誰會出現 呢?」,讓孩子也成為故事的主講者,而不是單方面的大人說、孩子聽,如此一來一往的對話,不但可以豐富孩子的語彙能力,也能讓孩子更樂於表達自我。

 

 

5.故事光碟可以替代父母說故事嗎

坊 間有許多的精美有聲故事書,有時忙碌的父母會希望直接利用錄製好的故事光碟陪伴孩子,涂妙如老師表示,不建議使用現成故事光碟,因為親子共讀的可貴之處在 於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藉由分享故事一起討論、聊聊彼此的價值觀,這也是共同編織家庭記憶的珍貴時刻,溫馨親情是光碟無法取代的。

 

 

Check!說故事的態度&觀念

不少父母認為,閱讀的目的在於從故事書中學習知識,對此涂妙如老師表示,家長無須讓自己思考框架箝制孩子,過於強調學習目的,會破壞對故事本身的美好想像,同時也壓抑孩子自主的思考能力。

 

每 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講述同一個故事,但每個孩子自己感受到影響與啟發卻大不相同。涂妙如老師建議,可以在說完故事後和孩子一起討論,比方說最喜歡哪個角 色?原因為何?在我們身邊是否曾發生類似的情節?喜歡或不喜歡?以輕鬆自在的方式談論,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才是親子共讀應有的態度。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爸媽提問!小兒用藥安全Q&A

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58

採訪撰文/陳姵樺
企畫編輯/吳慧敏
諮詢/台中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馬益群
模特兒/美麗媽咪林佩璇、可愛寶寶武小僊
攝影/檸檬巷館(02-84978477)

嬰幼兒的的身體處於正在發展的狀態,身體對藥物的吸收能力以及肝臟、腎臟的代謝能力都與大人不同,在這個時期用藥的安全性很重要,家長和主要照顧者一定要有正確的用藥安全意識。

 

 

 

看診後的領藥重點!回家記得保留藥袋!

嬰幼兒生病的次數不少,用藥安全要從拿到藥單就開始做起。

 

台 中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馬益群表示,看完診家長拿到藥單後就需仔細核對藥單上的姓名、年齡、性別是否是正確,憑藥單領到藥袋後需再核對一次藥袋上的姓 名、年齡、性別,之後再查看藥袋上的資料,包括:藥名、單位含量、藥品品項、藥品數量、藥品用法、注意事項、服藥時間、頻率次數以及藥品保存方法。

 

如果看完後有疑問可以當場詢問藥劑師。因為藥袋上的資訊詳盡,所以藥物帶回家後應連同藥袋一起存放,日後在吃藥時可以依照藥袋上的指示服用,如果家中有多人同時生病拿藥,保留藥袋可以避免拿錯、吃錯藥。

 

 

嬰幼兒給藥技巧?

嬰幼兒的給藥技巧首先跟家長的態度有很大的關係,馬益群醫師表示,有些家長或家中長輩會在平時孩子不乖的時候用脅迫的語氣表示:「如果再不乖就餵他吃苦藥或是抓去打針」。

 

然而這些開玩笑、不經意的話語其實會在孩子心中留下對藥物、針劑的陰影,這對日後要順利餵孩子吃藥會變成阻力,建議不要說類似的話。此外,溫柔、鼓勵、安撫是家長在餵藥時應有的態度,強迫性、打罵的方式並不能讓餵藥更順利。

 

至於技巧,家長可將年齡較小的嬰兒抱著放在膝蓋上,用手支撐孩子的頭部,使用有刻度的滴管或針筒量好正確的藥量,從孩子的嘴角緩慢、分次的將藥劑送進孩子的嘴中。

 

比較大的孩子可以用耐心溝通的方式讓孩子吃藥,這個階段可以用小量杯讓孩子吃藥。吃完藥服用少量開水漱口,一方面緩解藥的苦味,一方面可減少糖漿類的藥水對孩子的牙齒產生不良影響。

 

 

寶寶吐了怎麼辦?

如果孩子在吃完藥跟家長要糖吃,不妨給一小顆糖讓孩子甜甜嘴,算是鼓勵孩子勇敢吃藥,但需注意之後的牙齒保養。若孩子抗拒排斥吃藥,千萬不要在孩子大哭大鬧的時候給藥,這時給藥孩子容易嗆到或將藥吐出,等孩子情緒緩和後再耐心跟孩子溝通餵藥。

 

有的家長會將藥粉加在配方奶中讓嬰兒服用,建議不要這樣做,因為配方奶的溫度有可能破壞某些藥物的作用,也有可能延緩藥物的吸收,如果孩子沒有將配方奶喝完也會讓藥量不足,若孩子喝奶喝到苦味也可能造成日後排斥喝配方奶。

 

指示吃藥的時間若在飯後,則是吃飯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內吃完藥;有些腸胃型病症的用藥指示會在飯前,則是吃飯前半小時至一小時吃完藥,如果寶寶吃了藥馬上吐出來,這時就必須再餵一次,如果吃藥後過了30分鐘以後再吐,就不需要重新餵藥,等下一次吃藥時間再餵即可。

 

 

如何儲存家中藥品?

儲存藥物也與用藥安全息息相關,一般的藥物拿回家中建議連同藥袋存放在密封罐中防潮,並將罐子放在陰涼、乾燥、幼兒無法拿到的地方。

 

有些家長會覺得冰箱是個儲存藥品的好地方,事實上進出冰箱容易讓藥品受潮,反而影響藥的品質,除了某些必需存放在冰箱中的藥品(藥袋上會註明)外,多數的藥劑、藥水都存放在陰涼乾燥處就可以了。

 

沒有標明保存期限的藥粉、藥丸,當次療程沒有吃完就應丟棄;至於藥水,如果沒有開封,只要在藥瓶標註的保存期限內都可使用。

 

但如果存放一陣子之後再使用,使用前需看看藥水的狀況,如果出現混濁的狀態就表示藥水變質了不能再吃;開封後的藥水需存放在陰涼乾燥處,當次療程結束後就應丟棄,因為藥水多含有糖類,保存不易、容易變質。

 

 

爸媽提問!小兒用藥安全Q&A

Q:嬰幼兒感冒究竟該不該吃藥?
A
一般感冒的病源是病毒感染,感冒出現的症狀通常是打噴嚏、流鼻水、喉嚨痛、咳嗽、喉嚨有異物感,或發燒。

 

一般感冒的治療都是以症狀性治療為主,也就是將病患不舒服的症狀緩解、減輕,像是流鼻水的藥是減少流鼻水的症狀、退燒藥是降溫、咳嗽藥是減輕咳嗽症狀等等,醫生會依據病患狀況給予不同緩解症狀的藥物,通常感冒病程約4至10天應該可以痊癒。

 

寶寶出現感冒的病症,馬益群醫師建議3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一定要馬上帶去看診,較大的幼兒如果只有打個噴嚏,流點鼻水或輕咳等輕微感冒症狀,若寶寶作息正常、沒有發燒、胃口以及活動力都屬正常,就不需要立即吃藥,但仍建議就診請兒科專科醫師診斷是否為單純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但是,如果一開始寶寶就出現發燒的症狀或呼吸喘、咳不停、又吐又拉,或是症狀嚴重到影響胃口與活動力,或顯現精神狀況差,這時就一定要馬上看診,讓醫師早點作診斷找出確實的病因,對症治療。

 

生病與吃藥並不是等號,看醫師的目的在於找出確實的病因對症治療,只要寶寶的病症輕微作息正常,看了醫生確定是感冒病毒感染,可跟醫師討論是否一定要吃藥。

 

此種狀況常常只需做好身體調養即可,例如均衡的營養、充足的休息、多補充水分等,大約休養一週身體本身就會產生抗體來對抗病毒,等病毒被清除就可康復。

 

不過,嬰幼兒的感冒經常伴隨著合併症、併發症或多重感染的問題,所以仍建議請兒科醫師診斷是否僅是單純感冒,或是易被誤認為感冒的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如果出現併發症也要特別注意,常見的幼兒感冒合併與併發症包括:中耳炎、鼻竇炎、支氣管炎與肺炎等。

 

尤其在秋冬常見的呼吸道融合病毒,很容易讓嬰幼兒除了感冒症狀外,還併發出現小支氣管炎或支氣管性肺炎,這些併發症容易造成嬰幼兒喘鳴,通常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才能痊癒。另外,肺炎鏈球菌也容易讓嬰幼兒從感冒症狀併發變成具有生命威脅性的急性肺炎,這種細菌正常人的帶菌率很高,約5~15%的正常人的喉嚨中都帶有此菌,只要帶菌者讓細菌隨著咳嗽散出,則吸入細菌的嬰幼兒就有可能感染。

 

Q:藥水比藥粉好嗎?
A
藥水和藥粉各有各的優缺點,並沒有哪個比哪個好的問題。藥水的優點是味道好、幼兒喝藥的接受度高,缺點是為了要讓味道好,其中加了糖、香料、色素甚至防腐劑等添加物,且開封後容易變質。

 

藥粉苦味重幼兒接受度低,容易受潮變質;而且有些藥像是緩釋型藥品、腸衣錠的藥品等並不適合磨粉,磨粉後會讓藥物短時間全部釋出或被胃酸破壞。顆粒的藥丸建議6歲以上的孩子再服用,而且剛開始服用藥丸時,藥丸的顆粒不可以過大,需小於0.6公分較佳。

 

 

Q:為什麼建議藥粉在吃之前再磨?
A
藥丸磨成藥粉後容易受潮變質,的確是吃之前再磨粉較佳。磨藥和切藥的工具都有在販售,當孩子尚未可以吞服藥丸時,家長可在孩子吃藥前幫孩子將藥丸磨成粉狀好吞服,也有些藥劑需要服用1/2或1/4的量,這時也可在吃藥前用切藥器切出需要的量再磨成粉讓孩子服用。

 

 

Q:打點滴是不是好的比較快?

A

通 常打點滴是讓出現脫水、休克、低血糖等病症時可以快速補充水分,點滴中含有生理食鹽水以及葡萄糖,藉由注射的方式增加體內流失的水分和葡萄糖,但這是在患 者無法口服補充液且須快速補充的時候才需要用的方法,如果患者能自己喝,就不必打點滴,而且針對一般感冒病症,打點滴的幫助性不高。

 

當然,有些嚴重的肺炎、細菌感染,需要透過打點滴的方式將抗生素打入患者體內對抗細菌,這時就須以靜脈方式給予。

 

 

Q:寶寶好轉了,不用再依照時程服藥?

A馬益群醫師表示,單純的感冒,九成是屬於病毒感染,並沒有特效藥,需要靠自己的免疫力來對抗病毒,大部分的感冒藥都是症狀緩解的藥,如果寶寶一般感冒症狀好轉了,可以訊問醫師是否需要將醫師開的藥吃完。

 

若是感冒外還有其他併發症例如中耳炎、鼻竇炎需要用到抗生素治療,是不可以自行隨便停用抗生素的,抗生素的治療需要一個完整的療程,自行停藥對病症不利且易產生抗藥性菌種。

 

所以看完醫師拿完藥後,最好問一下醫師這些藥是否一定要吃完,吃完藥後是否要再回醫院追蹤。但若服藥期間病症加劇就必須馬上回診看看是否有其他併發症產生。

 

咳嗽、打噴涕、流鼻水症狀超過10天尚未痊癒,就可能不是單純感冒,必須讓專科醫師評估原因後再重新用藥。

 

除了可否自行停藥的問題外,有些家長也會自行幫孩子加量或減量藥,這也是禁止的。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症狀輕微,就將藥量減少,但是藥劑要發揮作用需要一定的量,所以醫師會根據孩子的年齡、體重來計算所需要的劑量,如果自行減量是無法達到治療效果的。

 

有 的家長則是看到孩子症狀嚴重,就自行將藥水或退燒藥增加劑量給孩子服用,希望病症快快消除,這種方式不但對減緩病症沒幫助,反而會產生副作用,像是退燒 藥,有些過量會對肝功能造成影響,有些對胃黏膜亦會造成損傷,而治療流鼻涕的藥屬於抗組織胺藥物,常會讓幼兒嗜睡,支氣管擴張劑服用過多會讓幼兒心跳加 快、過度興奮。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不被寶寶情緒綁架

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58

撰文/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心理師 李依親
企劃編輯/吳慧敏
模特兒/可愛寶寶君昊、漂亮媽咪小恬、帥氣爸比Rock
梳化/蔡琇惠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02-87735501)

真正讓我們生氣的,並不是寶寶犯了多大的錯,反而是父母壓力過高的警訊。當人長期處於緊張忙碌或睡眠不足的狀態時,對壓力的耐受性會明顯下降,心理上會變得急躁易怒,而生理上則可能出現頭痛、肩頸痠痛等徵兆……

 

 

 

寶寶真的犯錯了嗎?

一直以來,許多發展與心理學研究與專家觀點都告訴我們,父母的EQ對寶寶未來發展影響很大。然而,難以忽視的現況是,現今社會結構改變、雙薪家庭增加,許多爸媽們回到家中面對寶寶時,多半早已筋疲力竭。

 

有時需要休息,有時需要低頭處理週邊事務,有時需要處理其他的家庭瑣事與親人關係。要做到「有品質的陪伴」,比起以往的年代,真是難上加難。在這種狀態下,當寶寶哭鬧,用盡方法又難以停下來的時候,許多爸媽們難免大發雷霆。

 

其 實,真正讓我們生氣的,並不是寶寶犯了多大的錯,反而是一種壓力過高的警訊。當人長期處於緊張忙碌或睡眠不足的狀態時,對壓力的耐受性會明顯下降,心理上 會變得急躁易怒,而生理上則可能出現頭痛、肩頸痠痛等徵兆,嚴重的話,甚至會演變為身體上的慢性疲勞症候群,或是心血管疾病、自律神經失調問題、失眠等。

 

 

檢視你的壓力反應,別被寶寶情緒綁架

看到這裡,如果爸媽們開始懷疑自己壓力過大,不妨採取下列步驟:

 

 

第1步驟:檢視「壓力反應的警訊」

爸媽們可以根據下表檢視自己是否具有「壓力反應的警訊」,以及壓力反應警訊是否偏高。以下分別列出生理、情緒、心理以及行為指標,爸媽們可以根據這些指標檢視自己是否已承受過多壓力。

 

 

生理指標

1.頭痛的頻率與強度增加(但須先排除為生理因素引起)

2.肌肉緊繃,通常位於頭部、頸部、肩膀與背部。

3.皮膚變得乾燥,或是出現斑點、過敏反應

4.消化系統出問題,如胃痛、胃潰瘍

5.心跳急促、胸悶等。

 

 

情緒指標

1.容易生氣、沒有耐心

2.心情低落、沒有活力

3.對自己沒有信心

4.感覺跟所有人疏離,覺得不受到支持

 

 

心理指標

1.心裡想著很多瑣事,覺得難以專注

2.下決定的時候常猶豫不決

3.記憶力變差

4.經常做出事後後悔的決定

5.想什麼都很負面

 

 

行為指標

1.睡眠狀態欠佳,可能是睡不著、常中斷,或是早醒,也可能是需要睡很久

2.對性變得失去興趣

3.不太想交朋友

4.身體躁動、坐不住

5.比平常喝更多酒或抽更多菸

 

 

第2步驟:尋找幫手

若家長們發現自己符合大多數前述狀況時,就表示壓力值過高。在這種身心狀態下,若又面對到孩子大哭大鬧、不喝奶、不睡覺等情形時,家長會特別容易感到心煩,甚至可能突然用失控的行為對待寶寶。因此,爸媽們需要在事情發生之前,先找到幫手。

 

有三種幫手,都可以對爸媽們的壓力值降低有幫助,至於要找哪一種,就要爸媽們判斷哪一種是自己比較需要的,並根據需要幫手的事件型態,以及可接近性(身邊就有、容易找到)來決定。

 

第一種幫手是「心事垃圾桶」,他負責聽抱怨,還有盡可能支持妳大多數的決定,他可能是妳的爸媽、姊妹、醫師,或是朋友。

 

第二種幫手是「智多星」,他負責給意見、提供建議、分析各種決定的優缺點,通常另一半、有經驗的照顧者、保母、同事等最能勝任。

 

第三種幫手是「妙管家」,他負責幫忙做生活瑣事,例如:繳帳單、帶寶寶看診、做家事、幫寶寶洗澡等,多半婆婆、外婆、另一半、姊妹,甚至寶寶的年長兄姊可以很適切地擔任這個角色。

 

 

第3步驟:踩煞車

雖然找到好幫手,可以幫助爸媽們有效降低壓力值,但總有時候會突然找不到人,或是壓力值還沒洩洪,就硬是遇上寶寶不聽話、情緒波動的時候。這時,下面兩個技巧是很重要的做法。

 

 

1.冷靜片刻

當爸媽們發現自己快要生氣了,或是不耐煩的感覺湧上心頭,第一件事情是暫時離開,冷靜片刻。如果身邊有人能夠看顧一下寶寶,那爸媽們可以離開去洗個臉、洗個澡、喝口水、上個廁所;如果身邊沒有人,就提醒自己唱首愉快的歌,或是從1數到100。

 

 

2.自我詢問

冷靜片刻之後,問自己「我在氣什麼」→「我希望寶寶怎麼樣」→「如果寶寶做不到,我可以等他嗎」→可以等就等,不能等就回到「冷靜片刻」的作法。

 

當爸媽們能夠覺察自己的壓力狀況,好好做完上述三個步驟,並跟身邊家人分享你的想法、做法,以及需要的協助,相信在情緒事件爆發時,大家都有預備,也能感受到你這位爸媽的責任感、自我覺察力,以及自制力。

 

這樣事先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與智慧,展現在寶寶面前,必定也能成為他一輩子面對問題、管理情緒上的資產。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有觸覺敏感兒,父母怎麼做?

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58

採訪撰文/郁筱惠
諮詢/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職能治療師 吳佩芷
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02-2321-5070)
梳化/Stacy
Model/漂亮媽咪張菱玲、帥氣爸比林昱翰、可愛寶寶林芷妤

妳家有觸覺敏感型寶寶嗎?觸覺敏感的寶寶,可能對於與人接觸感到強烈壓力,甚至身體特別怕癢、抗拒洗頭、洗澡及刷牙或逃學,當觸覺敏感程度強烈時,甚至會 有觸覺防禦過度的傾向,到底父母該怎樣面對這樣的寶寶呢?讓本篇的兒童職能治療專家為您剖析!

 

 

 

觸覺敏感的定義

所謂「觸覺反應過度」,是指寶寶觸覺敏感嗎?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建中心職能治療師吳佩芷表示,有關觸覺敏感和觸覺防禦之間,具有不同的反應差異。

 

一般所謂的觸覺敏感,常指寶寶對外力碰觸身體時,會有明顯逃避和不喜歡碰觸的傾向;然而觸覺防禦,則指寶寶對於身體四肢的碰觸,有較明顯的反抗或類攻擊行為,因此兩者在動作刺激的反應上,具有很明顯的差異。

 

 

Baby最早的觸覺經驗

寶寶最早的觸覺發展,可追溯於七週左右的胎兒期。吳佩芷治療師指出,包括:母親羊水包裹身體流動的感覺,及胎兒吸吮手指等,都是寶寶最早期的觸覺體驗。雖然寶寶在七週大時僅有一丁點大小,但在媽咪懷孕約五週起,寶寶便開始有心跳,且能迅速發展出最微細的神經系統。

 

因此觸覺的發展,最早從寶寶口腔經驗起,漸漸發展成利用四肢探索,並直到感覺系統蔓延至全身喔!

 

 

觸覺敏感的可能因素

先天因素:早產、剖腹產

觸覺敏感的問題,亦可分為先天與後天的因素。不過,若是早產兒,則可能因為提早離開母體,相比之下,待在子宮內的觸覺經驗和刺激,則可能較為不足。

 

吳佩芷治療師指出,先天因素,如:早產、剖腹產,都可能使寶寶發生觸覺敏感的問題。有學者認為,剖腹產出生的寶寶,亦可能因欠缺產道擠壓的經驗,因此比自然分娩受產道擠壓的寶寶,對於觸覺刺激的接受程度也容易較為敏感。

 

吳佩芷治療師表示,專家認為,產道擠壓亦可算是某種觸覺刺激的呈現,一旦在出生過程有過一點擠壓經驗的話,對寶寶大腦的發展來說,也能分泌某些激素,使嬰兒的感覺系統敏感度降低,並能合於合理的接受範圍。

 

 

後天因素:過度保護、欠缺刺激訓練

傳統的東方家庭,對嬰兒早期照護,總是細心呵護。因此,在照料嬰兒的過程中,寶寶可能因此減少部分觸覺刺激的經驗。

 

例如:襁褓時期將四肢包裹,或是在8個月大練習爬行的時候,可能因為怕寶寶髒,所以禁止寶寶在地面爬行、玩沙、玩土、接觸花草等,可能導致寶寶缺乏四肢協調的爬行訓練,也會讓寶寶觸覺經驗過少,於是在接觸外界各種觸覺刺激時,也無法分辨此項活動或是物品對自己到底是有害或無害。

 

因此,過多的保護,可能無法提供寶寶足夠的觸覺經驗。吳佩芷治療師說,尤其是當寶寶碰觸某些東西的時候,其敏感度易較高與反應較大;或因為感覺經驗不足,導致寶寶對一切外來的刺激與活動,都會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懼與害怕。

 

比如說害怕跌倒或是碰撞等等,這些寶寶對感覺經驗的不足,也會造成寶寶在觸覺發展上,有些微程度的影響。

 

 

觸覺敏感的特徵傾向

觸覺敏感,通常會發現於寶寶年齡多大的時候呢?吳佩芷治療師表示,通常,家長可於寶寶發展出自主動作能力的年齡階段,觀察並發現觸覺敏感的特徵,像是六、七個月大時,寶寶可主動翻坐、爬行等。

 

是否有觸覺敏感,通常需要父母多次觀察才會發現。像是寶寶可能對某些物品的觸感,有強烈的排斥和敏感表現,但吳佩芷治療師表示,透過後天觸覺經驗的累積和刺激下,寶寶也可能對某些觸覺降低敏感度,這時寶寶便也不再那麼感覺排斥。

 

不過,吳佩芷治療師表示,嬰幼兒被發現觸覺敏感的臨床比例,亦有增加的趨勢,可能與現代生活環境有關,因為現代父母照顧嬰幼兒時,多讓寶寶待在家中玩玩具,又因顧及接觸戶外活動的衛生問題,故也較少接觸大自然花草、樹木、泥土、沙子等,減少了觸覺活動經驗,很多2、3歲的寶寶,也還從未有接觸過沙灘或草地的經驗,所以使寶寶對外在一切的觸覺刺激也變得更為敏感。

 

吳佩芷治療師舉例說,臨床上曾有一名3歲多的寶寶來諮詢復健科,父母告知帶寶寶去沙灘玩海水時,寶寶不願意用腳踩水。帶寶寶去公園的草地玩耍時,寶寶自己也會堅持不肯光腳踩踏草地。然而,更嚴重的案例,甚至有不願意上學的情況。

 

上 學時因學童較多,與人碰觸的機會也多。而敏感程度到了防禦過度的寶寶,會向父母解釋不想上學的理由是:因為別的小朋友都打他!但事實上只是小朋友排隊時, 發生小面積的正常觸碰,卻讓這類型的寶寶感到十分不舒服甚至會感到有疼痛的感受,因而可能會用比較誇張的說法去描述自我的感受。

 

其次,強烈的觸覺敏感,也包括刷牙、洗臉的時候,寶寶情緒起伏會比一般的寶寶強烈。比如,洗頭要沖水時,刷牙要將牙刷放入寶寶口中時,剪指甲、剪頭髮時,寶寶因害怕甚而發生咬家長的抗拒行為。

 

有的觸覺敏感型寶寶,且有特別怕癢的特質,或對衣服標籤敏感,尤其不愛穿硬梆梆的堅挺制服,但不排斥柔軟的棉質衣物等。

 

再者,觸覺敏感的寶寶,在環境中,他需先觀察是否有陌生的事物或是較多肢體碰觸的情境,因此日後在團體生活的環境適應上,通常比別的寶寶來得慢或困難些。

 

所以這些寶寶的家人常會覺得,寶寶在家裡與家人互動與遊戲時,無明顯問題,但是在外面與人接觸時,就顯得比較退縮及被動。

 

 

觸覺敏感,父母該怎麼做?

該怎麼幫寶寶克服觸覺敏感的身心難題呢?吳佩芷治療師表示,其中一個方法是先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再進行需要做身體接觸的活動,例如:幫寶寶刷牙或洗臉等。

 

但針對這些觸覺敏感型的寶寶,原則性的策略則是,當必須讓寶寶經歷一些對他感到不舒服的動作時,可循序漸進的增加進行活動的時間與要求程度。

 

首先不妨事先預告寶寶,例如在刷牙前,可以告訴寶寶說:「小寶貝要刷牙囉!當爸比數完1、2、3的時候,會把牙刷拿出來喔!」這就等於預告此項活動會在短時間內結束,那麼寶寶比較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與接受進行此項活動。

 

然而,大多父母遇到寶寶不愛刷牙或怕痛時,會堅持把活動做完,而忽略掉寶寶的哭鬧,但這樣會讓寶寶對於刷牙、洗頭等活動更加抗拒且害怕。

 

其次,家長在進行這些讓寶寶不喜歡的動作要能有足夠耐心。次數和頻率都應從少量開始,等寶寶不那麼敏感時,才慢慢增加為一般寶寶普遍可達的標準次數和量,並可以配合遊戲來進行,效果往往更好。

 

比如說自製觸覺箱,將寶寶平日不喜歡的特定材質(絨毛玩偶…),或看起來粗糙不討他喜歡的東西(如:牙刷、毛巾…),全部丟進箱子裡,然後用遊戲的口吻告訴寶寶:「等一下我們要從箱子裡面找一個牙刷出來喔!」

 

此遊戲引導的重點不是去觸摸特定不喜歡的物品,而是去找出來,所以,寶寶不僅可以增加觸覺辨識的功能,同時也不會覺得自己是被強迫觸摸那些尖尖刺刺的東西,而只是在找一項東西,所以寶寶會漸漸感覺那個令他不討喜的事物,並沒有想像中那麼令他不愉快或不舒服了喔!

 

吳佩芷治療師建議,家長採用遊戲或引導原則對寶寶自行訓練一段時間後,如果仍無法幫寶寶改善觸覺敏感的問題,如:打人的情況仍很嚴重,逃學不想上課等,建議父母可帶寶寶去兒童復健科,進一步針對寶寶情況來個別諮詢。

 

雖然適應力較強的寶寶,日後也可能慢慢學會自我調整,但如果觸覺敏感的問題放任不管,也有可能累積成為寶寶日後嚴重的人際障礙喔!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鼓勵孩子的方法,您用對了嗎?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95

可愛寶寶/Lya
攝影/Le Pics PHOTOGRAPHY

鼓勵孩子要用對方法

 

 

 

「責罵」讓親子關係更疏遠!

綜觀所有認知與行為治療理論,都會發現強調讚美與鼓勵小孩的重要性,而不是責罵,但是在日常生活的親子對話中,卻常發現家長採用責罵字句的機會遠高於鼓勵。

 

原因是家長對於小孩好的表現多半沒有留意或根本視而不見,且多數家長沒有讚美他人的習慣,而一旦發現小孩壞的表現,卻急於制止、責罵,深怕如果沒有提早修正小孩行為,以後就會變成大壞人一樣。

 

但是結果小孩還是常常不聽話,所以家長只好提高嗓門或者改用「修理」的方式,制止小孩錯誤的行為。如果這個方法有用,為何小孩的錯誤行為卻一再發生?這是家長所需要探討與深思的。

 

當小孩出現正向的行為但你卻忽略時,小孩可能出於善良的心或者期待家長的肯定,原本期待得到的讚美,轉變成失望與憤怒,覺得果然沒有人喜歡他,即使他做得再好,父母還是不會喜歡他,不僅讓他的自信心更為低落,親子關係也會疏離。

 

反觀若能給予小孩適當的鼓勵與肯定,小孩會感到快樂,腦中會分泌腦內啡與血管加壓素,不僅會讓小孩更有自信心與擁有積極人生觀,且您與小孩的關係也會變好。

 

 

怎麼讚美孩子才好?注意4點建議

也許家長會說這些我也知道,但是不知道什麼才是恰當的讚美、何時才是最好的時間點、不知道是不是會讓小孩得意忘形?或者家長仍執著相信「不打不成材」,所以吝嗇給予小孩讚美?以下給家長一些建議:

 

 

1.常給自己讚美與肯定

你常會給自己讚美與肯定嗎?若沒有這種習慣,希望你儘可能找出一些自己做的成功的事件來肯定自己的努力;一個不常對自己說好話的人,很難對別人說出讚美的話,你也許認為過去也沒有人肯定過你,你為何要讚美他人?但我會告訴你,那是因為別人做錯了。

 

 

2.鼓勵小孩必須要有確切的事實

絕對不要沒有根據胡亂讚美!鼓勵不一定要有多偉大的事跡,即使小孩說了一句好話、問候長輩、幫忙撿垃圾或遇到困難沒有生氣,都是值得給予口頭肯定的,即使簡單一句「謝謝」,都會讓小孩備受恩寵,因為你看到了他的努力,但必須讓小孩知道你因何理由讚美肯定他。

 

 

3.設計機會讓小孩獲得讚美

當小孩糟糕到找不到理由讚美時,雖然我不認為有這種可能,但若真是如此,你可以試著設計機會讓小孩完成,再來肯定他的努力,因為這可以扭轉小孩常見的對立與破壞行為。

 

雖然短期內他還是會讓你繼續感到失望與困擾,一般來說這些對立與破壞行為有可能導因於過動症或其他情緒障礙,但也極有可能是為了獲取家長的注意力與關心,藉由負面的行為讓家長注意到他們的存在,若能多關注小孩的正面行為且試著忽略負面行為,才能破壞這個惡性循環。

 

 

4.口頭的讚美與肯定優於物質與金錢

讚美小孩的努力時,也必須是誠懇的眼神與態度,因為這種眼神交會代表「你果然是我的寶貝」,物質與金錢並不能取代家長的認同,小時候你用金錢打發他,長大後他也會用金錢報復你,對你要求更多的金錢或者以偷竊的方式來滿足其所欠缺愛的關懷。

 

 

找出小孩好的一面,多給予肯定與支持

常聽見患者說自己如何的缺乏信心與成就感,總覺得自己不論如何努力都無法獲得認同,這種心理上的困境常讓人感到憂鬱與沒有希望,也許小時候總欠缺別人的肯定,或者因為常做得不好而被責罵。

 

但家長總還是應該要試著找出小孩好的一面,多給予肯定其努力過程與支持他繼續努力,這樣小孩在長大後對未來會比較能抱著樂觀與正面的心態。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愛尖叫的孩子 爸媽快抓狂!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95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蔣立德
攝影/小朱爸
梳化/羊羊
演出/可愛寶寶:李語芯;帥氣爸比:李偉榮;漂亮媽咪:丁嘉曄

孩子為什麼總是愛尖叫?跟孩子說了好多遍,還是無法改善孩子的尖叫行為,怎麼辦?究竟該如何處理孩子的用尖叫行為呢?

 

 

 

孩子開始愛尖叫的年齡

4~6個月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蔣立德醫師指出,當4~6個時,孩子已經可以運用他們的聲音表達需求,此時,就有可能出現尖叫的行為。

 

 

愛尖叫的原因

孩子愛尖叫真的只是因為語言能力還未發展完全嗎?蔣立德醫師表示,當孩子的語言能力與認知功能還未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確有可能透過尖叫的方式試圖表達他們還未能講出的話語,不過,這並不是唯一造成孩子尖叫的原因。

 

孩子會尖叫的原因還包括生理不適、內心壓力、抒發情緒、希望能夠吸引他人的注意、看到他人的反應覺得有趣好玩等因素。

 

 

孩子愛尖叫,怎麼辦?

當孩子出現尖叫行為的時候,蔣立德醫師建議爸爸媽媽,第一步還是要先從生理層面觀察,確認孩子是否有身體上的不適或其他生理需求,此外,也需要記錄孩子尖叫的頻率與時間長短,觀察孩子是否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或時間會出現尖叫行為。

 

 

當孩子在公眾場合尖叫

情境:

孩子快要兩歲了,似乎只要一興奮就會開始高分貝尖叫無論時間場合,在公眾場合也是,很希望能夠介入改善孩子這樣的尖叫行為,卻又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首要考慮因素:確認孩子的生理狀況

蔣立德醫師表示,生理狀況永遠要放在第一順位做為首要觀察要件,即使孩子只是有點小感冒或是太疲累,都很可能會哭喊尖叫,有些時候孩子對於外界事物與環境的理解或想像,不一定與大人認知的一模一樣。

 

例如,爸媽覺得帶孩子去動物園玩,讓孩子能夠觀看各類動物是既有趣又有意義的活動,但孩子本身有可能不覺得那麼有意思,甚至覺得無聊;或是一整天下來很疲累,此時,孩子就有可能透過尖叫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或是身體的疲累。

 

 

多鼓勵並引導孩子使用語言表達

蔣立德醫師提到,孩子在1歲半〜2歲半的年齡,開始稍微能夠與大人進行簡短的對話,但能力還沒有那麼好,我們常說「2歲貓狗嫌」,在這個年齡層左右的孩子,不但渴望獨立自主,也對世界充滿好奇,加上有些孩子發現尖叫可以引起外界注意,因此會在某些特定的場合利用尖叫來吸引他預期中能夠獲得的關注。

 

而年紀再大一點以後,如果語言能力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家長可以先試著多鼓勵,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當下內心的想法、感受與需求;不過,當孩子明明有能力做到用語言表達,卻還是習慣用尖叫吸引旁人的關注時,建議家長要適度忽略,以免孩子習慣性利用尖叫來獲取注意。

 

 

轉移注意力、帶離現場

如果發現孩子是在特定場合的關係尖叫,表示這個環境對孩子所造成的壓力,已經是超過孩子能力負荷的範圍,建議爸爸媽媽要先將孩子帶離現場。

 

基本上,學齡前孩子的注意力都不長,因此當離開特定環境,孩子的情緒也穩定下來以後,爸爸媽媽可以試著跟孩子討論剛剛發生的整個狀況,藉以了解孩子尖叫的原因,也要慢慢注意到底是哪些特定環境,在現階段對孩子來說可能並不那麼適合。

 

 

處理孩子的尖叫行為,step by step !

蔣立德醫師進一步與我們分享在面對孩子尖叫行為時,爸爸媽媽能夠試著運用的一些基本原則與步驟:

 

 

步驟1:家長必須先穩定自己的情緒

蔣立德醫師指出,當孩子情緒張力很大,尤其是不停尖叫的時候,可能會比哭鬧更讓人心煩或不舒服,此時家長若沒辦法先穩住陣腳,反而被孩子的情緒牽著鼻子走,往往會使場面更加失控。

 

此時爸爸媽媽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提醒自己一定要先冷靜下來,否則很容易就讓自己的情緒與孩子的情緒糾結在一起,到最後搞不清楚到底是誰的情緒問題需要優先處理。

 

此外,小朋友的情緒也很容易被大人影響,如果本來孩子只是出於好奇有趣而尖叫,但大人卻因此對孩子大動肝火,孩子反而很可能感到委屈,出現原本並沒有的生氣、難過等情緒。

 

 

步驟2:會尖叫的孩子不等於「壞孩子」

在孩子不斷出現尖叫行為時,爸爸媽媽靜下來後應該要問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麼做的目的是透過溫和的態度,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有聽到孩子(你)尖叫了,有接受到孩子(你)發出的訊息了,然而不論原因是什麼,爸爸媽媽都會在你身邊陪伴著你,會給予幫助的。而不要直接制止,避免讓孩子覺得自己這樣是很壞的。

 

蔣立德醫師強調,千萬不要用尖叫與否去歸類孩子是不是一個乖孩子,當父母親用這樣的方式去區分時,可能會壓抑孩子的情緒發展。當孩子常常尖叫時,唯有接納包容,並找出背後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

 

 

步驟3:引導並協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如前所述,當孩子出現尖叫行為時,爸爸媽媽可以多鼓勵孩子用語言代替尖叫,並進一步引導明確表達當下的情緒或需求。

 

如果孩子的能力上還不能做出完整表達,爸爸媽媽可以進一步表達自己的心理推測的想法,試著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反應,未來才更有機會表達他們自身的感受與需求。例如,「你一直在尖叫,媽媽覺得你在這裡(這個場合當中)很焦慮。」

 

蔣立德醫師說,很多孩子到入小學後都不知道什麼情緒感受叫做「焦慮」,什麼叫做「緊張」,而沒有能力認識與分辨自己的情緒需求,在心理上其實是不健康的。因此,蔣立德醫師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善用機會,當孩子出現類似尖叫行為時,除了適時引導孩子能夠用口語表達自己的情緒與需求外,也進一步協助孩子建立認識自己情緒這樣的能力。

 

善用繪本

除了運用口語協助孩子認識與表達本身情緒之外,平日爸媽也可以多利用繪本來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Q

當孩子在公園跟其他孩子玩在一起時很容易就尖叫,然後變得孩子們一起尖叫,可是,當沒有與其他孩子碰面時,孩子又會跟我說他很想念他那群同伴們(都是學齡前年紀)或是公園的好朋友。

 

也有試過跟孩子好好溝通,既然很喜歡跟同伴們一起完,那下一次就不可以隨便一直尖叫好不好?孩子也答應說好,可是,下一次他們碰在一起玩,又開始不斷一起尖叫了,該怎麼辦呢?

 

 

尖叫行為與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有關連性

蔣立德醫師提到,有時候家長在教導孩子時會有盲點,雖然孩子的確有社交需求,也需要社交刺激,但是他們還不太知道要怎麼跟他人適當相處互動。

 

而尖叫對於孩子還說,是個很簡單且有效的發洩方式,因此當好朋友玩在一起,不論是開心或是發生衝突,孩子以尖叫來表達不是罕見的狀況。

 

此外,音量控制對3歲前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通常在進入幼兒園後,開始有老師、同儕,也會有相對應的規範,在過著團體生活時,孩子會有更多機會可以學習社交互動的技巧,隨著年齡的增加,當孩子的語言能力越好,思考能力越成熟時,尖叫的狀況一定會隨之減少。

 

 

錯誤期待:「孩子應立即改變」

雖然爸爸媽媽要慢慢引導孩子去改善尖叫行為,但是,切勿抱有過度不切實際的期待,認為只要跟孩子提醒了2、3次,孩子就會(應該)立即改變!永遠要記得,習慣是需要花時間去養成的。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故意要跟家長唱反調,而是他們的理解能力還沒有那麼好,此時最忌諱的,就是家長看到令他們心煩的相似問題狀況一再發生就感到氣餒,甚至將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孩子會更加困惑而不知所措。

 

 

善用正向鼓勵的方式

蔣立德醫師指出,要減少學齡前孩子的負向行為,多給予正向的鼓勵才是最好的方法。學齡前的孩子往往會記得別人對他的獎勵與稱讚。

 

例如,當爸爸媽媽發現孩子今天出去公園跟其他孩子玩的時候都沒有尖叫,覺得孩子表現很好,當天就可以主動告訴孩子、稱讚孩子,甚至給孩子1個表現好的積點小圈圈,當成是一個鼓勵,跟孩子說他如果積到10個小圈圈,他可能就可以實現他一個小心願,通常這也會成為孩子願意改變的動力之一唷!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幼兒園,入學必知!

媽咪寶貝 7月號 NO.169

採訪撰文/黃名瑄
諮詢/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主任段慧瑩、臺北市私立三民幼兒園園長游玉燕
模特兒/俏皮妹妹岑瑄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開學日漸近,爸比媽咪已經挑選好孩子即將進入的幼兒園了嗎?面對琳瑯滿目的園所,若希望孩子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健康快樂長大,花時間對各園所深入了解,並事先為孩子及自己做好準備,開學前重要的功課。

 

 

 

Part 1 幼兒園停、看、聽

不過,各種幼兒園大致都有其秉持的精神,在了解的同時,爸比媽咪不妨回頭檢視自己的需要或是對未來的計畫,那麼在參觀園所時,便更能快速看見園所對自己及孩子的合適度,將來就讀之後也較不容易感覺和自己的預期有太大的落差。

 

 

公幼》時間及費用是首要考量

如果就最表象的方式比較公、私立幼兒園,爸比媽咪會發現,公立幼兒園對家長來說,較明顯的優勢是具有較便宜的收費及穩定的師資──受到政府補助,使公立幼兒園的經營不僅僅靠家長們的付費維持,因此收費低廉許多,通常是中低收入戶家長的首要考量。

 

而國家的補助也讓老師們因而獲得較好的福利待遇,老師們會更願意無後顧之憂地在此服務,加上嚴格的國家考試篩選,師資相對穩定。此外,公幼通常附屬在國小當中,時常可與國小一同共用公共空間,可活動的範圍也就比私幼更大了一些。

 

 

私幼》選對立案園所很重要

私幼收費的來源是家長,於是多能用彈性的方式配合家長需要,其課程內容比較多元,提供家長找尋與自己理念相近的教學方式。

 

家有特殊兒,該去哪家園所?

天生身體不便或學習較緩慢的孩子入學後,通常需要較多照顧,那麼到底要選擇公幼還是私幼好呢?此次受訪的兩位老師,分別提出了公幼與私幼對於特殊兒照顧上的優點,爸比媽咪於選擇時可依此多方考慮:

 

  • ●公幼:資源較多且齊全,依照規定必須有巡迴輔導老師定期追蹤孩子狀況,且班級也會因特殊兒減招,確保孩子受到照顧。

 

●私幼:由於是小班制,老師將有更多時間陪伴及了解孩子,也能隨著孩子需求做彈性調整;同時享有特教巡迴輔導的資源協助。

 

 

無論課程,以「看見孩子」為重

坊間私立幼兒園的教學型式多元,其實一部分也反映著現在社會的價值觀與需要,另一部分則與專家學者將不同的想法帶入教育有關──大約在民國80~90年間,臺灣開始盛行「全美語」教學,當時全球化逐漸起步,幾乎全球通用的英文受到重視,加上部分專業人士引用如「語言學習需有相對環境」的概念,於是全美語教學開始受到大眾的歡迎。

 

 

選擇前,家長的了解與反思

而 常見的蒙氏與華德福教學,則分別強調孩子的基礎操作學習,以及對自然及藝術的親近,同樣有學者發現,兩種教學法分別可能出現孩子的人際互動較少、教師介入 教學的時間不多等疑慮。面對五花八門的教學模式,其實幾乎難以找到一切都盡善盡美的學校,家長們必須回頭重新思考自己的需求與價值觀,才能找到與自己想法 相近的學校,將更有助於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同步。

 

 

選擇幼兒園,一併考慮下列條件

除了以上的討論,段慧瑩主任特別提出兩項在幼兒園內「越多越好」的物品:

 

1.園內故事書越多越好:書本所傳遞的是無盡的想像,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將有機會被賦予思考任務,需要理解與想像書本內容,對幼兒來說相當重要,因此教室內或幼兒園內的書本越多越好。

 

2.園內可自由變化的材料越多越好:正處於使用操作認識世界的幼童,最需要的就是教室內可供他們操作學習與建構的材料。不過,這些材料可以是任何物品,包括石頭、葉子、沙或水等等,不限制幼兒使用的方式,才能發揮最大想像力。

 

 

Part 2 上學要天時、地利、人和

了 解幼兒園的大方向之後,接下來爸比媽咪可了解各園所的細項內容,並參考寶貝當下的狀況,選擇最適合家長及幼兒的學校。在這個部分,可依照時間、地點及對象 考量,無論是第一次進入團體生活,抑或是從托嬰中心轉至幼兒園,家長及孩子都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因此提早做好準備是重要的。

 

 

天時》寶貝準備好要上課了嗎

「幾歲才應該進入學校學習?」相信這是許多家長們共同的困惑。一般而言,3歲是孩子開始進入社會化的階段、需要人際互動,而5歲的幼兒則具備較完整的身心發展,在幼兒園的適應上將更容易進入狀況。游玉燕園長認為,這些指標多半是參考,實際還要觀察孩子的狀況,才能知道他們是否已經準備好進入幼兒園就讀,個別狀況還包括了:

 

1.健康:幼兒進入團體生活後,無法避免容易傳染疾病,因此等待孩子的免疫系統較穩定再入學,是必須思考的一項條件。

 

2.親子間的依附關係:有些孩子還不能接受和照顧者分離太久,建議爸比媽咪花一點時間等待及溝通,或從讀半天幼兒園開始。

 

3.家長是否已經準備好:不只是孩童,成人也會出現分離焦慮,如果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就讓孩子在家多留一點時間吧。

 

4.居家照顧品質:孩子通常由體力有限的爺爺、奶奶照顧,所以平時沒有太多體能活動或生活刺激嗎?考慮兒童發展的需要,有時進入幼兒園也是解決方式之一。

 

5.孩子吵著要上學:每次看到哥哥、姊姊上學,寶貝總投以羨慕的眼光?如果孩子已經準備好進入學校和別人一起玩,那就試著找一間適合的園所。

 

6.特殊兒:有些具有特殊狀況的孩子,需要多一些和別人互動的機會,藉此得到生活中的大量刺激,幫助學習困難的情況改善,只要找到有良好照顧方式的園所,就可試著讓孩子入學交朋友。

 

 

選園所,提早3個月以上做準備

至於大人的「入學時間表」,游玉燕園長建議:「可提早進行幼兒園挑選、參觀、熟悉的準備工作。」如果想讓孩子9月入學,大概在4、5月即可於網路上搜尋各園所的資料,並安排實際參觀園所的時間,「到了6~8月,園所就會變得比較忙碌。」游玉燕園長說。家長趁機讓孩子知道將會進到這所學校與其他孩子玩耍,對孩子來說,「上學」這件事就會變得很讓人期待。

 

幫助孩子建立友伴關係,感受安全與溫暖

 

 

地利》幼兒園提供什麼

一 天的上學時光,從接送、在幼兒園遊戲到正餐與點心時間,幼兒園提供如同家中生活的內容與功能。選擇幼兒園時,距離可能是許多家長的首要考量,有時家長甚至 為了更好的選擇,讓孩子跨越區域到其他園所就讀,不過,這樣可能會花費不少寶貴的時間在通勤上,也減少家長在園所中與老師聊天、討論幼兒狀況的機會。也有 一些園所已不再提供娃娃車接送服務,以期降低孩子在車上等候太久和交通安全等問題。

 

 

玩的空間與時間很重要

幼兒園不一定要佔地寬廣,但一定要準備能讓孩子活動肢體的大空間,例如常見的攀爬架、溜滑梯等大型遊戲設備。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幼兒園本身可能未設置這些設施,但每日會於固定時間帶孩子們外出至附近的公園活動,也不失為一種解決方式。

 

 

別小看一日三餐內容

進入幼兒園後,孩子每日會享用早點心、午餐及午點心,一天中大部分的營養從幼兒園提供的飲食中攝取,因此餐點的營養是否均衡而充足,當然是家長們必須關心的項目之一。

 

餐點的營養是否均衡而充足

 

 

人和》和孩子的老師多聊聊

在教育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孩子每天在學校和老師至少相處8小時,理所當然也是家長想了解的人。其實,就算在公立幼兒園,成員的個性與園所的信念若不相符,也會讓整體感覺變得不太一樣。若想確認孩子們能否適應符合自己期待的環境,首先園所的環境介紹、園長對理念的說明都相當重要,若想更深入了解,與教師們的溝通也不可少。

 

 

試讀,不是認識園所的好辦法

至 於試讀,游玉燕園長認為,短暫的體驗對孩子來說其實不具真實意義,因為每個孩子面對陌生的新環境顯現的反應也大不相同,或許好奇欣喜,也可能或擔心懼怕, 抑或在快樂體驗後,才發現校園的規範並不自由而產生排斥心理。幫助孩子過渡的重要關鍵在於清晰掌握爸媽或孩子的需求是什麼,並從中找尋可行的策略,幫助孩 子適應。

 

 

證照為基本要求

一個具有良好信念的園所,必定會定期為所有教師們做專業上的進修,並與教師們討論事件的應對與處理方式,因此,幾乎只要挑對了園所,爸比媽咪就能對園內師資稍微放心。

 

段慧瑩主任進一步說明:「不過,無論是專業教保員或是領有教師證的幼教老師,證照都應是基本要求。」游玉燕園長補充,專業的老師經過多年在「人」及教學上的訓練,更能細心覺察幼兒的需要,不但予以適合的協助,更懂得時時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省思考。

 

信任,讓老師教學更投入

當 家長不信任老師,而要求更換或介入時,對老師造成的壓力,有時恐怕會影響到孩子的受教權益。游玉燕園長認為,在理想的狀態下,家長們對園所有基本的認識 後,可試著信任老師們的專業,尊重和支持會轉化成教師們全心全力的教學與愛,使得教師與孩子都能更放鬆、投入的學習並成長。

 

 

Part 3 Get Ready!上學前不可不知

過完暑假,孩子們就要準備進入校園的團體生活了,即使寶貝曾經讓別人帶或是上過托嬰中心,要進入新的環境,仍需要透過爸比媽咪耐心的引導與準備,才能將入學後的不適應減到最低。

 

所謂的準備,不僅僅只是購買上學所需要的物品,還包括孩子從小就應該練習的「生活自理能力」,學著自己吃飯、自己上廁所和自己刷牙等等,不僅為孩子將來的學習打好基礎,更能讓孩子降低對幼兒園生活的不適應程度。

 

 

做好準備,從調整孩子作息開始

過 去,有些家長擔心孩子上學後,可能因為還不會自己上廁所而跟不上同儕,因此盡量讓孩子在就學前「戒斷尿布」。游玉燕園長則認為,由於每個孩子的發展進程不 盡相同,不需要讓孩子在充滿壓力的狀況下強迫學習自己上廁所,等到入學後再從「老師帶領」與「家裡練習」同步進行。不過,「作息」則可以在家裡先調整,段 慧瑩主任表示:「孩子生長激素分泌在夜間為高峰,早一點睡覺是必要的。」。

 

 

聽從指令、生活技能也可練習

除 此之外,家長幫孩子購買好入學所需用品後,便可嘗試陪孩子玩「老師說」的遊戲,例如:「老師說,現在要找出貼有你名字的便當袋。」或是「老師說,現在要把 用完的餐具收進便當袋裡。」在幼兒園中,可能會有許多孩子使用相同的用具,練習辨識自己的姓名或號碼,將會讓在校學習的過程更順利。

 

 

分離焦慮,爸媽跟孩子一起練習

至 於幾乎讓所有家長都感到緊張的「分離焦慮」,則需要親子間一同努力練習。游玉燕園長建議,家長可先考慮自身的狀況,如果真的暫時放心不下,可稍微延緩孩子 的入學時間,或從每天入園半天開始;同時間,主要照顧的家長也可開始作自我生活規劃,無論是充實自我的學習或準備重回職場,都能分散孩子不在身邊時產生的 空虛感。

 

建立與孩子的安全依附關係

 

 

讓孩子對上學充滿期待

對 幼兒而言,發生分離焦慮可能是由於幼兒園的陌生感,因此,爸媽首先需建立與孩子的安全依附關係,讓他知道即使爸媽不在身邊,過一段時間一定會回來接他,先 從短時間開始練習。再者,可用繪本或聊天的方式,與寶貝討論上學的情境,並於上學前的一、兩個月開始調整生活作息,從言語、行動中給孩子「上學的期待 感」。段慧瑩主任表示:「重要的是老師也要配合,多用鼓勵讚美的方式對待小孩。」像是「你怎麼這麼厲害,一上學就會了!」,以加深他對上學校的好感與成就 感。

 

 

親師溝通管道暢通

孩子離開家裡、進入幼兒園後,並不代表爸比媽咪的教養責任告一段落,相對的,因為孩子多了一位照顧者,家長與教師間的溝通橋樑變得格外重要,當溝通的管道暢達,才能讓照顧者在學校與家中對孩子進行同步的教養工作,幫助他們每天穩定地成長。

 

最好的溝通方式是家長與老師們面對面談話,不妨利用接送孩子的小空檔,提出疑問和老師簡單討論;如果真的非常忙碌,則可利用學校的聯絡簿或家長自備的紙條,將問題紀錄下來請老師回覆。

 

 

實際參與學校及家長團體

此外,家長若想了解孩子在學校時的表現,或者與教師和同儕的互動狀況,可主動參與園內事務,例如擔任說故事媽媽/爸爸,或在有需要時在教室內擔任老師的助手,將會看到孩子更真實的表現,說不定也會幫助爸比媽咪形成在家教養方式的靈感來源。

 

您 已開始著手為孩子就學做預備了嗎?游玉燕園長最後提醒家長們,時時掌握自己在教養路上的需求,並找尋方法獲取回應,以正向、積極的角度觀察周遭狀況,慢慢 從過程中調整自己陪伴孩子的方式,游園長說:「你會發現,答案永遠會比問題還多。」希望大家都能在不斷的練習與調整中,找尋到最適合彼此的親子教養模式!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寶的爭寵宣言

媽咪寶貝 7月號 NO.169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徐泰國
模特兒/淘氣弟弟陽陽、可愛妹妹譯心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現代人孩子生得少,許多家庭只有一位千金或一位王子,但還是有不少爸比媽咪喜歡家中有「一對寶」的感覺,擁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不但能相伴玩耍、長大後遇到 困難也能互相扶持。不過當家中多出一名新成員,大寶心中難免有許多不平衡,若是父母未能及時將孩子的醋勁處理妥當,隨著年紀增長,手足間的爭吵也會越演越 烈。

 

 

 

把爸比媽咪還給我!

看著家中寶貝獨自一人玩耍,只能對著故事書及玩偶自言自語,讓爸比媽咪萌生了「再生一胎與孩子作伴」的念頭,但並非所有兄弟姊妹都能如父母宿願和諧相處,在彼此培養出良好默契及情感之前,恐怕還得先經歷一場搶奪父母大戰呢!

 

 

父母的關愛爭奪戰

家中已育有2個孩子以上的爸比媽咪,是否曾遇過下列的狀況?二寶出生後,原本乖巧的大寶哭鬧頻率增加、甚至出現退化性的行為,例如要求吃奶嘴、包尿布等,讓父母煩惱不已,隨著年紀增長,手足間的感情不但無法融洽發展,還老是鬥嘴,頻繁的告狀大賽讓爸比媽咪傷透腦筋。

 

 

大寶的關注被剝奪

小baby出生以前,大寶習慣性被當作唯一關注焦點,若爸比媽咪沒有替寶寶做好足夠的預備心,會讓大寶覺得關愛頓時被剝奪。以往擁有的地位及關懷消失,為了再次奪回眾人目光,大寶只好使出渾身解數,例如當大寶發現自己大哭大鬧時,媽媽會將弟弟妹妹放回嬰兒床,來到他身邊安撫,那麼諸如此類的退化行為,就會變成大寶的手段一再發生。

 

 

別種下不平衡的種子

許多父母認為,大寶的年紀較長,理應表現的懂事些,但忽略了隨著孩子的年紀越大,對事情的認知會產生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處理手足間的問題時,父母的態度很重要。

 

可 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徐泰國表示,大多數家長心中,都具有「大的要讓小的;小的要聽大的」的想法,但孩子還不懂得禮讓、分享的概念,若父母沒有替孩子建 立正確的價值觀,僅用強迫、責罵的方式對待大寶,會讓大寶心中感覺不平衡,認為弟弟妹妹對自己造成威脅,在父母的勸阻下,手足間僅能維持短暫的表面和平, 後續的爭執依然會不斷發生。

 

 

手心、手背都是肉

家中兩個寶貝發生爭執時,最難受的往往是父母,畢竟兩個寶貝都疼、都愛,到底有什麼方法,能夠讓手足間不再倒戈相向呢?

 

 

父母的言行是關鍵

孩子很多行為源自對父母的模仿,平時爸比媽咪在進行溝通時,孩子都睜大眼睛在一旁「觀摩」,為了不讓孩子學習負面的溝通方式,家長在進行事情的討論時,就應該避免激烈的爭執。

 

另外,當大寶或二寶其中一方犯錯時,爸比媽咪也要小心自己的處理方式,例如二寶喝水時灑了一地,媽咪一時情急就打了二寶的小手,那麼下次當媽咪不在場、二寶又犯同樣錯誤時,大寶就很有可能代替媽媽進行處罰的動作。

 

另 外,爸比媽咪是否經常不自覺的對兩個孩子進行比較呢?舉例來說,大寶吃飯時表現較好,很快就把碗裡的份量吃光光,家長可能會想藉由誇獎大寶來激勵二寶,這 種看似正向鼓勵的行為,卻可能讓不被誇獎的一方產生焦慮、擔心的情緒,手足之間的競爭比起同儕之間的競爭更為緊張,時時被拿來做比較的雙方,會放大任何一 項競賽。

 

徐泰國心理師提醒,父母的遣詞用字要拿捏精準,當爸比媽咪在讚美某項行為時,要注意讚美背後的目的,是鼓勵孩子一起努力,做到良好的行為;使用諷刺、嘲笑的言詞,不但不會激起孩子想要上進的動力,還會使他們擔心爸媽是否會因此遠離自己。

 

讚美背後的目的,是鼓勵孩子一起努力

 

 

改變競爭方式

手足間存在著矛盾的情緒,不少孩子對自己的兄弟姊妹是又愛又恨,甚至會忍不住自行比較,誰吃飯比較快、誰搭建的城堡比較厲害、誰畫的圖比較好看,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競爭。

 

徐 泰國心理師建議,為了讓手足間增加彼此合作的機會,在恰當時機可以讓他們進行互助遊戲,例如一家人到公園時,要比賽丟飛盤,多數家長的做法為,爸爸和大寶 一組、媽媽和二寶一組,諸如此類「一個大人帶領一個小孩」的分組方式,但父母疏忽了孩子不只把分組競賽當作遊戲,而會非常在意遊戲的結果,無形之中使手足 間的緊張感蔓延。

 

徐泰國心理師表示,這樣的分組方式會使家中的比較、競爭在遊戲上又複製一次,加劇兩人的緊張感,因此下次進行遊戲分組時,試試父母一隊、孩子一隊,讓孩子學習如何協調、分工,且父母不妨稍微放水,讓孩子享受彼此合作得到勝利的快感。

 

 

Don’t 別踩不安3地雷

雖然很在意大寶心中的失落感,但小baby確實需較父母花費更多的心力照顧,面對大寶的心理需求與二寶的生理需求,父母該如何取捨,才能兼顧兩者、讓愛不打烊呢?

 

 

Don’t隔離大寶

有些家長在小baby剛 出生時,為了全心全意照護新生兒,會將大寶委託家人照顧,例如請阿嬤或親近的姑姑代為照顧,甚至短暫的讓大寶住在親戚朋友家中,徐泰國心理師認為,雖然對 父母來說,只是求短暫方便而讓大寶寄人籬下,出發點也許是關心,怕新生兒哭鬧干擾到大寶的睡眠等,但對孩子而言,這幾天就足以讓他腦中充滿無限想像「究竟 家中的新成員是何方神聖?為何我需要被隔離開來?」

 

僅管在新成員加入時,父母會手忙腳亂,面對大寶的好奇及疑問也會感到疲累,但徐泰國心理師呼籲,讓大寶參與迎接弟弟妹妹的的過程,雖然父母會辛苦一陣子,但後續的狀況會比較良好。

 

 

Don’t把玩笑話掛嘴邊

多數媽咪在孕期就會替大寶做心理預告,引導大寶摸摸媽咪的肚子,並告訴他弟弟妹妹即將到來,但身旁的親朋友經常以此大做文章,例如叔叔、阿姨至家中探訪時,告知大寶:「弟弟妹妹出生以後,就會有人跟你搶玩具喔!爸爸媽媽都會愛他喔!怎麼辦,你要不要改當叔叔的小孩?」

 

也許大人只是純粹覺得逗弄孩子、看大寶不知所措的反應很有趣,殊不知這些看似無傷大雅的玩笑話,會令孩子心中種下恐懼,孩子也會傻傻的當真,造成內心不安。

 

為了讓大寶能欣然接受新成員的到來,家中的長輩應該要一致性的給予大寶保證,即便弟弟妹妹出生了,我們還是一樣愛你。

 

 

Don’t一窩蜂圍著小baby

年紀小的寶寶需要花費較多的心思照護,父母可以先預告大寶:「有時候爸比媽咪忽略你,並不是不愛你,是我們太忙了,如果覺得被冷落,你要提醒我們喔!」

 

讓孩子對父母照顧二寶的情況有初步了解,當大寶反應需要被關注時,爸比媽咪可由其中一人繼續照護二寶;另一人盡快回應大寶的情感需求,而這照護與回應的角色,家長也可協調輪流,才不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只是被應付。

 

另外,父母也要提醒身邊的其他成人,勿一窩蜂圍繞著二寶,而是有默契的讓大寶帶領大家去認識自己的弟弟妹妹。

 

 

給大寶足夠的時間成長

徐泰國心理師指出,大寶對事情的看法及對情緒的感受、表現,都會隨著年紀增長而越來越豐富,父母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成長,當大寶心中出現矛盾時,讓他們有適度情緒宣洩,更能解決問題。

 

 

替孩子建立心理預備度

準備迎接新成員時,大寶的心理預備度很重要,除了明白即將有弟弟妹妹與他分享父母的愛之外,還要提醒大寶原本屬於他的空間及物品,都可能會有人和他一起使用。

 

徐泰國心理師分享,有一家人計畫要生二寶,父母在吃飯前都會禱告,祈求上帝賜予新成員,家中大寶起初不以為意,但日子一久,大寶也開始在自己的禱告詞中加入「祈求上帝賜給我們一個小天使」,讓父母好窩心。

 

當確定有了新baby時,爸比媽咪也可從媽媽手冊或超音波照片等資訊中,讓大寶了解新成員的狀況。

 

 

允許負面情緒的出現

無論是發生爭執或大寶感到被冷落時,爸比媽咪不必立刻要求孩子恢復穩定的情緒,讓寶寶稍微發洩情緒,孩子哭泣時,父母可在一旁替孩子擦眼淚,給予安慰,告訴大寶:「等你情緒平復,我們再來談談發生了什麼事。」

 

待孩子情緒穩定,再將事情的經過娓娓道來,若為了家中一時的寧靜,而禁止、斥責大寶的負面情緒,可能會使孩子日後留下陰影,甚至將父母對自己的態度轉移到二寶身上。

 

 

任何孩子都想獨佔父母

從 孩子懂事以來,就能分辨自己與哪位照顧者的關係比較親密,若父母習慣性的偏袒某一方,無論是性別、年齡、表現,機伶的孩子都感覺得出來,徐泰國心理師呼 籲,教養小孩時,家長經常會為了簡單分工,而分配父母一人負責照顧一個小孩,但分開管教會使教養原則、處罰標準不同,而造成手足間的競爭。

 

同時,孩子不會認為:「有爸爸疼我就好、媽媽讓給弟弟妹妹」,而是希望所有的關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所以夫妻更應該聯合管教,面對手足競爭,也要注意勿以過度斥責的方式要求大寶、勿以嘲弄口氣揶揄二寶,才能讓手足關係得到最佳平衡。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有寶貝愛哭哭!

嬰兒與母親 7月號 NO.453

採訪撰文╱郁筱惠
諮詢╱臺安醫院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 黃國洋
攝影/本刊資料照.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Model/可愛寶寶 邱艾瑄(人物與文章內容無關)

你家的孩子特別容易哭鬧嗎?為什麼有些Baby比較愛哭?是天生愛哭,還是後天環境影響?有些寶寶的哭鬧,也可能是為了博取爸媽的注意力而「假哭」,碰到 特別容易哭鬧,或將哭鬧當手段的鬼靈精寶寶,又該怎樣來教養呢?本篇為您專業諮詢小兒心智科醫師,教媽咪搞懂Baby的哭泣密碼!

 

 

 

哭泣:Baby的溝通語言

在嬰兒九大氣質向度中(可詳見嬰兒與母親5月號),寶寶特別愛哭鬧的原因,可歸因於「反應強度」屬於較激烈的氣質類型。換句話說,「哭泣」可表示寶寶面臨外界刺激所表現的一種「反應」與「強度」。

 

臺安醫院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黃國洋表示,任何寶寶的哭泣,都是他們天生的一種溝通模式。或許有一些寶寶真的比較愛哭,但無論是怎樣的孩子,回歸嬰幼兒氣質來論,也許能幫助爸媽找到一些答案。

 

 

 

 

 

探索寶寶愛哭的原因

1.愛哭不一定與基因100%相關

事實上,寶寶的哭泣,屬於寶寶與生俱來的溝通方法。黃國洋醫師強調,寶寶透過「哭泣聲」的強弱,向主要照顧者來表達需求。一般來說,寶寶只要覺得對環境的刺激感到不愉快或不舒適,可能就會哭得比較大聲。但是到底寶寶的愛哭,是否與遺傳有關呢?

 

黃國洋醫師表示,有人曾研究過,寶寶天生氣質與基因或許有互為影響的關聯性。但實際上,我們也曾見過同卵雙胞胎的實例則完全不然。所謂的同卵雙胞胎,也就是基因完全一模一樣,包括子宮內的環境也相同,但生下來的兩兄弟或倆姊妹,則在氣質反應強度的常態表現上卻完全不同。

 

 

2.六個月前的哭,以生理需求為主

黃醫師則建議,分析寶寶比較愛哭的原因,應透過年齡、兒童發展里程去分析會較能夠貼近真實。比方說,6個月以下的寶寶哭,多數是基於生理上的需求與反應,最常見的就是寶寶餓、尿布溼了等狀況,或因為生病不適、尿布不舒適或尿褲太緊、環境太悶熱或太冷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寶寶不斷哭泣。

 

 

3.六個月後的哭,外加心理需求

絕大多數的寶寶哭泣,是因著生理的需求來反應的。但黃醫師表示,嬰兒在很早期就能學會用聽力來分辨自己的主要照顧者是誰,當他到了4~5個月大時,與主要照顧者的連結,通常會演變得更強大。

 

當連結關係更強烈後,於是寶寶不僅是生理需求,更發展出基於安全感等情感上的強烈心理需求。

 

當寶寶6個月後年齡稍長,將可能面臨與主要照顧者的短暫分離,例如:保母轉換、父母有托嬰需求,帶寶寶去托嬰中心或父母家。這時的寶寶,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更多了一項害怕分離的安全感等心理需求,因此寶寶愛哭的背後原因也變得更複雜些。

 

前述提到寶寶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會辨識主要照顧者的聲音了,然後隨著年齡長大,依附關係也越趨緊密,寶寶對於主要照顧者(爸媽)的心理需求也將變得越來越強烈而難分難捨(黏)。因此直到寶寶大約8~9個月大左右時,寶寶除了強烈的依附關係外,也表現有強烈的「陌生人焦慮感」。

 

隨寶寶年齡長大(8~9月大起),不僅可透過聽覺,甚至也能夠以視覺來清楚辨認主要照顧者時,寶寶也開始有所謂「陌生人對自己所帶來的焦慮感」。換句話說,一旦抱寶寶的人,並不是孩子印象中熟悉的人,寶寶就會用大哭來表達抗議,即是陌生人引起的焦慮感,也因此寶寶會有較明顯的分離焦慮感。

 

通常寶寶的分離焦慮感,其消退的時間,往往也因人而異。黃國洋醫師說,像有些寶寶,直到1歲多了,可能會在與陌生面孔見面或打招呼時,仍會需要躲在爸媽的身後小心翼翼的察看。

 

 

正確安撫程序:生理&心理兼顧

面對這些焦慮感比較重的孩子,哭泣的頻率相對較高。不過黃醫師說,安撫寶寶的情緒也有通則。

 

當然,首先無論年齡大小的寶寶,其生理的需求(如:餓了喝奶、髒了換尿布、冷熱觸覺等)必須先由父母給予基本的照護來安頓寶寶身心外,包括寶寶是否有常態性的腹脹、便秘等生理問題,也應先被妥善照料。

 

排除以上的生理需求後,若寶寶仍持續哭泣不斷,那就需要進一步來關心寶寶心理方面的層次了。黃國洋醫師建議,盡量不要在寶寶一哭的時候,就馬上把奶嘴塞到寶寶嘴裡,有些情形,也可能只是寶寶需要主要照顧者「抱抱」、「拍拍」、「秀秀」等安撫,就可馬上滿足寶寶心理需求的。

 

黃醫師提醒,抱寶寶時,爸媽最好也能和寶寶面對面交流情感,用關心孩子的語氣和眼神,陪孩子盡量說話最好。問題並不在於說話的內容,而是在於照顧者的關懷語調與聲音情感,這樣就能起到安撫寶寶的最佳作用。

 

有時只需要主要照顧者的即時出現,並給予孩子以輕輕搖晃、抱著走幾圈等方法,也就能給予寶寶全世界最溫暖的安慰囉!

 

 

 

常見錯誤的安撫方式

1.塞奶嘴,叫寶寶停止哭聲

大 部分母親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慢慢就可以去分辨孩子哭泣,背後所代表的訊息含意。而面對容易哭泣的孩子,爸媽的心態也不應只是為了止住孩子的哭聲,而搪塞 孩子一個奶嘴或玩具就好。若將寶寶的哭泣反應,視為孩子在與你溝通的一種表達方式,那麼平時也就會多加留心孩子的個別氣質與需求。

 

不過,也有許多祖父母或爺爺奶奶,會較容易將孩子的哭泣,視為自責照顧不周或照顧失敗的原因。黃醫師則提醒,照顧者並不需要這樣子想,用較正確的心態來想,哭泣就是代表孩子在向我表達,至於到底寶寶在表達什麼?需要什麼?我們則要盡量仔細觀察並學習幫寶寶猜一猜。

 

而重點也不是猜得對不對,而是你有幫寶寶在猜,也有在安撫寶寶,這些才是寶寶最需要的回應。

 

 

2.塞甜食,叫寶寶停止哭泣

常見寶寶哭泣的時候,爸媽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立刻塞甜甜的東西(像甜甜的乳酸菌糖果等)馬上餵寶寶吃,這樣也並非理想的安撫方式。黃醫師並且指出,生理上的原因都還沒幫寶寶探查,就立刻給予制止寶寶哭泣的錯誤模式,即便給予各種安撫,也可能造成寶寶仍持續哭泣喔!

 

 

即使假哭,仍應給予適度關愛

黃國洋醫師表示,當寶寶的語言能力漸漸發展穩定後,寶寶透過哭泣來表達需求的情況也會相對減弱。因此在寶寶還不會用言語表達前,爸媽絕對有必要用耐心和關心來陪伴孩子長大。

 

即使寶寶透過假哭,來表達需求,也是一種需求,家長有時候也可以配合寶寶演一段,並不是就一定要板起臉孔來戳破真相,有些人認為當孩子用哭鬧來尋求慰藉,就不要抱他,讓他繼續哭到累了為止,黃醫師則非常反對這樣的處理方式。適度的安撫,了解孩子並回應孩子,才最理想。

 

在平時孩子不哭的時候,就應多花時間陪寶寶玩,那麼寶寶也就沒理由透過假哭來索取爸媽的關愛啦!

 

 

結語

當孩子持續哭鬧或不安的時候,家長自己的情緒也要照顧好。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哭聲而煩躁或自責,或認為自己怎麼好失敗,其實寶寶的「哭泣」,就應看作孩子是在跟你「說話」,而平時跟孩子真實互動的經驗累積最重要,即便看很多教養的書,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禮物,所以別逃避和寶寶互動過程中,所能領悟的教養體驗喔!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建立寶寶安全感?

嬰兒與母親 7月號 NO.453

文/亮亮醫師
輯/吳慧敏

寶寶很需要安全感!甚至在心理學家的實驗中,比吃飽的生理需求還要更加重視。如何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這在寶寶的情緒發展裡面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延續到他長大成人、以及他的性格和他與同儕的互動。

 

 

 

診療小故事

哪種育兒方法最好?

珍珍是位全職媽咪,個性較為細心謹慎。為了她的第一個小孩,她花了很多心思上媽咪教室、也看了許多的育兒書籍。

 

這次做完例行的寶寶健檢之後,她提出了她看育兒書籍的一些疑惑:「醫師啊,我最近看了一本育兒的書,裡面說如果要戒除寶寶半夜醒來哭鬧要喝奶的情況,就是排除生病與尿濕等其他因素之後,放任他哭不去抱他,幾次以後,他就會慢慢習慣,就再也不會半夜哭鬧,而會一覺到天亮了!

 

可是每次看到他哭我都好心疼,沒辦法不理他。可是每天晚上被吵醒,我都會睡得很不好,隔天精神就很差。所以我應該照著書上的方法狠下心來帶小孩嗎?還是繼續這樣疲累下去?」

 

我 說︰「其實坊間的育兒書籍這麼多,都只是參考用,還是要參考妳的實際生活狀況和寶寶的個性與氣質來做決定。而且許多書上的育兒觀念,只是應用在某些寶寶身 上很有用,作者就把它寫成某種奉為圭臬、看似很厲害的理論,其實並沒有經過嚴謹的醫學研究或眾多的實驗證實,不一定是很正確的。

 

盡信書不如無書,應該多看看不同的育兒經驗與作法,最後經過自己的腦袋思考,歸納出最適合寶寶個性的育兒方法。」

 

 

比喝奶更重要的需求

媽咪又說話了:「那當寶寶晚上吵著要喝奶的時候,我是應該要回應他,還是放任他哭直到他睡著呢?」

 

我說:「其實這沒有標準答案,有些媽咪照著某些育兒書籍上的方法,結果寶寶也很配合,很快就可以訓練出一覺到天亮的寶寶。可是有些寶寶就是不適合這個方法,反而容易讓寶寶哭得聲嘶力竭、甚至發生危險。媽咪們可以多回應寶寶的訴求,這個對建立寶寶的安全感是很重要的!」

 

媽咪說︰「這麼小的寶寶就需要建立安全感了嗎?我以為只要能讓他吃飽睡飽,滿足他的各項生理需求,他就可以順利長大了……。」

 

我說︰「妳錯了喔!寶寶對於安全感的需求,甚至比喝奶吃飽還重要呢!妳有聽過恆河猴實驗的故事嗎?它是一個很有名的心理學家的實驗。這個實驗十分殘忍但也是一個創舉的試驗。

 

實驗是把一群剛出生的恆河猴帶離親生母親的身邊,然後給了牠們兩種選擇當做代理的媽咪。一個是鐵絲網做的盒子,會源源不絕地提供奶水;另一個是做成像猴媽咪樣子的絨布玩偶,可以讓小猴子抱抱。心理學家觀察著小猴子會喜歡哪一個當成牠的代理媽咪。」

 

「我 們理所當然的都會以為小猴子為了活命與生存,一定會選擇供應牠奶水的鐵絲網媽咪。然而出乎意料的,小猴子除了肚子餓了會去找鐵絲網媽咪之外,其餘的時間, 小猴子想都不想就跳到絨布玩偶媽咪身上,緊趴著不放。絨布玩偶媽咪除了擁抱的感覺之外,什麼都沒辦法給,但這就已經足夠小猴子一直抓著不放。

 

這證實了,愛與安全感的起源,不只是生理需求的滿足與吃飽,更重要的是愛的接觸!後來心理學家又進行更殘酷的實驗,他讓絨布玩偶媽咪開始會射出一些水柱或鐵釘攻擊小猴子,然而,出乎意料的,小猴子反而更加義無反顧地奔向絨布玩偶代理媽咪溫暖的懷抱之中、尋求安慰。」

 

「所以啊,令人驚訝的是,寶寶有比吃飽之外更重要的需求,就是愛與安全感,而且是從他們一出生就有的本能。爸媽給予的愛,甚至可以讓寶寶以生死相許啊!」

 

 

醫學小知識

寶寶很需要安全感!甚至在心理學家的實驗中,比吃飽的生理需求還要更加重視。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寶寶的感覺,原本他舒適地待在一個溫暖的子宮裡面,溫度高達37℃,待了三十幾週漫長的日子,一下子來到一個冰冷的室溫環境,可能只有25℃,而且周圍沒有任何熟悉的液體軟軟的包圍著他。

 

這是一個全新而且陌生的環境,聽不懂別人的表達、自己想表達什麼也沒有人可以了解,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刺激,你可以想像寶寶的感覺嗎?真的是很沒有安全感而且充滿挑戰。

 

如 何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這在寶寶的情緒發展裡面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延續到他長大成人、以及他的性格和他與同儕的互動。一個從小餓了沒有人餵食、哭了沒有人 來安慰、尿布濕了沒有人理會的寶寶,是得不到足夠的安全感,因為初生的寶寶能力非常有限,他只能憑藉著爸爸媽咪與他的互動來漸漸建立他的安全感和正向的人 際關係。

 

一個從小被愛環繞,需求都可以得到適當回應的寶寶,他會漸漸辨識出這個世界是友善、溫暖、歡迎他的,他的情緒也可以得到正向的發展,奠定安全感發展的重要基礎。

 

而一個從小被忽視與漠視、得不到任何安全感的寶寶,會加深他的不安與無助感,減低他適應四周環境的能力,會很深刻的影響他的性格,甚至可以影響到他以後成為情緒障礙、過動、冷漠性人格、甚至反社會性人格等等的不良少年。

 

 

如何建立寶寶的安全感?

首先要學著辨識寶寶的情緒。耍賴?撒嬌?有需求?還是真的已經很不舒服控制不了了?每個寶寶的個性不一樣,有的是好吃好睡,有的是高需求的寶寶、很堅持一定要得到想要的滿足,於是媽咪的回應也就要不一樣,沒有一定的答案。

 

不是說一定不要理他或是一定要回應他,而是要看寶寶的個性與氣質、媽咪的個性、當下實際的狀況、與四周的環境而定。

 

如果已經辨識好寶寶的情緒,知道寶寶真的有需求時,再來用心地觀察寶寶的需求、並且適度地回應他,這是建立寶寶安全感很重要的一件事。因為寶寶不會言語、也難以表達自己的想要,這時候媽咪要學會辨識寶寶的需要,就好像偵探一樣找出蛛絲馬跡與真正的答案。

 

寶寶有哪些需求會造成煩躁不安、扭來扭去、甚至大聲哭鬧呢?常見的有:

1.肚子餓了:思考一下是否到了喝奶時間,以手指摸摸寶寶臉頰,觀察是否急著尋找媽咪的乳房。

 

2.大便或尿布濕了:檢查尿布是否需要更換。

 

3.穿太多太熱:摸摸脖子、看看寶寶的頭髮有沒有滲出汗水?

 

4.穿太少太冷:摸摸寶寶的手腳,是不是太冰冷了?

 

5.想睡覺:寶寶累了想睡覺也會哭泣。觀察是否到了習慣的睡覺時間、眼皮是不是都要闔上了、不停打哈欠?這時可以輕輕拍拍他的背,讓他準備睡覺。

 

6.想要陪伴:躺久了會讓寶寶太無聊,他會以大哭的方式引起注意。這時可以抱抱、輕輕搖動他、貼近身體給他安全感、或是與他説説話。常跟寶寶有互動,對情感的發展很有助益。

 

7.認人與怕生:六個月左右的寶寶開始會怕生,寶寶看不到媽咪或接觸到陌生人,會本能的害怕而哭鬧。媽咪如果到別的房間,可以讓寶寶聽見自己的聲音,跟他說說話,讓他知道媽咪沒有遠離。

 

8.突然被聲音嚇到:抱緊寶寶、或握住寶寶的手安撫他,溫柔地讓他漸漸平靜下來。給他一個玩具或糖果,轉移他的注意力。

 

9.生病了:從外觀觀察有什麼不對勁?是不是吃不好睡不好?臉色很差很疲倦?哭泣是否可以很快被安撫?有沒有發燒、起疹子、不舒服的症狀、大便型態有沒有變化?發現不對、盡早就醫。

 

10.跌倒了:正在學爬或學站時,平衡感不好的寶寶容易被跌倒的自己嚇到而大聲哭泣。

 

11.不如己意:想吃什麼或想要什麼玩具卻拿不到、玩什麼遊戲感到厭煩或不喜歡。這時媽咪可以盡量回應寶寶的需求、降低他的焦慮感。

 

 

7個小方法 建立寶寶安全感

1.幫寶寶按摩:爸爸媽咪溫柔的手觸碰著寶寶,會讓寶寶感到安心溫暖而且非常舒適。

 

2.輕柔地說話:在寶寶耳邊溫柔說話,表達愛意,說聲我愛你,寶寶會漸漸理解而懂得。不用吝嗇向寶寶表達你的愛,常常甜言蜜語跟寶寶說話,寶寶就像一面澄澈透明的鏡子,有一天你會驚訝地發現,等他會講話的那一天,他也會毫不吝嗇地向你表達愛意,甜滋滋的常把「媽咪我愛你」掛在嘴邊。

 

3.固定主要的照顧者:盡量是同一個照顧者,且不要經常更換。

 

4.多多擁抱:貼近的體溫會讓寶寶感覺到安全感。

 

5.常常陪伴:利用寶寶情緒好或精神佳的時候,陪伴他玩喜歡的遊戲、帶他散步、唱歌給他聽。了解並支持寶寶情緒上的需求,寶寶就會漸漸對你產生信任感,而且你會成為他最喜歡的人之一。

 

6.漸進性:離開的時間採取漸進式加長,一開始只有一兩分鐘,慢慢加長成五六分鐘,讓寶寶心理和思想上有個準備。

 

7.放音樂、催眠曲:輕柔的音樂讓寶寶覺得愉快、身心放鬆。也可以隨著節奏、輕拍寶寶的背打打拍子或溫柔撫摸。

 

 

醫病更和諧

坊間有許多育兒的書籍,媽咪們常常會拿著書中的知識來詢問醫師,醫師們也都很樂於討論。但建議媽咪可以多看幾本,因為這樣子獲得的育兒知識會比較全面,而且可以從中擷取較適合寶寶的教養方式。

 

沒有一本書可以涵蓋所有的情況、也不一定全部都是對的,寫書的作者可能只是聽取部分人的經驗、或是用自己成功的經驗就寫出一套育兒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每一位媽咪與寶寶。

 

而且理論與現實有一段很大的差距,用了某些書中的方法,媽咪可能會很有挫折感,怎麼寶寶還是哭個不停或是哭得聲嘶力竭,這個時候,可以嘗試但不需要太執著,因為每個寶寶有差異性,個性與性情都不一樣,甲媽咪認為很棒的育兒方法,不一定適合乙媽咪。

 

從來就沒有統一的一套教養方法,如果看了一本育兒書就可以把小孩養得很好沒有問題,那怎麼還會有人說帶孩子如此辛苦呢?在執行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很多煎熬,媽咪們還是要多看多聽、多與醫師討論。

 

至少醫師們讀過的書很多都是正規標準的醫學教科書籍、有經過較為嚴謹的資料數據佐證或許多次的試驗證實,而不只是「聽說」或少數人的「經驗」。

 

盡信書不如無書,長輩的意見和醫師的話都可多聽聽。重要的是每個寶寶都不一樣,仔細觀察著寶寶真正的需求、了解他的個性與氣質,相信自己當媽咪的直覺與天性,育兒之路一定都會走得越來越穩當!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媒體」是教養的阻力or助力?

育兒生活 7月號 NO.290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政大新聞系副教授 江靜之
參考資料/《批判的媒體識讀》(正中書局)、媒體識讀教育月刊第40期、《媒體識讀》(揚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學生媒體素養調查研究
攝影/2026兒童拍拍(0955871691)
化妝/小敏
演出/帥氣寶貝:西打

什麼是媒體識讀(media literacy)?為什麼我們需要擁有媒體識讀的能力?電視會讓孩子變得暴力、注意力不集中?!真的不該讓學齡前孩子看電視嗎?

 

 

 

媒體識讀是什麼?

媒體識讀由英文media literacy翻譯而來,從字面上解釋為「認識、解讀媒體訊息的基本能力」。換句話說,「媒體識讀」是媒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份,有助於減少閱聽人(包括兒童、青年,以及成人)任由媒體操控,進而知道與善用自己能夠主動近用媒體的權利與力量。

 

英、美開啟媒體識讀運動

英國應是最早發展媒體教育的國家,早在在90年代初期,英國就巳經有超過1/3的學校實施進階媒體研究課程,對英國人而言,了解媒體運作機制是公民終生學習的課目。

 

美國也在1989年成立「媒體識讀中心」(The 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關注媒介暴力、兒童收視媒介等議題,並展開有系統地推廣活動,1998年美國國家傳播學會(National Commuunication Association,簡稱NCA)提出幼稚園到高中說、聽、與媒體素養標準及應具備的能力標準說明(K-12 Speaking, Listening,and Media Literacy Standards and Competency Statement),實施傳播教育方向等。

 

 

閱聽人解讀媒體訊息4層次能力

政大新聞系副教授江靜之指出,閱聽人解讀媒體訊息的能力分為以下四種層次:

 

第一層:知道最表層文字、語言、畫面所傳達的意義

 

 

第二層:了解弦外之音

除了表面文字或語言所傳達的意涵,還有藏在下面的意涵,例如,媒體「標籤」、「反諷」某特定族群,對七年級生的評價用語不脫「抗壓性低」,更進一步將這群新生代的工作者定名為「草莓族」,讓人一聽到七年級生或草莓族,就認定所有七年級生都是為外表光鮮、內在脆弱的一群人。

 

 

第三層:閱聽人對媒體內容進行反抗

當閱聽人看到媒體內容的時候,會有自己不同的感覺與意見,並且思考著自己是否認同該內容,就是所謂的對內容進行反抗。

 

例如,當看到電視劇中正在演(講述)一個婆婆欺負著媳婦,電視機前面的媽媽們可能會認為婆婆一直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媳婦,實在太不應該了;換句話說,人們並非對於看到的所有媒體內容都照單全收。

 

 

第四層:主動的力量

兒童及少年福利團體、女性社團與其他社會團體一再批評媒體惡質表現,也出現一波又一波「關機運動」,主張關掉電視救台灣。

 

所 謂主動的力量指的是閱聽人除了「被動地」不看、不聽、不接受之外,以更多主動的行動來做些什麼,例如,早期主動的行動力量之一是利用報紙的讀者投書,讓媒 體了解閱聽眾對他們內容有所質疑或有不同的見解,然而,進入到網路時代,每個人更容易取得自己的發聲平台,進而讓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與媒體不同的意見與想 法,進而發揮影響力。

 

 

真的不該讓學齡前孩子看電視嗎?

電視的魅力:形聲組合,容易投入

《媒體識讀》一書提到,英國作家歐威爾(George Orwell)曾出版了一本名為《一九八四》的小說,文中預測1984年之後,獨裁者可以利用電視完全控制人們的行為。雖然至今電視的功能並未被政治獨裁者所壟斷,但他的預言精神是存在的;那就是電視的功能不容小覷!

 

電視兼具了聽覺與視覺的作用,是文字、聲音、影像的綜合,無論是什麼內容都容易給人身歷其境的感覺,情感投入深,形成一種情感的替代,這也說明了無論韓劇、本土劇都可以引人入勝,讓人隨著劇中人的情緒高低起伏。

 

 

嬰幼兒看電視,影響注意力發展?!

此外,電視最大的特色是能夠突破空間的障礙,由於電視無法如印刷媒體般可讓人短時間內重複瀏覽,觀看電視時必須聚精會神,注意發展,並且立即做出反應,因此,也有人提出長期觀看電視會影響到思考、注意能力。

 

美國《小兒醫學期刊》(Pediatrics)2004年4月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嬰幼兒看電視可能會導致學齡前出現注意力不足問題,這項研究針對1歲與3歲這兩個族群,就每日看電視量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看電視時間與注意力受影響成正比,每多看1小時的節目,學齡前就多出10%的機率出現注意力的問題。

 

以1歲族群為例,研究顯示,接受調查的1歲孩童當中,有36%不看電視,37%每天看1〜2小時電視的孩童,多了10〜20%的機率注意力會出現問題;14%每天看3〜4小時電視的1歲孩童,比不看電視的孩童多了30〜40%的注意力問題發生率。

 

研究人員表示,幼童注意力出現問題與節目內容無關;電視上快速閃動的影像,可能才是影響腦部正常發育的元兇。

 

新聞短波:每天只看1.5小時電視 小孩睡眠就會受影響

美國、西班牙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學齡前幼兒、學齡兒童每天就算只看1.5小時電視,也會影響睡眠時間,讓睡眠時間縮短。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線上版「美國醫學會兒科醫學期刊」(JAMA Pediatrics)。

 

研究首席作者西班牙巴塞隆納環境流行病學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Marcella Marinelli表示,電視會更改孩童的睡眠量。這篇針對超過1千7百位小孩所做的研究發現,睡眠減少是肥胖與行為問題(例如:注意力缺乏過動症)的風險因子!

 

這項研究顯示,父母應該要限制看電視時間。美國兒科醫學會則建議,未滿2歲的小孩不宜接觸任何電子螢幕。2歲以上的孩子接觸電子螢幕時間一天只能控制在1、2小時以內。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資訊,學齡兒童每天晚上睡眠時間多半為11〜13小時,多數小孩在5歲的時候就已經沒有睡午覺的習慣。5〜12歲兒童每天晚上睡眠時間則需要10〜11小時。(資料來源/聯合晚報)

 

 

幼兒看電視,越看越暴力?

別忘了手機遊戲、網路卡通、戶外廣告也是媒體

江靜之副教授認為,爸爸媽媽不妨先想一下,自己不想讓學齡前孩子看電視的最主要原因究竟是什麼?

 

事實上,這個時代的孩子是不可能完全不接觸媒體,電視只是眾多媒體之一,看看孩子身邊的手機遊戲、網路卡通,甚至出門,走在路上看到的廣告看板等,這些全都是媒體,這些媒體當中也有可能大量充斥著影響孩子的內容。

 

 

爸媽可以怎麼做?

慎選優質內容

孩 子不見得一定是自己透過電視才會知道最近媒體在說什麼(流行什麼),就算在家刻意不讓孩子看電視,當孩子進入到幼兒園之後,也很容易就會透過別的小朋友知 道媒體在說什麼(流行什麼),因此,江靜之教授認為,與其從小禁止孩子看電視,不如在孩子最早開始接觸電視這個媒體時,先幫孩子選擇優質節目內容。

 

首先,可以善用電視「分級制度」:限制級(未滿18歲不宜觀賞)、輔導級(未滿12歲之兒童不宜觀賞,12歲以上未滿18歲之少年需父母或師長輔導觀賞)、保護級(未滿6歲之兒童不宜觀賞,6歲以上未滿12歲之兒童需父母、師長或成年親友陪伴輔導觀賞)、普遍級(一般觀眾皆可觀賞)的四級觀賞規範。

 

此外,心理學者藍三印對於如何選擇電視節目,也提供2項指標,做為參考:

 

●是否合乎教育性

對於身心還未成熟、判斷力不足的孩子來說,有些電視節目內容確實是有害無益,例如:怪力亂神、色情暴力等節目,可能會為孩子們帶來錯誤的示範,產生負面影響。

 

反之,教導孩子如何愛護自然和動物、如何敦親睦鄰、如何生活自理、激發創意和思考等,都是十分有益的內容,對於培養孩子健全人格、社會適應、生活知識吸收和運動也都有正面意義。

 

●是否具知識性與啟發性

能夠提供生活、藝文或人文社會、自然科學方面常識的節目可以增廣見聞,拓展孩子的視野,培養國際觀,比較典型的節目像是Discovery、Knowledge、國家地理頻道等。

 

 

勿把媒體當保母,爸媽陪伴在旁最重要

江靜之副教授強調,爸媽不要等到孩子有負面行為出現的時候才將責任推給媒體,而是平時除了注意不要將媒體當保母、為孩子選擇媒體內容之外,還應該陪伴著孩子一起觀看。

 

例如,許多卡通片的情節在打打殺殺後,主角們還可以笑嘻嘻地活著,孩子可能還會覺得有人被打飛出去、牆壁被打凹一個洞,很有趣好笑,孩子的認知能力也許不見得能夠理解:「隨便欺負別人、搶別人東西、動手打別人是不對的行為。」進而在現實生活中產生模仿的行為。

 

如果爸媽能夠陪伴孩子一起觀看,就能夠在第一時間協助孩子進行理解、傳遞適當的價值觀,當孩子有疑問,主動詢問時,也能夠立即給予回應。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