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家有寶貝愛哭哭!

嬰兒與母親 7月號 NO.453

採訪撰文╱郁筱惠
諮詢╱臺安醫院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 黃國洋
攝影/本刊資料照.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Model/可愛寶寶 邱艾瑄(人物與文章內容無關)

你家的孩子特別容易哭鬧嗎?為什麼有些Baby比較愛哭?是天生愛哭,還是後天環境影響?有些寶寶的哭鬧,也可能是為了博取爸媽的注意力而「假哭」,碰到 特別容易哭鬧,或將哭鬧當手段的鬼靈精寶寶,又該怎樣來教養呢?本篇為您專業諮詢小兒心智科醫師,教媽咪搞懂Baby的哭泣密碼!

 

 

 

哭泣:Baby的溝通語言

在嬰兒九大氣質向度中(可詳見嬰兒與母親5月號),寶寶特別愛哭鬧的原因,可歸因於「反應強度」屬於較激烈的氣質類型。換句話說,「哭泣」可表示寶寶面臨外界刺激所表現的一種「反應」與「強度」。

 

臺安醫院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黃國洋表示,任何寶寶的哭泣,都是他們天生的一種溝通模式。或許有一些寶寶真的比較愛哭,但無論是怎樣的孩子,回歸嬰幼兒氣質來論,也許能幫助爸媽找到一些答案。

 

 

 

 

 

探索寶寶愛哭的原因

1.愛哭不一定與基因100%相關

事實上,寶寶的哭泣,屬於寶寶與生俱來的溝通方法。黃國洋醫師強調,寶寶透過「哭泣聲」的強弱,向主要照顧者來表達需求。一般來說,寶寶只要覺得對環境的刺激感到不愉快或不舒適,可能就會哭得比較大聲。但是到底寶寶的愛哭,是否與遺傳有關呢?

 

黃國洋醫師表示,有人曾研究過,寶寶天生氣質與基因或許有互為影響的關聯性。但實際上,我們也曾見過同卵雙胞胎的實例則完全不然。所謂的同卵雙胞胎,也就是基因完全一模一樣,包括子宮內的環境也相同,但生下來的兩兄弟或倆姊妹,則在氣質反應強度的常態表現上卻完全不同。

 

 

2.六個月前的哭,以生理需求為主

黃醫師則建議,分析寶寶比較愛哭的原因,應透過年齡、兒童發展里程去分析會較能夠貼近真實。比方說,6個月以下的寶寶哭,多數是基於生理上的需求與反應,最常見的就是寶寶餓、尿布溼了等狀況,或因為生病不適、尿布不舒適或尿褲太緊、環境太悶熱或太冷等因素,都可能造成寶寶不斷哭泣。

 

 

3.六個月後的哭,外加心理需求

絕大多數的寶寶哭泣,是因著生理的需求來反應的。但黃醫師表示,嬰兒在很早期就能學會用聽力來分辨自己的主要照顧者是誰,當他到了4~5個月大時,與主要照顧者的連結,通常會演變得更強大。

 

當連結關係更強烈後,於是寶寶不僅是生理需求,更發展出基於安全感等情感上的強烈心理需求。

 

當寶寶6個月後年齡稍長,將可能面臨與主要照顧者的短暫分離,例如:保母轉換、父母有托嬰需求,帶寶寶去托嬰中心或父母家。這時的寶寶,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更多了一項害怕分離的安全感等心理需求,因此寶寶愛哭的背後原因也變得更複雜些。

 

前述提到寶寶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會辨識主要照顧者的聲音了,然後隨著年齡長大,依附關係也越趨緊密,寶寶對於主要照顧者(爸媽)的心理需求也將變得越來越強烈而難分難捨(黏)。因此直到寶寶大約8~9個月大左右時,寶寶除了強烈的依附關係外,也表現有強烈的「陌生人焦慮感」。

 

隨寶寶年齡長大(8~9月大起),不僅可透過聽覺,甚至也能夠以視覺來清楚辨認主要照顧者時,寶寶也開始有所謂「陌生人對自己所帶來的焦慮感」。換句話說,一旦抱寶寶的人,並不是孩子印象中熟悉的人,寶寶就會用大哭來表達抗議,即是陌生人引起的焦慮感,也因此寶寶會有較明顯的分離焦慮感。

 

通常寶寶的分離焦慮感,其消退的時間,往往也因人而異。黃國洋醫師說,像有些寶寶,直到1歲多了,可能會在與陌生面孔見面或打招呼時,仍會需要躲在爸媽的身後小心翼翼的察看。

 

 

正確安撫程序:生理&心理兼顧

面對這些焦慮感比較重的孩子,哭泣的頻率相對較高。不過黃醫師說,安撫寶寶的情緒也有通則。

 

當然,首先無論年齡大小的寶寶,其生理的需求(如:餓了喝奶、髒了換尿布、冷熱觸覺等)必須先由父母給予基本的照護來安頓寶寶身心外,包括寶寶是否有常態性的腹脹、便秘等生理問題,也應先被妥善照料。

 

排除以上的生理需求後,若寶寶仍持續哭泣不斷,那就需要進一步來關心寶寶心理方面的層次了。黃國洋醫師建議,盡量不要在寶寶一哭的時候,就馬上把奶嘴塞到寶寶嘴裡,有些情形,也可能只是寶寶需要主要照顧者「抱抱」、「拍拍」、「秀秀」等安撫,就可馬上滿足寶寶心理需求的。

 

黃醫師提醒,抱寶寶時,爸媽最好也能和寶寶面對面交流情感,用關心孩子的語氣和眼神,陪孩子盡量說話最好。問題並不在於說話的內容,而是在於照顧者的關懷語調與聲音情感,這樣就能起到安撫寶寶的最佳作用。

 

有時只需要主要照顧者的即時出現,並給予孩子以輕輕搖晃、抱著走幾圈等方法,也就能給予寶寶全世界最溫暖的安慰囉!

 

 

 

常見錯誤的安撫方式

1.塞奶嘴,叫寶寶停止哭聲

大 部分母親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慢慢就可以去分辨孩子哭泣,背後所代表的訊息含意。而面對容易哭泣的孩子,爸媽的心態也不應只是為了止住孩子的哭聲,而搪塞 孩子一個奶嘴或玩具就好。若將寶寶的哭泣反應,視為孩子在與你溝通的一種表達方式,那麼平時也就會多加留心孩子的個別氣質與需求。

 

不過,也有許多祖父母或爺爺奶奶,會較容易將孩子的哭泣,視為自責照顧不周或照顧失敗的原因。黃醫師則提醒,照顧者並不需要這樣子想,用較正確的心態來想,哭泣就是代表孩子在向我表達,至於到底寶寶在表達什麼?需要什麼?我們則要盡量仔細觀察並學習幫寶寶猜一猜。

 

而重點也不是猜得對不對,而是你有幫寶寶在猜,也有在安撫寶寶,這些才是寶寶最需要的回應。

 

 

2.塞甜食,叫寶寶停止哭泣

常見寶寶哭泣的時候,爸媽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立刻塞甜甜的東西(像甜甜的乳酸菌糖果等)馬上餵寶寶吃,這樣也並非理想的安撫方式。黃醫師並且指出,生理上的原因都還沒幫寶寶探查,就立刻給予制止寶寶哭泣的錯誤模式,即便給予各種安撫,也可能造成寶寶仍持續哭泣喔!

 

 

即使假哭,仍應給予適度關愛

黃國洋醫師表示,當寶寶的語言能力漸漸發展穩定後,寶寶透過哭泣來表達需求的情況也會相對減弱。因此在寶寶還不會用言語表達前,爸媽絕對有必要用耐心和關心來陪伴孩子長大。

 

即使寶寶透過假哭,來表達需求,也是一種需求,家長有時候也可以配合寶寶演一段,並不是就一定要板起臉孔來戳破真相,有些人認為當孩子用哭鬧來尋求慰藉,就不要抱他,讓他繼續哭到累了為止,黃醫師則非常反對這樣的處理方式。適度的安撫,了解孩子並回應孩子,才最理想。

 

在平時孩子不哭的時候,就應多花時間陪寶寶玩,那麼寶寶也就沒理由透過假哭來索取爸媽的關愛啦!

 

 

結語

當孩子持續哭鬧或不安的時候,家長自己的情緒也要照顧好。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哭聲而煩躁或自責,或認為自己怎麼好失敗,其實寶寶的「哭泣」,就應看作孩子是在跟你「說話」,而平時跟孩子真實互動的經驗累積最重要,即便看很多教養的書,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禮物,所以別逃避和寶寶互動過程中,所能領悟的教養體驗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珍珍 的頭像
    珍珍

    新竹縣珍珍保母屋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