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兒用藥觀念全解析
媽咪寶貝 4月號 NO.166
一次搞定!8種常用藥&11個原則
對於家長常見的錯誤用 藥,亞東紀念醫院藥劑部住院藥局組長鍾燕瑩根據經驗表示:「像是未注意用藥時間;或沒有配合醫師的指示服藥,導致藥物療效減輕而延誤病情。」另外,也常見 到家長餵孩子吃藥時,未仔細閱讀藥瓶上的用藥說明,沒先加水沖泡,直接將粉末倒出來讓幼兒服用,發現後才緊急到藥局尋求協助;甚至她也曾遇過父母沒注意到 醫師開立的是塞劑,當成口服藥讓幼兒服用。
常見錯誤用藥6類型
對於家長易犯的錯誤用藥,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指出:「大致上可分為6大類。」
NG 1:服用不需要或來路不明的藥物
葉醫師舉例解釋:「像有些孩子適逢長牙期,父母擔心孩子的鈣質不足,讓他服用鈣粉或來路不明的補藥,但只要飲食均衡,並不需要額外補充。」
NG 2:孩子生病,未讓他吃藥也沒帶他就醫
不想吃太多藥,不妨當面與醫師討論。
有 些爸媽擔心藥物有副作用,因而不喜歡吃藥。所以當孩子生病時,既不讓孩子服藥、也不帶他就醫,想藉由孩子自身的免疫力來對抗細菌或病毒。關於這點,葉醫師 表示:「如果不想吃太多藥,不妨當面與醫師討論。普通感冒,可依症狀緩解程度來減輕藥量,甚至可以停藥。最擔心並非感冒,卻一直當成感冒觀察,錯失治療良 機。」
NG 3:自行讓孩子服用成藥
一些家長可能會在家裡準備感冒藥、咳嗽藥等成藥,當孩子咳嗽,父母自行拿止咳藥讓他服用。然而,有時咳嗽是因為氣喘造成,讓孩子服用止咳藥其實不易改善咳嗽症狀,也治標不治本。
NG 4:看了醫師,卻不服藥
有時,雖然家長帶孩子來就醫,可是回到家卻不按照醫囑服藥,擔心藥物吃太多會影響幼兒的肝、腎功能或產生其它副作用。葉醫師說明,若曾經服用某種藥物有過敏或不良反應,可提醒醫師,但若只是聽說有某種副作用而不敢服藥,即無法達到治療功效,反而延誤病情,因小失大。
NG 5:擅自停藥,或服用劑量太輕
例如:服用抗生素或克流感,未按照一定療程服藥。除此,葉醫師最近遇到幼兒因為便祕而來看診,服用2天軟便藥後覺得有改善,父母遂自行讓孩子停藥2天,發現孩子又沒解便,再讓他吃2天藥。
葉醫師表示:「這做法恐延後便祕問題的改善。建議可逐漸減少藥量,例如:昨天服用3次藥物,發現今天解便狀況不錯,可改吃兩次;若狀況更好,則改為1次。避免2天吃藥、2天停藥,以免孩子不適應。」
至於服用劑量太輕,以常用的退燒藥糖漿為例,20公斤孩子的劑量為10c.c.,家長卻經常只給5c.c.,發現燒未退,以為是病情嚴重才不會退燒。
NG 6:劑量太高
不小心服用兩次藥物,例如:媽媽餵一次、阿嬤又餵一次。另一種情況則是弟弟、妹妹吃到哥哥或姊姊的藥物。
藥物分3級
原則上,目前國人使用的藥物大致可分3種類型,由葉勝雄醫師與鍾燕瑩組長詳細解說使用時機與注意事項。
1成藥
使用前應仔細閱讀
由於成藥對人體的影響較輕微,多可在藥妝店或藥房取得,鍾燕瑩組長指出:「通常成藥會清楚標示效能、用量、用法以及使用有效期限。」
葉勝雄醫師進一步解釋:「成藥可分為甲類與乙類。甲類成藥必須在藥局才能購得;至於乙類成藥在超市或超商即可買到,例如:撒隆巴斯、綠油精、曼秀雷敦等。」由於成藥的藥效較弱,毋須專業醫護人員指示,不過使用前仍要仔細閱讀說明書與標示。
儘管成藥的藥效弱,但不建議讓幼兒使用,除了乙類成藥如綠油精或曼秀雷敦之外,不過,將這類藥物塗抹孩子身上時,鍾組長提醒:「少量即可,且盡量不要碰到眼、口、鼻等部位,以免產生刺激。」
2處方藥
需有醫師處方或限由醫師使用
須經由醫師處方或限由醫師使用,管制藥品皆屬這一類。至於非管制用藥,有些亦需有醫師處方,才可由藥師人員供應,例如:降血壓藥、安眠藥等。由於處方藥的藥性較強,對於疾病或人體健康的影響亦較大,所以要有醫師的處方、或經由醫師開立才能使用。
3指示藥
醫師開立處方或藥師調配
指示藥,則是在一般藥局經由藥師評估、調配後,才能販售給民眾;或民眾憑著醫師開立的處方箋去市面的藥局拿藥。雖然指示藥的影響較輕微,像綜合感冒藥、咳嗽藥,或維他命等,但過度使用仍可能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因此使用前應仔細詢問藥師。
葉勝雄
學歷:長庚大學醫學系畢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臺大醫院小兒肝膽腸胃科研究員、臺安醫院小兒科部臨床研究醫師、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現任: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
鍾燕瑩
學歷:嘉南藥理科技大學藥學系畢
經歷:高雄阮綜合門診藥師
現任:亞東紀念醫院藥劑部住院藥局組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