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個Idea,避免教出慣寶寶

媽咪寶貝 4月號 NO.166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楊淑芬
模特兒/可愛弟弟瑞瑞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02-87735501)

你家孩子習慣凡事依賴父母代勞嗎?小心,父母過度保護,恐養出下一代怯於承擔、缺乏解決問題能力,甚至造成將來適應社會困難……。因此,想培養孩子的自立 與責任感,大人必須學習放手,可是,爸媽如何循序漸進引導孩子「自己來」,教出他的獨立與自信?

 

 

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信
一群孩子在公園玩球時, 球不小心丟偏了、滾到其它地方,有些孩子見狀會急忙地跑去撿球,而且為了撿到球,敏捷地避開草叢和樹木。可是,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楊淑芬發現,有些孩子的 球掉了,他第一個反應不是撿球,而是僵在原地以眼神徵詢大人的反應,不知是擔心球掉了被大人責備;或不知該麼辦,想向大人尋求協助。

除 此,楊老師經常發現下列情況,例如:孩子外出時忘了攜帶玩具,當他坐在車上或餐廳裡感到無聊時,開始責怪爸媽:「你怎麼沒幫我帶小汽車?」有趣的是,爸媽 還煞有其事地解釋:「當時我在忙,沒有想到。」事實上這是孩子的需要,他卻理所當然地認為父母應該準備;而爸媽也無意識地被孩子賴著……。
 
以 上兩種狀況可能是父母頻繁地介入孩子的生活,使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未被培養,所以他們遇到狀況會顯得退縮而無能,而且遇到問題的第一時間是直接找父母協 助。其實,在這教養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日後的親子衝突會越來越多;而且當孩子進入學校就讀,亦會理所當然地認為功課和成績是父母關心的事,與他們無關;甚 至養成孩子遇到狀況,認為是別人的錯。也因為他們鮮少被教導為自己的生活用心,習慣依賴大人,養成不負責任或依賴的態度。
 
 
慣於依賴,造成6種負影響
愛的本意沒有錯,只是方法需要學習。
首先,楊淑芬老師澄清,「過度保護」亦為父母愛孩子的方式。愛的本意沒有錯,只是方法需要學習,且依據孩子的需求與能力來調整,才不會因為愛的名義將孩子的地位抬得比父母高,或壓縮了他的能力。而當父母愛孩子的方法太過保護,恐對孩子的未來產生哪些巨大影響?
 
 
1察覺危機能力弱
孩子若習慣依賴父母,覺察危機的能力會較弱,對於生活的判斷能力會顯得缺乏。例如:今天的天氣適合穿什麼衣服?由於大人隨時為孩子做好準備,孩子只要聽從指令,不需要思考週遭環境與生活的關聯性,因而不太具有面對問題的能力,孩子會比較順從。
 
可 是發生問題時,一旦父母不在身邊,他們沒有指令可遵循,自我保護的能力也會較弱。以撿球為例,一般孩子會思考球滾到哪裡?如何避開樹、蜘蛛網、甚至避免踩 到狗大便而撿到球。如果他不曾有這類經驗,他不懂得思索週遭環境,亦不會知道草叢有蜘蛛網或狗大便,對於環境的覺察和預測能力會比較低。
 
 
2較多的無知與無能感
曾經楊老師在帶領兒童營隊時,午餐的水果像是芭樂、西瓜,已經切好放在餐桌上,可是有些孩子遲遲不動手拿取,一問之下得知,平常爸媽在家削水果,會去掉芭樂子或西瓜子,所以當他們面對水果的原始狀態,不知道怎麼吃。
 
除 此,她也發現有不少孩子不會吃帶刺的魚、也不會啃骨頭,因為父母鮮少給予他們學習的機會。甚至有些孩子的語言發展較緩,因為他們還小的時候,不用表達,只 要眼神一瞥、手指一指,或只說:「我要吃那個」,也不用說清楚「那個」是什麼,大人就會幫忙搞定。當孩子不需開口說話就能滿足需求,也間接影響語言發展能 力。
 
另外,由於有些孩子太少被刺激,加上父母不太要求,導致出現較強的無能感。所以對於外在環境要求時,他會感到害怕、想逃避。進入幼兒園後,當老師要求他和同學做一樣的事,或老師對其他孩子大聲講話,他就顯得焦慮不安或不知如何自處,甚至擔心達不到外界要求而逃避上課。
 
 
3影響獨立、自我照顧能力
生 活中若孩子經常需要大人協助,內心也一定離不開大人,所以孩子會較缺乏自信。例如:點心時間發點心給小朋友時,對於點心外面的包裝,有些孩子會嘗試打開包 裝吃裡面的點心。但有些孩子只會用嘴巴咬包裝袋,不知道怎麼辦,最後只能把充滿咬痕的點心包裝交給老師。楊老師指出:「這類孩子不懂得思考其它操作方式, 而當他看到同儕俐落地拆開包裝紙,會令他感到無能。」
 
因此,當父母沒有經常陪在他旁邊,他好像無法做事;這類孩子亦無法獨立自主,也容易出現分離焦慮。
 
知 名的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提到,1歲半以後的孩子由於大、小肌肉已逐漸發展成熟,他們會想操作和嘗試有興趣的事物,並從中學會獨立與自我控制。因此,父母不妨設 定一個安全範圍讓幼兒探索、操作,同時讓他們知道父母在旁邊,隨時可以尋求支援,藉此培養孩子學習獨立與自主。否則孩子會懷疑自己,對自己的行為感到自 卑,越大越對自己沒信心。
 
 
4怯於負責
選擇逃避,因為那是最佳的防衛方式。
除 了懷疑自己的能力,擔心自己無法承擔責任,楊老師認為,孩子也會擔心發生意料之外的狀況怎麼辦?萬一他處理不來,似乎又再一次證明他的無能。而當他無法負 起責任時,乾脆選擇逃避,因為那是最佳的防衛方式。所以有些孩子坐在遠處看別人玩遊戲,或做一些與他人無關的事,有時是種自我保護。
 
 
5對環境漠然、缺乏同理心
除 了擔心自己的無能被發現,也擔心做不好被責怪,所以刻意採取與人保持距離、對環境冷漠的自我保護方式。也因為時時盯著自己的無能責怪自己,所以亦以同樣眼 光看待別人,當他人做錯或做不好,如同在鏡子裡看到自己的影像,因而出現挑剔、責怪的情形,讓人覺得這孩子欠缺同理心。其實是因為他看到別人的無能,就會 聯想到自己的無能。
 
此外,孩子較缺乏同理心的其中原因,也可能是當他們年紀小的時候,父母很快介入他的需求,當他還未感受、未產生想法前,大人立即幫他操作,鮮少有機會思考,造成他們較少經歷無助或難過,所以當他看到別人難過或不愉快,無法理解、體會他人的心情。
 
 
6社會技巧能力較弱
習慣由大人發號施令或處理,孩子的社會技巧能力不佳,包括回應外界、與外界合作的能力。所以當他們跟外界或同輩相處時,他們沒有適當的社會技能,例如:習慣有人主動幫忙,因此不擅於提出需求或困難;與同儕相處時,他們想到事情就搶著要表達,不懂得等待或聆聽同伴的聲音。
 
 
5種心理,父母放不了手
為何孩子在可以獨立自理的年紀,卻事事需要父母協助?爸媽對小寶貝的細心照顧,究竟是愛,還是剝奪?哪些因素令現代父母放不了手?
 
 
1少子化、高齡生孕,捨不得孩子吃苦
除 了少子化,加上現代人晚婚,好不容易懷孕、生子,也令他們對孩子的生命非常在意,捨不得孩子吃苦,希望孩子平安長大,因此楊淑芬老師指出:「不自覺介入孩 子的生命過多。」當父母經常為孩子剷除擋在人生路上的石頭,孩子不會知道石頭的存在,也不會瞭解當他撞到石頭跌倒,有多挫折、多疼痛。
 
 
2雙薪家庭缺乏耐心與等待時間
雙薪家庭礙於時間急迫,必須快速解決問題,加上過於在意結果,因而忽略孩子需要的學習或經驗。如同艾瑞克森的理論:「孩子要學會操作,才會從過程中養成自信與能力。」
 
像父母準備帶孩子外出時,即使知道孩子能夠自己穿衣服、綁鞋帶,可是因為擔心時間來不及,所以直接將選好的衣服遞到孩子的手上,或直接彎下腰幫孩子穿鞋,這些都讓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甚至還有一些孩子進到室內,直接走到大人前面把手張開,要大人幫忙脫下他的外套。
 
 
3對孩子的能力沒信心
有些家長會預設孩子可能遇到的狀況,不斷耳提面命怎麼做,對孩子而言,反覆的提醒反而會令他失去信心,讓他產生好像有許多突發狀況的錯覺,如此,亦容易對外界感到不安,遇到問題的判斷與解決能力亦較弱。
 
 
4擔憂孩子受到傷害
試著讓孩子學習關心自己的身體。
在 少子化的社會,父母特別擔心孩子的心理、身體受到傷害。以身體為例,其實孩子的身體有敏感度,當父母隨時要求孩子穿上外套以免著涼,可能讓孩子沒有機會用 身體去感受天氣或溫度的變化,不太具有判斷冷暖的能力。其實孩子的體溫比成人高,加上活動量大,穿越多反而越會流汗,父母不妨試著讓孩子學習關心自己的身 體、依自己的體溫來調整衣物,而不是一直擔心他會感冒或著涼。
 
除 此,爸媽也經常小覷孩子的心理承受度,例如:孩子的玩具不見了,父母捨不得他難過,忽略他應從中學習、培養耐挫力,可能馬上送他其它玩具,或帶他去玩具店 買一模一樣的玩具。楊老師表示:「孩子若未從中體驗挫折、難過或失落,他的情緒資料庫則鮮少有這類感覺,自然無法用同理心去瞭解別人的失落,甚至不會懂得 妥善保管玩具。」
 
 
5擔心孩子遭批評,父母沒面子
尤其在大家族生活或家族聚餐容易發生這情形,由於父母擔心孩子的行為被評價,難以接受自己沒教好孩子,礙於自己的面子,盡量不讓孩子自己來,只要孩子沒有嘗試,包括應對、打招呼、挾菜,他就不會出糗。雖然這做法保住父母的面子,但也讓孩子失去學習因應外界的能力。
 
 
8種態度培養孩子獨立
想讓孩子學習「自己來」,具備以下態度也許能讓爸媽更容易執行。
 
 
1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好
相信孩子有能力,讓他做自己的主人,給予犯錯、修正的機會,從中獲得良好經驗後,他會更樂於學習。若不信任孩子、也不鼓勵嘗試,長期下來會讓孩子自我懷疑、缺乏自信。因此,父母能夠信任孩子,對孩子是很大的支持後盾。
 
 
2適時陪伴但不介入
所謂的陪伴,亦即在安全範圍內讓孩子嘗試新經驗或新挑戰,並讓他知道自己有後盾,必要時會有人給予協助。當他有了一、兩次的成功經驗,或許會開始思考,還可以做哪些嘗試或調整?如此下來,孩子也越來越有操作的自信。
 
 
3讓孩子選擇&負責
爸媽學著策略性放手,在安全且孩子能力可及的範圍,讓他自行操作。例如:讓孩子自己去感覺何時膀胱漲漲的,需要上廁所?何時肚子餓餓的?吃多少才不會餓?下雨天該穿什麼衣服出門?讓孩子選擇與自理,當他對自己的生活有掌控權時,獨立自主的能力才可能被培養。
 
 
4放輕鬆,學習忍受混亂期
大人應學習忍受混亂期,別擔心孩子做不好,即便看不慣孩子的作為,但別因此介入處理。楊老師提醒:「父母應與自己對話,告訴自己孩子並非做不好,而是在學習新能力。」
 
畢竟孩子從零學起,經由不斷嘗試、犯錯,才知道哪裡需要改進。父母不妨隨時自我提醒,丟臉是暫時,但孩子的教育是一輩子。
 
老師曾看到一個孩子在小水池旁玩耍、而且跳來跳去,孩子的母親對她說:「我得忍住不唸他。與其將來掉入海裡,寧願他現在掉到水池。」若孩子掉入水池,父母頂多丟臉、狼狽地帶全身溼透的孩子去廁所沖水、換衣服,卻能讓他學到這行為的後果,從中體會克制衝動與注意人身安全。
 
 
5具體鼓勵正向行為或做到部分
因為孩子很權威取向,也注重大人的愛跟重視,父母若能具體告知他做得好的地方,孩子會有努力的方向。例如:「你很會照顧自己,手冰冰的時候會自己穿外套」、或是「你知道要吃2碗飯才不會肚子餓,好棒!」讓他瞭解懂得照顧自己是很棒的事。
 
 
6適性適齡,調整期望與標準
特 別是對於獨生子女,父母常不自覺地以自己的能力來看待孩子,卻忽略與孩子的年齡差距。因此,父母應先瞭解,希望孩子盡快具備某項能力,不僅是奢望,也令孩 子受挫。倘若將他與其他同齡孩子做比較,亦造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和壓力。楊老師建議:「若真的要比,應該比較孩子的現在與從前,他的進步與成長、所學 到的技能,還需要再學習的部分。如此,孩子才會對自己越來越滿意,樂於自我挑戰。」
 
 
7依孩子的速度來要求
當 孩子還小的時候,也許爸媽正全力衝刺工作,不太有時間等待孩子學習操作與獨立,造成他尚未具備自理能力。當他準備進入幼兒園時,父母才意識到孩子應該獨立 自理,立即要求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鞋、吃飯等,令能力尚未養成的孩子感到痛苦不已,而且,除了要學習父母所要求的能力,還得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與同儕生活, 這種依父母的速度及需要來要求孩子成長的教養方式,孩子不僅倍感壓力,也容易增加親子衝突。
 
 
8父母擁有獨自的生活空間
讓孩子瞭解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
父 母的生活不應只以孩子為中心,楊淑芬老師表示:「父母應空出時間閱讀、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在視線可及的範圍內,讓孩子進行他的遊戲。」這讓孩子瞭解,雖然 父母重視我,他們也同時發展自己的喜好與空間,無形中成為示範。讓孩子瞭解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父母跟孩子不會黏在一起,從中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與能 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珍珍 的頭像
    珍珍

    新竹縣珍珍保母屋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