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嘮叨,不會讓孩子更好!

育兒生活 6月號 NO.289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翁士恆、吾心文教基金會臨床心理師 胡可歆、友緣基金會主任 林淑棻、新北市教育局學校心理師 趙庭正
攝影/2026兒童拍拍(0955871691)
化妝/小敏
演出/漂亮媽咪:江惠瑜、可愛寶貝: 張恩禔

嘮叨算是一種溝通嗎?為什麼爸媽在孩子心中變成越來越愛嘮叨的角色?嘮叨對爸媽來說是忠告、是愛、是提醒,對孩子而言,卻會造成意想不到的沉重壓力與傷害?!

 

 

嘮叨VS溝通

嘮叨是單向,溝通是雙向

吾心文教基金會臨床心理師胡可歆表示,若要很簡單地將嘮叨與溝通做區分,嘮叨是單向的,溝通則是雙向的。嘮叨大部分是家長自己的滿足,而非真正滿足孩子或是對孩子有益;溝通則是爸媽與孩子雙方都願意講,也願意聽的對話交流。

 

「嘮叨是爸媽一廂情願地想講,不講憋在心裡面會很難過,逼迫著孩子必須聽(孩子通常則是不想聽的),不管孩子現在想不想聽,對這些話的意見如何,不停地耳提面命,就像是壞掉的錄音機一樣重複播放。」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

 

 

嘮叨是想改變孩子,溝通是想了解孩子

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認 為,嘮叨是爸媽把目標放在如何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如何才能說服孩子、讓孩子照著我的話去作,然而,當爸媽是抱持這樣的心態時,真正的對話(雙向溝通)就 已經難以形成;真正的溝通是爸媽能夠把重點放在想要去了解孩子現在是怎麼想的?孩子現在真正最在意的是什麼?或是孩子是不是正遭遇什麼困難,所以他才無法 做到我對他提出的要求呢?

 

 

嘮叨:你訊息、我訊息傳遞不清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翁士恆表示,進行溝通時,「你訊息」是說話者傳達出要求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我訊息」是指說話者本身傳達出自己的感受,然而,當爸媽對孩子所說的話,「你訊息」與「我訊息」混淆不清,既無法明確讓孩子知道爸媽的指令或想法,也無法讓孩子了解爸媽當下的感受,就會變成無意義的嘮叨,而非溝通對話。

 

嘮叨:勞心又勞力!

友 緣基金會主任林淑棻指出,從字面上來看,嘮叨的「嘮」字,是一個「口」字,再加上疲勞的「勞」字,表示有人一直不斷的說話,像是疲勞轟炸一樣,不僅說的人 累,聽的人也覺得非常的疲累不堪;而嘮叨的「叨」字,則是一個「口」字,再加上「刀」字,顯示不停地嘮叨的人,若沒有掌握真正的溝通技巧時,講出來的話便 很容易形成雙面刃,導致雙方感情與關係的破裂。

 

 

8大原因 讓你變嘮叨

原因1:認定自己說的事極為重要

「當一個人認定自己說的事非常重要,而且自己相當在乎的時候,才會想要一再重複的敘說與強調。」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說。舉例來說,如果爸媽本身認為「守時」這個觀念與態度非常重要,自己也一直遵守著,那麼他就會希望且要求孩子務必也能做到「守時」這點;也可以說,爸媽容易將自我要求特別嚴格的某些部分延伸至孩子身上。

 

不同職業媽咪,嘮叨內容大不同

林 淑棻主任與我們分享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同職業的媽咪,重視的東西不同,往往對孩子嘮叨的內容也不一樣唷!例如,當護士的媽咪可能比較容易會提醒孩子注意 「健康」;從事金融財經工作的媽咪則會把焦點放在孩子做事的「效率」;當老師的媽咪,可能會特別注意孩子的「規範與學習」。

 

 

原因2:過度擔心孩子重蹈覆轍的焦慮感

有些爸媽由於本身過去成長的創傷經驗(因為自己過去曾經在某個地方受挫跌倒或內心受傷),感覺非常遺憾,深怕孩子經歷到與自己相同的負向經驗或感覺,於是想要不斷地去提醒孩子。

 

舉 例來說,如果爸媽內心一直覺得因為自己的英文能力不夠好、學歷不夠高,才讓自己無法找到適合滿意的工作,在這樣的狀況中,爸媽就會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卓越的 英文能力,以免有跟自己一樣的遺憾,進而把焦點放在孩子學習英文這方面,可能在孩子年紀還相當小的時候,就想盡各種辦法不斷地督促孩子,甚至只要一覺得孩 子沒有認真學習,就很容易出現指責孩子的情況。

 

 

原因3:缺乏彈性,不知變通

有些爸媽會認為同一件事情只要重覆,孩子最終會知道我對這件事的在乎,以及這件事的急迫性!」胡可歆臨床心理師指出,這樣的想法與做法某程度顯示出爸媽的「無助」,以及「少了些彈性調整」的能力。

 

嘮叨一部份的目的,是希望改變孩子的特定行為與態度,但因為沒有效果,才會變成單向的嘮叨,爸媽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重複著同樣無效的行為(種著同樣的因),卻期待某天事情出現不一樣的結果(出現更好的果)。

 

 

原因4:急於在最短時間內改變孩子

當爸媽希望孩子照著自己的方式走,希望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時,就會透過不斷催促的嘮叨,希望藉此加速孩子成長的時間。

 

 

原因5:生活無重心,沒人可說話

當 另一半或其他成人朋友不願意傾聽自己說話,感覺沒有人可以說話、分擔自己的煩惱,或是生活沒有重心,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可以講,感覺很無聊寂寞時,通常也 會更需要和希望有人能夠傾聽自己,此時,也會很容易不自覺地向無法反抗的孩子伸出魔手,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孩子重複同樣的話。

 

 

原因6:未能與孩子真正「分化」成兩個獨立個體

有些父母習慣以愛為名,不斷對著孩子嘮叨:「爸爸媽媽是因為愛你、怕你受傷,才會想要不斷提醒你,你這樣不乖、不聽話,真是傷透了我們的心,爸媽就是為了你才犧牲了那麼多,吃很多苦,你這樣讓我們很難過失望,爸媽怎麼可能會害你,你長大就懂了….。」

 

林淑棻主任指出,上述的內容是錯誤的想法,起因於爸媽未能接受自己與孩子是兩個獨立的個體,然而,每一個人在成長的歷程中,都需要「分化」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樣的獨立,指的不單單是物質、金錢的獨立,還包括思想與情感。

 

人 跟人之間都是彼此扶持的,但是,沒有一個人應該要去完全承擔另外一個人的情緒,甚至要求他人為你自己的人生快不快樂、幸不幸福承擔責任,更何況還是要求小 孩去承擔爸媽的喜怒哀樂?一個沒有真正分化的人,對自己是永遠不可能產生自信心的,當孩子從小習慣要尊從爸媽所說的一切,將來他到學校上課、出外工作,真 的遇到了不合理的對待或傷害,他也會認為自己是沒有資格發聲的。

 

 

原因7:缺乏自信心

一般來說,一個擁有自信的人,通常會認為只要我講一遍對方就會聽進去了;然而,當一個人欠缺自信,並覺得自己並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甚至潛意識中也不認為自己的意見會被採信、自己的話會被聽見時,他就會想要不斷地重複同樣的話。

 

 

原因8:良好親子關係並未成功建立

「事 實上,當親子的關係穩固健康時,爸媽的價值觀和想法自然會相當程度地影響或傳遞給孩子,爸媽說什麼話,孩子都會很容易聽進去,同樣的,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也 會被爸媽聽到並尊重;相反地,若親子關係疏離陌生,或者充滿負面情緒及不尊重時,同樣一件事爸媽講了越多遍,孩子可能越是不想遵從。」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就某一層面來看,持續地嘮叨也是一種對孩子不夠尊重的行為展現。

 

 

當心!嘮叨帶來的負作用

孩子認定自己是無能的

「當爸媽一方面希望孩子可以學習獨立自主,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可以乖巧聽話,照著爸媽的想法來行動,事實上,這兩者是完全衝突矛盾的。」林淑棻主任說

 

趙庭正諮商心理師指出,爸媽每嘮叨孩子一次,其實就等於在否定孩子一次,削弱孩子下一次主動思考與行動的意願。因為孩子會認為,反正爸媽每次都覺得我的選擇是不正確的,他們都堅持要我照著他們的話做,到最後,孩子就乾脆什麼都不做了。

 

 

爸媽覺得越來越身心俱疲

偏 偏當孩子的主動性越來越弱的時候,爸媽又會覺得孩子怎麼那麼被動?一定是我沒有持續盯著他的緣故,於是,又一直講一直講,希望能夠藉此增強孩子的主動性, 不但自己越來越疲累,還想著:「為什麼孩子任何事情都要我一直這樣一直盯著呢?」「為什麼孩子怎麼叫都叫不動?」事實上,並不是因為爸媽不嘮叨孩子就不 做,而是孩子的主動性早已被爸媽長久以來的嘮叨消磨掉了。

 

 

青春期後,孩子更用力反彈

大 部分年幼的孩子會聽從爸媽的話,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能感覺到當我聽爸媽的話時,自己是被爸媽喜歡的。然而,「發展自我」是人類成長歷程中必經的過程, 如果孩子在年幼時一直被爸媽嘮叨、一直被壓抑著,沒有機會「發展自我」,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因為之前根本沒有機會認識自我,加上害怕「自我的消失」, 反而會出現更強烈的反彈!

 

這是因為孩子認為,如果他再不採取激烈的方式,用力地向爸媽反彈,爸媽會一如以往般,根本聽不進他的想法意見,也看不見他的真正需求。

 

 

媽咪對自己的嘮叨感到自責?

「唉…我今天又對孩子嘮叨了…」?其實媽咪也常常會對自己的嘮叨感到自責,該怎麼調適呢?全職媽咪因為全部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所以比在上班的媽咪更愛嘮叨?是真的抑或是錯誤迷思呢?

 

 

媽媽對自己的選擇勿過度焦慮

「很多時候,媽咪們會有很大的焦慮,想著一定是因我當初選擇就業或全職媽咪…,才會變成現在這樣…。」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說;事實上,不論是職業婦女或是全職媽媽,都會各自遭遇到不同的困境,媽咪們應該要先學著放輕鬆,避免過度焦慮與自責,只要能夠稍加注意與適時做出調整,都不會對親子關係或孩子的成長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上班族媽咪不嘮叨,可以這麼做!

下班後做好角色轉換

只 要在職場上工作,或多或少都會有工作壓力存在,媽咪可以試著在下班後,提醒自己先將工作的事情放下,先花點時間處理情緒準備好轉換角色,當忙碌的上班族媽 咪忘了轉換角色,就很容易用對下屬或同事的態度與說話方式去對待孩子,回家後也會把焦點放在孩子的「表現成果」上(包括看孩子乖不乖、聽不聽話、才藝課學 習的成果如何等…),常常又不自覺地嘮叨起來。

 

 

盡情與孩子遊戲,真正享受親子時光

其實,媽媽如果在外上了一天班,一定會很想念孩子,孩子一天沒看到爸媽,也一定會很想念爸媽,爸媽應該常常提醒自己要好好享受親子間相處的快樂。

 

如前所述,當親子關係很穩固健康,孩子很容易能夠聽進爸媽說的話;相反地,若是孩子間的關係很薄弱時,同一件事情就算媽媽講了十次,孩子也是聽不進去的。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認為,每天十分鐘專心投入地與孩子一起讓彼此都感到快樂的互動遊戲,就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最間單又好用的方法之一喲!

 

 

全職媽咪不嘮叨,可以這麼做!

平衡生活:勿將成就感建立在孩子身上

「與孩子相處,教養孩子,並不是像帶一個實習生一般,要不斷地督導他,為他所有的表現負責。」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說。

 

全職媽咪因為全心全意照顧著孩子,整天24小時與孩子相處在一起,較容易會把全部的成就感放在孩子身上,情緒也會隨著孩子的反應或表現起伏,進而不自覺地對孩子嘮叨,因此,建議全職媽咪除了照顧孩子以外,也可以尋找一些其他自己感興趣,並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去做。

 

 

比穿對衣服更重要的事

情境

當孩子開始出現自己的喜好,喜歡挑選某幾件自己喜歡的衣服穿出門,但是跟要前往的場合或是外面的天氣實在不配合,媽媽開始說:「這件不好啦!」「那件太熱,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不要穿這件,穿媽媽選的這件!」「天啊!我不敢相信你的眼光怎麼那麼差…。」

 

 

多鼓勵與支持孩子的選擇

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認為,支持孩子勇於選擇的這件事情遠比孩子此刻穿得好不好看來得更重要,當孩子有自己想法的時候,其實爸媽應該為此感到開心,因為這代表他們能力的進展,多支持孩子的選擇,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能力做決定的!

 

趙庭正諮商心理師進一步與我們分享遇到上述情況,爸媽可以運用的三步驟解決方法:

 

 

步驟一:了解與肯定孩子做出選擇的原因

不論孩子做選擇的原因聽起來再怎麼不合常理,爸媽都應該先表示出欣賞,試著同理孩子的情感,例如,「媽媽感覺到(知道)你很喜歡這一件對不對?因為媽媽記得這件衣服是乾媽買給你的…(有時候孩子非常喜愛某些物品,是因為該物品對他有非常特別的意義)…」

 

 

步驟二:換個角度,邀請孩子一起想辦法

站在孩子的角度,試著運用一些假設的句子,像是邀請孩子一起來幫你想辦法。

 

例 如,「啊!可是今天外面天氣好熱喔,穿這件冬天的毛衣出去的話,可能會流滿身汗,身體癢癢不舒服,該怎麼辦才好呢?」「媽咪覺得你真的很喜歡這件衣服,因 為你就算知道天氣很熱,在家要穿短袖,但是出門你還是很想要穿這件,那我們現在再一起選第二件你喜歡的衣服好不好?萬一很熱的話我們就有第二件喜歡的可以 換,好不好?」

 

 

步驟三:讓孩子有機會學習爸媽的彈性

不論面對什麼選擇,爸媽在陪孩子經歷決定的過程中,都可以把自己做出選擇的原因提出讓孩子知道,跟孩子進行討論。

 

在 上述情境中,若是經過跟孩子討論說明之後,最後孩子仍堅持他自己的選擇,爸媽就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穿著他喜歡但是與外面天氣不搭的衣服出門,不過,爸媽 還是可以偷偷地為孩子帶一件比較薄的衣服出門,這麼做是等到孩子在外面真的很熱,表示身上的衣服不舒服時,拿出來為孩子進行更換,這麼一來,孩子學會的是 爸媽的彈性、未雨綢繆的態度,也會知道下一次他可以如何修正自己的選擇。

 

 

孩子缺乏自我認識的機會?

「在臨床上看到,很多台灣孩子極為缺乏的是自我認識,以及為自己做出決定的能力。」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

 

她進一步建議爸媽如果遇到上述選衣服情境,對於還很年幼的孩子,可以先挑出3件 衣服再讓孩子選擇,此種做法的好處是:第一,確保衣服的合宜性,因為爸媽已先篩選,基本上是適合某個場合或天氣的;第二,藉此滿足孩子「我是可以選擇 的」、「我是可以自己做決定的」、「我是被尊重」的重要需求;第三,那麼做也等於是爸媽創造機會給孩子,讓他們有機會在安全的範圍內,探索自己究竟喜歡什 麼。

 

 

嘮叨將剝奪孩子自主性

「一個人的自主性是由小事累積而來。」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很多人會抱怨,亞洲的孩子在課堂上不發言,問他對一些事情的看法跟觀點,大多很沒有主見,其實,這時常是因為從小的家庭教育之中,沒有包括這些部分。

 

「不要穿這件,穿媽媽選的這件。」傳遞的訊息是媽媽比你強、媽媽的判斷比你好、你根本不懂、你的決定是不好的,或是要聽我的,這本身就展露出爸媽威權專斷式的態度。胡可歆臨床心理師強調,真正的學習來自經歷實際經驗與挫折,用詢問的方式與合理的理由,問孩子要不要換另外一件,若孩子堅持,應該讓孩子有機會自己去體驗。

 

 

嘮叨中的批評對孩子無任何助益

「這件不好」、「你的眼光怎麼那麼差」這已經是在進行「批評」,任何形式的「批評」對於孩子的成長學習不會產生任何助益,對親子關係更不會產生任何幫助。

 

 

8方法 停止無效嘮叨!

方法1:爸媽先反思自身焦慮從何而來

當下一次爸媽又忍不住嘮叨時,先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為什麼我會特別在意這件經常嘮叨孩子的事情呢?為什麼其他的事情我不是那麼在意?」思考一下嘮叨背後,自己真正內在焦慮的到底是什麼?

 

 

方法2:理解孩子與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獨立個體

這一點對新手爸媽來說特別困難,因為從剛開始與孩子是相當共生的關係,等到孩子慢慢成長,經歷「分化」的過程,當孩子做決定的自主意識正在萌芽時,唯有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與支持,讓他們能夠進行自我的認識與探索,將來他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獨立且有自信的人。

 

此外,試著理解孩子與你已經處於不同的時代,也有著不同的個性特質,爸媽自身成長過程中受過傷的地方,孩子不一定真的會經歷或因此而受傷。「爸媽可以思考的是為什麼只要爸媽講話,孩子一定要『聽得進去』,你的美酒,很可能是孩子的毒藥。」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

 

 

方法3:唯有多花時間與孩子互動,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與 孩子進行對話時,把重點放在了解孩子,而不是急著改變孩子。在不了解孩子的前提下,孩子是不可能因為聽完爸媽說話就有所改變的。趙庭正心理諮商師說:「了 解孩子,四個字說起來很容易,其實,其中包括了要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喜好、個性、最在意的是什麼、他最喜歡別人與他溝通的方式。

 

有些孩子會特別喜歡明快的指令,不喜歡拐彎抹角;有些孩子比較喜歡感覺到他自己是有選擇權的,凡是讓他感覺他能夠選擇的,他都很容易接受,但是,直接給他一個明快的指令,他反而會覺得很困擾。」此外,多去了解孩子每天生活的「感受」,而非當下的「表現」。

 

建立關係最重要!

只要親子關係夠好,孩子自然尊重父母,父母只需要以身作則,孩子自然會學習,強調太多遍,孩子反而會覺得煩。當親子間的關係緊密建立,孩子在乎爸媽,爸媽也了解孩子的情況下,很少會再出現爸媽嘮叨不停的狀況。

 

 

方法4:站在孩子角度換位思考

「一 般來說,爸媽向老師、專家求助時,大部分都會想要知道他們怎麼做,可以讓孩子改變?其實,有時候也會提醒爸媽稍微想一下,孩子真的那麼迫切需要被改變 嗎?」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說。或許爸媽嘮叨的這件事情本身對自己(爸媽)來說也許真的很簡單、基本,或是很重要,然而,對目前仍是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真的有 那麼容易或重要嗎?

 

 

方法5:陪著孩子一起解決問題代替「嘮叨」

許多爸媽會誤以為「孩子不去做,等於孩子不願意去做」,以為自己不斷嘮叨是在督促孩子,事實上,有時候孩子沒有展開行動或沒有任何改變,可能是因為他在執行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卻一直不知道解決方法。

 

例 如,孩子走路常常跌倒,每次孩子一跌倒,爸媽就嘮叨:「你看,你怎麼又跌倒了?」那麼,孩子只會知道「我又(常)跌倒」,什麼都學習不到!陪伴與協助孩子 一起解決問題,才是能真正能幫助孩子改變的有效方法,爸媽可以邀請孩子一起想想為什麼他走路常常跌倒?他覺得有解決的方法嗎?或是直接提供明確的方法與孩 子一起討論,此外,多鼓勵孩子做得好的部分,也能讓孩子下一次更主動的去做。

 

 

方法6:尊重每個孩子不同的成長時間表

每個孩子在各方面成熟的時間不盡相同,尊重每個孩子本身有不同的成長時間,例如,有的孩子動作發展比較快,有的孩子語言發展比較快,有的孩子可以較快學會遵守團體規範,有的孩子則可以較快學會生活自理等,不斷地嘮叨並無法加速孩子的成長與學習。

 

 

方法7:平衡自己的生活

如果爸媽已經意識到自己講了很多次都沒有效用,其實就不需要再重複使用無效的方式,反而要多去思考和學習新的方法。此外,多出去認識朋友,擴大自己的生活圈,重新安排更有意義、有重心的生活,也能避免讓自己過度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

 

 

方法8:簡單說明+「暫停法」(TIME-OUT)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指出, 針對孩子不適當行為的糾正上,簡單說明,加上「暫停法」(TIME-OUT),對12歲以下的孩子是非常好用的(也可以搭配「1-2-3」教養法,收效更佳)。

 

整個過程爸媽需要維持平和、冷靜和堅定。而不是憤怒或極端嚴厲的。例如,當孩子因為很想玩公共遊樂器材玩不到而出手打人,只要「打人」行為一出現,孩子就必須「暫停」,坐在旁邊安靜數分鐘;第二次再出現,則中斷的時間再加上1、2分鐘﹔第三次再出現,一家人便離開遊樂場。

 

對孩子而言,與其不斷嘮叨,不如中斷他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是更有效的做法!讓他很快便能清楚學習到哪些特定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與嘮叨有關的有趣繪本

莎莉,離水遠一點》遠流出版公司

莎 莉和父母親一起到海邊。當爸媽坐在海灘上看報紙、織毛衣,並不時叮嚀她「注意這個」、「不要做那個」,莎莉早已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划著小船,和小狗出 海探險去了。作者約翰‧伯寧罕完全以右頁的圖像來「敘述」莎莉遭遇海盜船、取得藏寶圖、挖到一大箱金銀財寶的驚險歷程!

 

莎莉,洗好澡了沒?》遠流出版公司

莎莉進浴室很久了,早該洗好澡了,隔著門,媽媽在外頭一邊催促,一邊習慣性的叨叨唸個不停:莎莉,妳該不會又把肥皂放進浴缸裡了吧?我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別讓我跟在妳的屁股後面收東收西,好嗎?然而,莎莉在裡頭什麼也沒聽見,她正雲遊在她的世界……。

 

我是植物小保姆》遠流出版公司

小 男孩湯米這個暑假決定打工,當植物保姆,為所有去度假的鄰居照顧植物,因為爸爸媽媽說今年夏天隨便他做什麼都可以。不料,湯米太厲害了,把每株盆栽都照顧 得很好,植物們長呀長,長成一片密密的叢林;爸爸很生氣,可是湯米卻一整個開心。有一晚,湯米因夢到植物們撐破房子和牆壁而驚醒,他會怎麼做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