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愛小孩的優良保母~kitty媽媽

我是受過專業訓練(保母核心課程)國家考試合格(保母執照),透過層層的把關,讓您更放心把您的寶貝交給我照顧。有保母人員專業訓練課程結業證書;也有多年的幼教經驗、育兒經驗及母乳哺育(本身也曾是母乳媽媽);是一位愛孩子的媽咪。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十興路(近中正國小、中國沙輪)
時間:全日托、日托

電話 :0937-156470
 

 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是我必備的,並為幼兒準備了安全、衛生的環境,帶著一顆喜愛孩子的心,給予你們的小寶貝最好的呵護、照顧。

      位於中正國小附近的社區, 通風良好,家庭成員單純,無人抽煙、沒有寵物。針對幼兒需要備有專屬嬰、幼兒房(內有冷暖空調,安全地墊,也可供爬行練習)、安全地墊遊戲區、幼兒安全門、嬰兒床、幼兒小床、Baby 學習用餐椅、消毒鍋、溫乳器、手推車、澡盆、幼兒便器等等

在學習方面則準備了不同年齡所需的書籍及玩具,提供孩子充分發展的學習所需,備有安全玩具、教具、童書、繪本、音樂CD、故事CD…等等

除了照顧寶寶的日常基本所需、製作寶寶日誌,我還會觀察寶寶的各項發展給予適當的練習,大一點的寶寶則會製作新鮮、營養豐富的副食品、生活常規引導、說故事、…等等,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並以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來照顧您的寶貝,更多加了一份小心,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來這裡的孩子絕對能被妥善照顧, ,只要多用一點心,就能發現寶貝各階段的需求、發展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托嬰中心好,還是保母好?

嬰兒與母親 7月號 NO.453

諮詢/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 簡慧娟
採訪撰文/吳慧敏
模特兒/氣質媽咪Ariel&卡哇伊寶寶Pika
梳化/蔡琇惠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幾乎每個父母都想要陪伴在孩子的身旁,看著他們長大、記錄他們的生活,但又掂量著家經濟入不敷出,必須得外出工作,這時候就得苦思寶寶究竟該托給誰照顧? 除了收費考量,大部分的父母最關心的就是挑選友善的托嬰環境!托嬰中心和保母又有哪些差異?怎麼選才安心呢?

 

 

 

國人常見的托嬰方式有以下幾種,您會選擇哪一種呢?

1.將孩子托給親友,但是擔心和長輩的育兒觀念不合。

2.選擇家庭保母,但卻擔心品質良莠不齊。

3.選擇托嬰中心,但是寶寶得和一大群的孩子共處一室。

4.自己的孩子自己帶,但必須放棄原有的工作或是請領育嬰假。

 

 

托育現況

民國101年1月1日起,幼托整合政策正式上路,依〈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將過去的「托兒所」與「幼稚園」整合,改制為「幼兒園」,只限招收2至6歲的孩童,統一由教育部(教育局處)管理。

 

過去幼稚園、托兒所兼辦托嬰中心的模式,在民國102年全面分開實施為「幼兒園」與「托嬰中心」。針對家中有未滿2歲嬰幼兒的家庭,如果非由父母或單親一方照顧者,通常會將寶寶送托親友、保母、或是托嬰中心照顧

 

臺灣現階段約有41萬5千多名未滿兩歲的嬰幼兒,絕大多數的寶寶都是家長自己或委託親友、或是居家保母照顧,送托托嬰中心照顧者則為少數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署長簡慧娟表示,截至103年4月底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立案的私立托嬰中心有507所、公辦民營的托嬰中心有56所,共收托有11,832名嬰幼兒,占全國未滿兩歲嬰幼兒總數2.84%,明顯看出托嬰中心非國人首要的送托習慣和選擇的方式。

 

另一方面,截至103年4月底,共有36,007名加入社區系統的保母登記,可以收托的嬰幼兒人數有72,014名,但實際上托育的嬰幼兒人數有52,508名,收托的涵蓋率72.91%,占全國未滿兩歲嬰幼兒總數12.62%。

 

我們可以再從另一點來分析,根據成功請領托育費用補助的比例來看,請領親屬托育津貼補助者29,930名、一般執業保母托育人員22,578名、托嬰中心補助者11,832名,合計64,640名。從此數據來看,約有35萬多名嬰幼兒由家長自己托育、親友、或是沒有相關資格的保母代為照顧,也是占最多比例的托嬰方式。

 

 

友善托育環境哪裡找?

簡慧娟署長提到,政府為推動與提升托育環境的管理,讓孩子都能受到良好品質的托育照顧,預計在今年12月1日透過法令的規定與管理,讓所有符合居家托育資格的合格保母必須向各地縣市政府辦理登記,提供在職訓練、健檢、保險費等誘因吸引合格保母加入,希望透過政策的管理提升托育品質。

 

除了立案的托嬰機構,家長在選擇保母時,可優先參考合格保母的相關登記,藉以提升嬰幼兒的托育品質與安全。

 

但是,無論是托嬰機構還是保母選擇,簡慧娟署長認為,除了政府透過法令加強托育環境的管理和提升品質之外,家長的監督力量才是第一線的守門員,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受到最好的照顧。

 

因此家長在選擇托育機構或是保母時,除了托育環境、空間設施的評估,也必須瞭解托育人員是否符合資格、專業知能、人格特質等,經實地參觀托育環境與托育人員親自晤談後再行決定,日後也必須持續了解及監督保母的托育狀況。

 

 

快速瞭解!托嬰中心托育概況

現階段合法立案的托嬰中心,以照顧未滿2歲幼兒為主。經營的方式分成私人經營管理,以及政府交由民間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 (公私協力),主管機構為各地方政府。家長究竟該如何選擇托嬰中心,首要條件便是選擇合法立案的托嬰中心。

 

而由政府提供經費,委託民間非營利組織管理營運的公私協力的托嬰中心,主要目的是提供民眾平價優質的托育服務。但因為收托配額少,許多家長認為公私協力托嬰中心不見得有機會申請得到。

 

對此,簡慧娟署長指出,公私協力托嬰中心肩負行政部門的任務,有優先照顧經濟弱勢的義務、減輕父母育兒的經濟負擔,公私協力托嬰中心增設,涉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及經費而定。

 

此外,托嬰中心費用不一,這是因為收費標準會隨著各地生活水平不同而調整,像是都會地區的托嬰中心或是保母費用普遍高於郊區,新北市各地的保母收費因區域而有不同。

 

不過,雖然托嬰中心的收費價格大多比居家保母便宜,但托嬰中心的額外收費及托育時間也常成為許多父母的考量,最好事先了解所有的收費細項,還有托育時間能不能和父母的工作時間配合,都需要好好地評估。

 

托 嬰中心較令家長擔憂的問題是,孩子必須和多數的寶寶共處一室,增加疾病傳染的機會。民眾該如何選擇合格的托嬰中心?除了可從政府網站上查詢機構立案名單 外,各地方轄區內的托嬰中心必須定期接受各地方政府的聯合稽查、訪視輔導、專業人員職前及在職訓練,和其他相關法令規定的事項,並且定期公告訪視結果提供 民眾查詢。

 

 

人員資格、托育比例

受僱托嬰中心之護理人員、教保人員、助理教保人員或托育人員,應符合「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員資格及訓練辦法」等相關法令規定。

環境資源、機構設置

托收對象、人數、設施設備、場地面積、專業人員資格條件等事項,應符合「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私立兒童及少年機構設立許可及管理辦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托嬰中心托育管理實施原則」等相關法令規定辦理。

收費標準

依各地區不同

就業者家庭部分托育費用補助

1.一般家庭:申請人經稅捐稽徵機關核定之最近1年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未達申報標準或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者,補助每位幼兒每月2,000~3,000元(有3位以上子女的家庭,未滿2歲幼兒需送請保母托育者,補助對象不受父母(或監護人)雙方或單親一方皆就業,及最近1年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未達申報標準或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限制)

 

2.低收入戶補助每位幼兒每月3,000~4,000元。

 

3.收入戶、家有未滿2歲之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幼兒之家庭、特殊境遇家庭、高風險家庭,補助每位幼兒每月4,000~5,000元。

(整理製表:吳慧敏/參考資料:托嬰中心托育管理實施原則、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計畫

 

 

家庭保母

保母人員通常有兩種形式,一是受僱到家中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另一種則是在保母的家中提供未滿12歲的兒童給予照顧。簡慧娟署長指出,無論是托嬰中心、社區保母系統的保母,都需領取相關證照或是受訓結業。

 

每年需參加地方政府或社區保母系統辦理18小時的在職研習訓練;並接受社區保母系統、各地方政府的訪視輔導員進行居家環境檢查及托育行為輔導等。

 

民眾該如何選擇保母?簡慧娟署長表示,建議家長實地拜訪保母的居住環境、出入動線、清潔衛生(寶寶料理製作過程等)、安全設施(是否有防撞、防墜措施等)、孩子的活動空間等,家長應詳細的和保母晤談,從談話的過程中瞭解照顧孩子的理念、保母的專業經驗、特質是否兼具愛心和耐心、如何和寶寶互動、教材教具是否適合寶寶的年齡等觀察面向,找出彼此都可接受的方式。

 

此外,簡慧娟署長提到,父母也要留意保母家中其他成員的身心狀況,例如家中是否有人酗酒、品行不良等情形,而保母本身的健康狀況也需要注意,建議至少兩年一次定期身體健康檢查。

 

目前保母除經由街坊鄰居的口耳相傳,也可以透過社區保母系統媒合,保母有其經驗與特質,除了注意保母人員的專業技能之外,執業保母沒有加入社區保母系統,父母雙方均就業的家庭將無法申請托育費用補助。

 

 

人力證照

年滿20歲,取得保母人員技術士證;年滿20歲,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幼兒保育,家政、護理相關學程、科、系、所畢業;年滿20歲,修畢保母專業訓練課程且領有結業證書者,並加入社區保母系統。

環境資源

居家

照顧人數

托育人員同一時段每人至多照顧兒童(含保母本人的幼兒)4人,其中未滿2歲者最多2人。每一個保母照顧全日或夜間托育兒童至多2人。保母聯合收托者,每名托育人員各可照顧未滿2歲幼兒2人,唯同一場所收托達5人應立即申請托嬰中心設立許可。

收費標準(以月計)

日托(約7~12小時):15,000~20,000元不等

半日托(約3~6小時):7,000~15,000元不等

就業者家庭部分托育費用補助

1.一般家庭:申請人經稅捐稽徵機關核定之最近1年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未達申報標準或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者,補助每位幼兒每月2,000~3,000元(有3位以上子女的家庭,未滿2歲幼兒需送請保母托育者,補助對象不受父母(或監護人)雙方或單親一方皆就業,及最近1年綜合所得總額合計未達申報標準或綜合所得稅稅率未達20%限制)

 

2.中低收入戶補助每位幼兒每月3,000~4,000元。

 

3.低收入戶、家有未滿2歲之發展遲緩或身心障礙幼兒之家庭、特殊境遇家庭、高風險家庭,補助每位幼兒每月4,000~5,000元。

(整理製表:吳慧敏/參考資料:居家托育管理實施原則、保母托育管理與托育費用補助實施計畫

 

親友型保母可領取育嬰津貼

100年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時,鑑於有照保母多數未實際執業,而無照保母卻有收托照顧幼兒之事實,加以嬰幼兒交由非專業人員照顧導致意外事件頻傳,為使其得以受到安全無虞之照顧,爰於該法第26條第2項修正放寬保母資格。

 

自民國101年7月起,政府配合該法將托育補助的資格與對象放寬,只要20歲以上(沒有年齡上限,因此家中的祖父母都可參加),經126小時保母專業訓練課程結業取得結業證書或幼保、家政、護理相關科系畢業者,也能加入社區保母系統,每個月另補助送托家長2,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費用。

 

最後,簡慧娟署長表示,站在政府的立場,將盡全力協助提升托育品質、建構友善的托育環境,並加強托育人員的職前和在職的托育訓練、充實專業知能,相對家長的督促會是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力量!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開Baby的戀物情結

嬰兒與母親 6月號 NO.452

採訪撰文/郁筱惠
諮詢/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 李依親
內文攝影/樂芙米寶寶攝影(02-2362-1588)
Model/可愛寶寶 陳懋騰

妳家寶貝對奶嘴、手指、小被子、娃娃布偶、紙張、玩具小汽車,總是愛戀不捨,甚至有難捨難分的情結嗎?什麼樣氣質的寶寶,較容易對物品產生依戀?該怎麼教 孩子慢慢消退對奶嘴的執著,放開愛不釋手的物品呢?本篇邀請資深臨床心理師,帶您解開寶寶戀物情結的小小困擾!

 

 

為什麼Baby易有戀物情結?

1.有別於成人的特殊戀物癖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李依親指出,寶寶對物品依戀的傾向,事實上並非「戀物癖」。因為「戀物癖」是指成人對特殊物品的收集癖與玩物癖,患者常在拿到物品時會產生某種「興奮感」。但寶寶對於小被子和奶嘴的依戀,則屬安全感的慰藉而非興奮感,因此並不等同於戀物癖。

 

 

2.有別於自閉兒的行為表現

然而臨床心理師特別要提醒的是,某些幼兒「特別專注某一台小車車」、常隨身攜帶「收集來的紙張」,或是常把玩手指,加上對人的興趣明顯偏低、互動性弱,那麼家長則必須額外留意孩子是否有疑似自閉症的特徵行為表現。

 

 

3.主因:媽媽關愛的替代物

剔除成人戀物癖、兒童自閉症傾向外,大部分寶寶的戀物情結多半是屬於正常發展中由依賴進展到獨立的過渡行為。寶寶約滿6個月大至1歲半時,逐漸了解爸媽即是「安全堡壘」,並鎖定在「安全堡壘」的範圍內放心的玩。

 

例如放寶寶自己爬行、走路,不到半分鐘或1分鐘時,寶寶就會回頭看看媽咪還在不在,若看見媽咪還在,也就會持續的玩。這也就是寶寶對「安全客體」最明顯的依戀表現。

 

臨床心理師李依親表示,孩子2歲左右進入「分離」與「獨立」的發展里程轉換,亦即寶寶與主要照顧者(媽咪客體=安全堡壘)要展開一場「分離」與「獨立」的掙扎過程,在寶寶開始探索環境、學習獨立的同時,需要持續確認「安全堡壘」的存在,也才能令寶寶安心的擴大探索範圍。

 

在 此階段,寶寶同時逐漸長大,有些狀況下必須與媽咪分離,例如必須上幼兒園或去保母家,這種不能隨時都能看見媽咪的狀況下,某些孩子就會發展出藉由「依戀物 品」來補足媽咪安全客體的角色,以便能獲取安全感,而出現依戀某些物品才能安心的行為表現,像是寶寶在自行入睡前,必須吃奶嘴、捏著小被子或抱娃娃等。

 

寶寶對物品的依賴強度,也有輕重。如果對於依戀的物品,已經到了白天、不在家裡、上學的時候,都還表現過度強烈的依賴,例如把寶寶執著的物品拿走時,寶寶甚至會尖叫、大聲哭泣等反應強度過大的話,就屬於情境蔓延的過度依戀。

 

臨床心理師李依親表示,這類情境蔓延的過度依戀,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可能與「安全感不滿足」有關,某些特質的寶寶,即便家長提供了符合一般客觀標準的安全感,寶寶卻仍然很有可能還是會覺得不足夠,而仍然表現出過度依戀物品的傾向。

 

 

Baby何種氣質,容易過度戀物?

在寶寶九大氣質的評測向度中(可詳見嬰兒與母親5月號),若寶寶的情緒品質較偏負向、情緒反應強度較激烈,且情緒的主要表現多屬於焦慮,則較可能出現過度依戀的行為表現。

 

不過,臨床心理師李依親說,也有些孩子情緒品質傾向溫和,但仍然會有他特別喜歡的小被被喔!只是當寶寶的氣質屬於注意力不易分散、堅持度較高類型,物品依戀行為比較容易令家長感到頭疼與困擾。

 

比 如說,同樣是習慣吃奶嘴尋求慰藉的寶寶,當爸媽想進一步訓練寶寶戒奶嘴,或取下奶嘴以便清洗時,普通堅持度的寶寶可以順利接受,但注意力集中、堅持度高的 孩子則會持續跟爸媽力爭到底。因此,寶寶若注意力分散,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則很快會忘了吃奶嘴而選擇玩玩具,因此戒奶嘴就對他容易多了。

 

 

戀物情結重,並無好壞!

臨床心理師李依親表示,寶寶戀物並無所謂的好、壞,即使程度偏重也可能只是與寶寶的先天氣質有關,代表這個特定的依戀行為較不容易被處理,不代表寶寶是心理不正常,絕不能因此去斥責孩子。

 

對於物品有過度依戀的孩子,其實也有正確的引導模式可供參考。臨床心理師李依親建議,通常約等到寶寶3歲起,孩子成熟度較高時,家長可以考慮是否需要開始讓寶寶學習脫離這類的依戀物。諸如下述「奶嘴」、「小被子」為例來引導:

 

 

1.逐漸消退(奶嘴)

像是家長可以跟寶寶輕聲細語的說:「哇!妳看奶嘴髒髒了,我們拿去洗。」然後,慢慢拉開寶寶和奶嘴的距離,並且逐步拉開和奶嘴的短暫分離時間。

 

例如,一開始家長可跟寶寶一起清洗奶嘴,下一次則漸漸改為在寶寶的面前清洗奶嘴,然後下次就是媽媽單獨拿去洗,然後再下一次,奶嘴洗完還要等晾乾了才能吃,甚至於下次還可以告訴寶寶,奶嘴晾乾要再多等個幾天;亦即是讓寶寶離開奶嘴的時間要慢慢拉長。

 

 

2.逐漸替代(小被子、娃娃等)

若孩子很執著小被被A,那麼家長不妨再拿另一條小被被或小手帕B,與他原本喜愛的小被被A放一起,每次都讓A與B重複出現,並讓孩子同時配在一起,配久了以後,試著把B替代掉A,即便寶寶變成執著B也沒關係,只要再利用替代方式,繼續加上另一條小被被C、D、E。

 

那麼漸漸的,寶寶就會有很多的依戀物,但是真正的依戀是屬於單一性的專注於一個,當依戀的物品變多的時候,那麼依戀的程度也就會下降了。

 

 

家長的正確心態

寶 寶依戀物品,會對寶寶造成什麼不良的影響嗎?臨床心理師李依親答,其實這種情況對學齡前的幼兒來說,並沒有什麼所謂不良的影響。但除非寶寶的依戀傾向,持 續蔓延到學齡期,像是有些寶寶會把自己的依戀物,要求堅持要一起帶去上學的話,那就會比較容易造成生活適應與團體生活的影響。

 

當然,上述的例子發生機率並不高,但若家長想要改變孩子依戀物品的行為,則以下正確的心態及作為可提供教養參考:

 

 

1.不要強烈禁止寶寶

避 免直接跟寶寶說不可以,或者直接把寶寶的心愛物給偷偷丟掉,然後在孩子回家的時候,突然發現東西消失了。因為「依戀物」代表的是「父母的關愛」,也是安全 感的來源,如果突然消失,可能造成孩子與父母關係的緊張狀態,孩子也較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躁動不安的表現,像是孩子晚上會睡得不好,甚至有些孩子也變得 愛哭等等。

 

 

2.給寶寶有品質的陪伴

寶寶依戀物的存在,歸根究底代表的是父母的關愛及安全感,過度依戀物品則可能在提醒父母的愛還不夠滿足寶寶完全的需要。每個孩子被關愛的需求程度不同,當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並非就是家長有問題;也可能是寶寶被愛的需求量較高。

 

當被愛的感覺不夠滿足時,除依戀「人」之外也會同時依戀「物」。所以,寶寶有戀物的傾向時,也代表是一種「需要更多爸媽關愛」的訊號,故幫寶寶把對「物」的依戀,再轉為「人」,那就要靠父母多陪伴孩子,並且是有品質的陪伴,不在於陪伴的「量」,而是重在於陪伴的「質」。

 

像孩子有需要時,家長第一時間,即應立刻清楚回應寶寶心聲、同理孩子或撫慰孩子,即是陪伴上較佳的「質」;但這並非意指在第一時間,就要立即滿足孩子的每個需求。

 

例如,當孩子嘴饞想吃時,家長不見馬上就要提供給寶寶一包餅乾,因為太快被滿足的寶寶,往往挫折忍受度也無法提升,甚至發展出過度依戀的需求。

 

反 之,家長卻可以回應說:「喔,好餓對不對,可是我們現在沒有餅乾,你再忍耐一下下就好了,好不好?」這樣即使父母沒有立刻滿足孩子,仍可讓孩子感受到你了 解他,讓他感受爸媽就在身旁,這也是一種有品質的陪伴。所以家長常有迷思,覺得自己都有滿足寶寶了,卻還弄不清楚寶寶為何仍不滿意。

 

 

3.擴展寶寶多元的興趣

現代的父母帶孩子,經常都是靠著3C產品來陪伴度過一天,若沒有3C產品的陪伴,孩子也就顯得老大無趣。若孩子一旦感覺無聊的時候,那些依戀物,往往也就立刻被孩子想起來了。因此,若能培養寶寶多面向的興趣,也就比較不容易沈迷依戀物。

 

 

4.易依戀的物品,早備替代品

就上述提及的,依戀物屬於單一專注的物品,若家長幫寶寶多準備一些可替代的物品,從小就讓寶寶輪流使用,當然也就較不易養成寶寶戀物的癖好啦!

 

 

 

 

Take Home Message

1.依戀物品是依賴到獨立的正常發展過程,不須特別處理會自然消失或轉移。

2.若是有情境蔓延或反應過強的表現,才可能與特定氣質或安全感不滿足有關

3.處理方式:(1)勿強力禁除、(2)增加有品質的陪伴、(3)擴展興趣。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膚癢、噴嚏打不停 春季花粉熱真擾人

(優 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健保署統計102年申報過敏性鼻炎及花粉熱就醫案件共計418萬件、過敏性結膜炎144萬餘件,逐月統計發現,過敏性結 膜炎於3、4、5月份案件有明顯增加之情形,花粉熱及過敏性鼻炎於10月至12月時亦另有一波就醫明顯增加情形,顯示此二類疾病因不同植物花期變化致環境 中過敏原增加,或受氣溫變化等季節性因素影響,有季節性好發情形。

基隆市衛生局指出,花粉熱為過敏性疾病,常見過敏現象如鼻塞流鼻水、打噴嚏、過敏性鼻炎或眼結膜炎,嚴重者會有咳嗽、皮膚癢、發燒、臉潮紅或焦躁不安的症狀。

回家後洗口鼻 減少過敏反應

花粉熱患者的過敏原包含蕁麻科植物、油菜花、榛樹、紫杉或榆樹等植物的花粉。花粉熱及過敏性鼻炎患者可透過藥物改善症狀,除此之外,降低過敏反應最 好的方式是遠離過敏原,有過敏經驗者需留意植物花期變化,花粉量升高或氣溫變化季節盡量待在室內,關上門窗,從室外回來後,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清除鼻內或口 腔內雜質,減少過敏原引發過敏反應。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升遷&育兒的十字路口

育兒生活 5月號 NO.288

採訪撰文/陳宥妤
諮詢/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李大華
台北張老師中心特約心理師許惠雯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蔡琇惠
演出/漂亮媽咪:吳偵鈴;帥氣爸比:吳奇軒;可愛寶貝:吳恩羽、吳恩昕

常聽人說:「人生的圓滿莫過於兼顧事業與家庭。」這也是許多媽咪內心的渴望,一邊是打拚已久、努力累積下的事業江山,另一邊則是嗷嗷待哺的親情呼喚;要放 棄任何一方都不是簡單的事!此時此刻,她們需要聆聽智慧的建言,來幫助她們做出夠好的決定。

 

 

辭掉工作當全職媽咪

許惠雯是一個擁有多重角色的行動心理師35歲的她有一對正值1歲多與4歲 多的兒女,「我平日週一到週四是在家育兒的全職媽咪,週五、週六兩天我的身分就變成替人分擔解憂、排遣壓力的心理師。」能夠像許惠雯這樣時間切割明確,同 時兼顧工作和母親身分的女性其實並不多;也因此,許多新手媽媽面臨事業正在起飛,而寶寶卻又嗷嗷待哺的情況時,往往不知該如何抉擇…。

 

 

晚婚是趨勢,女性被迫在事業&家庭做選擇

許多女性投身職場,為了在事業上擁有一片天,她們將最美好的青春奉獻,等經濟基礎穩定,往往一眨眼就過了適婚年齡;好不容易遇見心中的Mr. Right,拍拖個幾年結婚,也幸運有了愛的結晶,度過了所謂的大齡生產危機,卻躲不過孩子出生了,開始要在職場女郎與全職媽咪這兩種角色做選擇的兩難局面。

 

「兩性本來就不會是平等的,尤其在職涯發展這一塊來說,女性的干擾因素會比男性多,歷經到結婚、生子這樣的生命歷程時,很多原本進行中的事物將面臨改變。」心理師許惠雯一語道破了女性們面對事業正起飛,但又想有多餘時間陪伴孩子的困境。

 

當初許惠雯生完老大時,是標準的職業婦女,孩子託給公婆照顧,為了兼顧工作,能陪伴小孩的時間並不多;直到兩年前生了老二,她開始採取時間切割法的方式,才算真正體驗了全職媽咪的生活。女性面對自我生命歷程的轉換,的確需要做好靈活調整的心理準備。

 

 

她們在擔心什麼?

提 到在工作和扮演好全職媽媽這兩種身分裡為難的女性們,她們在擔心些什麼?為什麼這麼多女性在這問題中打轉?許惠雯說,人往往對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慌,以物質 面討論,要捨棄事業、擔任全職媽媽,家中收入勢必會減少,單靠先生賺錢這件事,對她們來說或許存在著一種不安全感;即使家中並不一定需要雙份收入,但心中 的擔憂卻還是沒有拔除。

 

另 外,伴隨孩子快樂成長雖然是一生的事情,但小孩最依附母親的黃金時期卻只有那短短數年,很多女性也會擔心當孩子有天長大了,同儕影響和自我意識高漲時,母 親的功能逐漸下降,到那時自己若想找回當年工作自信,重回職場發展,卻發現和社會早已脫節,那份失落感她們無法承受。而上述這些因素,經常是女性站在十字 路口徘徊的主因。

 

 

下決定前,問問自己對「母親」角色的期待

「母親」這名詞在每個人心中定義不見得相同,有人認為24小時在旁陪伴的媽媽才堪稱模範母親;但也有人認為母親只要在需要時偶爾陪自己說說話、聊聊天就足夠。許惠雯認為,每個人腦海中所勾勒對「母親」這個角色的樣貌是很多元的,而這個形象往往會成為她們往後成為母親時,所依循的標準。

 

許 惠雯進一步解釋,透過心中對「母親」這個角色所擁有的期待,或自認為母親應該要有哪些形象,來幫助自己在工作和全職媽媽角色作抉擇;舉例來說,我想成為一 個能和孩子有很充裕時間相處的媽媽,因為我認為那樣才能滿足我對母親這個角色的期待,那麼在下決定時,或許就會較偏向擔任全職媽媽。

 

無論選擇擔任哪個角色,這都是認識自我的過程,它沒有對錯,只有「選擇」。在下決定前,別忘了傾聽內心的聲音,滿足自我期待所選出的路比較不會有後悔的情況產生,在往後行走的道路上若遇到崎嶇挫折,也較能夠有繼續往下走的勇氣。

 

別忘了考量現實問題!

當 然,除了心理層面的探討,女性想擔任全職媽媽在家育兒,下決定前還是需要與另一半達成共識;許惠雯表示,一方放棄收入,家庭裡的分工勢必產生改變,透過將 家庭收支詳細列出,評估是否僅憑單方收入即可運轉,還是得要雙薪家庭才能維持,需要理性的與先生做討論,再做出角色轉換的決定。

 

 

職業媽咪vs.全職媽咪

無論最後選擇擔任職業婦女還是全職媽咪,關於這兩個身分的重點須知還是得提前了解,畢竟透過事前正確的心態調整和觀念建立,能夠幫助媽咪們更加稱職扮演好當下的角色。

 

 

如果妳是職業媽咪…

一般人對職業婦女的印象總是勞碌匆忙,分身乏術在家庭與工作中,與孩子的相處時光也總是少得可憐;有些女性選擇擔任職業婦女是礙於經濟考量,但也有一群人是因為想要保有自我時光,同時又能持續在職場上拋頭顱、灑熱血貢獻己力,無論基於何種原因,以下有3個溫馨小提示獻給職業婦女,幫助她們在這個角色上扮演的更加稱職。

 

 

Warm Tips1記得先找好支援系統

職業婦女產後要重回職場奮鬥,「孩子由誰來照護」是首要考量的問題,如果是長輩可幫忙看顧,可事先協議好接送小孩的時間,讓照顧者和自己都能有緩衝的時間,省去匆忙奔波的力氣。

 

倘若,周圍親屬無法幫忙,媽咪們也必須替孩子找到擁有專業執照和合法認可的托育機構來看顧,私人保母則要事先打聽口碑,以及隨時留意孩子回來後的生理、情緒反應等細節。

 

 

Warm Tips2用心創造下班後的親子時間

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與自己以外的人相處,要怎麼作才能加深彼此的情感連結呢?許惠雯表示,雖然親子互動「質」和「量」都很重要,但對職業婦女來說,透過下班後專屬的親子時間,能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媽咪們下班後空出20分鐘的親子地板時間(時間因人而異,也可拉長),這段時間要完全放下手邊的事情,專注的陪伴小孩做他們想從事的活動或遊戲。

 

在陪伴過程中,家長帶著開放的態度,由孩子來帶領遊戲活動,並且透過臉部表情、肢體動作與語調回應,和孩子玩在一起,孩子會感受到你們之間溫暖、安全又親密的親子時光。

 

3句話,讓小孩知道妳愛他!

其實,小孩的心十分單純,他們不需要大人長篇大論的與之交心,透過下面3條簡單的語句,就可以讓小朋友感受到爸媽的關心。在和孩子互動時,別忘了蹲下來,讓自己的高度、姿勢和孩子同步,並且加上溫和的表情、眼神交流,可讓你們的親子溝通更加分!

 

◎語句1:今天過得開心嗎?

透過這句話與孩子開啟話題。

◎語句2:今天有發生什麼好玩的事嗎?

這麼問能讓孩子開始回想今日發生的一切,也讓父母從中了解孩子狀況。

◎語句3:有沒有什麼需要我幫助的地方呢?

讓孩子感覺到爸媽雖沒有長時間陪伴身邊,但卻是可以隨時提供他們援助的安心後盾。

 

 

Warm Tips3與照顧者達成教養共識

職業婦女們能夠陪伴小孩的時間有限,與照顧者教養不同調的情況是她們最擔心的問題之一;對此,建議媽咪們可預先準備好一份教養筆記,將特別在意或叮囑照顧者的重點都記錄在上面,再透過口頭討論,與照顧者達成基本教養共識。

 

另外,若是托育給公婆或長輩照顧,職業媽咪會擔心溝通引起衝突,許惠雯表示,在孩子面前不要數落其他人的教養方法錯誤,以免孩子感到困惑、無所適從。建議可和孩子「就事論事」,就當下情境溝通自己的教養原則與規範,並讓孩子了解規範背後的理由為何。

 

待有適當的時機,可和托育者委婉說明自己的教養原則與做法,必要時和對方討論一起制定出具體且雙方都可執行的生活、行為規範,可幫助孩子在轉換不同照顧者間的適應與安全感。

 

 

如果妳是全職媽咪…

瀏 覽網頁,常可看到許多全職媽媽在自己經營的部落格上發表育兒甘苦談,她們將擔任全職媽媽的心得幻化為文字與網友分享,也給許多未婚女子或是準媽媽們一些方 向指南;捨棄出外工作,選擇在家當全職媽媽並非意味著自己要與外界隔絕,善用在家的零碎時間,無論在哪裡,都能成為令人欣羨的黃金女郎。 

 

 

 

Warm Tips1學習善用零碎時間

全 職媽媽平日照顧小孩,生活作息大多圍繞小孩打轉,唯一較能利用的時間是小朋友入睡後,那才是媽媽們喘口氣的專屬時間。許惠雯表示,將這些零散時間加總起來 其實並不少,一本書、一杯花茶的閱讀時光,就能讓心中壓抑的情緒暫時轉移;另外,運用這段時間也可充實自我、學習新事物,讓自己的全職媽媽生活更精彩。

 

 

Warm Tips2帶著孩子走出去

坊間有許多團體會舉辦親子相關活動,舉凡故事營、體能訓練營、藝術表演活動營等,透過媽媽帶小孩參與,除了培養親子感情外,還能認識許多同好,或是與其他媽媽分享育兒經;帶著孩子走出去,打開社交圈廣結善緣,既有益身心又能增廣見聞。

 

Warm Tips3別和社會脫節

別以為在家就要當眼裡只有小孩、不聞外界世事的苦命阿信。從現在開始,利用空餘時間瀏覽新聞網頁,對時事和流行趨勢多加關注;擴自己的談話內容,豐富話題的廣度,讓另一半喜歡與自己聊天,如此一來也能督促自己不會和社會脫節。

 

給媽媽們的悄悄話

 

 

不用苛求自己當一個完美媽咪!

許惠雯認為許多女性成為媽媽後會給自己巨大壓力,逼迫自己瞬間成為一個「超完美媽咪」;但其實帶小孩也是種自我成長,任何女人都是從孩子出生後才開始學習扮演媽媽這個角色,不應該以超高標準來苛求自己。

 

孩子一歲時,也代表著自己的母親資歷僅有一年,隨著孩子成長,母親也不斷的調整自我心態,找出最適合自己與子女相處的模式;體認到自己不是完美的,是在愛的架構下與孩子共同成長,那麼母親這個角色,才會愈做愈輕鬆、愈做愈到位。

 

 

中途喊卡,我想二度就業

有許多全職媽咪在孩子大了,想再度回到職場就業,擔心自己先前在家育兒的時光,會與社會產生明顯斷層,擔心求職不易;對此,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李大華表示,職場向來喜歡的求職者多半擁有積極向上、利他主義以及處事高效率等特質;全職媽媽若想重回職場,應在決定就業前的半年先做功課,盤點自己所需的職務能力,以下是他提供的5點中肯建議。

 

 

建議1.打一份好的自傳

自傳是求職者吸引業主目光的第一個工具,將自己這段在家育兒的經歷轉化成對自我提升有幫助的文字放在自傳裡,讓業主了解自己暫別職場的這段時間,還是有所學習。

 

 

建議2.要有從基層做起的心理準備

由於在家育兒的時間在工作經歷上是空白的,所有育兒前累積的工作資歷很有可能全數歸零,做好再度求職可能會從基層做起的心理準備。

 

 

建議3.要培養第二或第三技能

擁有本職外的專長愈多,在職場上的競爭力愈大。利用在家育兒的零碎空閒時間,充實和職場有關的其他專長,讓自己在求職戰場裡有更大的勝算。

 

 

建議4.掌握人脈,把握機會

在家育兒並不代表與社會隔絕,透過日常生活外出採買的機會,盡量廣結善緣,擴大自己的社交網絡,或許有一天這些都會成為求職上的助力。

 

 

建議5.做和新工作接軌的事情

有意再度求職的媽媽們,在事前可上人力銀行網站查詢自己所想投遞的工作,有哪些需要的技能,透過業主開出的求職條件,盤點自己身上相符的有哪些?升級自己的求職戰力,成功獲得職務的機會也會提高。

 

 

給休育嬰假女性的職場小建議

根據勞基法規定,受雇者任職滿1年後,於子女年滿3歲前,可向公司申請為期半年的育嬰留職停薪,雇主不得解雇或拒絕復職,這是政府對於產後婦女的就業保障;但李大華表示,若能兼顧條文以外的人情世故,對於勞資雙方將會是雙贏的局面。

 

他提醒媽媽們在休育嬰假期間,定期和公司保持聯繫,在能力範圍內與職務代理人維持良好關係,讓公司感受到自己負責任的特點;另外,育嬰期滿回任前,可先了解目前自己的職務內容是否有產生更動,做好事前準備,與新工作無縫接軌。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重寶座,安心帶寶貝出遊!

育兒生活 4月號 NO.287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林月琴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Amber
演出/帥氣爸比:張茗緯;漂亮媽咪:吳舒慬;可愛寶寶:張筠葇

天氣漸漸暖和了起來,爸比媽咪們是否已經開始計劃著,要帶家中的寶貝一起出外玩耍了呢?「汽座」、「手推車」是寶寶外出時的重要專屬寶座,同時也是父母們 最好的幫手,市面上的產品琳瑯滿目,爸比媽咪們對它們的種類、功能和使用方式是否都了解呢?

 

 

寶寶坐對了沒?汽座篇
您家的寶貝乘車時,有養成乖乖坐上汽車安全座椅的好習慣嗎?根據國外統計數據顯示,當遭遇事故時,沒有乘坐汽座的兒童死傷比例,是有乘坐者的8倍!這是為什麼呢?舉例來說,當行駛時速40公里的車輛遭撞擊時,若兒童的體重為10kg,則會產生300 kg的前衝力,這是慣性作用的原理,此時即便爸比媽咪擁有再強壯的臂力,都無法牢牢將孩子抱緊。因此,為了避免遺憾發生,乘車時請務必要為寶寶準備一台合適的汽座喔!

 
了解法規,以免挨罰
儘管兒童乘坐小客車時需使用汽座的規定已行之有年,許多新手爸媽對於細節還是霧煞煞,為了寶寶的安全、也避免違規受罰,請您睜大眼睛看仔細囉!財團法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指出,依據政府於民國1017月所修訂的「小客車附載幼童安全乘坐實施及宣導辦法」規定:
 
1歲以下或體重未達10kg的嬰兒,應放置於車輛後座之「嬰兒用座椅或臥床」。
 
14歲、體重介於1018kg的幼童,應乘坐放置於車輛後座的「兒童用座椅」,且每一安全椅以乘坐一位幼童為限。
 
412歲、體重介於1836kg之間的兒童,則應坐在車輛後座,並使用安全帶。
 
違反前述各項規定者,駕駛人將被處以新台幣15006000元的罰鍰。
 
 
依據年齡,選擇汽座
常在賣場聽見 正在挑選汽座的爸比媽咪這麼說:「前向式的汽座坐起來應該比較舒服吧!而且這麼一來能看到小孩的臉,比較放心。」然而,林月琴執行長提醒,選購汽座一定要 考量寶寶的年齡、體重和身高,絕不能根據父母自身的喜好或判斷來決定。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不同年齡的寶寶,分別適合什麼樣的汽座吧!
 
 
1.後向式汽座
適合對象:1歲以下,10kg以下寶寶
寶寶坐上後向式汽座時,臉龐的朝向與駕駛座呈相反方向,且為平躺姿勢,因此也稱為「嬰兒用臥床」。林月琴執行長指出,1歲以下的嬰兒頸椎發育尚未成熟,若遭受強烈撞擊時非採平躺姿勢,頸部將會受到嚴重創傷,後向式的汽座方便寶寶平躺下來,較為舒適安全。
 
 
2.前向式汽座
適合對象:14歲,1018kg寶寶
此階段的寶寶頸部發育較為穩定,已經可以使用面向前方採坐姿的前向式汽座囉!林月琴執行長認為,雖然市面上有許多04歲通用、具前後轉向功能的汽座,但比較建議分齡購買產品,以確保汽座的穩固性。
 
 
3.安全輔助椅
適合對象:4歲以上,身高未滿140cm兒童
雖然現行法規表明04歲的嬰幼兒需使用汽座,但4歲以上卻沒有明確規定,僅需繫上汽車安全帶即可。林月琴執行長指出,孩子的身材嬌小,在發生撞擊時若僅繫安全帶,很容易勒到脖子,造成嚴重傷害,況且坐起來也不舒適,最好能比照國外,提供孩子安全輔助椅直到身高成長到140cm為止。
 
所謂的安全輔 助椅,坊間又稱為「增高墊」,林月琴執行長認為,這個名稱很容易讓家長誤會,以為拿一般的坐墊把孩子的屁股墊高,就能達到相同效果,這實在是大錯特錯!事 實上,安全輔助椅的設計並非只有增加高度的目的,重要的是有扣環設計,讓車上的安全帶能夠緊扣住輔助椅,如此一來萬一在遭遇撞擊時,孩子才不會和坐墊一起 滑出去,受到更大的傷害。
 
 
汽座選購&使用要點
.選擇經濟部商檢局認證的產品,並注意製造日期。
 
.每家廠牌的設計風格不同,最好帶孩子去試坐,看看是否符合體型。
 
.行車難免遇到孩子嘔吐的情況,選擇方便拆洗的款式較佳。
 
.看說明書很難確實學會安裝,最好能當場操作學習,或選擇附贈學習光碟的產品。
 
.若家中可能有3個以上的孩子,建議購買輕便型,以免汽車後座擺不下。
 
不管車程多近,都應將汽座安裝確實,切勿貪快、只將汽座「放」上車子。
 
.越小開始使用汽座,孩子越容易適應,較不易哭鬧。
 
.孩子的體力有限,建議3歲以下出遊以半天為限,46歲可玩到下午,國小後再進行一整天的活動。
 
.正常情況下,汽座擺在駕駛座後方較為安全,夫妻中最好有一人在後座陪伴寶寶。
 
.若是家長一人獨自開車帶寶寶出門,則可將汽座擺在「副駕駛座後方」,讓寶寶看得到父母,情緒較為穩定。
 
 
手痠抱不動了嗎?手推車篇
帶寶寶出門時,一整天抱在手上手臂超痠,購物也不方便,該怎麼辦?此時您需要一台嬰兒手推車來減輕負擔,也讓寶寶能安穩地陪著爸爸媽媽出遊。市面上的手推車款式五花八門,爸比媽咪們該如何挑選呢?
 
 
依據使用習慣選擇款式
1.A型手推車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下寶寶
為平躺式的手推車,椅背可完全放平,緩衝效果與避震性較佳,特別適合6個月大前、睡眠時間長、頸椎支撐力不足的小寶寶使用,較為安全。
 
 
2.B型手推車
適合年齡:6個月以上寶寶
只能斜躺、不能平躺的設計,適合6個月以上會坐的寶寶使用,輕巧不占空間、攜帶容易、收折簡單,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時使用也很方便。
 
 
3.AB型手推車
結合A型手推車與B型手推車的優點,同時具備平躺與可輕鬆收折的特性,相當實用。
 
 
4.四合一手推車
兼具新生兒手提車、汽座、提籃(躺搖椅)與可使用到2歲左右的幼兒手推車等4種功能,能滿足寶寶各時期的需求,延長使用的時間。
 
 
手推車購買&使用須知
.檢查支架是否穩固、各處活動關節鎖頭是否靈敏,才能保障推行時的安全。
 
.確認手推車是否容易展開、輪胎轉動是否順暢、煞車裝置是否正常。
 
.林月琴執行長提醒,雖然手推車的展開力求便利,但收折時最好設置較複雜的保險裝置,以免哥哥姊姊不小心誤觸,夾傷寶寶。
 
.坐墊和扶手之間的深度不可過淺,以免寶寶將身體探出車外時,造成翻車事故。
 
.必須具備避震結構,避免震動傷害寶寶的腦部及頸椎;最好選擇平坦的無障礙空間來推車,路面過於顛頗時,盡量將寶寶抱起。
 
.林月琴執行長認為,產品相互搭配、組裝或共用的部位越多,可能產生的問題也會增加,甚至降低其安全性,因此,建議父母購買時應以寶寶的實際需求為主,勿抱持「購買多樣化功能產品,才物超所值」的想法。
 
.一般汽車駕駛的高度會看不太到嬰兒手推車,也就是駕駛有可能只看到過馬路的家長,但看不到嬰兒手推車。所以無論手推車的高度有多高,如果只有一人推手推車過馬路時,過馬路前最好先將baby抱起來,過完馬路到安全的地方再將baby放回推車;但若有其他人同行,可以一前一後地看顧嬰兒手推車,就不需要把baby抱起來。
 
.煞車停止閥的功能相當重要,家長停在路邊聊天、或上大眾運輸工具時,一定要記得將煞車停止閥鎖定,以免車輪移動發生危險。
 
.搬動推車時,家長應待在「較危險情境」,確認孩子處於「安全地帶」,舉例來說,下公車時應是家長先下,再輪到手推車,上車時則相反,應讓手推車先上公車,家長再跟進。
 
.注意推車的承重,切勿把手推車當成載貨車,上面盡量不要掛東西,否則很容易翻倒,若是置物籃位於孩子座椅正下方的設計,則相對較為安全。
 
.手推車雖然方便,卻不是長時間安置孩子的好地方,建議行進時使用手推車,停下腳步時則將孩子抱出來玩。長時間待在手推車裡的孩子,缺乏自主性探索,易導致發展遲緩,也因少有與人互動的機會,和他人間的親密感也容易出狀況。
 
.別讓小哥哥小姊姊來負責推手推車,因為他們不見得能控制得好,對危險的判斷力也不夠,甚至會把手推車當成玩具,很容易發生危險,爸比媽咪一定要盡量避免唷!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式聖誕甜點DIY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83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十豆加烘焙(十豆加網站: http://www.10doja.com.tw/)、十豆加甜點顧問江沛容老師
攝影/呂威宗(0925735351)
化妝/小敏
演出/漂亮媽咪:陳孟蒨、可愛寶寶:羅宥承
服飾提供/UNIQLO女裝精紡美麗諾V領毛衣

叮叮噹~叮叮噹~鈴聲多響亮,熱鬧繽紛的聖誕節即將到來,今年帶著孩子一起體驗不同的聖誕節氛圍,做出美味又可愛的法式甜點,迎接佳節來臨吧!

 

 

Tarte au citron 法式檸檬塔

材料表
現成的塔皮 1份(可至各烘培材料店購買)

<檸檬奶油餡>
新鮮檸檬汁 100g
蛋黃 72g
全蛋 80g
細砂糖 80g
發酵奶油 76g
 
步驟:
1.  將塔石壓在塔皮上,用170℃空燒塔皮25分鐘。
2.  拿下塔石,底層刷上蛋黃液再烤5~10分鐘,放涼備用。
3.   製作檸檬奶油餡。(製做方式參見『檸檬奶油餡作法』)
4. 將餡灌入塔皮內,放上檸檬皮絲裝飾,冷藏後即可食用。
 
檸檬奶油餡作法
將新鮮檸檬汁與細砂糖拌勻,沖入拌勻後的蛋黃、全蛋裡拌勻,置爐上加熱至稠狀後,離火加入發酵奶油,過篩後再用均值機(手持調理機)拌打。
 
 
雞肉蘑菇鹹派 Millefeuille au poulet et aux champignons
材料表
現成的派皮 1份(可至各烘培材料店購買)
 
<鹹布丁液>
全蛋2顆
蛋黃 2顆
鮮奶油 200g
鹽 1撮
胡椒 適量
 
<內餡>
香菇   適量
雞柳條適量
比薩絲適量
辣椒粉適量
橄欖油適量
奶油   適量
 
步驟:
1. 將派皮擀成需要的厚度,壓入派模裡冷凍一晚備用。
2. 製作鹹布丁液:將全蛋、蛋黃打散後,沖入鮮奶油拌勻,再加入適量的鹽、胡椒調味後冷藏備用。
3. 製作內餡:在平底鍋內加入橄欖油、奶油加熱後,先將雞柳煎至半熟後起鍋,再換香菇炒一炒,兩種再拌在一起,再加入適量比薩絲、辣椒粉(視個人喜好)
4. 將派取出,均勻的鋪上內餡,再倒入鹹布丁液至滿,用170℃烘烤30~40分鐘即可取出。
 
 
莓果千層派 Millefeuille aux baies
材料表
現成的派皮 1份(可至各烘培材料店購買)
 
<卡士達醬>
鮮奶 250g
香草莢 1/3
蛋黃 2
細砂糖 40g
玉米粉 18g
低筋麵粉 18g
<裝飾>
藍莓/覆盆子適量
防潮糖粉適量
 
步驟:
1.  將派皮用雙烤盤方式壓著,入烤箱後用180℃烤25分鐘。
2.  在烤好的派表面灑上防潮糖粉,再用200℃烤1~2分鐘至糖溶解,
 放涼備用。
3.  製作卡士達醬(參見『卡士達醬作法』),並將派皮切成等大的
 塊狀。
4.  在派皮上擠上卡士達醬,再放上水果及防潮糖粉做裝飾即可。
 
卡士達醬作法
將蛋黃、細砂糖、玉米粉、低筋麵粉放入鋼盆裡拌勻,另外將牛奶與香草莢一起加熱,沖入鋼盆內拌勻,過篩,回煮至稠狀後,放置冷卻再使用。
 
 
 
江沛容 (愛蜜莉AMELIA老師)
現任:十豆加甜點顧問、魔法香味烘焙教室專任教師
學歷:畢業於法國藍帶廚藝學院之法式甜點&法式料理科
 
十豆加烘焙
吃的美味、吃的健康是我們的烘焙理念選用好油,希望享用的您與您的家人都能身體無負擔!另有限量親子烘焙包可以跟小朋友一起動手做甜點!
十豆加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10doja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托育員限有照 500人須重考

新制資格從嚴 最快年底上路

2013年10月27日

最快年底前,僅托育人員專業訓練結業將不得再擔任托育機構的托育人員。杭大鵬攝

【唐 鎮宇╱台北報導】托育人員資格將從嚴限制。衛生福利部日前通過修正辦法,刪除現行只要修畢「托育專業人員訓練課程」就可擔任托育機構托育人員的規定,未來 將僅限高中職以上幼保、家政、護理相關科系畢業或擁有保母技術士證照者才可擔任托育員,新制最快年底前實施,初估將有4、5百人受影響需重新考照。

只有受訓無法擔任

衛 福部昨表示,目前擔任托育機構托育人員只要符合相關科系畢業、保母證照,或參加托育專業人員訓練課程受訓126個小時,並取得結業證書等3項條件中任何1 項,就可擔任托育員,但考量托育機構收托的2歲以下嬰幼兒人數較居家式托育來得更多,托育人員資格須採較嚴格標準,才決定修改「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專業人 員資格及訓練辦法」,刪除光受訓就可擔任托育人員的規定。

「政府應輔導轉業」

衛福部說,新制最快年底前上路,初估約有4、5百人因政策修訂需重新考照,因此將給予這部分人員1年緩衝期,在新規定上路1年內,這些取得受訓結業資格的托育員仍可繼續任職。
透過受訓取得托育人員資格的王美蓮說:「政府應輔導我們考照,考不上的人政府也要輔導轉業,畢竟是政府改規定讓我們失業。」
兒福聯盟托育組主任姚秀惠說,托育機構照顧的嬰幼兒人數較居家保母多,因此托育人員的專業很重要,支持政策從嚴。有1歲幼兒的楊太太說,托育機構的照顧人員越專業越好,限縮資格是好事。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