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教育 (10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0〜5歲五情教育,培養終生好品格

育兒生活 7月號 NO.290

文╱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王宏哲
輯╱張玉櫻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筱喬
模特兒╱王宏哲&寶貝兒子小智、丞丞

打開媒體報導,駭人的北捷新聞事件,讓你我簡直不敢相信這竟然發生在我們居住的美麗土地上。不管是來到我發展中心的家庭諮詢,或是在我的粉絲團留言的家 長,我發現最近爸媽們對教養這件事變得焦慮許多。爸媽很想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終生好品格」?

 

 

 

這些孩子是怎麼了?

這事件之後,很多人問:「這些孩子到底是怎麼了?」究竟是社會文化的快速變遷,讓教養面臨重大挑戰?還是這些孩子本身的發展出了問題?引發各界討論!但我覺得大家必須冷靜下來,從教育、醫學、科學、心理發展及教養等多個面向去分析,客觀的分析出一個未來育兒生活中,正確的行為引導方針,提早打破孩子的情緒之壁。

 

 

孩子易暴走?應提早重視學齡前的「五情教育」

從學前教育來看,其實事件發生後,最讓爸媽們擔心的,不外乎是這些眼前正在長大的孩子們,情緒管控的能力越來越不好,孩子們暴走的行為越來越多,除了不講理、脾氣越來越大、意見越來越多,甚至有時候會動手。

 

這其實跟兒福聯盟前一陣子的調查不謀而合,也就是現在的孩子往慣寶寶方向前進,有「兇、挑、ㄠ」三個發展特徵!

 

但如果要從情緒暴走,直接聯想到捷運主嫌,那就失了客觀,因為一個孩子的行為人格,除了受先天氣質的影響,更會因後天教育與教養而改變,因此,先天與後天的論戰,各門各派在多年來一直沒有個勝負。

 

而學齡前,有5個感情發展的教育,與日後的品行息息相關,一定要提早重視,分別是親情、表情、同情、友情、溫情。

 

 

五情教育之一 : 親情的培養

親子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寶寶打從一出生,就會依附在爸媽及親人身邊,這些依附的行為,會讓孩子得到情感間的交流,更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安全感,降低分離焦慮及穩定孩子的情緒。

 

要建立好依附關係的第一個做法,就是從小多透過爸媽的愉快擁抱,來發展孩子穩定的心智狀態,進一步修正成長過程中不對的行為,調整與社會的互動。

 

另 外,我們不難發現,孩子不一定要父母拼命的用物質去滿足,或者爸媽也會發現物質的滿足很短暫,這其實是因為所有物質的回饋,都比不上親人的社會性讚美,例 如「你今天好聽話」、「你都有乖乖守規矩」、「你好有禮貌喔」,這些會讓孩子的情緒行為穩定發展,也會讓好行為更加持久。

 

所以親情中的教養重點,是當孩子有需要或挫折時,父母提供慈愛的關懷與鼓勵,讓親情就像一個強壯的臂膀,在呵護之下快樂的發展自己。

 

所以,我們一直在親子關係的議題上,不斷的大聲疾呼:「陪伴,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因為只有在陪孩子的過程中,你跟著孩子一起成長,會更了解孩子不同年齡的心智變化,趁早修正孩子的品行,在兒童大腦行為還沒有植入習慣程式前,開發出品行的潛能。

 

 

五情教育之二 : 表情的培養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Paul Ekman在研究人類表情時發現,人類有6種與生俱來的基礎情感:厭惡、憤怒、恐懼、悲傷、快樂、驚訝。後來更提出,人類會透過模仿學習,發展出更複雜的情緒及臉部表情。

 

許多科學研究更發現,透過臉部去揣摩表情,竟然會影響內在的感受,這些生理會影響心理的證據,不斷的被視為是現代科學上很重要的議題。

 

我在臨床上常常看到孩子的表情很少、很簡單,但說話的能力卻常頭頭是道,有點講理不講情的感覺。因此我經常衛教很多家長,讓他們知道0〜5歲的孩子,語言發展固然重要,但姿勢表情、身體動作,也都是很重要的社交溝通工具,多練習表情,才能更順利的與他人情感交流,也能刺激孩子的情緒穩定。

 

另一個重點則是,我們在教養的過程中,自己是否也有把複雜的情緒表達出來呢?例如:愉悅滿足、害羞、尷尬、內疚、自信等。

 

記得有一次,我在諮詢時跟幼兒園家長提到情緒教育從表情練習開始,家長很快的說:「這好難喔!連我都不會!」我笑著答:「所以我們才需要教育孩子啊!他們需要早一點建立這些能力,了解別人的複雜感受,而不是拼命的把成績搞好,或提前偷跑學小學才需要會的東西!」

 

 

五情教育之三 : 同情的培養

同理心的教育,也是培養好品格另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很多爸媽經常問我,感同身受要怎麼教?小小孩能教嗎?他們何時發展到可以懂、比較成熟?我們可以依年齡來教同情及同理。

 

 

1歲兒:

根據前面提的基礎情緒研究,1歲的孩子,已經能夠了解分享東西給別人,可以博取歡心;搶別人的東西,會讓別人厭惡!

 

爸爸媽媽在寶寶的行為教育上,應該以溫柔及堅持的態度,明確的告訴孩子「可以/不可以」,你的行為會讓人「開心/不開心」,刺激孩子對環境規矩的觀察,漸漸練習不能只照「我」的規則去玩及去做。

 

 

2歲兒:

2歲孩子不管是在心智、語言、感覺、動作上,都進入快速的發展,孩子想大量的往外探索更新奇的環境,來獲得身心發展的滿足。我認為透過身體感官的感覺教育,去培養情緒覺知或同理的能力,是很重要的方法。

 

例 如:孩子某次不小心跌倒了,你跟他說這就是很痛的感覺,建立對這個感覺印象及記憶。而孩子可以在某一次,不小心打了人或欺負了小動物,你就必須讓孩子回 憶,他現在的痛及不舒服,就像是你上次跌倒的那種感覺,你喜歡嗎?當引導出孩子說出不喜歡,你就要教育孩子,那他也不會喜歡!

 

另外,這個年齡也常發生的情境,就是孩子無視旁人,出現情緒發飆或路倒,當然也是因為同理心還沒成熟,所以不會知道這樣會讓自己及讓父母丟臉。

 

正 確的引導應該是,先隔離到旁邊跟孩子說:「我知道你得不到很不開心(同理孩子的情緒),但是你剛剛又吼又叫又生氣(提醒他覺察自己失控的情緒),跟上次一 樣,最後得不到也會被處罰(情緒經驗),好好用說的,媽咪會聽(提供溝通方法)。這些簡單的步驟,是幼兒發展同理心很重要的前期培養。

 

 

3歲兒:

3歲的孩子,應該是大量玩角色扮演遊戲(role play)的時候。科學研究發現,常玩扮家家酒的孩子,智力比較高,同理心也比較成熟。

 

例如,3歲孩子會假扮醫生,「來,我幫你打針,會痛痛喔!要忍耐一下!」「我是高鐵司機,我載你去台中,很快就到!你會喜歡坐我開的車!」這些遊戲語言中,除了有2歲時期大量練習來的情緒感覺,也開始帶有更多的情緒感受。

 

在教養中,透過孩子的發展,也提醒我們,當孩子違規時,爸媽除了跟孩子說「你不對」以外,也必須跟孩子說:「你這樣做讓我難過、傷心!」開始把感受教進去孩子的情緒字典。

 

 

4歲兒:

4歲孩子,抽象情緒及複雜情緒的學習,開始越來越多。除了延伸前面的感受練習,也要進一步練習了解如尷尬、害羞、自信及其他的複雜感受。

 

例如:孩子好不容易完成了一組積木,他可能會告訴你他現在很開心,這是基礎的情緒及感覺的表達,我們可以進一步的告訴孩子:「哇!好不容易,花了好久的時間,而且中間要非常的細心及專心,我也很擔心會完成不了,但最後還是完成了,我相信下次覺得很難的也可以先試試看!」

 

引伸這些,是為了讓孩子學到「耐心的同理」、「耐挫的同理」、「成就感的同理」,這些情緒的成熟,都有助於培養日後團體人際互動的能力。

 

 

5歲兒:

5歲的年紀,也是一個愛分享的年紀、閱讀的行為,有大大的轉變,孩子喜歡透過故事,把感受講出來,我認為這也會讓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例 如,我經常在孩子看繪本的同時,問孩子:「你覺得故事中小荳荳的心情怎麼樣?」「你覺得故事中誰讓他開心?」「誰是故事中表現最好的動物?」「你從哪裡知 道大家都喜歡他?」當孩子可以漸漸地練習回答出來,父母就可以適度的引導到孩子自身的行為,利用複雜的故事情節來教導。

 

 

五情教育之四:友情的培養

孩子需要玩伴,有玩伴才不會感覺到孤獨,透過遊戲互動,提升眼神、語言、肢體、表情以傳達更多情感交流,減少情緒障礙,所以同儕的友情、團體生活對孩子非常重要。而要教導兒童一些新的社交技巧時,通常有3個做法,可以讓孩子有效適應團體,教到朋友。

 

 

1.模仿學習

提醒孩子可以多學爸媽跟他的互動,去與其他孩子互動,例如:多說「請、謝謝、對不起」,大一點的孩子可教他說「可不可以一起玩?」「我這個分給你!」「我幫你!」這些都是會讓孩子變成團體中比較討喜角色的語言。

 

 

2.演練

當孩子在教友受挫時,我們會請爸媽回家後跟孩子進行三角關係訓練,如「你、我、他」的練習,這些示範對2〜5歲孩子的交友能力,會有很大的幫助。

 

 

3.分享與回饋

多聽聽或引導孩子分享他與其他孩子的互動,例如幼兒園放學後,偶爾問問孩子:「你今天有跟誰玩啊?」「你們玩些什麼?」「扮家家酒,你是什麼角色?你的好朋友是什麼角色?」這些會刺激孩子去思考他與人的互動,並會引起交友一起玩的內在動機。

 

 

五情教育之五:溫情的培養

許多研究也發現,在家庭中,爸媽的感情越好,孩子的情緒發展就會越成熟,更有一些進一步的研究發現,父母親的關係,間接影響孩子長大後的衝動控制、人格發展、以及與人的信任感。

 

我想,這就是孩子從小,就能從家庭中感受到的溫情,會塑造他們未來人格最好的證據。由於教育環境與文化、飲食與3C科技等快速變遷,現在孩子的心智發展,正處於一個變動的時代,跟幾十年前真的有很大不一樣,這在教養上提醒我們,不該隨時都在採取速食教養,希望立竿見影。

 

其實科學育兒教養的重要關鍵,在於許多關係的建立,如夫妻關係的經營、親子關係的經營、家庭關係的經營、社群關係的經營,這些關係的穩定,就會有溫情效應。

 

所以,多傾聽孩子說說話,多陪陪孩子遊戲,多傳達正向情緒的微笑,多給肯定及讚美,就能讓這些可愛的小豆苗穩定的向上發展。

 

 

王宏哲親子教室Q&A

若您有任何寶寶照顧與親子教養問題想請教王宏哲老師,歡迎到《育兒生活Babylife》facebook粉絲團http://goo.gl/jaulXR,或王宏哲老師的留言板詢問http://casanovab110.pixnet.net/guestbook

 

Q:寶寶愛打人,怎麼教?

我家寶寶1歲3個月,有很嚴重的打人、捏人、抓人、呼巴掌行為,我是親密育兒派,也沒有給寶寶看電視,不知道他是從哪裡學來的暴力行為?我會溫柔的跟他說,用摸的、不要用打的,不然人家會痛痛,但他似懂非懂,還變本加厲!現在出門都要距離其他小朋友1公尺遠!

 

我在想,這是否是他示好、打招呼的方式?只是不會拿捏控制力道?或者是想引人注目的方式?我實在好困擾,該怎麼辦才好?

 

A家長常問孩子出手打人的問題,深怕孩子從此養成壞習慣,更擔心人格的偏差發展。

 

 

孩子打人的原因可能有:

1.不當模仿:

模仿力強的孩子,看別人有過動手的行為,當然會學起來,電視、影片中的情節,孩子也照學。但最常發生的是家長對孩子的體罰,孩子看到的是家長生氣、所以打人,孩子就會在自己生氣不開心時,也出現打人的動作。

 

2.年紀小,力道拿捏不當:

大約1歲左右的小孩,也會出現打人的舉動,特別是本身氣質是反應強度較強、較急躁的孩子,他們的本意可能只是想要大人注意他、理解他的需求,如果大人對於孩子的肢體語言表達敏感度較低,孩子就更會出現這樣的舉動,因為他會發現只有這樣,大人才會注意到我。

 

3.感統失調:

2、3歲後若有感統失調的問題,與人打招呼或碰觸因為力道控制不好,就很容易被誤解是打人;感統失調的孩子也比較控制不了衝動情緒,容易出現打人的行為。

 

4.生氣但語言表達情緒能力不足:

例如2、3歲的孩子與同儕遊戲,結果玩具被搶,這個年紀的語言表達能力沒有肢體動作來得靈活,因此很容易直接以行動表示情緒。

 

5.不小心被大人強化了:

孩子與大人互動遊戲的過程中可能不小心出現打人的行為,這時候如果大人反應不當,例如「咦!你怎麼打阿公咧?」孩子會發現這個行為達到的結果很特別,就會一再嘗試而變成習慣。

 

 

孩子已經出現打人行為該怎麼辦?

1.斷絕環境中的模仿源

盡可能在孩子未建立好同理心(大約5歲)之前,不要接觸任何有關暴力的遊戲、影片,甚至不要和會打人的孩子一同遊戲。雖然家長會說都有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但對於年紀小、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越是告誡、越想嘗試,他們不會有感同身受這件事,所以預防勝於治療。

 

2.大人越是生氣時越要冷靜

「打」這個懲罰方式絕對不適用於孩子,當孩子做錯時,大人可以冷靜的要求孩子「你犯規打人,請去隔離區罰站」,大人的情緒千萬不要隨著孩子一起高漲,因為你就是要讓孩子學會你的情緒控制能力,孩子才不會情緒一來就衝動的出現攻擊行為。

 

3.如果可以請在孩子打人前阻止他

利用「紅綠燈」的概念教導孩子面對事情的處理方式,您抓住孩子的手,停住孩子的動作(紅燈),讓孩子想想看這個舉動可以嗎?引導孩子想想有沒有更好的方式(黃燈)?讓孩子去執行對的行為(綠燈)。

 

4.應重覆演練「對」的行為:

如果孩子已經打人了,除了請孩子道歉,也要重新演練一次正確的應對方式,才不會一碰到類似狀況,孩子只會用打人的方式回應。

 

5.找到發洩管道:

幫孩子找可以宣洩的活動,像是揉紙、拉黏土、打球等等。

 

6.衝動控制遊戲:

例如:123木頭人(指令要簡單點,媽媽一回頭,就蹲下)、鏡子遊戲(媽媽摸鼻子,孩子就要摸鼻子),增加孩子控制自已行為的能力。

 

7.故事教學:

利用繪本、情緒表達的書,加強孩子情緒表達能力。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兒園開學囉〜您和寶貝準備好了嗎?

育兒生活 7月號 NO.290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臺北市立育航幼兒園園長許明珠
參考書籍/《媽媽,今天是我第一天上幼兒園耶!》,遠流
攝影/T&t Photoghraphy;攝影師Tim 0978-396-932
梳化/羊羊
演出/幸福親子檔:陳建旭、柯甄佩、陳宥荃

每年的7、8月是幼兒園迎接新生入學的旺季,家長在精挑細選之下,決定了心目中理想的幼兒園,接下來,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如何讓寶貝能夠開心地對爸比媽咪 揮手說再見,順利融入校園新生活。現在,就讓我們來聽聽資深園長有哪些入學須知要告訴新生與爸比媽咪們吧!

 

 

 

寶貝,你長大囉〜

進入幼兒園,若說是孩子的人生大事,一點也不為過,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離開照顧者的身邊,進入團體與同儕和老師一起生活,學習獨立及如何與人相處。

 

臺 北市立育航幼兒園園長許明珠認為,對於即將到來的新生活,有些孩子會很興奮、期待,但有些則非常害怕、焦慮,此時全家人應該一起陪著孩子迎接、度過這個成 長里程碑,讓孩子感受到大家對於他要上學這件事情的關注與期待,使他了解可以穿著制服、背著書包離開家去上學,是多麼值得紀念的事,因為這代表他終於長大 了。

 

如果在此階段孩子對於上學能夠充滿期待,未來整個求學生涯的步伐,都將因此踏得更加穩健。

 

 

說明+鼓勵 降低孩子的焦慮

如何增加孩子的期待感、並且降低他們的焦慮呢?許明珠園長認為,事前的說明與耐心地鼓勵是非常重要的。上學這件事,究竟該如何對孩子說明?如果您還摸不著頭緒,可以參考以下建議:

 

1.上班媽咪怎麼說?

小寶貝,爸比媽咪每天都要去上班,才能賺錢買好吃的東西給你吃、好玩的玩具給你玩,但是你在家看不到爸比媽咪一定很孤單對不對?沒關係,現在你長大了,所以爸比媽咪去公司上班的時間,你也要去幼兒園上學。

 

上學很好玩喔,會有老師教你很多東西,還有很多小朋友跟你玩,那裡的玩具和故事書也比家裡更多,這樣你就不會像在家裡那麼無聊了,等爸比媽咪下班,我們就會去接你,然後一起回家,這樣我們又可以在一起了!

 

孩子總是想模仿最親愛的爸爸媽媽,透過這種說法,讓他們了解上學也是他的「工作」,而且這件事情對他來說很重要,也會帶來很多樂趣。

 

2.全職媽咪怎麼說?

小寶貝,雖然媽咪很愛很愛你,希望每天都可以陪在你身邊,但是你現在長大啦,媽咪和爸比覺得,有很多事情是幼兒園的老師才能夠教你的,因為爸比媽咪知道的沒有那麼多。

 

最重要的是,你玩的遊戲我們也不太會玩,但是幼兒園不一樣,會有很多其他的小朋友跟你一起玩你喜歡的遊戲,每天會還有不一樣的點心可以吃。你看,我們隔壁的大哥哥、大姊姊,他們每天白天是不是也去幼兒園上學?

 

去上學老師就會發很漂亮的書包和很帥的制服給你穿,代表你也長大了,等傍晚爸比媽咪再去接你回來吃晚餐,回到家再請你跟我們說你今天在學校的冒險故事喔!

 

不管再怎麼黏著父母的孩子,內心深處也渴望長大,渴望像其他大哥哥、大姊姊一樣擁有不同的身分,透過爸比媽咪對於長大、學習、朋友與新身分等正向概念的強調,能夠降低孩子對於分離的焦慮不安。

 

 

入園前的準備工作

孩子第一次上學就像一首進行曲,家長若能事前為孩子安排好曲調鋪陳的起承轉合,必定能彈奏出愉快動人的樂章。您是否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要和孩子一起迎接未知的未來了呢?許明珠園長指出,進入幼兒園前,有幾件事情是家長必須注意的:

 

1.請有上過幼兒園經驗的大哥哥大姐姐分享校園趣事,或帶領孩子閱讀關於幼兒園生活的繪本。

 

2.事先參訪學校,提前認識新老師與新同學。

 

3.協助孩子理解生活作息與方式的改變,並為孩子培養基本的自理能力,如:自行如廁、進餐、穿脫衣服…等。

 

4.正視、接納孩子的心情並加以關切,提供安心物、親子合照或是爸比媽咪的愛心紙條。

 

5.讓孩子多與親戚朋友的孩子相處,學習進入團體該有的基本禮儀,如:分享、等待、輪流、合作…等觀念。

 

6.幼兒園的師生比為1:15,老師無法像媽咪一般隨時注意每個孩子的需求,因此必須教導孩子以簡單的語言主動表達需求或想法,如:老師我想去廁所、我現在有點不開心…等。

 

7.允許孩子一起準備上學的衣物和用品,增加他的參與感。

 

8.家長應和老師或其他家長建立良好關係,保持互動與溝通,才能更加了解孩子未來的就學狀況。

 

 

新生NG 5類型

面臨一個全新的成長階段,孩子縱使擁有再多的好奇、興奮與獲得獨立自主的內在動力,也難免感到不安、緊張;即使一路飛奔進學校的小孩,當教室門關起來、爸比媽咪要離開的瞬間,也可能突然放聲大哭,因為,他也擔心自己或許還沒準備好面對眼前嶄新的世界。

 

剛 進入幼兒園的頭一個月稱為「磨合期」,此階段孩子常有哪些狀況發生?如何協助他們順利適應新的環境?許明珠園長表示,剛開學的幼兒園最大的特徵,就是在校 園某處經常響起的小孩哭聲,以及守候在門前或走廊癡癡望著教室內的家長,在這段期間,孩子的不適應大抵可區分為幾種類型:

 

 

類型1.短暫哭泣的孩子

開開心心和爸比媽咪手牽手一起進校門的孩子,當爸媽要離開時,也會因分離焦慮而產生不適應、短暫哭鬧的情況。

 

許明珠園長認為,這群孩子其實挺可愛的,他們的哭泣就彷彿像是要哭給家人看、證明自己很捨不得他們似的,只要家長一離開,沒多久,他們就會被教室的情境、玩具與同學、老師吸引,進而停止哭泣,碰到這類型的孩子,只要放心將他交給老師,老師很快就能妥善處理孩子的情緒。

 

 

類型2.堅持哭鬧的孩子

有些孩子哭泣的時間很長,不僅侷限於剛與父母分離的時刻,甚至哭鬧的情況持續2〜3個月,對應這類型的孩子,許明珠園長建議可採取以下幾種做法:

 

1.讓家長(爸比媽咪或阿公阿嬤)進教室伴讀一段時間。

 

2.利用同儕的邀約來分散他的注意力,可請班上較為溫和開朗的同學主動跟孩子玩,讓他覺得自己不是那麼孤單。

 

3.若班上有兩位老師,其中一位老師要多陪伴這類型的孩子,做任何活動把他帶在旁邊,讓他充分感受老師對他的關心。

 

4.老師也要努力設計更有吸引力的活動來吸引孩子參與,可以多一些戶外活動,讓這類型的孩子和同伴一起跑一跑、玩一玩,只要玩得開心,他們通常就會忘記想家這件事情。

 

5.和孩子溝通,了解哭泣的原因,例如:曾有孩子因為媽媽總是晚下班,無法在4點準時來接他而哭泣,在園長與他約定好4點一定請媽媽或奶奶來帶他回家、家長也盡力配合之後,問題就獲得改善。

 

 

類型3.拼命想回家的孩子

另外有一群個性較為衝動的孩子,在開學初期會不停地想衝出教室、靠自己的力量回家,這時除了採取先前提過的方法,如:以玩具、活動、同儕來分散他的注意力之外,老師也會馬上關注孩子,告訴孩子外面的馬路很危險、如果離開幼兒園,爸比媽咪來接他時就會找不到他。

 

但也曾遇過力氣很大的孩子,真的衝到了校門口,不過,通常幼兒園都設置鐵門,校園警衛也會扮演黑臉的角色來阻止孩子做出危險的舉動。

 

當爸比媽咪碰到孩子有這樣的情況,除了提供安撫物讓孩子帶到學校之外,平常也要為孩子說明這麼做的危險性,並且叮嚀孩子在學校要聽從老師和校警叔叔的話。

 

 

類型4.不肯吃飯的孩子

因 為幼兒園的食物口味及用餐方式和家裡不同,有些小朋友看到學校餐點就會沒胃口、不肯吃,許明珠園長指出,曾有孩子將不喜歡吃的食物偷偷藏在椅子、桌子縫 裡,老師除了告訴孩子這麼做食物會腐敗、招來老鼠…等嚴重性之外,也會透過繪本故事和他們討論,其實各種食物都很營養,盡量都要吃。

 

如 果孩子真的有非常討厭的食物,剛開始不可以一直強迫他吃,否則他會很反彈、很生氣,遇到這種狀況,學校老師會跟廚房阿姨溝通,讓食物的形狀稍微改變,使孩 子看不出來是他討厭的食物,但最根本也最好的方法,還是希望家長平時在家可以用漸進的方式從少量開始鼓勵孩子嘗試這些食物。

 

 

類型5.害羞內向的孩子

第一次上學的孩子,常會害怕碰到團體一起進行的活動,一些特別內向害羞的孩子,甚至會不想參與,想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待在邊邊的角落,許明珠園長表示,這類孩子可能平時都是由媽媽照顧,很少與其他人互動、幾乎沒有和同儕相處的經驗,所以才會那麼害怕。

 

由於他們在教室裡同樣需要一個比較可以信任的大人存在,因此,一開始在進行活動時,老師會把他們帶在身邊,協助其融入團體,此外,老師也會安排比較活潑大方的孩子主動和他成為朋友,陪伴他度過適應期的恐懼和不安。

 

除此之外,也希望家長平時多給孩子接觸外界同儕的機會,例如:常帶孩子到公園、親子館和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或與鄰居、親戚朋友的小孩互動交流,不過,需留意的是,內向害羞型的孩子即使遇到同儕,一開始可能也容易待在一旁自顧自地玩耍,爸比媽咪需給予引導與協助。

 

 

特殊需求的孩子…

上述幾種類型是孩子在開學前一個月的磨合期中最常發生的狀況,但也有些孩子似乎不光是適應上的問題。

 

許明珠園長表示,一些孩子在課程中可能會出現注意力非常不集中、過度地好動、長時間游離於狀況外…等情況,老師還是會盡量協助他,把他帶在身邊,適時給予支持。

 

但 若情況一直沒有改善,還是會與家長溝通,了解孩子在家是不是也有類似情形,倘若家長在家裡也碰到同樣的問題,並認同自己的孩子需要協助,幼兒園會主動提供 相關早療訊息或資源供家長參考,但不見得每個孩子好動或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有特殊需求,還是要經由專家的觀察、評估,才能確定他們需要什麼樣的協助。

 

 

最煩惱的人會是誰?

對於孩子生命旅途中的每一項挑戰,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人,其實不只是孩子,還包括一直陪伴在他們身旁的爸比媽咪!

 

許明珠園長表示,新生家長最常擔心的問題,就是孩子有沒有吃飽、老師會不會沒照顧到他…等等,有時候父母的焦慮不安反而遠遠多過孩子的不適應性,其實,當爸爸媽媽願意放手,孩子才會將視線轉移,情感也才會從原來只對爸爸媽媽的依附,進而擴大至老師和同學。

 

孩 子入學只是成長中的一個過程,就像第一次長牙、第一次吃副食品,爸比媽咪無需過度擔心,必須給孩子時間慢慢適應,並且提供支持與鼓勵,讓孩子滿懷信心、放 開父母的手勇敢探索,度過人生中第一次的分離,有了這次美好的成功經驗,相信孩子未來一定能對學校生活更加安心,進而享受學習與交友的樂趣。

 

 

給新生父母的8大叮嚀

1.準備一頓豐盛的早餐、預留充裕的到校時間,避免遲到、早退,才能從小為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規矩。

 

2.遵守接送的時間承諾,以說明、保證取代欺騙的方式離開孩子,孩子才能安心快樂地學習、遊戲。

 

3.父母的焦慮不安會感染孩子,且無論如何擔憂,家長永遠無法代替孩子經歷成長的過程,何不鼓勵孩子拿出信心,探索這個寬闊的世界。

 

4.學校老師就像孩子的第二個母親,唯有不干預孩子的學習環境,孩子的視線與情感依附才會轉移到老師身上。

 

5.對於孩子的好奇與探索心,給予正向的鼓勵支持,讓他自由、勇敢地表達,有自信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學習都能均衡發展。

 

6.放學回家後鼓勵孩子跟父母分享在學校的生活點滴,或許孩子說的不流利、或許只記得自己一直在玩,父母還是可以以問問題的方式引導孩子,如:今天做了哪些事?跟哪個好朋友玩呢?…等。

 

7.倘若孩子不願意或從來不與父母分享自己在學校的一切,請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校的狀況。

 

8.孩子離開家時給予祝福,回到家則給予擁抱,讓他了解,即使暫時分離,爸比媽咪永遠都會支持他。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孩子「好好吵架」

育兒生活 7月號 NO.290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敘事取向訓練講師、督導及心理師黃錦敦、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莫茲婷、財團法人天主教聖母聖心會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杜長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饒怡君
參考資料/《陪一顆心長大: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方智)
攝影/2026兒童拍拍(0955871691)
化妝/小敏
演出/帥氣爸比:小樹、漂亮媽咪:小霖、可愛寶貝:海瑆、筠曦

當學齡前的孩子們吵架時,爸媽不介入,孩子們真的有能力藉此展開自我學習嗎?當孩子們的吵架經驗越多,真的代表溝通技巧提升了嗎?堅持度高的孩子,吵架永 不妥協?孩子究竟是固執己見、不肯認錯,抑或是勇於堅持自我呢?為什麼要教孩子「好好吵架」?

 

 

 

冷戰、不認錯、肢體衝突

由 於學齡前孩子的心智能力發展皆無法像大人般成熟,許多專家提醒,現在的教養方式不應該再主張大讓小;但是,當學齡前的孩子們吵架時,爸媽不介入,孩子們真 的有能力藉此展開自我學習嗎?當孩子們的「吵架經驗越多」,真的代表「溝通技巧提升了」嗎?本文不只適用於手足之間,也適用於堂表兄弟姊妹,以及同學與玩 伴之間喔!爸比媽咪們看過來……。

 

 

何謂溝通?

敘 事取向訓練講師、督導、心理師黃錦敦認為,要回應上述問題,應該要先了解究竟什麼是溝通?黃錦敦心理師指出,溝通像是一種協商的過程,透過某種方式表達自 己、理解他人,讓兩方的聲音交流,以找出彼此合適的互動方式。尤其在家裡溝通或是親近關係溝通的目的,最重要就是要讓彼此在關係裡頭都比較能自在、享受與 親近。

 

 

溝通四大重要元素

親近關係的溝通,涵蓋了4個重要的元素:接收、表達、界線、愛的連結。

 

 

溝通元素一:表達

表達是一種基於理解自己內在,藉由某種管道傳遞給他人的能力。

 

 

溝通元素二:接收

接收是一種願意打開自已的內在空間,去聽見對方的能力。

 

 

溝通元素三:界線

界線也可以說是倫理的思考,是關係裡對於彼此界限的覺察與思考,人們經常談到的互相尊重,其實,就是談彼此對於界線的尊重。而關係裡頭的融洽,常看見界線的開放與融合(例如,孩子們能夠試著互相討論或分享玩具),當我們與人親近愉快的時候,通常也較容易嘗試分享此界限。

 

衝突的發生往往是因為「彼此踩踏的部分超過了對方願意給出的界限」。我們常見孩子衝突的原因,也常常是在捍衛與表達自己的界限,此時,溝通其中之一的重點常是界線的再次確認,找到彼此合適的相處方式。

 

 

溝通元素四:愛的連結

家,不是只講道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如果缺乏愛的連結,溝通過程就也會缺乏柔軟、缺乏空間,在親近關係裡的溝通,最重要的就是在愛的基礎下講道理。

 

 

如何培養孩子溝通力?

談完了溝通的概念,對於孩子如何學習(培養)溝通能力,黃錦敦心理師也提出幾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與爸媽分享:

 

 

勿忽略「試誤」的重要性!

唯有嘗試錯誤,才會嘗試去找方法

很 多時候人無法完全複製別人的經驗,即便是某個人這樣做可以成功,但另一個人卻不見得有同樣的效果。這就是因為每個人的個人特質、外在環境的資源、困境的背 景…都不盡相同,黃錦敦心理師指出,其實很多的能力,我們只能從別人身上「參考」,但必須要自己一次次選擇、嘗試、修正,才能成為自己真正的能力。

 

如果孩子們自己沒有經歷所謂難受的感覺,那麼即使爸媽主動找孩子們坐下來談,也常常只會淪為大人在指點小孩而已。

 

換句話說,真正的學習,必須要有一個可以嘗試找方法、嘗試錯誤的空間!「我把『學習』視為一個人不斷經歷、嘗試、思考、練習、修正的過程,這過程當然會犯錯,但擁有犯錯的空間,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黃錦敦心理師說。

 

 

思考力與溝通力密不可分

讓孩子自己思考,避免直接給答案

此外,要能在錯誤裡知道修正,「思考」就是關鍵的能力。事實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爸媽能給予孩子的協助,並不是要孩子「聽爸媽的話、照爸媽的方式去做,然後達成目標」,雖然很多時候孩子馬上利用爸媽的方法的確非常容易成功。

 

然而,若是孩子的生命中,充斥太多這種「直接輸入法」的成功,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往往變得只能聽從別人的建議,但卻無法產生出任何自己的想法,對自己的行為產生思考,更難以真正擁有修正自己行為的能力。

 

即使預見結果,仍應鼓勵孩子多嘗試

即 使父母明顯看出孩子的方法可能的結果會是「失敗的」、「不夠好的」,也要多讓孩子去嘗試,看看結果如何,最重要的是這麼做,爸媽可以有更多機會跟孩子進行 溝通討論;很多孩子是在這種實驗過程裡慢慢累積自己的生命經驗,不論是學習或是獨立自主的能力,其實都是在這樣的過程中產生。

 

 

巧妙運用孩子在關係中的焦慮感

「讓孩子適當的承擔自己的責任與後果,運用『難受』的自然動力引發學習。」黃錦敦心理師說;當孩子在關係裡焦慮、難受的時候,反而可以運用這些自然產生的動力(想不難受、消除焦慮)來帶領孩子討論與思考,有時候看起來痛苦的情緒,反而是促進學習成長的自然動力!

 

他進一步與我們分享他的自身經驗,有一次黃錦敦心理師的兩個孩子都「受不了」對方,他們都清晰感受到了衝突的難受,在這個時候,他才邀請孩子們一起坐下來,請大家都說說看、想辦法:「如果不喜歡這樣的關係、互動,那各自會喜歡什麼氣氛、關係呢?」

 

黃錦敦心理師強調,如果孩子們自己沒有經歷所謂難受的感覺(或是孩子們本身並沒有任何感覺),那麼即使爸媽主動找孩子們坐下來談,也常常只會淪為大人在指點小孩而已。

 

 

誰說吵架是壞事?

「其實,我並沒有打算教導我的孩子:手足不要吵架。」黃錦敦心理師說。仔細看吵架這件事情,很多時候不是壞事,很多人是透過生氣的情緒,表達自己、捍衛自己的界限,某種程度來說,這是一種能力。

 

知道爭吵不會真的斷了連結(不會因為爭吵,對方就不愛我)是非常重要的能力!

 

這個能力最早養成與練習的地方就是在家庭,特別是手足。

 

 

不知怎麼吵架反而辛苦

「要知道,不知道怎麼吵架的人,有時也是辛苦的,內在有時會承擔過多的委屈,畢竟,孩子將來面對的人,有些真的只要溫和溝通即可,有些時候是需要強力捍衛自己,才能抵擋別人的侵犯。」黃錦敦心理師說。

 

 

重要!觀察孩子們平日相處

或 許真正重要的不是孩子們有沒有吵架,而是吵架在關係裡的位置,觀看孩子表達與捍衛自己時,有沒有也使用別的方法,也就是除了吵架以外,他們有些時候願意容 忍對方、願意體諒對方、願意主動分享、願意溫和地敘說自己的界線、懂得請他人仲裁。換句話說,觀察手足間「平時」(大部分的時候)有沒有和好、分享、親近 的時刻,他們會不會試著用多元的方法解決,若是有,那麼吵架只是他們相處狀態其中之一,爸媽不用過於擔心。

 

 

爭吵不等於斷開聯結

在親密關係裡,「爭吵」後知道如何「和好」,知道爭吵不會真的斷了連結(不會因為爭吵,對方就不愛我)是非常重要的能力!這個能力最早養成與練習的地方就是在家庭,特別是手足。

 

孩子們需要學習管理「爭吵」,也就是要學習:如何捍衛自己的聲音,但同時照顧到關係,這個練習不容易,需要很大的空間不斷的經驗,「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強調,如果孩子有時候爭吵,但大部分都懂得和好、分享、相互照顧,我就不會介入。」

 

我反而喜歡在孩子爭吵又和好後,去告訴孩子:「我看見你們剛剛爭吵,現在卻能一起玩(愛的連結),這是很好的、在家裡這是重要的。」

 

 

孩子吵架,爸媽真的不需要介入嗎?

從上面「關係」的元素,和「學習」的概念,再回頭來看前述吵架、衝突的議題。究竟孩子們吵架時,爸媽要不要介入?

 

 

介入時機:當「強度」與「頻率」跨越底線

「每 一個家裡都有對於人際衝突界限的底線,我自己思考手足衝突是否要介入,常有兩個指標,一個是『強度』,一個是『頻率』。」黃錦敦心理師說,而且底線是不可 以動手傷害對方。因此,通常如果手足衝突時出現孩子動手傷害對方的情況,黃錦敦心理師一定會出手制止,因為這樣的衝突「強度」高,可能有立即的傷害產生。

 

 

警訊?!當手足間爆發「高頻率」衝突

而 所謂的衝突「頻率」,則是指在某段時間裡,孩子間突然有太高頻率的衝突。黃錦敦心理師指出,如果孩子間突然有太高頻率的衝突發生,可能表示有其他的問題需 要處理,例如,表面上看起來為了爭規則、爭玩具而吵架,但事實上也有可能是因為父母最近累積太多情緒,所以孩子情緒也跟著焦躁,衝突就發生了,此時爸媽應 該試著靜下心來觀察、思考或介入。

 

 

爸媽介入處理爭吵的態度與方法

3NG心態與做法

NG!只要一聽到孩子吵架就開罵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莫茲婷認為,有些爸媽一聽到孩子們發生爭吵就很煩,不管(不知道)任何原因就馬上介入罵人,這樣的處理方式一來表示爸媽本身的情緒沒有處理好,二來對孩子的成長或學習沒有任何幫助,只是把孩子們罵一罵而已。

 

罵孩子,常是因為內在沒有空間

《陪一顆心長大: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一書也提到,罵過孩子的父母,心裡大概也都知道,罵過了,孩子並沒有比較好,而且冷靜下來時,還會有後悔不已的心情,覺得何必用這樣的態度對待一個孩子?那段時間就是處在罵孩子、心情懊悔、又罵孩子、又再懊悔的循環裡。

 

 

NG!孩子吵得再激烈也不理會

孩子吵得再激烈也不理會,顯示出大人也在逃避處理的責任,例如,「反正我也不知道你們(孩子們)在吵什麼呀!」對孩子發生什麼事情不清楚也不關心,大人跟孩子都失去學習的機會。

 

 

NG!總是出手幫助來告狀的孩子

爸媽要特別注意,經常來告狀的孩子習慣把爸媽當成救援隊,尋求協助,事實上,告狀的孩子不見得是真正受到欺負的那一方唷!若是家中其他孩子感受到爸媽的偏袒,反而會越來越無法接受特別愛告狀的孩子。

 

 

情緒冷靜應放第一位

如 果孩子真爭吵得很嚴重,爸媽認為已經需要介入的狀況下,可以怎麼做呢?黃錦敦心理師指出,處理通常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一是所謂「危機處理」,就是不讓傷害 擴大、讓情緒冷靜下來。在這個時候必須讓孩子分開,離開現場,先讓情緒冷靜下來。「在我的工作裡(心理治療),這部分(危機處理)沒有發生,任何輔導教育是沒有用的。」黃錦敦心理師說。

 

 

如何善用溝通四元素

當情緒冷靜到可以聽與說時,就可以進行所謂的輔導性、教育性的介入,可以思考上述的「溝通四元素」來進行運作:

 

 

引導孩子表達自己與接收他人

爸 媽可以鼓勵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感受,而且孩子們也可以安心地在不被批評的情況下說出來,但由於幼兒表達口語能力有限,這時候爸媽可以試著幫忙孩子把心裡的話 說出口,讓孩子確認自己原來想要表達的意思,這樣孩子就會一次次學習到如何表達。(例如:原來你去弄哥哥的積木,是想跟他玩,但他不跟你玩,你就生氣才故 意把積木踢倒:說出前面的善意,但也指出後面行為是因為來自於挫折。)

 

 

如何學習尊重彼此的界限

爸媽可以試著這麼說:「你們最近常為同樣的事情吵架,我們來討論看看,有沒有好一點的方法,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可以不用吵架的方式。」

 

 

如何讓「愛」在對話過程中連結

爸媽可以試著這麼說:

1.「雖然妹妹的方法讓哥哥不高興,但妹妹是喜歡哥哥,想跟哥哥玩的。」

2.「爸爸媽媽希望你們能討論說話,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我愛你們,我昨天還看見哥哥幫妹妹買冰棒,哥哥也常照顧妹妹。你們吵架了,沒關係,我們要學習怎麼好好相處。」

 

 

堅持度高的孩子,吵架永不妥協?

固執己見、爭辯、不肯輕易妥協認錯與有所堅持、勇於堅持自我想法?到底有何不同?堅持度高的孩子是不是即使與其他孩子發生爭吵,明明知道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卻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聽不見其他人的意見與感受?又該如何引導協助他們呢?

 

 

固執己見可能是自信心缺乏的表現

台 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饒怡君與莫茲婷所長皆認為,對自己有自信的孩子,往往在想法上也能夠展現彈性,反觀過於執著自己意見的孩子,無法靜下來 聆聽他人想法或意見的孩子,某種程度上是缺乏自信心的,正因為他對自己缺乏信心,才必須用盡全力去捍衛自己的想法,彷彿是只要放棄自己的堅持,他就會一無 所有了。

 

 

越缺乏安全感,越想控制全局!

饒 怡君臨床心理師表示,如果孩子跟兄弟姊妹互動或遊戲時,總是固執己見、幾乎從不妥協,爸媽也可以試著回想一下,是不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曾經歷讓他本身完 全失去掌控的狀況,而在那個失去控制的情境下,孩子同時經歷了深切的無助感,因此,他現在才必須藉由凡事要握有高主控權(控制感),來慢慢修復自己的無助 感。

 

如 果爸爸媽媽發現孩子真的是受到過往經驗的影響,可以試著跟孩子談談那一段過往經驗,安撫孩子受傷的心情,並告訴孩子如果他再遇到相似的情況,他現在長大 了,也更有能力了,可以怎麼做;或著是在下一次孩子又出現不肯妥協的情況時,輕聲地安撫並問問孩子:「你是不是因為擔心像以前的狀況再發生?所以,你現在 會覺得要照著你的想法做,才會讓你比較安心呢?」

 

堅持度高的孩子常有著學習好「獨立自主」的潛力,換個角度來看待堅持度高的孩子,就不會侷限於只看見他們所帶來的困擾。

 

 

堅持度高的孩子為何易受挫?!

黃 錦敦心理師提到:「其實,我自己就是一個堅持度高的孩子,回溯自己的成長過程,小時候的我,較容易因為堅持度高而受挫。」黃錦敦心理師進一步說明,這是因 為年紀小就有很多意見與想法的孩子,行為或發展上並未擁有對等的能力來讓他能夠獨自去實踐他的想法,於是常常需要大人的協助,當然,大人不可能隨時隨地配 合孩子的需要,因此,這樣的孩子其實是經常會感到挫折的。

 

 

看見孩子的亮點

堅持度高的孩子,有「獨立自主」的潛力

「然 而,逐漸長大,當我的自主能力越來越好後,我發現,堅持度高和獨立自主成為『絕配』,我內心的許多想法,加上我堅持產生的實踐力,開始讓我能夠創造出我想 要的生活。」黃錦敦心理師說,並建議爸爸媽媽,不妨試著換個角度來看待堅持度高的孩子,這樣的特質並不糟糕,而是一種資產:「堅持度高的孩子,常有著學習 好『獨立自主』的潛力。」如此一來,就不會侷限於只看見年幼孩子的高堅持度所帶來的困擾。

 

 

當孩子的高度堅持已經影響到他人?

黃錦敦心理師指出,其實,真正讓父母擔心的並不是孩子的堅持度,而是堅持度高的孩子,常常自己有想法想要達成,卻完全忽略別人的想法,當孩子一定要其他人都照著他的意思做,便會勉強別人、侵犯了人與人之間的界限。

 

 

重要!先區辨「孩子是否真的侵犯到他人」

年幼的孩子在發展上,對於「從別人的觀點來想事情」的能力才正在成形。黃錦敦心理師從自身的經驗,與我們分享以下想法。

 

首 先,當孩子堅持時,爸媽要先區辨:「這是關於孩子本身的事情,只是孩子的想法與其他人(包括爸媽)不一樣;還是孩子已經真的侵犯到別人的界線了?」若孩子 有自己的想法,並沒有侵犯到任何人,例如,他只是不想用爸媽的方法做某件事情,那麼爸媽不一定要「不允許」,而是可以讓孩子用他自己的方法多嘗試看看。

 

黃錦敦心理師再三強調,堅持度高本身並不是問題,但是,當自己的堅持會影響別人、甚至侵犯別人的界限,才是問題。

 

爸媽不妨先想一下,有沒有自己曾經堅持,但別人卻認為你是錯的,讓你覺得委屈或生氣的經驗?那麼,你希望這時候別人怎麼對待你,你可能會比較願意思考兩邊不同的立場呢?不妨試試看用相似的同理心與方法來對待孩子。

 

 

如何與高堅持度孩子溝通?

爸媽在穩定情緒下堅持住自己的原則

然 而,很多時候不論爸媽怎麼做,孩子仍是堅持己見,若因此而侵犯到別人時,爸媽應盡量在「不動怒」的狀態下,也堅持住自己的原則。一來,孩子會知道當他們堅 持己見、不管他人時,是沒有用的(得不到他們所想要的);二來,孩子可能會因此嘗試著想別的方法來進行協商(也就是不再堅持自己原本的想法),能夠有機會 慢慢從經驗裡學到如何展現自己。

 

 

溝通時避免指責的語氣

黃錦敦心理師認為,當人們面對他人的「指責」時,第一時間因應的姿態經常是「捍衛」,所謂的堅持若用在捍衛時,其實看起就像是「不肯認錯」。對很多孩子來說(甚至大人也是),「指責」常引發的並不是「反思」,而是一場要對抗的戰役!就這樣常常把力氣用錯邊了。

 

 

勿讓孩子產生不喜歡自身特質的想法

當爸媽與孩子進行溝通時,盡量避免使用指責的語氣,例如,「你怎麼這麼糟糕,這麼不懂事」,指責的語氣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自責,認為自己天生就是不好的,此外,孩子的情緒也比較會擴散蔓延。

 

最重要的是要向孩子傳遞他要慢慢學著懂得尊重別人的思考與決定,而不要讓孩子產生「不喜歡自己的特質與樣子」的感覺與想法。

 

如此一來,孩子才有可能在學習尊重別人時,又保留住自己的堅持,如前所述,對一個孩子未來實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時,高堅持度的特質是相當重要的!

 

 

與高堅持度孩子溝通三步驟

步驟一:同理孩子的需要

舉例來說,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很想要一個玩具。」「我知道你很想現在馬上聽爸爸媽媽說故事給你聽。」

 

 

步驟二:直接向孩子說明自己的難處

舉例來說,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沒有辦法一直(每次出門)都買玩具給你,因為那需要很多錢。」「現在媽媽必須先去把碗洗乾淨,沒有辦法『馬上』讀故事給你聽。」

 

 

步驟三:邀請孩子一起來想新方法

接下來,若孩子仍是難以接受,並且仍堅持自己的想法與做法,爸媽可以邀請孩子一起來想想辦法,找出另外的選擇。例如,「若你願意每天幫忙多做一件家事,我就幫你存10塊錢,這樣你存夠錢我就可以帶你去買玩具。」黃錦敦心理師一再強調,若是時間允許,先讓孩子自己想辦法,當孩子願意想辦法,不論可不可行,都去欣賞孩子願意想其他辦法、願意展現彈性的態度。

 

孩子的學習與改變皆無法速成

協助並多給堅持度高的孩子機會,學習想辦法、展現他們的彈性、延宕自己想要立即滿足的衝動,這些必須慢慢來,因為這些都是歷程。從兒童發展的概念來看,孩子慢慢成長,這些部分也大都能獲得改善。

 

 

當孩子習慣用冷戰解決問題?

孩子內在情緒未被真正處理

莫茲婷所長認為,會採用冷戰的方式來進行溝通,表示內在負面的情緒一直存在著,沒有真正被好好處理,才會一直把對方令他感到不舒服的話語或行為放在心裡,進而不想跟對方產生任何交流互動。

 

爸 媽應適時引導孩子們說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同時,讓孩子們彼此都能聽到另一方的想法或感受,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這麼做的目的,並非要求或期待其中某 一方道歉,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選擇回應事情的方式,別人想要如何回應是他的選擇與權利,我們所要學習的是為自己的情緒負起責任。(包括讓自己的情緒與想 法能適當抒發出來,而非總是憋在心裡面。)

 

 

爸媽要扮演好翻譯跟橋樑的角色

莫茲婷所長指出,如果家中的某個孩子習慣採用冷戰的方式與其他孩子互動,爸媽可以先採用以退為進的方式與這個孩子溝通,也就是先了解孩子的想法,肯定孩子想法中不錯的地方(具體說明好在哪邊),接著要告訴孩子,其他人想法不錯的地方(同樣要具體說明好在哪邊)。

 

爸媽扮演好翻譯跟橋樑的角色十分重要,尤其是不斷去翻譯這個孩子跟其他人的想法,因為有時候孩子之所以堅持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完全不願意接受其孩子的意見,是因為他本身在擷取別人意思的過程中,對其他人有所誤解。

 

最後,再試著鼓勵孩子想出一個整合折衷(對他好,對別人也好)的方法。

 

 

爸媽勿成為改變規則的指揮者

財團法人天主教聖母聖心會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臨床心理師杜長齡指出,當孩子採用冷戰的方式進行溝通時,其實是一種看似對其他孩子做出妥協,但自己情緒卻一直ㄍㄧㄥ在那邊的狀態。

 

孩 子表面上可能很瀟灑地接受其他孩子對他說:「如果你不遵守遊戲規則,我們就不想讓你一起玩了。」嘴上回說:「不玩就不玩!」甚至看似接受這樣的結果,起身 直接離開現場;然而,他正是因為無法真正接受這樣的結果,才會接著利用冷戰的方式與其他孩子互動,他可能在心裡面想著:「為什麼我不能玩?」「為什麼那麼 不公平?」「怎麼都沒有人幫我?如果媽媽知道,一定會幫我。」

 

杜 長齡臨床心理師進一步提醒,此時爸爸媽媽最忌諱出現的狀況就是因為急於安撫孩子的憤怒與不開心,又想讓孩子們全都能和樂共處,就帶著孩子回到事件中,積極 介入,當起指揮者或審判官的角色(例如,要求孩子們全部重新擬規則),這樣做,只會讓其他孩子對這個孩子產生更多的憤怒。

 

有時孩子想妥協,卻不知道有哪些妥協的方法,此時,爸媽的耐心引導與協助格外重要。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饒 怡君臨床心理師認為,爸媽平日也可以善加利用繪本故事與角色扮演的互動遊戲,這些都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好方法。當衝突發生時,爸媽可以告訴孩子(或邀請孩 子一起想想看):「為什麼他所提出的想法,其他的孩子不願意採納?」有沒有可能是因為其他孩子的能力可能還做不到?最重要的是讓孩子了解,當其他人沒有採 用他的方式時,並不等同是在拒絕孩子這個人。

 

尤其當孩子的年紀越小,可能越不能夠真正理解為什麼其他人不聽他的,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那麼生氣、挫折,又或者是孩子想妥協,卻根本不知道有哪些妥協的方法,此時,爸媽的耐心引導與協助會變得格外重要。

 

 

傳遞生命故事

沒有解答的經驗分享,意想不到的力量!

黃 錦敦心理師在《陪一顆心長大:從心理諮商到養兒育女》一書中分享了一個相當有趣的自身教養經驗,有一回他的兒子采奕和女兒小蔓(妹妹)大吵,女兒若無其事 的到一旁安靜的玩玩具,但兒子則一臉鐵青,看得出比平時的生氣還要生氣;對於兒子認為「妹妹許多時候幼稚又不講理」,身為父親的他也無法讓妹妹的幼稚與不 講理不再發生,因為這需要時間與等待。

 

所以,他決定要好好陪伴兒子的情緒海嘯,坐在他的身旁,說了一段自己的故事。

 

「爸爸小時候,也常跟姑姑吵架,常常吵喔!我還記得好幾次因為這樣被阿嬤拿棍子打」。采奕沒聽過我說這樣的故事,他抬起頭看著我,好像在問我說:「那接下來呢?」

 

「我 其實忘記了那時候都在吵什麼了?我只記得我也常氣得半死。最誇張的是有一次,不知道和你姑姑為了什麼吵了起來,我們兩個都很生氣,但她竟然偷偷的把我放在 抽屜裡的日記本撕成一半,我發現時當然氣死了,我就跑到家門口,那裡有一個罐子裡頭養著她在水溝抓到的幾條彩色魚,我就把魚這樣一條一條地抓起來,也把牠 們『撕成一半』……。」

 

采奕聽著到這裡,好像忘記了他自己的事,他皺眉抬頭看著我,那表情好像說著:「老爸,你怎麼可以幹下這種可怕的事!」

 

我點頭很不好意思的說:「我現在想到也很後悔,真的很對不起那些魚……。」

 

「這是真實發生過的故事,現在想起來,這大概是我這輩子做過最蠢的事,但我決定拿出來和兒子分享。」黃錦敦心理師說

 

說 這樣的故事,就有機會跟孩子傳遞許多重要的訊息:「你和妹妹現在會這樣(吵架)並不糟糕,爸爸也曾經那樣。」「你會這麼生氣,爸爸也知道,這不糟糕。」 「你看爸爸和姑姑就算以前吵了這麼恐怖的架,我們也是吵了好幾年,但你看到我們現在相處得好好的。」「沒有人會是完美的,但困難是會過去的,這些困難即使 一時之間我們不知道怎麼辦,都無法阻止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爸媽透過分享自己的受困經驗,傳遞宏觀豁達的人生視野給孩子,更藉此讓孩子感受到爸媽與他們是緊緊相連的。

 

「很特別,好幾次我說了自己小時候的受困故事後,即使孩子問題沒有解決,但卻像是融化般的,他們的內在有一塊就開始移動,然後就不覺得自己糟或別人不好,而能再次撐起自己,展開笑臉,繼續他們的生活。」黃錦敦心理師說。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培養理性與感性兼具的孩子

育兒生活 7月號 NO.290

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笛飛兒EQ教育親職講師楊鈺瑩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羊羊
演出/可愛寶寶:范苡軒;漂亮媽咪:曾子庭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是個理性的人,還是感性的人呢?你是否曾對自己說過,要是我能再理性一點或感性一點就好了?事實上,理性與感性兩種特質各有其優點, 且對於人類來說是缺一不可!至於如何取得平衡的秘密,就藏在我們的左右側大腦裡。

每個人受基因影響,固然有其先天傾向的思考模式,但在5歲以前,正是孩子大腦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只要透過適當的教養,每位寶寶都有可能成為理性與感性兼具,更棒的自己!

 

 

 

把握左右腦發展黃金期

打從出生起,老天爺就給了每位孩子不同的人生功課。所以,一個擁有理性腦的人要努力學習如何表達情感;而一個具有感性腦的人,則要懂得適時節制自己的情緒。如同經典名著《理性與感性》的結局一般,理性的姐姐愛蓮娜終能以感性克服種種障礙,與她的真愛結合。

 

而感性的妹妹瑪麗安則以理性的選擇,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歸宿。所謂理性與感性的平衡,其實,正是教我們如何擁有一個更圓滿、幸福人生的重要課題。

 

 

理性&感性的秘密

長久以來,人們喜歡以理性或感性來歸納自己的人格特質,甚至用來劃分男人、女人不同的思考模式,其實,這兩種特質同時存在於人的腦部結構中,且缺一不可,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理性和感性是如何在孩子的心靈土壤中萌芽茁壯的吧!

 

 

左腦司理性,右腦司感性?

一 般來說,我們會稱左腦為「理性腦」,而稱右腦為「感性腦」,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王宏哲老師指出,的確,左腦是專擅於 處理理性事物的腦,主要負責推理、邏輯、判斷、思考、決策、規則…等工作;而右腦則偏好於處理感性的事物,如:情感交流、情感辨識、藝術、多元智能、操 作、體驗、創意…等部分。

 

然而,這個說法並不表示右腦就不處理推理、邏輯、判斷…,也不代表左腦不負責情感交流、情感辨識…,只是兩側腦各有其擅於處理的功能類別。事實上,左腦和右腦經常是相輔相成、同時處理面對龐雜的資訊。

 

 

學齡前:左右腦同步發展黃金期

舉例來說,當孩子正被爸比媽咪教導規範時,負責掌管邏輯規則的左腦(理性腦),就會開始忙碌地運作,然而此時,負責創意的右腦(感性腦)當然也閒不下來,於是我們會發現孩子經常會有叛逆、挑戰父母權威的表現,每天都在想不同的點子來把爸比媽咪的話頂回去。

 

由於這兩側的腦必須同時發展,孩子才能同時兼具理性與感性、擁有更健全的人生,因此,王宏哲老師認為,孩子偶爾向父母挑戰一下是件好事,那表示他正在進行「全腦開發」。

 

其 實,左右腦的互動是一來一往的,當右腦在發想這些叛逆的點子時,左腦也會提醒他:「爸比媽咪規矩講到第三次了,如果再繼續不聽,等一下可能就沒點心吃 了。」讓孩子回頭思考規則是什麼,使感性在無限延伸前可以稍做收斂。學齡前,倘若孩子的左右腦能同步、均衡地發展,將來就能同時兼具理性和感性的優點。

 

 

感性會阻礙決策嗎?

你是否曾經想過,倘若在下某個決定時能夠更理智一點,屏除一切個人情感的話,該有多好?是不是也認為,情感對於做出重要決策來說,是不需要、甚至是會礙事的元素?事實果真如此嗎?

 

笛飛兒EQ教育講師楊鈺瑩老師表示,50年前的過去,曾經認為人是100%的理性主義者,因此當時所訂定的許多法律與經濟模式也是根據「人是純理性的動物」方式在運作,例如:資本主義,然而,這些制度後來也出現各種問題,學者才開始發現,人似乎不是這麼全然理性的生物,很多時候,我們其實是用情感來做決策的。

 

國外曾有過這麼一個案例,一名車禍傷者,損傷了腦部的情緒中樞,以致他的情緒系統毀壞了,但位於前額葉、負責掌管理性思維的理智中樞仍然完好。

 

研究者原本預期,一個人倘若能夠完全不被情緒干擾,應該可以成為一個非常睿智、遇到問題可以立刻下決策,不會有絲毫遲疑、也不會因情感而猶豫或做出錯誤判斷的人,但結果卻發現,這名傷者的生活變得慘透了,光是想「午餐要吃什麼」,就要思考超過4個小時。

 

他得一一分析每種食物的優點和缺點,會不會加很多醬料、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用了哪些食材、幾大卡的熱量、吃完要花多久時間、晚餐會不會吃不下…等等,遲遲無法下決定,原來,使我們能夠做出決策的不只是理性,還有感覺。

 

 

理智、情感缺一不可

楊鈺瑩老師老師指出,從這個案例中研究者發現,情感是可以幫助一個人做出更準確決策的重要關鍵,我們常把情緒視為一種干擾,更不放心將重要的工作交付給感性重於理性的人,其實,感性和理性同等重要,一個沒有情感、情緒的人,其實什麼事都做不了。

 

但相對地,如果只憑藉感覺來做事、完全不運用理智,就會嚴重缺乏穩定性和計畫性,心情好時,對人又親又抱,心情不好時,就破口大罵、甚至砸東西,這樣的人其實也同樣什麼事都不能做,因為他被困在自己的情緒裡,對別人來說則是個不停惹麻煩的頭痛人物。

 

 

寶寶理性&感性發展5階段

理性和感性會在寶寶多大的時候開始發展?原本只懂得發洩自己的情緒,餓了就叫、痛了就哭的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慢慢有了轉變?感性和情緒有什麼不同?王宏哲老師認為,寶寶的理性與感性發展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階段10個月〜6個月情緒當家期

為了生存,寶寶一出生就會有很多情緒,生氣、難過會哭,開心、安心會笑,此時理性與感性尚未開始發展,情緒的比重遠遠大於理性和感性。

 

這些情緒管理的中樞雖然在右腦,但情緒並不等於後來發展出來的感性,所謂的感性指的是能夠「感知情緒」的能力,包含了認知、覺知的層面,必須能理解、辨識自己或別人的情緒,例如:34歲的孩子能夠感同身受,覺察到媽媽是因為我不吃飯飯而生氣、難過,這才稱為感性。

 

 

階段26個月〜1理性與感性發展期

慢慢地,當寶寶越來越大之後,理性和感性同時開始發展,比重逐漸增加,和情緒取得平衡。

 

理性約在孩子6個月大時開始出現,此時的孩子正在學坐、學爬,也會大量發覺一些和成人互動的規則,當尋找規則的意志出現,就代表著理性正在逐步發展。

 

這時寶寶會察覺到,只要一哭,爸比媽咪就會過來幫忙換尿布,他也開始想知道,是不是每次只要踢一下音樂鈴,就會有聲音跑出來,他們會用感官大量地探索這個世界,對於這個世界上的規則、因果、邏輯開始感興趣,推理能力也越來越強,這就是理性一開始的發展。

 

至於感性的發展,同樣是在寶寶約6個月大的時候,8個月的寶寶就會想分享他的ㄋㄟㄋㄟ或小餅乾給媽咪,希望博得媽咪的歡心,這時孩子擁有的不只是情緒,還合併了認知和覺知情緒的能力,知道怎麼做媽咪會很開心地笑、會幫自己拍拍手,這種能夠覺察、感受並同理主要照顧者情緒的表現,就是感性一開始發展的現象。

 

 

階段31歲〜2感性取代情緒期

此階段寶寶的大腦開始發展出一些比較高等的功能,感性(包含情緒、同理、感受、覺知)會取代原本的情緒(只知道發洩,不包含認知和覺察情緒特性),和理性一起控制孩子的發展。

 

不過,同理心與感受能力在此階段只是鳴槍起跑,透過扮家家酒、老鷹捉小雞…等遊戲,逐漸發展,在34歲之後孩子的同理心和感受能力將會更加成熟。

 

王宏哲老師表示,一般來說,我們會希望孩子在1歲半以後,理性和感性就能均衡地同時發展。

 

 

階段42歲〜3教養規則建立期

這 時在感性的部分,寶寶的同理心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此時建議爸比媽咪為孩子做一些覺察情緒的訓練,利用機會教育孩子,如:你知不知道這樣人家會很傷心、你知 不知道弟弟在哭、你這樣捏我我會很痛啊。此時的孩子必須能夠了解一些簡單情緒的意涵,如:高興、傷心、害怕、生氣…等,除此之外,也希望爸比媽咪平時能多 把自己的情緒說出來,讓孩子可以學習模仿,並且必須加上大量的臉部表情。

 

為 什麼要訓練孩子的臉部表情呢?王宏哲老師指出,在腦科學研究裡,長時間面無表情代表大腦正處於負向的情緒狀態,大家可以回想看看前些日子捷運殺人事件中嫌 犯的表情;此外,臉部的表情也會牽動大腦的情緒,多微笑的孩子,自然常保心情愉快,這些訓練都能幫助孩子的同理心與情緒發展。

 

至 於理性的部分,此時的孩子正處於以自我為中心的時期,因此建議家長,在此階段教導孩子明確的教養規則,並且注意照顧者之間的教養一致性,才不會使孩子感到 混淆;除此之外,也要在日常生活裡建立孩子適應環境的彈性,如此一來搭配上同理心的發展,未來孩子將能更順利地脫離自我中心時期。

 

 

階段53歲〜5認識複雜情緒期

此階段,理性的部分除了建立規則之外,也是時候開始訓練孩子的思考以及問題解決能力。(這部分稍後會再做說明)

 

感性的部分則要引導孩子認識所謂的「複雜情緒」,打從小嬰兒出生起,他們就擁有基本的「簡單情緒」,如:開心、害怕、生氣、難過、興奮…等,35歲之後,孩子必須能夠覺察人類的複雜情緒,如尷尬、害羞、自尊、自信、忌妒…等,還要能夠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感覺。

 

如何協助孩子?王宏哲老師建議,爸比媽咪可以請孩子觀察其他人,從別人身上習得這些複雜情緒,例如:告訴他:「小明現在很害羞」、「爸爸覺得有點尷尬」。

 

此 時說不定孩子會反過來問你:「什麼是尷尬?」家長就可以用舉例的方式使孩子更加了解,例如:「尷尬就是像你上次一看到爸爸回家,馬上就衝出門,沒穿鞋子就 赤腳跑出來了,爸爸問你怎麼不穿鞋子的時候,你就可以說,啊,我忘記了,好尷尬喔。」如果孩子還是不懂,爸比媽咪也可以現場表演示範一次給孩子看。

 

其他像是透過繪本、卡通…等文本的親子共讀,也能協助孩子了解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各種複雜情緒的意涵及應用。

 

理性和感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一種雙向迴路、互相調節的關係,幫助孩子的各種行為與決策能夠更加地合時合宜。

 

 

高理性寶寶vs.高感性寶寶

受到先天基因遺傳與後天環境因素的影響,有些寶寶從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爸比媽咪很容易就能觀察出,他們過度偏向理性或感性的一些特質,該怎麼做才能為孩子彌補失衡的那一部分呢?

 

 

高理性寶寶

楊鈺瑩老師表示,高理性寶寶的性格具有以下特點:

 

 

特質:

1.做事情或想事情都傾向照著一個邏輯順序來走,特別重視規則性,甚至有時好像在死守規則,不喜歡自己定下的規則被人或環境給破壞。

 

2.自律性較高,情感上也比較獨立,不容易受別人的影響。

 

3.喜歡涉獵知識,很願意運用和分享他所學到的知識,擅長做邏輯分析,他們未來的學業表現通常不差,IQ一般說來也比較高。

 

4.愛思考,未來在訓練獨立思考方面,比其他孩子來得容易。

 

 

缺點:

1.人際能力非常弱,不只限於與人互動,而是包括人與人之間所有複雜線索的辨識;例如不懂得察言觀色,無法從別人的反應了解對方的感受、心情,常常不知道別人正在生氣、傷心,所以很容易傷別人的心,照顧者也會覺得孩子特別難教。

 

2.會 從曾獲得的知識去理解所謂的「禮貌」,但真實人際互動過程中的禮貌則很難學會,有時甚至有點「白目」。例如,有個叔叔在電梯裡放屁了,他也知道那是媽媽的 老闆,在大家覺得尷尬、不好意思說話的時候,這個孩子可能會開口:「叔叔你為什麼放屁,放屁沒有道歉不禮貌喔!」因為這就是他以前習得的知識。

 

3.這類孩子給人的感覺很一板一眼,待人接物的彈性很低,做什麼事情都非得照著自己的意思做,堅持度很高、很固執,例如:喜愛的玩具一定要搶到手,搶不到就倒在地上哭鬧,這種只有一個原則的性格,很容易拉長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時期。

 

4.較難融入團體,但其實他們本身也因為討厭別人突如其來、預期外的舉動,而比較喜歡自己一個人玩。

 

 

感性培養3步驟

王宏哲老師指出,為高理性寶寶培養感性,有3個重要的步驟:

 

1.培養感覺

培養感覺,必須把握02歲的感官運動時期,從小帶孩子多運用感官去接觸這個世界,因為他們不可能從父母的言教裡培養出感性。例如:摸沙、摸草是一種感覺,摸完之後訊息傳到大腦,產生喜歡或不喜歡的情緒,那也是感覺,撞到東西會痛,欺負弟弟時媽媽眼睛會瞪過來…,這些都是感覺。

 

基本上,感性的養成會從培養感覺這件事情打好基礎,再慢慢進步到覺知和認知的部分,1歲多以後,感受就會慢慢從感覺當中發展出來,是一種更複雜的心理狀態,例如:被罵了會傷心難過,或被爸比媽咪抱了會開心,都是一種感受。

 

2.生活體驗

帶孩子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經驗,因為只有體驗才能衍生出情感上的交流,例如:去故事屋聽故事,可以跟老師有很多互動,或參觀博物館、踏青、聚餐…等,更重要的是,爸比媽咪一定要跟他分享這次體驗的心情、心得以及看到了什麼,這是很重要的步驟。

 

另外,與動物接觸或飼養寵物,也可以讓孩子學習「付出」這件事情,很多家長常問養寵物最好的時間點是什麼時候?王宏哲老師建議,約3歲以後,等孩子的同理心較為成熟時,會比較適合。有了這些生活體驗,孩子的感受性會比較強,是感性發展的一個重要元素。

 

3.學習表達

表達就是要把自己的感情說出來,因為不說出來,誰也無法了解你的想法,不懂正確表達的孩子,通常只能靠宣洩情緒來表達自我,對情緒發展亦有不良的影響。

 

東方人和西方人的差別在於,西方人可以將情感表露無遺,不會害羞、不吝惜說出「我愛你」,如果我們從小沒有這樣教導孩子,孩子的情緒發展就會停留在簡單情緒的處理,但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其實會產生越來越多的複雜感情,包括尷尬、忌妒、矛盾…等,王宏哲老師提醒父母,4歲以上的孩子需要常常練習表達自我,鼓勵他們把感覺講出來。

 

例如:為什麼不開心?2歲半的孩子會說:「我生氣,因為他搶我東西。(簡單情緒表達)」4歲的孩子則會說:「因為我最好的朋友去跟別人玩,所以我不開心。(複雜情緒表達)」

 

當一個4歲 的孩子不開心卻只會發脾氣時,爸比媽咪就要反過來檢視自己的教養,是不是總是只用禁止情緒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可以在這麼多人面前生氣嗎?」「可以隨便發 脾氣嗎?」卻沒有訓練他們適當地把心情表達出來。從小缺乏練習的孩子,長大後也會不喜歡談感覺,他的感性能力自然比別人低一截。

 

 

給爸比媽咪的建議

楊鈺瑩老師建議,爸比媽咪在與高理性寶寶相處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1.盡量讓孩子接觸同儕

高度理性的孩子本質上不想與人互動,他可能會告訴你,他比較喜歡待在家裡看故事書或是打電動,父母通常對於打電動這件事比較有警覺性,但是對於愛待在家看書這件事,反而可能覺得很棒,不會想把孩子拉出門去走走。

 

可是,如果孩子每天都只看故事書,幾乎沒有朋友,這就是一個警訊,因為如果他不擅長與人相處,將來也很難找到自己立足的一席之地,因為在這個社會上,舞台通常是別人賦予你的。

 

爸比媽咪應該鼓勵這類型孩子多和別的小朋友玩,在玩的過程中協助他們學習彈性、了解別人,以及如何與他人相處。

 

2.平時不要都照孩子的規則

這類孩子有很多屬於自己的規則,例如:早上一定要吃蛋餅、配豆漿,如果不是這樣的組合,他就覺得這根本不是早餐。然而,如果要讓他們學習彈性,爸比媽咪可以3天讓他這樣吃,但第四天起換成其他組合,如:蛋餅配米漿,他不喝就算了,但是不能永遠只照著他的規則走,也要讓他學習有時候也得向外界的規則妥協。

 

3.一個星期至少2次突發的驚喜

製造一些無預警發生的事件,例如:以往每天晚上都在家吃飯,今天突然說:「走囉〜我們出去外面吃飯吧!」讓孩子能夠適應環境中的小小衝擊。

 

 

高感性寶寶

楊鈺瑩老師表示,高感性寶寶的性格具有以下特點:

 

 

特質:

1.人際能力強,擅長與人互動、社交,擅長用情緒感染別人,具有人際魅力。

 

2.擅於察言觀色,可以從別人非常細微的變化看出對方的心情,當對方嘴裡說的話和自己感覺到的情緒不相符時,會以後者作為參考。

 

3.人際應變能力強,永遠不會讓自己掃到颱風尾,因為在風暴還沒來臨之前,他們早就閃得遠遠的。

 

 

缺點:

1.過於敏感,使得家長在教養上需要多加留意自己的用詞用語或反應態度,例如:明明從來沒對孩子說過:「爸媽希望你考第一名。」甚至在他面前總是說:「沒考第一名沒關係。」但可能因為家長看成績單時的表情,或對別的孩子的稱讚,他就很容易去解讀父母有這樣的想法。

 

2.人際應變能力很強,甚至可以讓孩子變得完全沒有原則,見風轉舵。

 

3.因為肢體語言覺察能力和同理心太強,他們很容易陷入別人的情緒裡,缺乏情緒獨立性,容易把別人的傷心以為是自己的傷心、別人的生氣以為是自己的生氣,搞不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真正要做的。

 

4.過度去扛別人的期待,很難拒絕別人的請求,希望成為別人的期望的樣子,但容易失去自我。

 

 

理性培養3步驟

王宏哲老師表示,為高感性寶寶培養理性,同樣有3個重要的步驟:

 

1.深度觀察

要訓練孩子的理性、讓他能判斷規則之前,一定要先學會觀察規矩、情境,以及一起玩的同儕們的習慣,這和察言觀色「直覺性的觀察」不同,必須具備更深度的觀察能力。

 

孩子在03歲階段,好奇心非常重,有時會將目光停留在一些沒接觸過的事物上,且持續一段時間,其實這就是孩子觀察的過程,很多家長此時會催促孩子,王宏哲老師認為,家長也需要練習等待。

 

舉例來說,買玩具給3歲以下的孩子玩,孩子第一件事常不是玩那個玩具,而是玩外面的盒子,那表示他平常對盒子的體驗是比較少的,正在觀察盒子,但是心急的父母總會希望孩子照著正確的方式玩玩具,結果反而破壞了孩子的玩興和他探索新事物的內在動機。

 

當孩子將注意力擺在某件事物上時,家長必須稍安勿躁,先陪伴在他的身邊,看看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才不會無形中破壞孩子練習觀察的機會喔!

 

2.思考能力

隨著年齡逐漸成長,孩子在遊戲與學習過程中會遇到越來越多問題,需要動動小腦袋瓜來思考該怎麼處理。

 

例如:「好想玩別人手上的玩具,該怎麼騙過來,人家才不會跟我吵架?」他可能會想到:「找老師幫我去說」、或是「拿別的玩具過去交換」…等策略,這種思考能力也是理性發揮的重要步驟,且經常發生在孩子的生活情境裡。

 

此時,必須提醒家長,放手很重要,如果因為不放心、從小就一直介入孩子的遊戲、怕孩子危險、什麼都幫他做好、孩子之間的吵架也第一時間出面制止,那麼孩子的觀察、思考能力就會比較弱,問題解決的能力也發展不出來,進而影響理性判斷的能力。

 

關於思考能力的培養,王宏哲老師認為,繪本是很重要的媒介,13歲的孩子開始進入思考期,但因為他的生活經驗還不夠,思考這件事對他來說還是太抽象,因此,他必須先看看繪本裡的人物如何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才能把繪本裡具體的故事情境運用到自己身上。

 

家長要為孩子選擇有故事主角和其他人物互動情節的繪本,這和孩子的生活情境會比較類似,一些單純介紹食物或交通工具的繪本則較不適合,家長也可以經常對孩子提問:「如果你是主角,你會怎麼辦?」刺激孩子思考。

 

3.勇於提問

雖然經過思考,但一定還是有很多孩子無法解決的問題,此時孩子可能會透過提問的方式,想要參考、了解、模仿、學習別人的問題解決辦法,這是認知發展和理性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元素。

 

王宏哲老師認為,台灣的孩子在學齡前,很少能像國外的孩子一樣養成喜歡舉手發問的習慣,但是,這樣的能力最好能在35歲時訓練孩子,因為入小學後,就會因為團體擴大而使孩子更羞於在課堂中提問。

 

提問這件事的重要性在於,可以讓老師了解孩子學會了多少,也代表孩子前端做了充分的觀察與思考,且提問會持續刺激更多的觀察與思考,所以你或許會發現,長大後課業表現較好的孩子,通常都是比較愛發問的孩子,因為他們一直不斷在培養理性這件事。

 

如何培養孩子提問的習慣?首先,3歲後父母要常常問孩子問題,而不是一直在給答案,可以視孩子的能力,提供選擇題或問答題來刺激孩子自己思考。

 

例如:「你覺得要怎麼把衣服摺好?」孩子可能會胡亂回答一個答案,爸比媽咪可以反問他:「那你有沒有什麼關於摺衣服的問題要問我?」如果孩子說沒有,實際操作時卻摺得亂七八糟,爸比媽咪就可以告訴他:「下次如果你不太會摺的話,可以先問我怎麼摺比較好,我會告訴你方法。」

 

 

給爸比媽咪的建議

楊鈺瑩老師提醒,爸比媽咪在與高感性寶寶相處時,也需注意以下原則:

 

1.讓孩子多閱讀經典文學

高感性的孩子由於人際互動能力非常強,從小待人接物的手腕就很靈活,很快他就知道自己要站在哪一邊,才能為自己挖到最多好處,因此家裡的教養者們,維持一致的教養原則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有些時候,爸比媽咪可能會覺得,我的孩子怎麼這麼賊!而他們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說謊、試著影響或是整整旁邊的人,發現自己在人際間的控制權而感覺到開心。

 

這 類型的孩子更需要學習誠實、正直等人格特質,透過長久持續地閱讀經典文學,可以幫助這些孩子了解如何在人際間讓眼光看遠一點,純粹用小技巧影響人後來會有 什麼好處與壞處,否則在他有限的人生經驗裡,看到的只是眼前能獲得什麼好處,可以如何最快的躲避災禍,會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2.學習情緒獨立性

這 類孩子的感覺很敏銳,很容易背負著別人的情緒過生活,他必須學習了解別人的情緒跟自己沒關係,不需要太在意。爸比媽咪在有情緒時,可以主動對孩子自我揭 露:「媽媽今天很傷心,因為早上和朋友吵架了,不是因為你的關係,請你給媽媽一點時間好好想一想,如果你願意關心媽媽,可以陪在媽媽旁邊,可是媽媽也可以 照顧自己,所以你可以去玩,媽媽一樣會覺得你是個乖孩子。」

 

這類型的孩子,即使不清楚對他說明,他也會感覺到你的負面情緒,而且會胡思亂想,以為和自己有關。即便原因真的和他有關,家長也有必要說清楚:「因為你今天說謊,所以媽媽覺得難過,不是因為你沒有考100分。」孩子才能放下心來,不被大人的情緒波及。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覺統合好好玩

媽咪寶貝 6月號 NO.168

採訪編輯/黃名瑄
諮詢/專業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王中豪
模特兒/溫柔媽咪紫庭&俏皮妹妹絲晴
梳化/蔡琇惠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參考資料/兒童健康手冊(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發佈)、《阿鎧老師10天就看到成效的感統遊戲》專業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著

照料嬰幼兒,除了平時的吃、喝、睡之外,「陪伴孩子遊戲」也是相當重要的環節之一,除了可以增進親子關係,更能幫助孩子的發展之路更加順暢。「感覺統合」 這個聽起來陌生的名詞,其實從日常生活的玩樂中也可以達成,在了解觀念之餘,也別忘了放下雜誌,享受和孩子親密互動的育兒時光。

 

 

孩子跟上沒?發展指標告訴你

發 展指標之所以重要,正是由於它不但代表著孩子外顯動作能力,更能從中了解其包括營養、教育等等的發展進度,也反映寶貝腦細胞吸收及增長狀態,甚至是骨骼、 肌肉發展,照顧者能從中了解孩子在養育過程中,是否有哪些部分需要加強;若醫師或家長越早察覺孩子的發展進度落後,也更能及早找到問題並介入。

 

 

發展指標=統計數字

那 麼,發展指標是從何而來的呢?專業職能治療師張旭鎧說明,所謂的發展指標,是根據一連串腦神經及幼兒行為的研究統計而來,應是大多數嬰幼兒都能夠達成的指 標。不過,「參考發展指標之外,也應考慮其個別差異。」張旭鎧治療師提醒,每個孩子由於生活經驗及發展狀況不一,不見得會和發展指標完全相同。

 

 

3歲前是發展重要關鍵

廣告用詞「3歲定終生」,對許多爸比媽咪來說其實並不陌生。這句話雖有其依據,卻不應該被當作恐嚇家長的理由。張旭鎧治療師表示,孩子在3歲以前若時常接受豐富的營養及教育等刺激,其腦細胞將會增長快速,那麼將來學習新事物時,便能出現較快的反應。

 

 

6歲,另一個發展高峰

在孩子3歲過後一直到學齡前,接下來還會有另一個發展的高峰出現在6歲左右,此時腦神經快速的增長如同3歲時期,孩子們經由看、聽、摸等動作可讓腦中神經增生並產生連結,一旦連結產生,那麼將來學習事物時的效率就會高一點;反之,當大腦的連結被棄而不用就會逐漸消失了。

 

 

生長指標v.s.發展指標

在 兒童健康手冊中,除了發展指標以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量表,是以身高體重做紀錄的「生長指標」,在兒童健康手冊內以「兒童生長曲線圖」的方式呈現,這個指 標主要記載了孩子可被量化的身高、體重、頭圍等指數,這類的數據代表著孩子們對營養的吸收狀況,因而影響到包括身高等生理發展。

 

至於「發展指標」指的偏向於幼兒的能力堆疊,較不會在特定時間點以量化的方式測量孩子行為,而是檢視在某個時間範圍內,孩子階段性的能力有沒有出現,藉此了解孩子是否能在適當的刺激下習得某些能力。

 

 

生長遲緩與發展遲緩間之關係

當孩子的生長或行為出現比指標「慢」的傾向時,專業醫師將會診斷是否已出現遲緩的現象,而在孩子的遲緩問題中,又可分為「生長遲緩」與「發展遲緩」兩類。根據王中豪醫師的說明,生長指標與發展指標兩者之間雖有相關,但是否直接互相影響必須經進一步評估才能明朗。

 

 

Check!了解孩子的發展

在我們對寶寶的身心發展與遲緩問題擁有初步認識後,緊接著要更進一步了解孩子的粗動作、細動作、語言、人際互動的發展過程,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都能令爸媽感到無比的欣喜!

 

 

1~3歲發展指標

孩 子飛快的成長,代表他們在生命歷程的前三年,有著快速而驚人的改變,發展指標將這些不同階段呈現的樣貌,以外顯指標做了更細項的呈現,並將行為分作下列四 個面向:使用大肢體的粗動作、較精細操作(例如使用手指)的細動作、與人溝通最重要的語言能力,和團體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人際互動行為。

 

 

粗動作,從抬頭到踏步

所謂的粗動作,指的是嬰幼兒使用身體軀幹活動,例如轉動脖子使眼睛能看到範圍更廣的景物、使用雙腳跑步讓孩子到更遠的地方探索等等。粗動作的發展會從簡單的頭部、上肢漸漸轉移到下肢,粗動作的發展歷程如下:

 

  • ●4個月以前:躺在嬰兒床上的小寶寶會逐漸對周遭事物感到好奇,並嘗試揮動手腳想靠近。
  • ●4個月大:嬰兒開始出現欲翻身的行為(有些醫師及兒童健康手冊認為翻身大約在6個月大時出現)。
  • ●5個月大:趴在床上的寶貝主動嘗試將頭撐起,脖子也變得更有力量。
  • ●6個月大:舉手的高度可以超過頭部。
  • ●7個月大:孩子會進行一系列的動作幫助自己坐起來,包括翻身、將身體撐起並坐穩不倒。
  • ●8個月大:嬰兒開始爬行。這個動作的進程相當自然,好奇心會讓寶貝開始學習移動身體,但有些孩子會跳過爬行,直接嘗試用雙腿站立移動到目的地。
  • ●12個月大:扶著家中各項家俱等物品開始練習走路。
  • ●14個月大:不必靠別的物品,自己就可以好好行走。
  • ●1.5歲到2歲:將球放在固定位置,孩子能夠用腳將球踢出去。
  • ●2歲到2.5歲:使用雙腳向上跳。
  • ●2.5歲到3歲:可以騎三輪車。

 

 

細動作,手指能操作越來越多動作

相較於粗動作,手部的細動作較不易被觀察,需要倚靠照顧者提供越來越精細的遊戲,才能讓寶貝有機會多動動手指頭,幫助小肌肉越來越靈活。細動作的發展歷程如下:

 

  • ●3個月以前:伸出手掌觸摸物品。
  • ●4個月大:孩子將手掌張開,若給他物品可以抓握1分鐘。
  • ●6個月大:家長將布蓋在孩子頭上,他可以自行將其掀開。
  • ●7個月大:能抓著東西敲敲打打。
  • ●8個月大:對有興趣的物品,會使用「姆指+食指」側抓握物品。
  • ●10個月大:可放手將物品交給別人。如果孩子學不會放手,爸比媽咪可輕輕抓住孩子的手掌向下推壓,由於肌肉的用力方式改變,自然會鬆手將物品放下。
  • ●12個月大:會拍手,將物品放到容器中。
  • ●1歲到1.5歲:會使用筆亂塗鴉,將積木一層層疊起。
  • ●1.5歲到2歲:給予孩子1~2公分的珠子及粗線,他們能將線穿過珠子。
  • ●2歲到2.5歲:可串3個珠子且珠子不會從線的另一頭掉出。
  • ●2.5歲到3歲:可疊8個以上的積木,並能將紙折半。

 

 

語言,牙牙學語到「為什麼」寶寶

您的個性比較沉默寡言嗎?試著對孩子多說說話吧,即使他們看起來還不懂得如何回應,但適度的語言刺激將能促進孩子標達方式越來越豐富。語言的發展歷程如下:

 

  • ●6個月大:會發出無意義的聲音。
  • ●8個月大:出現像爸爸、媽媽一樣的特定聲音,但此時仍屬於聲音無意義的階段。
  • ●10個月大:開始喃喃自語。
  • ●1歲:會叫「爸爸、媽媽」,此時聲音是有意義的,孩子知道自己叫的是誰。
  • ●1歲到1.5歲:對於不喜歡、不要的事物會說「不」,且會以疊字說出兩種東西的名稱。
  • ●1.5到2歲:說出物品完整的名字。
  • ●2歲到2.5歲:使用「你、我、他」等代名詞,如「給強強」、「我不要」等。
  • ●2.5歲到3歲:孩子開始有一大堆「為什麼」、「那是什麼」等問題,家長容易被問到失去耐性不想回答,但這是孩子練習表達並藉此得到滿足的時期,即便簡短回答對他們來說也都很重要。

 

 

人際互動,意識他人存在的過程

生活在人類社會,基本的人際互動很重要,這將是一生都在不斷學習的任務。3歲以前的人際互動,僅限於越來越了解身旁人的存在,並透過了解遊戲規則學習尊重他人;若家長不夠了解孩子的人際互動發展,強硬規定孩子要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可能會引起孩子的不快!孩子人際互動的發展過程如下:

 

  • ●3個月大:開始對臉孔進行辨識,知道面前的是另一個人。
  • ●8個月大:開始認生,只願意讓熟悉的人抱。
  • ●10個月大:會拿玩具給熟悉的人。
  • ●1.5歲:和人的感情變多,喜歡擁抱並透過模仿來討好他人,且開始出現分離焦慮。
  • ●1.5歲到2歲:會對周圍的人下命令。
  • ●2歲到2.5歲:出現「我的」概念,只要認為是自己的東西,可能會加以保護不願給別人。
  • ●2.5到3歲:了解遊戲規則及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在同一個區域內玩耍沒有問題,但還不會合作。

 

 

為孩子補充「感覺統合」營養

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的「感覺統合」,就是利用科學的方式,讓孩子經由各種不同的刺激與反應,使大腦了解:「看到書可以拿起來翻閱學習」或「看到球就拿起來玩/躲避危險的球」等事件。

 

 

大腦發揮整合感覺的效能

人類之所以可以學習、可以行動,是由於我們天生的感官(包括視覺、嗅覺、觸覺等)在接收資訊之後,經過大腦這臺「超級主機」處理資訊,淘汰或挑選內容,評估事物的重要性後,再傳達給身體肌肉進行反應。

 

 

認識本體覺及前庭覺

感覺統合中最讓人感到陌生的,莫過於「本體覺」及「前庭覺」這兩個名詞了,究竟這它們代表了什麼意思呢?

 

1.本體覺:本體覺顧名思義就是「身體的感覺」,這裡所指的是肌肉與關節的感覺。本體覺會讓身體不必倚靠視覺就能感受身體各肢體的位置,才不會發生跳舞時左腳絆到右腳等身體不受控制的狀況。

 

2.前庭覺:前庭系統控制著頭部移動及身體平衡,有些家長由於擔心孩子受傷而禁止他們進行較危險或有速度感的騎腳踏車、爬高等活動,因此忽略前庭覺的系統發展,將來孩子在行動時,可能容易跌倒或變本加厲更喜歡從事危險的行為,可能都與前庭覺有關。

 

 

感覺統合不佳,不一定與智能相關

感覺統合不好卻不一定與智力相關,特別是今日生長於都市叢林的孩子,由於缺乏肢體活動經驗,身體發展多集中在腦部,因此出現:「有很多想法卻不一定能身體力行」的狀況,如果能在孩提時期幫助孩子提升各方面的發展,再搭配聰明的腦袋,將來的學習與工作會更順暢有效率。

 

 

階段性發展任務

人的感覺無法關閉,因此從孩子能感受到外界刺激以來,感覺統合就一直持續不斷在進步中。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呵護早產兒,爸媽怎照顧?

媽咪寶貝 6月號 NO.168

採訪撰文/林嬪嬙
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新生兒科醫師李思佳
模特兒/帥氣寶貝品霖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隨著醫學進步,早產兒存活率較以前提升許多,出院後,爸爸媽媽最擔心莫過於如何照顧好早產寶寶,包括營養補充、疾病預防以及照顧技巧等等,家長應掌握那些原則,才能讓小寶貝和足月出生的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輕柔捧在掌心疼愛

從臨床上的定義來看,當寶寶出生週數超過37週,我們稱為「足月」,若早於37週即出世,則稱為「早產」。

 

 

37週前出生就算早產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新生兒科李思佳醫師表示,只要生產時胎兒週數少於37週,都算是早產兒。出生時寶寶體重少於2500公克,稱為低體重,體重低於1500公克,稱為極低體重。

 

至於早產寶寶的矯正年齡,主要以媽咪的預產期開始計算,例如預產期在7月1日,但是媽媽卻在6月1日生產,若現在是10月1日,那麼寶寶的矯正年齡為3個月,出生年齡為4個月。

 

 

早產兒可能出現的器官問題

在23週以後出生的早產兒,目前在醫療照顧上較有相關經驗,但週數越小因為器官發育等尚未成熟,存活率就越低,遇到的問題也比較多,包括腦部、心臟、腎臟、肺部以及眼睛等等,各器官都有可能出現病變,在健康上有諸多問題需要克服。

 

 

腦部病變

早產兒的腦部血管容易破裂而造成腦部出血,如果壓迫到腦實質細胞或是有血管梗塞,則會造成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日後出現神經發展異常和智能障礙的機會較高,所以在照顧上要特別輕柔、細心。住院期間醫師會安排做腦部超音波檢查,了解寶寶腦部狀況,後續也需要持續追蹤,假如有發展遲緩情形,必須接受評估並及早接受早期療育,以減低障礙的程度。

 

 

心臟問題

較常見的是動脈導管問題,正常寶寶出生後,連接主動脈、肺動脈的導管會自動關閉,但是早產兒發育尚未成熟便出生,動脈導管還沒有關閉,醫師會評估是否需要使用藥物治療或進行手術,此項手術將由有經驗的小兒心臟外科醫師執行,家長不需因為動手術而太過擔心。

 

 

肺部病變

早產兒在肺泡尚未成熟就已出生,因為肺泡的發育還未完善,所以容易有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常要依賴呼吸器幫助呼吸,或使用促進肺泡成熟的藥物給予治療。

 

胎兒的視網膜在接近足月時才會長好

 

 

視網膜病變

胎兒的視網膜在接近足月時才會長好,而早產兒在視網膜長好前便已出生,視網膜無法依正常情形繼續生長,甚至有停滯現象,出生後也可能出現視網膜血管不正常增生,嚴重將會造成視網膜剝離。如果早期發現,及時進行雷射或藥物治療,能降低視力受損的傷害。

 

在住院期間,早產寶寶滿1個月大時會安排眼科醫師檢查眼底,後續每1~2週持續追蹤,出院後也會定期至眼科醫師的門診回診。早期主要著重在視網膜病變的追蹤,晚期會特別加強視力以及散光的檢查。

 

 

免疫系統

早產兒免疫系統功能尚未成熟,加上常需要住加護病房,接受較具侵入性的治療及照護,因而容易讓病菌入侵引起感染。

 

 

腸胃問題

早產寶寶常因為呼吸道或腸胃道問題,不能在出生後馬上進食,一開始可能要採靜脈營養注射方式給予必要的營養,等狀況穩定後再餵食。在照顧過程中,要小心餵食的量與濃度以免增加腸胃道負擔,如果同時有感染或缺血的情形,有可能增加壞死性腸炎的發生率。

 

 

早產兒的營養照顧

母乳含有一些對免疫系統有幫助的成份,而且好消化、容易吸收,並且能促進嬰兒腦部發育,所以餵母奶對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早產兒而言相當重要,建議媽咪在寶寶出生後,就要盡快開始擠存母乳,當寶寶身體狀況許可時,才能順利哺餵。

 

另外,有些微量物質在懷孕後期才會經由媽媽給予胎兒,如果早產就會缺乏這些營養素,而早產兒也比足月寶寶需要更多養分,才能追上正常寶寶的發育。

 

母奶對消化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的早產兒相當重要

 

 

早產兒需要的重要營養

早產兒需要的重要營養包括:

 

1.熱量:早產寶寶在出生後各個器官都要努力適應新環境,因此需要更多熱量補充。不過母乳在熱量方面,對早產兒而言稍嫌不足,因此可以視情況添加母乳添加劑增加熱量。

 

2.脂肪:母乳含有容易吸收的脂肪酸,能促進早產兒神經細胞發展,以及增加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3.蛋白質:早產媽咪的乳汁中,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比例與配方奶粉不同,較容易被吸收,所以母乳是早產兒重要的營養來源。

 

4.礦物質、維生素:母乳中的許多微量物質明顯不足,所以可能要評估是否添加母乳添加劑或維他命以增加鈣、磷和其他礦物質含量。

 

 

補充營養添加劑,幫助達到生長目標

因此,早產寶寶在出院前,醫師會檢視孩子的體重成長速度,評估是否需要哺餵專為早產兒設計的出院後專用配方,或是持續使用母乳添加劑,這些市面上都可以買的到。至於何時可改用一般配方奶粉,必須等寶寶生長達到預定目標再考慮。

 

 

照顧早產兒的注意事項

當早產寶寶順利出院回家,如何照顧又是爸媽必須面對的一大挑戰,建議應把握下列的重要原則:

 

 

居家環境通風好、光線足

在早產寶寶的照顧過程中,其實居家環境設置和一般寶寶一樣即可,主要以通風、光線明亮、乾淨等為原則,並沒有特別不一樣的地方。

 

 

添加副食品以矯正年齡為主

添加副食品以矯正年齡為主,建議從4~6個月開始,添加原則及注意事項和一般孩子一樣,採一次一種、少量嚐試為原則。至於多吃什麼會有幫助?建議遵照兒童健康手冊中的建議去做即可,原則上和一般小孩一樣,除非生長速度真的太緩慢、身材太瘦,才會建議增加攝取脂肪酸。

 

等早產兒年齡大一點,家長可能會想加強補充營養品,以免生長速度落後。如果真的要補充,建議選擇有信譽、大廠牌、通過衛生單位核可的產品,而其實只要營養充足又均衡,不見得需要另外補充。

 

 

少到公共場所,避免疾病感染

早 產兒的抵抗力較弱,所以應減少外出,尤其人多的公共場所應盡量避免,家中訪客也要盡量減少。若想要提升免疫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哺餵母乳,以及勤洗手、做 好個人衛生、回家先洗手更換衣物再抱小孩等,與一般孩子預防疾病感染的原則相同。而家中若有大一點的孩子,也應盡可能少接觸早產寶寶。

 

 

避免太早送托兒所

無論早產或足月出生的孩子,都應該避免太早進入幼兒園就讀,以免增加疾病感染風險。

 

 

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

早產兒的抵抗力較弱,更需要按時接種疫苗,此外,李思佳醫師特別建議在寶寶出院前,家長本身最好先接種百日咳疫苗,因為百日咳的傳染主要來自照顧者,家長施打疫苗後可降低自己感染的機會,自然也能避免傳染給早產寶寶。

 

另外也建議,符合健保給付標準的早產兒可接種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一般人可能只是打噴嚏、流鼻水,但是早產兒感染後症狀會特別嚴重,甚至需要住進加護病房。因此,符合免費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的早產兒,應該在準備出院時以及出院後,每個月接種1劑、一共6劑的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

 

 

氣候變化注意呼吸狀況

有些早產兒有慢性肺部疾病,氣候變化劇烈時很容易出現類似氣喘症狀,若氣候變化會氣喘發作的早產兒,醫師會視情況給予噴劑幫助緩解。

 

 

鼻胃管照顧注意事項

早產兒如果有嚴重腦出血或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吸吮和吞嚥能力有可能受到影響,因而需依賴鼻胃管餵食,出院前醫護人員會教家長如何放管子、如何測試,以及遇到狀況該如何處理。

 

 

出院前爸爸媽媽學好照顧技巧

當 寶寶出院返家後,醫院仍會長期追蹤早產兒的生長狀況,每隔一段時間評估是否有營養方面或內分泌方面的問題,必要時再考慮轉到腸胃科或內分泌科,請醫師評估 是否需要做更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此外,有些早產兒的肌肉關節會比較僵硬,住院期間會請復健科醫師評估並安排療程,出院前教導家長回家後該如何幫助孩子復 健。

 

多 數早產兒住院期間,在醫護人員的照顧和治療下,可以出院時身體狀況多半已經很穩定,照顧上不會有太大問題,比較要注意的是疾病預防方面。少數健康狀況較多 的早產兒,因為照顧的步驟較複雜,需要有較多耐心學習,包括需要用鼻胃管、氧氣、甚至呼吸器等等的早產寶寶,但這些皆屬少數,而且醫院會在出院前教導家長 該準備那些東西以及如何操作,學習遇到緊急狀況要如何因應。

 

針對低體重早產兒(低於1000公克),醫師以服務的馬偕醫院為例,醫院會有個案管理師協助,在出院前留給家長聯絡方式,回家後家長如有任何問題都可以諮詢,亦可打到新生兒病房詢問。

 

李思佳醫師表示,早產兒的照顧最重要是預防疾病感染,減少訪客,少進出人多的場所,至少持續到矯正年齡1歲,但仍要避免至人多擁擠的地方,只要配合醫護人員指示,照顧過程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多數孩子都能在爸媽的呵護下,健康、平安的成長。

 

長期追蹤早產兒的生長狀況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tep by step!寶貝學會「自己來」

媽咪寶貝 6月號 NO.168

採訪撰文/魏婕綝
諮詢/友緣基金會專任老師楊淑芬
模特兒/帥氣寶寶阿豆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受到少子化、高齡生子的影響,多數爸媽捨不得讓孩子動手做事,在習慣代勞的情況下,自己不知不覺成了「直升機父母」,除了經常為孩子的事忙得團團轉,小孩 也沒有學會應具備的自理能力……。其實,在安全的範圍內,不妨給予給孩子動手做、為自己負責的機會,將會發現孩子的潛力超乎自己想像!

 

 

4 Tip,打造獨當一面能力

3歲 半的小彬已經就讀幼兒園,每天早上上學如同打仗,總要媽媽三催四請才肯起床。身為職業婦女的媽媽擔心動作慢吞吞的兒子會耽誤自己的上班時間,乾脆直接幫他 穿衣服、穿鞋子等。有天,幼兒園老師發現小彬腳上襪子的花色不一樣,問他:「你的襪子好像穿錯了。」小彬回答:「都是媽媽沒注意……。」

 

2歲多的綺綺不喜歡走路,只要走太久或必須爬樓梯,她就會吵著要抱抱。有天,奶奶牽著她的小手準備走上住家公寓的樓梯時,她又故技重施要奶奶抱她上樓,疼孫的奶奶為了抱她差點閃到腰。爸媽回家知道這件事,對於寶貝女兒感到既無奈又生氣……。

 

過度「幫孩子」,不等於「愛孩子」,還可能造成孩子的心態和行為長不大,友緣基金會專老師楊淑芬指出:「亦養成了孩子理所當然認為父母應該幫忙做這些事的心態。」此外,父母習慣事必躬親為孩子代勞,長期下來,不僅未培養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應具備的自理能力,也可能令孩子感到自我懷疑或產生無能感,面對棘手的問題或挫折時,易出現恐懼、退縮、甚至逃避責任。

 

 

視幼兒年紀與能力給任務

不過,欲培養孩子「自己來」的能力,楊淑芬老師指出:「首先應依據孩子目前的能力,以及他需要發展的技能來安排;且與孩子的自身有關,不是為別人而做。」至於養成孩子獨立自主的過程,父母應從何著手?

 

 

1歲半~2歲》簡單工作

可以讓1歲半的孩子從事簡單工作,例如:撿玩具、如廁後沖馬桶等。其實1歲半~2歲之間的孩子會逐漸出現簡單語言,爸媽不妨適時刺激他們言行表達出「嗯嗯」、「穿鞋鞋」等需求,亦為這階段孩子應該培養的能力。

 

另外,也可訓練孩子捧自己的杯子喝水;換尿布時,請他拿自己的褲子,穿好尿布後再把褲子遞給大人。此外,出門前請他自己去拿鞋,或慢慢套上鞋子;進到家裡會自己脫下外套;或是玩具玩完後,懂得自己放回玩具籃收納。

 

 

專屬用品For Kid

爸媽可以幫1歲半~2歲的孩子準備專屬用品,例如學習杯、碗、湯匙、玩具籃等,甚至給他專屬且固定的遊戲領域,比方說開放他在客廳角落玩玩具,培養獨立性與所有權。當孩子擁有所有權,父母亦可進一步要求遊戲規則。

 

 

3~4歲》擔任小幫手

常鼓勵孩子清楚表達生理需要

3~4歲的孩子具備的語言能力更為發達,楊老師表示:「之所以強調語言能力與表達,因為這是與外界溝通的重要能力。當孩子具備這些能力時,亦能憑藉著自己的力量與外界應對相處,不會一直需要待在父母身邊。」

 

所以,父母要經常鼓勵孩子清楚表達生理需要,例如我餓了、想睡覺、想吃魚,當他能明白講出需求,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自主性有很大的發展幫助。

 

至於這階段的孩子,除了讓他自己收拾玩具、吃飯以外,也可訓練他自己盛飯、排自己的碗筷、剝橘子等。老師發現,有些小學生在練習握筆時特別困難,字也寫得歪歪扭扭的,仔細觀察,可能是他們的小肌肉沒有得到良好的練習與發展,也因此,需要倚靠小肌肉操作的握筆、拿剪刀、撥水果、撥香蕉皮等技能會比較弱。

 

另外,4歲的孩子可以訓練他們自己洗澡、穿脫衣服,或試著讓他洗身體某個部位,像是洗臉等。

 

 

專屬用品For Kid

可以幫孩子準備小抹布、小圍裙等專屬工具,讓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也讓他知道自己的任務。

 

 

Step by step,孩子動手做

當父母想放心的放手讓孩子練習,同時也讓孩子從中獲得自信,楊淑芬老師提醒:「應循序漸進的逐漸放手讓孩子嘗試,避免操之過急以免產生反效果,造成孩子退卻或恐懼。」

 

 

步驟1,講好規則

簡單的事情講好原則即可,例如玩具要在客廳玩、不玩了要收到籃子裡。至於較為艱難的工作,爸媽應事先說明規則讓孩子瞭解,讓他心理有所準備。以孩子練習洗澡為例,先給他準備時間。例如事前先預告孩子:「你希望媽媽再幫你洗1天?還是3天?自己再來練習洗澡呢?」時間將到再告知孩子:「明天開始你要練習自己洗澡,今天你先看看媽媽怎麼幫你洗喔!」讓他提前先做心理準備與觀察。

 

 

步驟2,爸媽示範,孩子觀看

接著,就是讓孩子見習,大人邊示範邊說明,小孩在旁觀察。例如:「你先仔細看,媽媽幫你洗澡時做了哪些事喲!」、「首先,媽媽先量好水溫,再幫你沖溼身體,接著是抹肥皂、搓泡泡等……」,逐步引導後,再詢問他剛剛所進行的步驟。楊淑芬老師提醒:「孩子講出想到的步驟,父母應適度給予鼓勵。再慢慢加上他應知道的一、兩件事,注意不要一下增加太多,以免讓孩子覺得困難。」

 

 

步驟3,孩子練習,爸媽觀察

先給予達成任務的信心,再逐漸增加項目

當大人完成以後,不妨讓孩子跟著做一次,並鼓勵孩子做到的部分。老師建議:「別在孩子第一次進行任務時,就建議孩子應該改進哪些做法,畢竟他是第一次執行,先給予達成任務的信心,再逐漸增加功課或項目,讓他每天學習一些能力,每天更進步一點。」

 

 

步驟4,孩子動手做,爸媽驗收

最後,放手讓孩子自己操作,適時詢問是否需要幫忙。其實,孩子這時比較需要父母的口頭陪伴,例如稱讚孩子做得很好、很細心觀察到小細節等。這時候,爸媽也可詢問孩子的想法,或是逐漸增加建議,再讓孩子調整方式操作,並適時給予鼓勵。老師指出:「當孩子獲得信心與成就感後,可以鼓勵他挑戰其它任務,例如當會自己洗澡以後,可以試著練習洗杯子、洗碗等。」

 

 

打好獨立、負責的基礎

看似簡單的訓練,其實是在幫孩子奠定基礎,讓他學會最根本的負責、獨立、做決定、以及人際互動等社會技能。因此,楊淑芬老 師提醒:「父母在旁觀察、忍住不做的態度很重要,才能讓孩子有學習的機會。千萬別為了一己之便,省略掉孩子練習時可能產生的麻煩,缺乏練習的經驗,如此反 而容易造成日後需要不斷收拾孩子製造的麻煩。陪孩子一起學習、多給予鼓勵,擁有自信可以幫助他成為一個願意動手、努力負責的孩子!」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歲兒不難纏: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育兒生活 6月號 NO.289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翁士恆、吾心文教基金會臨床心理師胡可歆
攝影/潘朵拉兒童專業攝影
梳化╱筱喬
演出/漂亮媽咪:Jennifer Tien、可愛寶貝:柔柔

各種情緒當中,3歲兒對恐懼的情緒最為強烈?他們到底在害怕什麼?3歲兒,仍以自我為中心嗎?3歲之後,不但變得越來越愛唱反調,而且情緒變化反覆無常? 當3歲的孩子犯錯時,別問孩子「為什麼你要這麼做」?3歲的孩子究竟在想什麼呢?

 

 

3歲兒的內心恐懼

各種情緒當中,3歲兒對恐懼的情緒最為強烈?對於不曾見過的人、事、物、黑夜,或是看不到雙親在身邊等,都會使他們感到恐懼不安?

 

 

孩子在害怕什麼?

3歲:想像力大躍進

 吾心文教基金會臨床心理師胡可歆指出,3歲的孩子之所以讓爸媽覺得他們好像變得比以前更膽小的原因之一,與想像力發展的大躍進有關,孩子們開始能夠想像一些並不存在,或者並非透過五官確實感知到的事物(包含鬼怪、黑暗中的怪物等等)。

 

這樣的能力使得他們能從皮亞傑(Piaget)的「感覺運動期」逐漸進展到「前運思期」,學習象徵符號的使用,再加上此時孩子區分「想像」與「現實」的能力仍未成熟,也就更容易感到害怕了。因此,整體上爸媽無須太過擔心,這其實代表孩子認知能力的大幅進展。

 

 

安全感建立:3歲前!

關鍵期:0~1歲半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指出,上述各種情緒當中,3歲兒對「恐懼」的情緒最強烈的說法並不盡然正確,3歲會是許多情緒都很鮮明的時期,恐懼並不特別的突出。然而,若是從孩子出生到1歲半這個階段,爸媽能夠建立起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與良好的依附關係,那麼孩子到了3歲,也較容易平順地渡過使他們害怕的事物,以及減緩分離焦慮的產生。

 

「有些爸爸媽媽不知道怎麼去處理孩子面對分離時的哭鬧與不捨,其實,當孩子一直沒有辦法『預期』爸爸媽媽的消失或出現時,這樣的無法預期都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

 

所謂安全感的建立,從孩子出生時便開始了,只要爸爸媽媽必須離開孩子身邊,不論時間長短,都應該明確讓孩子知道,即使對躺在嬰兒床中還不會說話的小寶寶也是如此,例如,媽媽幫寶寶換好尿布後,想要離開1分鐘不到的時間,去廁所洗條小毛巾回來幫寶寶擦拭,也可以認真地看著寶寶,告訴他:「媽咪現在要離開一下下,去廁所洗一條小毛巾,馬上就會回來幫你擦擦唷!」離開時一定告訴孩子,並且信守承諾地回來。 

 

無論是交托給保姆或幼兒園,爸爸媽媽絕對不要趁孩子不注意時「偷偷地」離開,這麼做會傷害到孩子對爸媽的信任,甚至讓孩子經驗到「被丟下」的感受。適時協助幫助孩子平緩焦慮與難過。

 

「而若孩子已3歲,仍會如情境中描述的,短暫看不到爸媽便產生強烈的恐懼,這表示孩子的基礎安全感可能尚未被成功地建立起來。爸媽需要緩下速度,耐心地重新協助孩子。」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安全感足夠的孩子,1歲多就會主動離開媽媽幾步遠,好奇自發地探索環境。3歲之後,大部分能夠接受短時期沒有雙親陪伴在旁,由其他可信賴的成人陪伴的情況。

 

 

如何引導孩子面對恐懼情緒

若是孩子真的出現恐懼的情緒,爸爸媽媽可以怎麼做呢?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首先要做的是理解與接納孩子的恐懼情緒,因為即使是成人,每個人也都會有自己害怕的事物,溫柔地接納與理解,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明白自己當下害怕的情緒,這樣的做法本身就能減低孩子的恐懼情緒。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強調,這個年紀的孩子仍需要「借他人之力」來撫慰自己的情緒,爸爸媽媽可以試著慢慢引導孩子學習去面對恐懼的情緒。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很怕黑,那麼爸爸媽媽可以在晚上入睡前增加陪伴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在黑暗中與孩子共同做一些令孩子感到開心的事情,或是運用一些正面力量的繪本故事(例如,黑暗中也有守護神等),慢慢降低孩子對黑暗的恐懼感。

 

NG做法!

經常恐嚇孩子:「你再不乖,鬼就會來把你抓走!」「你怎麼膽子那麼小!惡人沒膽!」

 

 

3歲兒,仍以自我為中心?

帶著3歲的孩子到公共的場所玩樂,仍出現咬人或打人的情況,爸爸媽媽該如何處理?對這個階段的孩子說:「你再這樣,我們馬上就回家!」「回家你就知道了!」合宜嗎?為什麼?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學習到社會規範,例如,他不能夠隨便出手打人呢?

 

 

皮亞傑理論

根據皮亞傑理論「自我中心」是3歲前孩子的主要思考特徵,這個階段的孩子還無法完全建立起自己與他人間的關聯性;3歲之後,孩子仍保有這樣的思考特徵,不過,這種自我中心的感覺正「逐漸降低中」。

 

 

兒童的全能感

從發展學的角度來看,進入3歲後,孩子會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得到,什麼事情都在自己的控制當中;英國心理師克萊恩曾提出「兒童的全能感,指出嬰幼兒會享受全能的創造感和控制感,一直到他經歷適度的挫折,才能漸漸開始學會分辨幻想和現實兩者的不同,了解並且建立自己與現實世界之間的關係。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翁士恆指出,以上這兩位心理學家提出的說法相當一致,換句話說,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需要有經歷挫折的機會,才能降低所謂的全能感,真正建立起他與現實世界的連結。

 

對於3歲孩子的教養,爸爸媽媽也應該試著把焦點放在協助孩子降低自我中心的感覺,慢慢引導孩子學會了解與分辨他人的情緒、感受,以及想法,告訴孩子當他動手打人時,別人會有什麼反應與情緒。

 

 

限制≠威脅

「威脅」會阻礙孩子建立與現實間的連結

翁士恆助理教授認為,對於孩子設出適度的限制是必要的,但是,限制並不等於威脅!「限制」是指清楚地要求孩子停止目前的行為。

 

然而,當爸爸媽媽說出:「你再這樣,我們馬上就回家!」(或是你再怎樣,就….)這本身只是在傳遞「威脅」,傳遞「威脅」時,爸爸媽媽並沒有真正讓孩子知道目前現實環境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包括他已經影響到他人,他人可能也正對他產生某些情緒與反應。

 

「事實上,當爸爸媽媽在傳遞『威脅』時,反而會阻礙孩子與環境建立起關係與連結,因為對孩子來說,他只接受到當下爸媽的憤怒,內心產生害怕,但他完全不清楚他應該遵守的規範是什麼。」翁士恆助理教授說。

 

 

如何使用「限制」?

翁士恆助理教授分享處理步驟如下:

 

 

步驟1:同理孩子

同理孩子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爸媽可以對孩子說:「爸爸媽媽知道你很想要玩那個玩具(遊樂器材),但是一時沒有辦法玩到,覺得很生氣。」表示你在同理孩子當下的感覺。

 

 

步驟2:用「引導」,代替「禁止」

跟孩子說「請把手放下,因為別人有可能會受傷或難過」來代替「不要打人」。「請把手放下」這句話是「引導」;「不要打人」這句話則是「禁止」。

 

翁士恆助理教授指出,大部分3歲孩子的認知能力還正在發展階段,當他聽到「禁止句」(例如,不要+做某行為),其實孩子是需要經過兩個認知階段才能進行理解的(先處理「不要」本身的意義,再去處理後面被禁止行為的意義),這也是為什麼常用禁止句來管束孩子的效果是有限的。

 

此外,常常跟跟孩子說「不准」、「不要」,孩子會產生困惑,不知道他究竟可以做些什麼?經常被禁止的孩子,更會對環境失去好奇心、自信心低落、無法與現實世界產生連結。

 

 

3歲孩子需要簡短明確的訊息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3歲孩子犯錯時,跟他長篇大論講道理,通常效果也是不好的,要求青少年遵守規範,才比較需要仔細地說明,有趣的是爸爸媽媽常常是反過來的,面對年幼的孩子常常做出過於詳細的、超出孩子認知能力與理解記憶容量的冗長解釋。

 

其實,3歲的孩子沒有遵守規範時,只需要簡單說明,「打人和咬人是不對的」即可。但在此之前,爸媽一定得要先理解孩子的挫折與憤怒,理解3歲孩子還不會以口語攻擊取代肢體攻擊,這些打人、咬人行為的出現,背後通常有孩子無法自己調節的情緒,需要爸媽幫忙孩子「映照」出他的情緒,並示範用言語說出他的感覺,這也是情緒教育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個部份完成後,才是不適當行為的糾正。

 

 

孩子犯錯時,別問「為什麼」?

當3歲的孩子犯錯時,別問孩子?「為什麼你要這麼做?」因為不論孩子回答什麼,都會顯得沒有責任或任性(例如,孩子回答:「我不知道…」或是「因為我喜歡 …」),以「為什麼」詢問孩子,會讓孩子無法從錯誤中學習?

 

 

無須刻意避免問孩子:「為什麼」

重要!了解孩子的動機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認為,並不需要刻意避免詢問孩子「為什麼」,當孩子做出某些不合宜的行為時,詢問孩子「為什麼」,可以協助爸爸媽媽能更進一步了解孩子做某些事情的出發點是什麼,才能針對不同的答案與狀況來協助孩子。

 

例如,帶著3歲的孩子到親朋好友家,3歲的孩子不斷開口跟別人要禮物、要玩具,爸爸媽媽要問了孩子,才會有機會知道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樣的需求?是孩子對自己的玩具玩膩了?覺得玩具不夠多?還是陪伴孩子的時間極少,多用物質玩具來彌補,使得孩子轉而過度重視物質玩具?

 

 

問「為什麼」,3歲孩子亂回答?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指出,其實,學齡前的孩子,不論是在哪一個階段,都是很喜歡跟爸爸媽媽說話的,很少會隨便回答爸媽的問題,當孩子會對爸媽胡亂回答時,很可能親子之間的互動已經是有些情況存在的。

 

以不再坦誠為例,可能過去孩子曾經坦誠地回答了什麼,但是,得到的結果卻是更嚴厲的懲罰,於是孩子學到,誠實的下場就是更嚴重地被處罰;或者是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問題一直以來也都是敷衍回應,孩子因而也學會了同樣的回應方式。

 

 

態度與語氣才是關鍵

真正重要的並不是當孩子犯錯時,爸媽到底該不該使用「為什麼」這個問句,而 是當爸媽若想以「為什麼」來澄清孩子何以做出這些事情時,需避免指責、批判的語氣,例如,對孩子說:「你為什麼要隨便打人?你為什麼會做出這種事情啊?你 為什麼會變得那麼壞、那麼壞!」這些話等於已經替孩子判刑了,在這樣的語氣和態度下,很難真正澄清孩子做某些事的緣由,也無法協助孩子良好的調整和學習。

 

 

當孩子學會說髒話?

3歲的孩子學會罵髒話,只是為了要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當爸媽對孩子說髒話越有反應,孩子就越喜歡說?採用不予以理會的方式,孩子就會不再亂罵髒話了?

 

 

警訊!當孩子為了吸引注意而說髒話

有些爸爸媽媽提到,孩子說髒話只是覺得可以吸引爸媽注意,所以完全不予以理會,孩子就會自己停止這個行為。胡可歆臨床心理師提醒爸爸媽媽,當孩子開始需要使用一些相對負面的方式來引起你的注意時,這便是一個「警訊」了。

 

爸媽反而應該去了解一下,為什麼孩子必須藉由說髒話來「引起你的注意」?有沒有可能是爸媽平日給予這個孩子的關注與全心的陪伴並不足夠呢?

 

或 者是孩子表現良好的時候,總是不被爸媽稱讚或注意,只有在孩子做出違反爸媽規範的舉動時,爸媽才會很明顯的反應?若是如此,爸媽則需要主動調整自己給予關 注的方向。又或者,孩子透過說髒話攫取注意力的當下,他的心中是存在著某些焦慮與害怕,例如近日備受冷落,害怕爸媽被新生的弟妹搶走?也就是說,爸媽需要 先找出孩子開始不斷說髒話的原因

 

 

NG!對孩子說髒話置之不理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若在爸爸媽媽的價值觀當中,說髒話是不合宜的事情,就應該要讓孩子知道,而非置之不理。除非很確定孩子只是為了要「關注」,在此情況下,刻意忽視是可行的,甚至特別在孩子「沒有說髒話」時,主動給予大量的讚美和關注。

 

而其他說髒話的狀況下,該如何制止孩子呢?不妨先試著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保持平穩的情緒詢問孩子:「寶貝,你知道你剛剛說那句話的意思嗎?你是在哪裡聽到的呢?」

 

3歲的孩子可能並不知道髒話所代表的意義,只是有樣學樣而已,孩子回答後,再讓他知道:「剛剛這句話是不好的話、是罵人的話,如果你是很生氣或是想要跟爸爸媽媽玩,你可以這樣說…」 若是孩子說:「可是,某某常常這樣說耶!」,爸媽可以這麼回應:「是喔...有沒有可能是因為某某的爸媽沒有告訴他這句話是不好的呢?」

 

 

反覆無常、無法守承諾的3歲兒?

有些爸爸媽媽提到,孩子3歲之後,不但變得更愛唱反調,而且時常變來變去,擔心若是一直這樣下去,孩子只會變得越來越無法信守承諾,

 

例如,媽媽準備早餐時問孩子要吃草莓土司還是巧克力土司?孩子回答想吃巧克力土司,但是,媽媽做好巧克力土司之後,孩子又說他想吃草莓土司,如果兩種都準備了,孩子就各吃了一口,然後說他很想吃蛋土司。

 

帶孩子去上A老師的親子律動課,就會一直嚷著說他很想上畫畫課的B老師,到了真的上B老師的畫畫課,又一直嚷著說不想上畫畫課,想上A老師的律動課?爸爸媽媽覺得又氣又累,不知道該怎麼辦?

 

 

爸媽要先穩定自己情緒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指出,其實,3歲的孩子並不是刻意要跟爸爸媽媽「作對」、「唱反調」,一旦爸爸媽媽是這樣解讀孩子的反覆行為時,就會很容易開始生氣,甚至認定孩子是故意在鬧,最糟的情況是讓自己的情緒隨著孩子起舞,一發不可收拾。

 

爸爸媽媽必須先理解,3歲的孩子並非故意要朝三暮四,他們原本就處在一個變動的、對自己尚未能夠很好地掌握、覺得別人盤裡的好像比較好吃的心理發展階段當中。

 

 

勿讓孩子學會:「只要我提出,就應該被滿足」

溫柔提醒孩子他剛剛做出的選擇

如發生前述狀況,只要溫柔堅定地提醒孩子即可,例如,「媽媽剛剛問你時,你說要吃巧克力土司,所以我做了巧克力土司,今天早上只有巧克力土司可以吃。如果你真的想吃蛋土司,明天媽媽可以做。」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重點在於提醒孩子這是他先前做的選擇,孩子後來再做的另外選擇則需等待下次;同時也讓孩子選擇吃或不吃(也就是孩子仍是有選擇的,只是此時選擇已不是巧克力土司或蛋土司,而是巧克力土司的吃或不吃),選擇不吃就要到下一餐才會有食物。爸媽也要能堅定做到(可提前下一餐時間,但兩餐中間不給其他食物)。

 

這是培養孩子的挫折耐受性,以及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很重要的一種方式。有些爸媽過度寵溺孩子,會順著孩子要求不斷調整,容易對孩子將來的人際關係將造成負面影響;因為孩子學到「只要我提出,其他人就應該馬上來滿足我。」「只要我鬧脾氣,別人就會順著我,我就可以得到我要的。」

 

當孩子進入學校,比爸媽當時堅定回絕還要更大數倍的挫折便會席捲而來,因為老師與同齡同學對待孩子的態度,是不可能依順其予取予求的。

 

 

順著孩子的話巧妙回應

當孩子上A老師的律動課,一直嚷著說他很想上畫畫課的B老師,到了真的上B老師得畫畫課,又一直嚷著說很想上A老師的律動課,爸爸媽媽也只需保持平穩的情緒,回應孩子:「真的耶,我也是呢!我們下週就能看到他了,就可以上那堂課了!」「媽媽知道了,所以我們才要好好珍惜跟現在這個老師在一起的時間,不然下週也會好想他呢!」

 

同理孩子的心情,巧妙地回應,無須感到生氣煩躁而對孩子加以指責或是長篇大論地說教。

 

 

難以招架的多變情緒

3歲的孩子會上一秒莫名的大哭,下一秒又莫名的大笑?

 

 

任何情緒產生都有原因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指出,沒有所謂的莫名情緒,不論是大哭或是大笑,只要有情緒的反應,都會是有原因的。爸爸媽媽覺得孩子的情緒莫名多變,可能是因為不了解或是沒有觀察到是什麼讓孩子大哭、大笑。

 

 

情緒教育

 「在臨床工作上,很多時候會看到,最需要『情緒教育』的,往往是爸爸或媽媽本身,當爸爸媽媽對情緒很不敏感,也沒有太多能力調節自己的情緒,以及協助孩子調節他的情緒時,孩子經常也會變得很難帶。」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爸媽可以先試著仔細地觀察、辨識自己的情緒與其來源,開始閱讀一些情緒教育的書籍或參與一些相關課程,也學習有效地調節自己情緒的新方法;繼而再將對情緒的新認識用在孩子身上;其實,孩子也是不斷透過成人在學習如何認識與調節自己的情緒。

 

3歲情緒發展類似青春期

我們很常聽到爸媽用「叛逆」來形容3歲兒,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認為,這樣的形容詞其實帶有負面評價的意味。爸媽很自我本位地認為自己就是「對的」、屬於標竿的那一方,而孩子就是「要乖、要聽話」,與爸媽不同的意見和偏好,就是「不乖、不聽話、在作對、在搗蛋」。

 

3歲 兒的「不要!」與青春期孩子的反叛,都是發展上的一個重要里程,在這個時期,孩子為了要能長出更獨立且健康的「自我」,本來就必須要與爸爸媽媽不一樣。用 一個簡單的比喻來說,在一大片融合的白色裡,要開始有所區隔,最明顯的方式就是成為「黑」,接著,隨著黑的確立,才開始有「灰」的產生。

 

所以孩子必須先是白(與你融合),既而是黑(與你對立),接著才開始發展出不同層次的灰(成熟的獨立個體,有同意你的部份,也有不同意你的部份)。請爸媽理解,孩子不是故意忤逆、作對或搗蛋,許多時候這些只是孩子健康地發展他自己時必經的歷程。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塗鴉,讓想像力&創造力奔馳!

育兒生活 6月號 NO.289

採訪撰文/陳宥妤
諮詢/大金剛塗鴉遊戲動物園 大金剛老師02-2358-4199
攝影/點點寶貝
部分圖片提供/大金剛塗鴉遊戲動物園
梳化/貝兒
演出/帥氣爸比:雷唐林;漂亮媽咪:伍菱;可愛寶貝:雷天心
拍攝玩具提供:軟盟(the fairy tales小紅帽和白雪公主變身手偶)、揚軒實業(Mother Garden 野草莓甜心派對盒)

色彩的魔力,大人小孩都難以抵擋!研究顯示,掌握色彩的人對於生活的適應力相對較高,不僅容易建立自信,與人互動和情緒掌控能力也較好;而透過塗鴉的方 式,讓孩子從遊戲中接觸色彩,不設限也不給予壓力,讓他們自在的發揮想像和創意,培養出真正具有創造力、思考力和想像力的生命特質。

 

 

幼兒對色彩有感3階段

研究顯示,視覺刺激對幼兒的學習相當重要,學齡前有8成孩子的學習是透過視覺的經驗影響,而色彩更是給予視覺刺激最主要的要素。幼兒對色彩的發展可簡單分為3個時期。

 

 

 

發展

無控制期(塗鴉前期)(約9個月~1歲半)

亂塗期(塗鴉期)

(約1歲半~2歲半

 

象徵期

(約2歲半~3歲)

前圖式期

(約3歲~5歲)

階段

隨興塗鴉。

直線或橫線塗鴉。

加上直線塗鴉與反覆轉圈。

可用語言註釋,也可表現出「色與形」。

 

色、形表現具體化,但事物間的關係未能正確表現。

特性

1.手的動作漸漸能配合腳步活動。

2.無控制地隨便抓拿東西。

3.由運動經驗變多而漸出現反覆動作。

 

 

1.對反覆動作越來越熟悉。

2.眼和手會配合動作。

 

1.出現明顯自我主

2.較能控制自己的肌肉活動。

3.除反覆動作外,也可自行變化。

4.出現語言和肢體表現的整體性。

1.開始對描畫出來的事物加上語言註解。

2.即使看不出具體形象,仍能以自身的時間和空間經驗加註。

3.明顯開始對色彩選擇感到興趣。

1.思考與現實間的關細開始從繪畫中表現。

2.開始尋找概念的形式表現。

3.形、色的象徵性愈加確實。

 

 

 

<表格節錄自育兒生活2011年7月號內容>

 

 

4~6個月的寶寶:喜歡對比強烈、飽和度高色彩

這階段的嬰兒可看到距離60公分內的東西,較喜歡對比強烈、飽和度高的顏色,父母可提供反差大的顏色(如黑與白)吸引寶寶注意。

 

 

1歲後的幼兒:對鮮艷顏色感興趣,探索發現的第一步

這階段的孩子對於明亮鮮豔的色彩會較有感覺,開始用嘴巴、手、腳觸摸探索顏色。

 

 

2歲後的幼兒:會有個人喜好顏色,搭配在塗鴉裡呈現

這階段的幼兒有一支畫筆就可隨處塗鴉,也會將個人喜歡的顏色使用在圖像中,在日常生活裡也會偏好選擇自己喜愛的色彩。

 

 

孩子認識色彩第一步…塗鴉

走進大金剛塗鴉遊戲動物園,入口處傳來孩童的嘻笑聲,走近一看,三五個幼童在內部設立的遊戲區快樂的玩耍,這是他們等待上課前的暖身運動;和一般美術教室安靜作畫不同,這裡的孩子把畫畫當作一種對色彩的抒發、探索與發現,用遊戲的方式塗鴉創作出一件件作品。

 

令 人印象深刻的事情還不只一件,塗鴉教室的牆面被五顏六色的顏料隨意覆蓋,有孩童的手印、顏料不小心潑灑的痕跡、小朋友隨興的鉛筆塗鴉作品…,這些被刻意保 留下來的記憶,是大金剛塗鴉遊戲動物園讓孩子開心接觸色彩,恣意揮灑創意的證明,也是他們希望傳達給所有家長們的理念。

 

 

讓孩子盡情玩塗鴉,你願意嗎?

幼兒到了2歲左右,手部肌肉開始發展,只要手上有一枝筆,就能隨意在牆上、地板、乾淨的衣服上開始作畫,當發現雪白的牆面和乾淨的地板出現雜亂的線條與顏色時,媽媽們第一個反應常常是斥責和驚訝,接下來就開始限制孩子們隨意塗鴉的舉動。

 

大人們往往會希望孩子在乾淨的白紙前,規規矩矩的坐著畫畫;但卻忽略了孩子想塗鴉的本能是不受場合和時間限制的,看著孩子那樣聚精會神的在塗、在畫,且置身於忘我境界的模樣,大人們能否試著理解孩子小小的腦袋瓜裡所想像的世界是多麼的精彩?

 

 

讓每一處都變成孩子的塗鴉天堂!

大金剛塗鴉遊戲動物園大金剛老師說,很多爸媽其實不反對小孩畫畫,他們擔心的是小孩在家裡隨處「亂畫」;但如果爸媽們能夠試著先去了解孩童的心理,就不會對他們的行為這麼生氣了。

 

孩 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信手拈來的,當下的想法會想透過畫筆呈現出來,當然父母可以和孩子溝通在適當的地方才能作畫,但換個角度想,孩子在家裡留下的塗鴉痕 跡,不也正是孩子的成長軌跡嗎?隨著孩子身高的增長,在牆上留下的塗鴉高度也越來越高,未來等孩子長大,這些都是親子間互動的題材;且牆壁的塗鴉痕跡不難 處理,以油漆再度覆蓋,整面牆又得以重生。

 

幼兒塗鴉發展4階段

想了解自家寶貝目前所經歷的塗鴉階段在哪嗎?下表依照幼兒年齡整理出相應的繪畫特性。

 

 

 

 

塗鴉對幼兒發展的正向幫助
那麼,塗鴉對幼兒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大金剛老師表示,孩童在塗鴉的過程中,手部的操控能力會因為練習與年齡的增加,而變得越來越純熟,對於力量的使用也會更加恰當,且若能夠加上直接用手碰觸無毒顏料來塗鴉,則能刺激觸覺發展。

 

讓孩子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隨意塗鴉,在遊戲中接觸色彩,用最簡單的方式讓孩子畫畫,雖然看起來好像沒有學到專業的東西,但其實幼兒的美感經驗卻在累積當中,創造力和想像力也日益萌芽,這些都是塗鴉帶給孩子想像不到的助益。

 

 

讓想像力&創造力萌芽

幼 兒最基礎的能力就是「模仿」,透過模仿來學習。但在塗鴉的過程裡,大人們則可以讓孩子放手隨興的畫自己想畫的東西;孩子的創造力無所不在,已有個人想法的 他們,透過手拿畫筆,不停的將腦海裡生活的經驗表達呈現在作品中,每個孩子都可以畫出屬於自己的塗鴉,找到自己的節奏。

 

大 金剛老師說,幼兒在塗鴉時,內、外在的環境安全感最重要,當他們處在友善的、安全的、被尊重且自由的環境中,創意就會不由自主的展現出來。在塗鴉過程裡, 筆不是唯一工具,可以用手、用腳、用身體的任何部位,快樂就好!而創意,就是在這個時候被發揮出來。爸媽們要了解到的是,想像力是孩子所擁有最珍貴的天 賦,天馬行空的表現出小腦袋瓜裡的想像,不僅能夠培養他們的自信,未來在人生旅途中,也比較敢於發揮思考和創意。

 

 

從遊戲中快樂塗鴉

讓 孩子塗鴉並不難,但能夠讓他們「快樂塗鴉」卻不是每個大人都能做到的,無論是在家或到才藝班上課,有許多孩子是背負著爸媽的期望,或是不情願之下被逼迫來 上課,這樣的塗鴉對幼兒的發展並沒有正向幫助,反而讓他們的心理承受極大壓力,當然創意也無法培養,學齡前幼兒以培養興趣為目的。

 

大 金剛老師認為,現今大多數的幼兒繪畫教學都強調以創意教學為主,不過孩子學習創意的來源卻都流於形式的傳統教學,孩子的想法最重要,一旦想法(想像力)不 見了就找不回來了,繪畫技巧長大再學都來得及。幼兒無法盡情的按照自我意識來思考,只能隨著老師依樣畫葫蘆的模仿,抹殺幼兒天真的創意,更別說從塗鴉裡得 到快樂。建議的方式是,讓孩子打從心裡願意接受塗鴉這件事,在沒有負擔和壓力的情況下,盡情揮灑色彩,如此一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才能湧現。

 

 

陪孩子塗鴉,請注意「5不3要」原則

那麼,讓孩子快樂塗鴉的具體作法又有哪些呢?大金剛老師認為塗鴉過程比結果重要,爸媽們試試看「5不3要」原則。

 

 

【5不】

1.不要修改孩子的作品

別讓幼兒只是跟著做、跟著學,那麼他們所學到的是成人的東西,應該跳脫「純模仿」的模式,開發孩子自身的創意,孩子的第一手「原創」是最珍貴的!

 

 

2.不要告訴孩子他畫的是什麼

爸媽們常常為了想融入孩子,會在孩子的畫作前給意見,詢問他們:「這是一隻狗狗嗎?是一棟房子嗎?」如果孩子畫的不是大人口中說的東西,那麼孩子會覺得自己被否定,或是覺得自己畫得不好。

 

 

3.不批評孩子的作品

無論孩子畫的東西我們能不能理解,都應該給予尊重和鼓勵。以「去框框」的態度和孩子互動,不把大人意識加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成就感、鼓勵孩子思考與創造各種答案,進而培養出喜歡自己的自信心。

 

 

4.不給予競爭的壓力

畫畫不是競賽,有些大人會將其他小孩的畫作相互比較,有時候只是純粹滿足大人的想像,對於看得懂的作品給予高度評價,但卻忽略了有時候看不懂的畫作,內含孩子豐富的想像空間(其實創作有很多方式)。

 

 

5.不限制孩子的想像

幼兒豐富的想像力時常會透過畫作來呈現,有時劇情不符常理、有時甚至光怪陸離,爸媽們不需將教條式的道理在塗鴉的過程中灌輸給孩子,請留給孩子更多的想像空間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吧(創造力的標準就是「原創力」)!

 

 

【3要】

1.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有時候不喜歡做某件事是因為內心感到壓力,試著靠近孩子的內心,給予他們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不是一味的想控制。

 

 

2.要讓孩子安心自在

要讓孩子感受到無論他們在哪邊創作,都是被支持的,這個溫暖的力量來自身邊的爸媽、親友或師長,在喜歡並信任的人身旁,孩子的創意和想像力才能盡情發揮。

 

 

3.要尊重孩子的想像

有句話說:「要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看世界。」這句話是希望大人將自我意識先放下,由孩子的角度出發,透過實際的參與和引導,體會孩子的內心世界。

 

 

讓生活中的小道具變成實現創意的好幫手

除 了畫筆,手腳是幼兒最好的工具。日常生活常見的物品都有可能搖身一變成為創作道具,如乾淨的毛刷、通馬桶器具可沾上顏料變成塗鴉工具;紙板、衛生紙和瓶蓋 等廢材也可多加利用,結合塗鴉變成另類作品。陪伴孩子尋找可創作的道具,無形之中也增近了親子感情,讓藝術創作生活化,工具和材料就在我們生活周遭。

 

其他接觸色彩的好方法

塗鴉能讓孩子接觸到多元色彩,除此之外,黏土和繪本豐富亮麗的色彩也可刺激孩子的視覺發展,而顏色層次豐富、製作精緻的手偶娃娃和小玩具也能讓孩子在角色扮演與互動中發揮想像力和表演力。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兒性教育二三事

育兒生活 6月號 NO.289

採訪撰文/陳宥妤
諮詢/新竹家扶特約心理師 葉致芬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梳化/蔡琇惠
演出/漂亮媽咪:張旭嵐;帥氣爸比:李傑聖;可愛寶貝:Jaden&Justin
兒童服飾提供/BENNY

常看到一些小嬰兒在換尿布時會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喜歡觸摸自己的身體,甚至大一點的幼兒,還會在大眾面前脫光光奔跑,讓爸媽們見了好氣又好笑!另外,學齡 前上幼兒園的小小孩也會開始出現翻別人的內褲,或是撫摸其他小朋友身體的行為;究竟性觀念的教導要從什麼時候開始?透過哪些方式能讓親子間談論性話題坦然 又有趣?

 

 

家有愛摸身體的寶寶

大寶是3歲 的活潑小男孩,他最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共浴的時光,和爸媽洗澡時他總會觀察大人的身體,為什麼媽媽的胸部凸凸的、爸爸尿尿的地方比自己大?好多地方都和自 己不一樣,有一次他因為好奇用手戳了媽媽胸部,沒想到媽媽突然發脾氣,他不明白自己做錯什麼,他只是想知道為什麼自己長得跟別人不一樣……。

 

人 類對身體的好奇是很自然與常見的,從幼兒時期開始就會對自己的身體器官好奇,一直到大一點和同儕接觸,也會對別人的身體特徵產生想一探究竟的欲望,這些都 是正常的人性;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以健康、溫和的態度協助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且一點一滴地告訴孩子人我之間的區別,讓「性」這個話題能夠在親子間被坦率 的討論。

 

 

幼兒身體探索2階段

孩子會對身體感到好奇是很正常的,而隨著年齡的發展,他們對身體的探索需求也會不同,大致可以劃分為2個時期。

 

 

0~3歲好奇身體構造

從嬰兒4個月大開始一直到10個月大的階段,正經歷所謂的「口腔期」,這時他們會喜歡吸吮手指頭,並用舌頭舔東西,藉由唇和舌頭附近的觸覺感受得到滿足。接下來10個月到3歲這中間,幼兒會對自己的生理表現有反應(如:便便時因為用力,而臉部表情會有變化,漸漸的對於能夠大小便控制自如感到驕傲)。上述這段時期就是幼兒對身體開啟好奇的重要起點。

 

 

3~5歲學習人我界限

新 竹家扶葉致芬心理師指出,孩子尚未進入幼兒園時,家人的身體是學習與觀察的來源;進入幼兒園後,因為有了同儕,他們開始觀察到他人的身體特徵,也對異性的 器官構造產生好奇。這個階段,父母要開始教導孩子「尊重他人隱私」以及「身體界線」的概念,除了了解男生和女生的身體有所不同的性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去學 習如何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

 

教導幼兒身體界線觀念,保護自己從小做起!

性侵案件在現今社會還是時常聽聞,幼兒們對於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身體的觀念沒有被正確灌輸。孩子們不明白自己的身體是不能被隨意觸碰的,甚至熟識的人想觸碰也都要經過允許。

 

葉致芬心理師認為,若能在平時就將身體界限的概念落實於日常教養中,比如允許孩子如實表達自己對身體的感受(當孩子吃不下了,不勉強孩子繼續進食),就是一種尊重每個人(包括孩子自己)身體自主權的最好示範。保護自己不是口號,而是從家長本身做起。

 

 

輕鬆面對幼兒「性好奇」

曾經一項調查顯示,超過7成的學齡前幼兒,都曾經向父母問過有關「性」的問題。而在日常生活中也不難看到幼兒在行為表現裡出現對「性」好奇的舉動,可見幼兒對「性」有好奇和興趣是很常見的事情。

 

只是當大人面對幼兒所提出的性話題,常常會以成人的思想介入,用自己對性的定義來出發,心中不免夾雜著許多想法:我的孩子這樣正常嗎?這些和性有關的羞赧話題是不是應該盡量減少討論呢?

 

葉致芬心理師表示,隨著社會觀念的改變,「性」不再是禁忌,相反的,性教育與情感教育是每個人都必須了解和學習的。現今許多父母和老師都察覺到幼兒性探索的普遍性,也深知用幼兒能理解的角度出發,用輕鬆坦然的態度與他們討論性相關話題,會比閉口不談或含糊帶過的好。

 

以異性戀家庭為例,父母常被孩子問到自己從哪裡來?面對這類問題,如果是2、3歲幼兒,爸媽只要回答從媽媽肚子裡來即可;如果是年齡再大一些的孩子,可這樣回答:「爸爸媽媽因為相愛而在一起。爸爸的精子和媽媽的卵子結合,那就是你,然後你慢慢的在媽媽身體裡面長大,等你長到夠大後,就出來了。」

 

而如果孩子是來自多元家庭,也可以這樣告訴孩子:「我們因為相愛而在一起,而因為有人知道我們會好好愛你、對待你,所以就讓你來到我們的身邊。」

 

別再說孩子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這句話!

許多父母面對孩子詢問自己是從哪裡來的這問題,由於不曉得怎麼和孩子解釋關於發生性行為而有了愛的結晶這樣的過程,於是就用他們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或垃圾場撿來這樣的玩笑話來搪塞孩子,殊不知這樣的回應不僅讓孩子想法產生混淆,也錯失了和孩子坦率討論性的難得機會。

 

葉致芬心理師建議父母,若遇到孩子詢問性話題,可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和他們溝通,也可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引導,讓他們理解自己從何而來;要相信孩子是能夠透過對話的方式理解許多事情的,關於性的討論也是一樣。

 

 

我的孩子喜歡摸尿尿的地方,怎麼辦?

幼兒對性的好奇會反應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舉動之一就是撫摸自己的性器官,除了前述討論的孩子正在經歷身體探索期外,還有其他6種原因可供爸媽參考。

 

 

先了解6大原因

1.單純對身體好奇

形狀不同的器官構造,凹凹凸凸的外型觸摸起來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奇特的觸覺感受,再加上對自己身體的好奇,會去觸摸性器官是相當正常的現象。

 

 

2.無意識行為

葉致芬心理師認為,許多幼兒曾在無聊時無意間碰觸過性器官,發現觸摸起來會感到舒服,下一次就會運用同樣的模式來撫慰自己,也可說是一種無意識情況下所出現的行為。

 

 

3.吸引他人注意

有些孩子曾經在觸摸性器官時被旁人看見,且孩子觀察到當他們做這樣的舉動時,大人或同儕的表情反應會特別激動,這樣的情景讓孩子覺得有趣,他們甚至會利用再次觸摸來吸引旁人注意。

 

 

4.缺乏適合玩具

學齡前的幼兒喜歡探索,會藉由手的觸摸來認識周遭世界,對於生活環境可碰觸到的物品他們都有極大的好奇,但往往爸媽會因為安全考量而禁止孩子碰觸,而在這樣的情形下如果又沒有提供合適的玩具滿足他們的觸覺好奇,那很有可能孩子就會將焦點轉移到隨手可觸及的身體器官。

 

 

5.模仿行為

幼兒的模仿力比想像中來得強,大人的一言一行會被孩子觀察且複製,如果幼兒園有小朋友曾經作出撫摸性器官的行為,那麼他們很有可能會跟著模仿;另外,有些家長喜歡觀看成人影片,孩子若不小心撞見影片中的行為,也有可能會因為好奇、好玩而做出相同的舉動。

 

 

6.病菌感染

除了心理層面的原因,幼兒觸摸性器官還有可能是因為生殖器受到寄生蟲感染而發癢,引發觸摸行為。

 

 

孩子撫摸性器官並不是羞恥的行為!

許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愛摸性器官,往往反應都會很大,一方面覺得孩子這樣的動作不雅觀,另一方面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引導孩子健康的性觀念。葉致芬心理師建議爸媽,在面對孩子對性好奇的舉動前,父母應該先釐清自己對性器官的感受和價值觀。

 

性 器官對孩子來說就和其他身體器官一樣,只是身體的一部份,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成人卻總是會戴上「玫瑰色眼鏡」來看這件事情,對觸碰性器官這樣的行為貼上負 面標籤;爸媽應該先放下「撫摸性器官就是不好」的想法,先了解到幼兒對性感到好奇是很正常的,與其一味喝止孩子做這行為,不如引導孩子坦然健康的了解和性 有關的一切知識。

 

 

4建議,減少幼兒愛摸性器官行為!

了解到孩子觸摸性器官是很正常的事情,接下來爸媽要如何因應寶貝們這樣的行為呢?以下提供4個小建議給爸媽們參考。

 

 

1.試著轉移孩子注意力

大 人不要將焦點放在摸性器官這個行為上(如︰問他為什麼摸、再摸就要處罰等),而是要設法以活動或玩具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另外,老師和家長也要思考是不是環 境太沉悶,或玩具、遊戲不適合孩子的年齡,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等,或是孩子的人際關係需要協助,而讓孩子有撫玩性器官的行為。

 

 

2.提供滿足觸覺的玩具

孩 子會想撫摸性器官,除了無聊之下做出的行為外,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想滿足手部觸摸的感覺。家長可以準備讓孩子充分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的黏土、或是需要動手組 裝的積木,以及可以表達自己、與別人溝通的手套偶或指偶等玩具,藉由這些需要運用手部功能操作的玩具,來滿足孩子在觸覺上的需要。

 

 

3.用溫和態度教導

家 長見到孩子觸摸性器官時,態度應該要鎮定,千萬不可大聲斥責或以威嚇語氣禁止,這樣並不會讓孩子的好奇心降低;爸媽反而要以溫和的態度,以及孩子能夠理解 的說法,來告訴孩子性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告知他們性器官也是身體的一部分,和眼睛、鼻子、耳朵一樣,不能常去摸或挖它,以免它生病。

 

 

4.尋求專業協助

若以上方法的成效較差,可思索行為背後是否具有其他心理意涵,必要時可再尋求專業(如心理師)協助。

 

 

孩子亂翻同學內褲,該怎麼改善?

有些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亂脫其他小孩的褲子或掀小女生的裙子,常常會將事情擴大聯想,覺得孩子這樣完蛋了,現在會翻內褲,未來說不定會變成強暴犯!

 

葉致芬心理師表示,面對幼兒喜歡動手翻其他小孩的內褲,大人們先別急著斥責,不要把大人的意識形態加在孩子身上;穩定好自己的情緒後,了解孩子行為背後想傳達的用意,再以溫和的態度引導孩子明白「尊重身體界線」的觀念,是比較推薦的作法。

 

 

孩子,你是不是想和他們一起玩?

有些小孩不擅於表達情感,加上幼兒的表達能力尚未成熟,會用肢體動作來反應心中想法,因為想和對方玩,但是無法順利參與,就以較誇大的動作來吸引對方注意。

 

爸媽應該先了解孩子的行為是不是一種人際連結的方式?若是,教導他正確的做法,例如用邀請一起玩的方式取代掀裙子的行為;若只是禁止,會讓孩子沒機會學習正確做法。

 

另外,通常會這樣做的大多為小男生,因為男孩比起女孩在成長過程中,情感表達與人際溝通部分的教育較不被注重,因此他們多學會用肢體與行為方式來表達與人交流的意願,但往往造成誤解,就像幼兒時期掀小女生內褲來吸引注意,青少年則會拉女孩子內衣肩帶來逗弄對方…。

 

 

沒有別人允許,不能隨便碰他們身體喔!

教導孩子尊重自己與他人的身體是大人們很重要的功課。首先爸媽要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器官,告知小孩這些器官有哪些是要被遮蔽、哪些是沒有經過允許不能被隨意觸碰的!

 

可以親自示範給孩子看如何尊重自己也尊重別人,例如小孩要碰媽媽的胸部,媽媽可以藉此教導他要經過媽媽的同意才能摸,而不是想觸碰就觸碰,讓孩子學會自重與尊重他人,從小就引導他要有「身體界線」的觀念。

 

用其他工具輔助,幫助幼兒性教育學習

面對孩子因為性好奇所提出的種種問題,爸媽們時常無力招架,葉致芬心理師指出,坊間有出版許多和性教育有關的繪本童書,以鮮豔的色彩和淺顯易懂的故事來引導孩子理解性知識;另外,也有一些玩偶會在外觀標明身體構造名稱,也提供父母不錯的道具教學。

 

★性教育繪本推薦:《媽媽生了一個蛋》、《種子寶寶》、《我的小雞雞》、《小威向前衝》、《兩個人的故事》、《媽媽沒告訴我》…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嘮叨,不會讓孩子更好!

育兒生活 6月號 NO.289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翁士恆、吾心文教基金會臨床心理師 胡可歆、友緣基金會主任 林淑棻、新北市教育局學校心理師 趙庭正
攝影/2026兒童拍拍(0955871691)
化妝/小敏
演出/漂亮媽咪:江惠瑜、可愛寶貝: 張恩禔

嘮叨算是一種溝通嗎?為什麼爸媽在孩子心中變成越來越愛嘮叨的角色?嘮叨對爸媽來說是忠告、是愛、是提醒,對孩子而言,卻會造成意想不到的沉重壓力與傷害?!

 

 

嘮叨VS溝通

嘮叨是單向,溝通是雙向

吾心文教基金會臨床心理師胡可歆表示,若要很簡單地將嘮叨與溝通做區分,嘮叨是單向的,溝通則是雙向的。嘮叨大部分是家長自己的滿足,而非真正滿足孩子或是對孩子有益;溝通則是爸媽與孩子雙方都願意講,也願意聽的對話交流。

 

「嘮叨是爸媽一廂情願地想講,不講憋在心裡面會很難過,逼迫著孩子必須聽(孩子通常則是不想聽的),不管孩子現在想不想聽,對這些話的意見如何,不停地耳提面命,就像是壞掉的錄音機一樣重複播放。」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

 

 

嘮叨是想改變孩子,溝通是想了解孩子

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認 為,嘮叨是爸媽把目標放在如何才能改變孩子的行為、如何才能說服孩子、讓孩子照著我的話去作,然而,當爸媽是抱持這樣的心態時,真正的對話(雙向溝通)就 已經難以形成;真正的溝通是爸媽能夠把重點放在想要去了解孩子現在是怎麼想的?孩子現在真正最在意的是什麼?或是孩子是不是正遭遇什麼困難,所以他才無法 做到我對他提出的要求呢?

 

 

嘮叨:你訊息、我訊息傳遞不清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翁士恆表示,進行溝通時,「你訊息」是說話者傳達出要求做出什麼樣的行為,「我訊息」是指說話者本身傳達出自己的感受,然而,當爸媽對孩子所說的話,「你訊息」與「我訊息」混淆不清,既無法明確讓孩子知道爸媽的指令或想法,也無法讓孩子了解爸媽當下的感受,就會變成無意義的嘮叨,而非溝通對話。

 

嘮叨:勞心又勞力!

友 緣基金會主任林淑棻指出,從字面上來看,嘮叨的「嘮」字,是一個「口」字,再加上疲勞的「勞」字,表示有人一直不斷的說話,像是疲勞轟炸一樣,不僅說的人 累,聽的人也覺得非常的疲累不堪;而嘮叨的「叨」字,則是一個「口」字,再加上「刀」字,顯示不停地嘮叨的人,若沒有掌握真正的溝通技巧時,講出來的話便 很容易形成雙面刃,導致雙方感情與關係的破裂。

 

 

8大原因 讓你變嘮叨

原因1:認定自己說的事極為重要

「當一個人認定自己說的事非常重要,而且自己相當在乎的時候,才會想要一再重複的敘說與強調。」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說。舉例來說,如果爸媽本身認為「守時」這個觀念與態度非常重要,自己也一直遵守著,那麼他就會希望且要求孩子務必也能做到「守時」這點;也可以說,爸媽容易將自我要求特別嚴格的某些部分延伸至孩子身上。

 

不同職業媽咪,嘮叨內容大不同

林 淑棻主任與我們分享一個有趣的現象,不同職業的媽咪,重視的東西不同,往往對孩子嘮叨的內容也不一樣唷!例如,當護士的媽咪可能比較容易會提醒孩子注意 「健康」;從事金融財經工作的媽咪則會把焦點放在孩子做事的「效率」;當老師的媽咪,可能會特別注意孩子的「規範與學習」。

 

 

原因2:過度擔心孩子重蹈覆轍的焦慮感

有些爸媽由於本身過去成長的創傷經驗(因為自己過去曾經在某個地方受挫跌倒或內心受傷),感覺非常遺憾,深怕孩子經歷到與自己相同的負向經驗或感覺,於是想要不斷地去提醒孩子。

 

舉 例來說,如果爸媽內心一直覺得因為自己的英文能力不夠好、學歷不夠高,才讓自己無法找到適合滿意的工作,在這樣的狀況中,爸媽就會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卓越的 英文能力,以免有跟自己一樣的遺憾,進而把焦點放在孩子學習英文這方面,可能在孩子年紀還相當小的時候,就想盡各種辦法不斷地督促孩子,甚至只要一覺得孩 子沒有認真學習,就很容易出現指責孩子的情況。

 

 

原因3:缺乏彈性,不知變通

有些爸媽會認為同一件事情只要重覆,孩子最終會知道我對這件事的在乎,以及這件事的急迫性!」胡可歆臨床心理師指出,這樣的想法與做法某程度顯示出爸媽的「無助」,以及「少了些彈性調整」的能力。

 

嘮叨一部份的目的,是希望改變孩子的特定行為與態度,但因為沒有效果,才會變成單向的嘮叨,爸媽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重複著同樣無效的行為(種著同樣的因),卻期待某天事情出現不一樣的結果(出現更好的果)。

 

 

原因4:急於在最短時間內改變孩子

當爸媽希望孩子照著自己的方式走,希望孩子在最短的時間內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時,就會透過不斷催促的嘮叨,希望藉此加速孩子成長的時間。

 

 

原因5:生活無重心,沒人可說話

當 另一半或其他成人朋友不願意傾聽自己說話,感覺沒有人可以說話、分擔自己的煩惱,或是生活沒有重心,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可以講,感覺很無聊寂寞時,通常也 會更需要和希望有人能夠傾聽自己,此時,也會很容易不自覺地向無法反抗的孩子伸出魔手,一而再、再而三地對孩子重複同樣的話。

 

 

原因6:未能與孩子真正「分化」成兩個獨立個體

有些父母習慣以愛為名,不斷對著孩子嘮叨:「爸爸媽媽是因為愛你、怕你受傷,才會想要不斷提醒你,你這樣不乖、不聽話,真是傷透了我們的心,爸媽就是為了你才犧牲了那麼多,吃很多苦,你這樣讓我們很難過失望,爸媽怎麼可能會害你,你長大就懂了….。」

 

林淑棻主任指出,上述的內容是錯誤的想法,起因於爸媽未能接受自己與孩子是兩個獨立的個體,然而,每一個人在成長的歷程中,都需要「分化」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樣的獨立,指的不單單是物質、金錢的獨立,還包括思想與情感。

 

人 跟人之間都是彼此扶持的,但是,沒有一個人應該要去完全承擔另外一個人的情緒,甚至要求他人為你自己的人生快不快樂、幸不幸福承擔責任,更何況還是要求小 孩去承擔爸媽的喜怒哀樂?一個沒有真正分化的人,對自己是永遠不可能產生自信心的,當孩子從小習慣要尊從爸媽所說的一切,將來他到學校上課、出外工作,真 的遇到了不合理的對待或傷害,他也會認為自己是沒有資格發聲的。

 

 

原因7:缺乏自信心

一般來說,一個擁有自信的人,通常會認為只要我講一遍對方就會聽進去了;然而,當一個人欠缺自信,並覺得自己並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甚至潛意識中也不認為自己的意見會被採信、自己的話會被聽見時,他就會想要不斷地重複同樣的話。

 

 

原因8:良好親子關係並未成功建立

「事 實上,當親子的關係穩固健康時,爸媽的價值觀和想法自然會相當程度地影響或傳遞給孩子,爸媽說什麼話,孩子都會很容易聽進去,同樣的,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也 會被爸媽聽到並尊重;相反地,若親子關係疏離陌生,或者充滿負面情緒及不尊重時,同樣一件事爸媽講了越多遍,孩子可能越是不想遵從。」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就某一層面來看,持續地嘮叨也是一種對孩子不夠尊重的行為展現。

 

 

當心!嘮叨帶來的負作用

孩子認定自己是無能的

「當爸媽一方面希望孩子可以學習獨立自主,另一方面又希望孩子可以乖巧聽話,照著爸媽的想法來行動,事實上,這兩者是完全衝突矛盾的。」林淑棻主任說

 

趙庭正諮商心理師指出,爸媽每嘮叨孩子一次,其實就等於在否定孩子一次,削弱孩子下一次主動思考與行動的意願。因為孩子會認為,反正爸媽每次都覺得我的選擇是不正確的,他們都堅持要我照著他們的話做,到最後,孩子就乾脆什麼都不做了。

 

 

爸媽覺得越來越身心俱疲

偏 偏當孩子的主動性越來越弱的時候,爸媽又會覺得孩子怎麼那麼被動?一定是我沒有持續盯著他的緣故,於是,又一直講一直講,希望能夠藉此增強孩子的主動性, 不但自己越來越疲累,還想著:「為什麼孩子任何事情都要我一直這樣一直盯著呢?」「為什麼孩子怎麼叫都叫不動?」事實上,並不是因為爸媽不嘮叨孩子就不 做,而是孩子的主動性早已被爸媽長久以來的嘮叨消磨掉了。

 

 

青春期後,孩子更用力反彈

大 部分年幼的孩子會聽從爸媽的話,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能感覺到當我聽爸媽的話時,自己是被爸媽喜歡的。然而,「發展自我」是人類成長歷程中必經的過程, 如果孩子在年幼時一直被爸媽嘮叨、一直被壓抑著,沒有機會「發展自我」,等到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因為之前根本沒有機會認識自我,加上害怕「自我的消失」, 反而會出現更強烈的反彈!

 

這是因為孩子認為,如果他再不採取激烈的方式,用力地向爸媽反彈,爸媽會一如以往般,根本聽不進他的想法意見,也看不見他的真正需求。

 

 

媽咪對自己的嘮叨感到自責?

「唉…我今天又對孩子嘮叨了…」?其實媽咪也常常會對自己的嘮叨感到自責,該怎麼調適呢?全職媽咪因為全部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所以比在上班的媽咪更愛嘮叨?是真的抑或是錯誤迷思呢?

 

 

媽媽對自己的選擇勿過度焦慮

「很多時候,媽咪們會有很大的焦慮,想著一定是因我當初選擇就業或全職媽咪…,才會變成現在這樣…。」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說;事實上,不論是職業婦女或是全職媽媽,都會各自遭遇到不同的困境,媽咪們應該要先學著放輕鬆,避免過度焦慮與自責,只要能夠稍加注意與適時做出調整,都不會對親子關係或孩子的成長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上班族媽咪不嘮叨,可以這麼做!

下班後做好角色轉換

只 要在職場上工作,或多或少都會有工作壓力存在,媽咪可以試著在下班後,提醒自己先將工作的事情放下,先花點時間處理情緒準備好轉換角色,當忙碌的上班族媽 咪忘了轉換角色,就很容易用對下屬或同事的態度與說話方式去對待孩子,回家後也會把焦點放在孩子的「表現成果」上(包括看孩子乖不乖、聽不聽話、才藝課學 習的成果如何等…),常常又不自覺地嘮叨起來。

 

 

盡情與孩子遊戲,真正享受親子時光

其實,媽媽如果在外上了一天班,一定會很想念孩子,孩子一天沒看到爸媽,也一定會很想念爸媽,爸媽應該常常提醒自己要好好享受親子間相處的快樂。

 

如前所述,當親子關係很穩固健康,孩子很容易能夠聽進爸媽說的話;相反地,若是孩子間的關係很薄弱時,同一件事情就算媽媽講了十次,孩子也是聽不進去的。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認為,每天十分鐘專心投入地與孩子一起讓彼此都感到快樂的互動遊戲,就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最間單又好用的方法之一喲!

 

 

全職媽咪不嘮叨,可以這麼做!

平衡生活:勿將成就感建立在孩子身上

「與孩子相處,教養孩子,並不是像帶一個實習生一般,要不斷地督導他,為他所有的表現負責。」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說。

 

全職媽咪因為全心全意照顧著孩子,整天24小時與孩子相處在一起,較容易會把全部的成就感放在孩子身上,情緒也會隨著孩子的反應或表現起伏,進而不自覺地對孩子嘮叨,因此,建議全職媽咪除了照顧孩子以外,也可以尋找一些其他自己感興趣,並能獲得成就感的事情去做。

 

 

比穿對衣服更重要的事

情境

當孩子開始出現自己的喜好,喜歡挑選某幾件自己喜歡的衣服穿出門,但是跟要前往的場合或是外面的天氣實在不配合,媽媽開始說:「這件不好啦!」「那件太熱,跟你說過多少遍了!」「不要穿這件,穿媽媽選的這件!」「天啊!我不敢相信你的眼光怎麼那麼差…。」

 

 

多鼓勵與支持孩子的選擇

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認為,支持孩子勇於選擇的這件事情遠比孩子此刻穿得好不好看來得更重要,當孩子有自己想法的時候,其實爸媽應該為此感到開心,因為這代表他們能力的進展,多支持孩子的選擇,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能力做決定的!

 

趙庭正諮商心理師進一步與我們分享遇到上述情況,爸媽可以運用的三步驟解決方法:

 

 

步驟一:了解與肯定孩子做出選擇的原因

不論孩子做選擇的原因聽起來再怎麼不合常理,爸媽都應該先表示出欣賞,試著同理孩子的情感,例如,「媽媽感覺到(知道)你很喜歡這一件對不對?因為媽媽記得這件衣服是乾媽買給你的…(有時候孩子非常喜愛某些物品,是因為該物品對他有非常特別的意義)…」

 

 

步驟二:換個角度,邀請孩子一起想辦法

站在孩子的角度,試著運用一些假設的句子,像是邀請孩子一起來幫你想辦法。

 

例 如,「啊!可是今天外面天氣好熱喔,穿這件冬天的毛衣出去的話,可能會流滿身汗,身體癢癢不舒服,該怎麼辦才好呢?」「媽咪覺得你真的很喜歡這件衣服,因 為你就算知道天氣很熱,在家要穿短袖,但是出門你還是很想要穿這件,那我們現在再一起選第二件你喜歡的衣服好不好?萬一很熱的話我們就有第二件喜歡的可以 換,好不好?」

 

 

步驟三:讓孩子有機會學習爸媽的彈性

不論面對什麼選擇,爸媽在陪孩子經歷決定的過程中,都可以把自己做出選擇的原因提出讓孩子知道,跟孩子進行討論。

 

在 上述情境中,若是經過跟孩子討論說明之後,最後孩子仍堅持他自己的選擇,爸媽就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穿著他喜歡但是與外面天氣不搭的衣服出門,不過,爸媽 還是可以偷偷地為孩子帶一件比較薄的衣服出門,這麼做是等到孩子在外面真的很熱,表示身上的衣服不舒服時,拿出來為孩子進行更換,這麼一來,孩子學會的是 爸媽的彈性、未雨綢繆的態度,也會知道下一次他可以如何修正自己的選擇。

 

 

孩子缺乏自我認識的機會?

「在臨床上看到,很多台灣孩子極為缺乏的是自我認識,以及為自己做出決定的能力。」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

 

她進一步建議爸媽如果遇到上述選衣服情境,對於還很年幼的孩子,可以先挑出3件 衣服再讓孩子選擇,此種做法的好處是:第一,確保衣服的合宜性,因為爸媽已先篩選,基本上是適合某個場合或天氣的;第二,藉此滿足孩子「我是可以選擇 的」、「我是可以自己做決定的」、「我是被尊重」的重要需求;第三,那麼做也等於是爸媽創造機會給孩子,讓他們有機會在安全的範圍內,探索自己究竟喜歡什 麼。

 

 

嘮叨將剝奪孩子自主性

「一個人的自主性是由小事累積而來。」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很多人會抱怨,亞洲的孩子在課堂上不發言,問他對一些事情的看法跟觀點,大多很沒有主見,其實,這時常是因為從小的家庭教育之中,沒有包括這些部分。

 

「不要穿這件,穿媽媽選的這件。」傳遞的訊息是媽媽比你強、媽媽的判斷比你好、你根本不懂、你的決定是不好的,或是要聽我的,這本身就展露出爸媽威權專斷式的態度。胡可歆臨床心理師強調,真正的學習來自經歷實際經驗與挫折,用詢問的方式與合理的理由,問孩子要不要換另外一件,若孩子堅持,應該讓孩子有機會自己去體驗。

 

 

嘮叨中的批評對孩子無任何助益

「這件不好」、「你的眼光怎麼那麼差」這已經是在進行「批評」,任何形式的「批評」對於孩子的成長學習不會產生任何助益,對親子關係更不會產生任何幫助。

 

 

8方法 停止無效嘮叨!

方法1:爸媽先反思自身焦慮從何而來

當下一次爸媽又忍不住嘮叨時,先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為什麼我會特別在意這件經常嘮叨孩子的事情呢?為什麼其他的事情我不是那麼在意?」思考一下嘮叨背後,自己真正內在焦慮的到底是什麼?

 

 

方法2:理解孩子與你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獨立個體

這一點對新手爸媽來說特別困難,因為從剛開始與孩子是相當共生的關係,等到孩子慢慢成長,經歷「分化」的過程,當孩子做決定的自主意識正在萌芽時,唯有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與支持,讓他們能夠進行自我的認識與探索,將來他們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獨立且有自信的人。

 

此外,試著理解孩子與你已經處於不同的時代,也有著不同的個性特質,爸媽自身成長過程中受過傷的地方,孩子不一定真的會經歷或因此而受傷。「爸媽可以思考的是為什麼只要爸媽講話,孩子一定要『聽得進去』,你的美酒,很可能是孩子的毒藥。」胡可歆臨床心理師說。

 

 

方法3:唯有多花時間與孩子互動,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與 孩子進行對話時,把重點放在了解孩子,而不是急著改變孩子。在不了解孩子的前提下,孩子是不可能因為聽完爸媽說話就有所改變的。趙庭正心理諮商師說:「了 解孩子,四個字說起來很容易,其實,其中包括了要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喜好、個性、最在意的是什麼、他最喜歡別人與他溝通的方式。

 

有些孩子會特別喜歡明快的指令,不喜歡拐彎抹角;有些孩子比較喜歡感覺到他自己是有選擇權的,凡是讓他感覺他能夠選擇的,他都很容易接受,但是,直接給他一個明快的指令,他反而會覺得很困擾。」此外,多去了解孩子每天生活的「感受」,而非當下的「表現」。

 

建立關係最重要!

只要親子關係夠好,孩子自然尊重父母,父母只需要以身作則,孩子自然會學習,強調太多遍,孩子反而會覺得煩。當親子間的關係緊密建立,孩子在乎爸媽,爸媽也了解孩子的情況下,很少會再出現爸媽嘮叨不停的狀況。

 

 

方法4:站在孩子角度換位思考

「一 般來說,爸媽向老師、專家求助時,大部分都會想要知道他們怎麼做,可以讓孩子改變?其實,有時候也會提醒爸媽稍微想一下,孩子真的那麼迫切需要被改變 嗎?」趙庭正諮商心理師說。或許爸媽嘮叨的這件事情本身對自己(爸媽)來說也許真的很簡單、基本,或是很重要,然而,對目前仍是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真的有 那麼容易或重要嗎?

 

 

方法5:陪著孩子一起解決問題代替「嘮叨」

許多爸媽會誤以為「孩子不去做,等於孩子不願意去做」,以為自己不斷嘮叨是在督促孩子,事實上,有時候孩子沒有展開行動或沒有任何改變,可能是因為他在執行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卻一直不知道解決方法。

 

例 如,孩子走路常常跌倒,每次孩子一跌倒,爸媽就嘮叨:「你看,你怎麼又跌倒了?」那麼,孩子只會知道「我又(常)跌倒」,什麼都學習不到!陪伴與協助孩子 一起解決問題,才是能真正能幫助孩子改變的有效方法,爸媽可以邀請孩子一起想想為什麼他走路常常跌倒?他覺得有解決的方法嗎?或是直接提供明確的方法與孩 子一起討論,此外,多鼓勵孩子做得好的部分,也能讓孩子下一次更主動的去做。

 

 

方法6:尊重每個孩子不同的成長時間表

每個孩子在各方面成熟的時間不盡相同,尊重每個孩子本身有不同的成長時間,例如,有的孩子動作發展比較快,有的孩子語言發展比較快,有的孩子可以較快學會遵守團體規範,有的孩子則可以較快學會生活自理等,不斷地嘮叨並無法加速孩子的成長與學習。

 

 

方法7:平衡自己的生活

如果爸媽已經意識到自己講了很多次都沒有效用,其實就不需要再重複使用無效的方式,反而要多去思考和學習新的方法。此外,多出去認識朋友,擴大自己的生活圈,重新安排更有意義、有重心的生活,也能避免讓自己過度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

 

 

方法8:簡單說明+「暫停法」(TIME-OUT)

胡可歆臨床心理師指出, 針對孩子不適當行為的糾正上,簡單說明,加上「暫停法」(TIME-OUT),對12歲以下的孩子是非常好用的(也可以搭配「1-2-3」教養法,收效更佳)。

 

整個過程爸媽需要維持平和、冷靜和堅定。而不是憤怒或極端嚴厲的。例如,當孩子因為很想玩公共遊樂器材玩不到而出手打人,只要「打人」行為一出現,孩子就必須「暫停」,坐在旁邊安靜數分鐘;第二次再出現,則中斷的時間再加上1、2分鐘﹔第三次再出現,一家人便離開遊樂場。

 

對孩子而言,與其不斷嘮叨,不如中斷他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是更有效的做法!讓他很快便能清楚學習到哪些特定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與嘮叨有關的有趣繪本

莎莉,離水遠一點》遠流出版公司

莎 莉和父母親一起到海邊。當爸媽坐在海灘上看報紙、織毛衣,並不時叮嚀她「注意這個」、「不要做那個」,莎莉早已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划著小船,和小狗出 海探險去了。作者約翰‧伯寧罕完全以右頁的圖像來「敘述」莎莉遭遇海盜船、取得藏寶圖、挖到一大箱金銀財寶的驚險歷程!

 

莎莉,洗好澡了沒?》遠流出版公司

莎莉進浴室很久了,早該洗好澡了,隔著門,媽媽在外頭一邊催促,一邊習慣性的叨叨唸個不停:莎莉,妳該不會又把肥皂放進浴缸裡了吧?我還有好多事情要做,別讓我跟在妳的屁股後面收東收西,好嗎?然而,莎莉在裡頭什麼也沒聽見,她正雲遊在她的世界……。

 

我是植物小保姆》遠流出版公司

小 男孩湯米這個暑假決定打工,當植物保姆,為所有去度假的鄰居照顧植物,因為爸爸媽媽說今年夏天隨便他做什麼都可以。不料,湯米太厲害了,把每株盆栽都照顧 得很好,植物們長呀長,長成一片密密的叢林;爸爸很生氣,可是湯米卻一整個開心。有一晚,湯米因夢到植物們撐破房子和牆壁而驚醒,他會怎麼做呢?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決8困境,收服孩子的壞習慣

媽咪寶貝 5月號 NO.167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陳富美、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吳思佳
模特兒/可愛寶貝小蘋果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為什麼孩子總有改不完的壞習慣?面對令人頭痛的行為時,回歸到寶寶的角度看事情,嘗試了解與同理,才能將麻煩的壞習慣一一收服!

 

 

壞習慣從哪裡來

寶寶剛出生至1歲時,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太小,只要身強體健,其他的生活教育可以等到年紀大一點再實行;孩子1歲到2歲之間,做錯事情被父母責罰,看起來懵懵懂懂,好像沒有吸收到父母的教育,許多家長也念在寶寶尚年幼,不忍心太苛刻,但隨著孩子日漸長大,越來越多的壞習慣也浮出檯面,變成讓爸爸媽媽頭痛的大麻煩。

 

 

累積而成的行為模式

一般真正被定義成壞習慣的行為,應該是後天形成的,陳富美副教授指出:「壞習慣是寶寶一天一天行為的累積,當第一次的壞行為出現良好的結果,寶寶會再嘗試第二次,第二次的結果若也讓寶寶滿意,久而久之寶寶就會將之變成自己的行為模式,就是我們所說的習慣。」

 

 

避免孩子的模仿行為

除了孩子本身的行為模式會累積成壞習慣之外,也有可能是經由模仿身邊親近的人,而產生不良行為。許多育有超過1個以上子女的家庭中,經常出現生了二寶之後,原本乖巧懂事的大寶竟然退化了,譬如原本都會自己吃飯的寶寶突然要求媽媽餵食,這是因為不願意弟弟妹妹奪走父母的注意力。

 

發 生這類狀況時,父母可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向他們做解釋,例如告訴寶寶:「因為弟弟還不會自己拿湯匙,所以才需要媽媽餵食,你很棒,自己的湯匙拿得很好, 都不需要媽媽擔心。」陳富美副教授表示:「簡單的說明都比沒有作任何說明來得好。」讓孩子理解原因,他們才不會有憤憤不平的情緒而故意搗蛋。

 

 

8個困境,從晨起到就寢

針對孩子從晨起到就寢的過程中,整理出8個充滿狀況的時刻,讓爸爸媽媽在面對孩子的這些壞習慣時,了解背後的原因、並找到最佳的應對方法。

 

 

困境1Bad Morning

如果孩子已經開始上幼兒園,那麼從早上起床那一刻,親子間的戰鬥便開始了,父母總是因為時間緊迫而感到著急,寶寶的大腦卻昏昏沉沉的好似狀況外,彼此的情緒交互影響下,使本該美好的早晨卻以壞心情揭開序幕。

 

 

壞習慣──寶寶愛賴床

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吳思佳表示:「孩子一天晚上需要約89小時的睡眠,如果寶寶有賴床的問題,可以評估寶寶的睡眠量是否充足,或睡眠品質有無需要改進的地方。」

 

 

壞習慣──不討喜的起床氣

有些父母會比孩子提前半小時起床,打理好出門的瑣事後才喚醒孩子。父母原本的好意是「讓孩子多睡半小時」,但對於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清醒的孩子來說,卻是要他們在迷迷糊糊之中被催促著出門,且當感受到父母緊張的情緒,孩子也會跟著焦慮起來。

 

 

困境2:亂七八糟的遊戲時間

假日時孩子待在家裡一整天,起床後只能看電視、或是待在家中玩玩具,當父母將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時,玩具早已被孩子「散播」到各地,這時家長總會忍不住責罵,孩子玩玩具的習慣為什麼總是這麼差?該如何改變呢?

 

 

壞習慣──同時玩多種玩具

吳思佳心理師表示:「年紀較小的孩子,本身就對世界充滿好奇,會一次想要探索多種玩具,要在獨自玩耍的情況下,難以做到父母指定的要求,父母不妨陪伴孩子一同玩耍,讓好習慣在輕鬆的氣氛下培養出來。」

 

 

壞習慣──不願意收拾環境

建議父母可以以遊戲的方式和孩子共同進行收拾作業,將收拾變成遊戲的一部份。

 

 

困境3:頭疼的午餐時刻

經過上午的一番折騰,父母期許孩子能夠乖乖坐在餐椅上享用食物,但調皮的孩子彷彿逮到惹爸媽生氣的好時機就不肯放過,一會兒東挑西揀、一會兒又不安份的想要離開餐椅。

 

 

壞習慣──挑食

吳思佳心理師建議:「別過於勉強寶寶,讓他們一次嘗試一些些,以鼓勵代替責備,才不會讓寶寶對食物產生更大的抗拒感。」

 

若寶寶有挑食的情況出現,家長也可以先釐清背後的原因,孩子是不喜歡食物的口感或是氣味,試著調整烹調方式。當孩子嘗試接受不喜歡的食物時,父母要在一旁給予肯定,以漸進式的方式鼓勵孩子慢慢接受,而非強迫寶寶一次將所有討厭的食物吃光光。

 

讓好習慣在輕鬆的氣氛下培養

 

 

壞習慣──吃飯時弄得髒兮兮

陳 富美副教授提醒,應該先判斷其造成的原因是否為孩子的發展限制,導致桌面無法保持清潔?有些父母擔心環境整潔而不讓孩子練習自己使用湯匙,錯過了發展抓握 細小工具的黃金時期,等到寶寶年紀稍長,父母又期許孩子能自己準確的用湯匙吃飯,父母應該提供寶寶練習的空間。若擔心環境的整潔問題,可做好預防工作。

 

 

困境4:中場不休息

好不容易熬到了午睡時間,父母催促著吃飽飯的寶寶趕緊小睡片刻,但寶寶可不是這麼百依百順,父母本想趁著孩子的午睡時間偷閒片刻,孩子卻狀況百出,讓家長煩惱極了。

 

 

壞習慣──非要玩偶或小棉被作陪

許多研究顯示,孩子會有依戀物品的行為是不安全感作祟,若突然切斷孩子與其依戀物品的連結,可能會使孩子對這個世界產生不信任感,藉由坊間類似題材的繪本故事和孩子商量,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在孩子也能接受的原則下,逐漸減少對物品的依賴程度。

 

 

壞習慣──孩子不肯午睡

陳富美副教授指出:「若發現孩子經常有這種問題,就該設法避免此狀況發生,孩子中午不想睡覺,有可能是早上的活動量太少。」以嘗試在早晨時或午餐後,帶寶寶到戶外走走,當孩子的需求被滿足,困擾父母的問題也會隨之減少。

 

 

困境5:手忙腳亂的調皮下午

午睡過後寶寶彷彿電力被充飽了一般,各種調皮搗蛋的方式讓父母無法一一接招,孩子的專心度似乎也無法維持穩定的狀態太長時間。尤其稍不注意,寶寶很可能受傷或出了狀況,安全問題更讓父母擔心不已。

 

 

壞習慣──半途而廢

吳思佳心理師指出,陪伴孩子一起工作的過程相當重要,若孩子在進行靜態活動時,能有家長在一旁相伴、引導,那麼專心時間會更長,且工作對於孩子而言屬於遊戲的一部分,毋須過度要求孩子非得完成一項作品不可。

 

 

壞習慣──不停爬上爬下

若家中的寶寶經常靜不下來,父母可以帶孩子到公園等地方活動筋骨,大肢體活動需求被滿足後,在家中也許就比較能靜下來。

 

 

困境6:狀況百出吃晚餐

臺灣人習慣視晚餐為相當重要的一餐,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卸下一天的疲勞,分享彼此的心情及生活中的趣事,但若寶寶不肯配合,晚餐時間似乎也無法好好放鬆。

 

家長在一旁相伴、引導,專心時間會更長

 

 

壞習慣──我吃不下

吳思佳心理師認為,會發生這種情形,可能是孩子在午餐與晚餐之間攝取了過多的熱量。陳富美副教授建議:「若孩子真的覺得很飢餓,無法忍耐到晚餐時間,父母可以準備一些營養的點心,例如水果或是低熱量的蘇打餅乾等。」

 

 

壞習慣──討價還價

有時若家中囤積了吸引力較高的零嘴,例如果凍、蛋糕等,孩子可能會想要在下午時當作點心食用,因此可和孩子約定,吃完一定份量的晚餐,就可以吃飯後甜點。陳富美副教授叮嚀,必須在以孩子吃得完的前提下進行約定,且事後一定要遵守約定,才能戒掉孩子討價還價的壞習慣。

 

 

壞習慣──吃飯不專心

不 少家庭的晚餐時間總會搭配著觀賞電視節目,但這樣的模式不僅容易讓孩子消化不良,還會養成吃飯不專心的壞習慣。用餐時父母可嘗試以身作則,將電視電源關 閉,一家人專注在餐桌上,培養孩子的穩定性,吳思佳心理師表示:「當孩子習慣將注意力放在餐桌上,外出用餐時坐不住的狀況也會好轉。」

 

 

 

困境7:洗澡過程不受控制

晚餐後休息片刻,逐漸要帶領孩子恢復穩定情緒,洗澡後接著就寢,但在進出浴室的過程中,孩子的壞習慣可能又會造成情緒的激烈起伏,父母該如何應對,才能安撫寶寶的情緒又同時完成洗澡的任務呢?

 

 

壞習慣──不喜歡洗澡

吳思佳心理師建議:「可以和孩子培養一套洗澡的流程及方式,當彼此找到最適合的沖洗模式,孩子的信任感建立之後,對洗澡的抗拒感也會減少。」

 

 

壞習慣──配合度低

吳思佳心理師認為,應該建立起孩子的規律感,例如每天固定時間就要去洗澡,可能是孩子喜歡看的某一部卡通演出告一段落時,就是洗澡時間,洗澡的程序也固定,當孩子養成規律性,就會視入浴為一生活常規,不會刻意與父母抗衡。

 

 

困境8:說不完的晚安

當孩子已經睡眼惺忪的躺在床上,嘴上卻倔強的還與父母鬥嘴、撒嬌,晚安已經說了一次又一次,孩子還是硬撐著不肯入睡,小麻煩即使到睡著的前一刻還是不肯罷休,但只要父母的原則溫和而堅定,就不怕寶貝脾氣鬧不停。

 

 

壞習慣──要求重複講睡前故事

吳思佳心理師建議:「父母可以預先設定好要陪伴孩子的時間,大約15分鐘至半小時,一但時間超過父母所設定的範圍,告訴寶寶:「時間已經很晚囉,來~故事講完了,媽媽抱一下,晚安。」先替床前故事時間做結尾,且索取擁抱的動作,也能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那麼專注於故事書上。

 

不斷重複的過程可以提供孩子的安全感。

 

 

壞習慣──拖延睡覺時間

吳思佳心理師提醒:「其實在吃完晚飯後至洗澡、床前故事的過程中,父母就可逐漸營造出準備睡眠的氣氛。」例如將吵雜的電視關閉,調暗室內燈光,尤其在睡前的半小時要避免孩子進行激烈活動或過高的情緒起伏,以免大腦太過亢奮使寶寶難以入睡。

 

 

收服壞習慣小提醒

面對寶寶的眾多壞習慣,總讓父母不知所措,一方面心疼孩子;另一方面卻又擔心一時的寵溺影響了孩子的品格教育,但陳富美副教授提醒:「孩子大哭時絕不是良好的妥協時間點。」

 

 

失控的情緒教室

面 對此種情況,父母應該要先同理孩子的處境,當想要買玩具卻被拒絕時,正常都會出現負面情緒,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現在好想買玩具,可是我們今天 是來買家裡缺少的東西,等你生日的時候,我們就來挑你喜歡的玩具。」儘管孩子的情緒無法立刻恢復,也能因父母的同理而稍微穩定下來。

 

假日父母要注意

許多工作忙碌的父母,會在週一至週五將孩子交給家人或保母照顧,只有假日才和孩子相處,由於不清楚孩子平時的狀況,會不容易分辨孩子的行為究竟只是見到父母時的撒嬌方式,或已成為壞習慣。

 

 

列出孩子的好習慣

陳富美副教授叮嚀:「別過於執著孩子的壞習慣,想想孩子的優點,給予正向鼓勵,也是改掉不良行為的方式之一。」陳富美副教授表示:「沒有完美的父母,也沒有完美的孩子,給自己和孩子一些空間,教養也會更有彈性。」

 

 

調整心態,放鬆心情

教養的過程中,孩子和父母都在彼此學習,有時父母太認真扮演父母,會讓孩子和自己都備感壓力,且親子間緊張的氣氛會讓教養問題不斷衍生,容許孩子和自己都會有「Bad Day」,過份的要求不一定得到正面回應,不如試著偶爾放鬆心情、保持幽默,才有更多能量與調皮的寶寶對抗。

 

孩子大哭時絕不是良好的妥協時間點。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指標+6原則,寶寶早餐正確吃

媽咪寶貝 5月號 NO.167

採訪撰文/許家寧
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營養師夏子雯
模特兒/淘氣弟弟陽陽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一日之計在於晨,正確的早餐進食方式能讓寶寶沉睡的腸胃道甦醒,還能增強大腦細胞的活力,但市面上的早餐種類繁複,一不小心就會讓寶寶吃下過多的油脂和糖份。讓營養師教你如何聰明把關,輕鬆選對營養又健康的早餐。

 

 

大腦不賴床,身體不焦慮

經常聽人們說,早餐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餐,務必要吃得營養又均衡,但不吃早餐等不良的早晨飲食習慣,對人體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尤其發育中的寶寶更需要充足的養分,千萬以垃圾食物揭開一日的序曲。

 

 

不吃早餐易傷胃

經過一夜的休息,早晨若是沒有食物來中和胃所分泌的胃酸,很容易使胃黏膜

受到刺激,長期下來會增加胃發炎或胃潰瘍的機率。

 

 

消化系統出狀況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營養師夏子雯表示:「若沒有養成吃早餐的習慣,首當其衝的器官便是腸胃道,飢餓時消化系統的生物節律會發生改變,分泌出來的消化液若無用武之地,會刺激腸胃週遭的黏膜引起胃炎發生,嚴重甚至可能引發消化性潰瘍。」

 

早晨沒有進食,體內的新陳代謝率會降低,使身體焦慮,腸胃道呈現空曠的狀況太久,身體會產生緊急應變的機制,當有新能量進入時,便迅速囤積下來以備不時之需,也就是說,捨棄寶寶的早餐,會更容易囤積不必要的熱量,增加寶寶日後肥胖的風險

 

 

 

 

大腦變遲鈍

經過整晚的睡眠,寶寶的體內已經沒有足夠的營養供給,此時血糖濃度偏低,早餐若吃得太少、甚至不吃,就無法及時補充血糖的濃度,上午活動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頭昏、四肢無力、精神不振等症狀。

 

且大腦細胞需要葡萄糖供給營養,若葡萄糖不足,便沒有足夠的能量使腦部正常運作,久而久之就會令記憶力和智力的發展出現一些障礙,在學習上會較同年齡的孩子來得注意力不集中,對事物缺乏興趣。

 

 

培養穩定進食好習慣

一般來說,幼兒一天需要攝取的熱量大約為10001400大卡,隨年齡而有所差異,而熱量攝取的比例約為「早餐:午餐:晚餐=30%:40%:30%」,有些家長在準備孩子的早餐時,為求方便經常沒有顧及幼兒所需的養分,長期下來會使寶寶的抵抗力變差、缺乏朝氣、體型瘦小。

 

夏子雯營養師說明:「晨起進食時,身體通常會產生『胃結腸反射』的作用,當大腦將胃結腸反射的作用傳到排泄系統後,大腸便開始運作,將先前留在大腸內的廢棄物排出體外。

 

如果經常不吃早餐,胃結腸反射的動作會逐漸減弱,最後引起便秘,長期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病變。」除了身體上的病痛之外,低血糖時孩子的情緒容易變得低迷,培養吃早餐的習慣能夠穩定孩子的血糖,也讓餐與餐之間保持適當的時距,有助孩子日後規律的飲食及作息。

 

 

3指標,非注意不可

若寶寶經常不吃早餐,讓胃部處於空蕩蕩的狀態,直到中午才進食,容易造成胃、腸方面的疾病。而早餐餐點的選擇更是一門大學問,應同時具備醣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才能稱得上是一份營養均衡的早餐。

 

 

醣類、蛋白質不可少

食用澱粉類食物時,碳水化合物中的醣類可以提供大腦能量,影響範圍包括思考、記憶、解決問題。醣類又可簡單分為單醣類和多醣類,單醣類的食物如水果,雖然使血糖上升速度較快,能夠迅速提振精神,但缺乏後續力,所以水果並不是理想的單一早餐來源。

 

而以多醣類為主的碳水化合物像是全麥吐司、雜糧麵包、貝果、糙米白米飯或是蛋餅的餅皮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其可慢慢釋放能量,提供生理及心理穩定的能量來源。

 

因此在替寶寶挑選早餐時以多醣類為佳,也可視寶寶的牙齒咀嚼功能的狀況,適量的選擇雜糧製成的食品,不但能獲得豐富的膳食纖維、微量礦物質,還可增加飽足感,更有助於排便。

 

捨棄寶寶的早餐,更容易囤積不必要的熱量。

 

 

蛋 白質則是啟動大腦的另一關鍵,可從奶類、蛋豆魚肉類中攝取,市售的玉米穀片因胺基酸種類比較不完全,建議可以搭配牛奶或豆漿一同食用,除了可攝取較完整的 營養素,也可同時補充蛋白質與鈣質,是簡單又方便的早餐選擇,不過要注意蛋白質不宜攝取太多,以免增加肝臟、腎臟的負擔。

 

 

纖維質與水份不可無

市售早餐通常缺乏維生素與纖維素,若孩子已經開始上幼兒園,可以準備一份容易攜帶的小型水果,例如桃子、蘋果、芭樂或小蕃茄等,讓孩子當作餐後水果或點心,對身體健康更有幫助。另外,培養孩子晨起先喝100200c.c的溫開水,補充睡眠中自然出汗所流失的水份,也有助於喚醒內臟機能運作。空腹時喝水,水分很快會被小腸吸收,使得血液不會過於濃稠、排便順暢。

 

培養孩子晨起先喝100200c.c的溫開水

 

 

甜點、油炸物不可碰

食物在經過煎、炸等較高油的烹調方式之後,風味會更佳,可能較能引起孩子的食慾,例如速食、甜甜圈等,這些食物大多含有大量澱粉和糖份,食用過多高脂肪食物,將影響腦細胞功能,使孩子整個上午頭腦感到昏昏沉沉、也變得思維遲鈍,間接影響學習能力和效果。

 

為避免讓寶寶吃進不健康的食品,家長們在選購早餐的時候應多注意食品包裝上的成分與熱量說明,和孩子一起購買早餐時,也可以和孩子討論如何選擇一份健康的早餐餐點,共同為健康把關。

 

 

Bingo!早餐這樣吃就對了

市面上常見的早餐種類繁多,中、西式早餐店、超商、麵包店等,經常讓媽咪們看得頭昏眼花,因此夏子雯營養師針對這幾種常見的店家,挑選出適合提供給寶寶當做早餐的健康餐點讓家長們做參考。〈請參考下表〉

 

 

 

自製早餐更健康

市售的早餐對孩子的身體負擔畢竟較大,儘管嚴格把關,還是難免會讓孩子吃進一些鈉含量過高或太過油膩的食品,若有空閒時間,夏子雯營養師也建議媽咪們不如親手替寶寶準備早餐,並提供2種簡易的食譜讓媽咪們參考,看似容易的料理卻能輕鬆補足孩子所需的營養。

 

 

早餐食譜1:法式吐司

材料:雞蛋2顆、鮮奶100ml、吐司2片、植物油少許。

製作方法:先將雞蛋打入小碗裡,加入鮮奶後攪拌均勻,將吐司去邊後切成四等份,放入蛋液中,讓正反兩面都均勻沾上,準備一個平底鍋,放入吐司煎熟即可,也可加上削皮水果、少許蜂蜜或果醬增添風味。

 

 

早餐食譜2:堅果燕麥牛奶粥

材料:大燕麥片6湯匙、少許堅果磨碎、溫熱牛奶1杯 。

製作方法:將大燕麥用熱牛奶沖開後,放入少許堅果拌勻即可享用。

 

要特別提醒家長們,有些媽咪會將前一天晚上的飯菜加熱,讓孩子當作早餐,雖然製作方便、內容豐富,與正餐無異,看起來似乎營養均衡,但其營養素經一再烹煮後,營養價值會逐漸消失,且蛋白質也易有變性作用,寶寶食用後較容易消化不良,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危害;澱粉類若加熱不完全更有造成腹瀉的危機。

 

 

6原則,排除早餐NG狀況

另 外一些使媽咪們苦惱的狀況是,準備了豐盛的早餐,寶寶卻不願意吃,其實可能是孩子尚未感到飢餓,建議先替孩子更衣,或做些靜態的活動,喝杯溫開水,待身體 裡的器官都甦醒過後,孩子可能就會對吃早餐較有興趣,家長也可以評估是否前一天晚上孩子在睡前有進食?若睡前孩子真的感到飢餓,可以僅補充一些溫熱的牛 奶,才不會影響到隔天早餐的飲食狀況。

 

最後也提醒家長遵守以下6個原則,就能避免孩子們在早餐時間出現NG狀況:

 

1.都要吃早餐

一頓營養均衡的早餐,就能滿足孩子一天當中30%的能量,作為父母一定要重視早餐對孩子的重要性,必須堅持每天吃早餐。

 

2.用餐時間

雖然說孩子用餐時間不宜太長,但是吃早餐時務必細嚼慢嚥,也別讓孩子邊吃早餐邊做其他事情,專心進食有助於營養的吸收,也能培養日後外出吃飯穩定坐著的好習慣。

 

3.蔬菜水果

補充維生素C、膳食纖維等營養素能幫助寶寶減少肥胖問題,促進消化,防止便秘,讓孩子更有活力。

 

4.種類豐富

一頓營養早餐應該包括4種以上的食物,要綜合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和礦物質。早餐結構不完整不僅影響健康和發育,還可能造成記憶力降低、肥胖、腸胃疾病等問題。

 

5.零食替代

不宜以零食代替早餐。

 

6.盡量清淡

避免吃炸、煎、炒等高油、重口味的食物,並多補充蔬菜。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寶寶親近大自然,好處多多!

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451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中山醫院小兒科主任 張敬文
荒野保護協會兒童教育組 吳珮怡(柳樹婆婆)
攝影/Julia Wedding News(02-25858282)
model/愛莉(人物與文章主題無關)

親近大自然不一定要去深山,0~1歲的寶寶其實去公園也有助於刺激感官發展。本文從「自然教育篇」與「兒科醫師篇」兩個不同的角度切入,讓家長了解帶寶寶 去郊遊踏青時應注意的事項與抱持的心態,讓寶寶學習該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處,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快樂成長。

 

 

「自然教育篇」

不同的價值觀,看事情的角度更寬廣

有些家長說:「公園草地上有狗大便,帶寶寶去好髒喔!」柳樹婆婆表示,萬一寶寶不小心踩到狗大便,其實心裡不要太過排斥,可以嘗試換一個角度來看事情:「這些東西其實是小草的肥料,對你來說可能不需要;但對於小草來說,卻是很珍貴的養分。」

 

當寶寶的年紀稍微大一點時,可以這樣告訴寶寶,並可跟寶寶說「如果踩到狗大便,要跟小草說對不起」,藉以教導寶寶生命教育的意義。

 

帶寶寶外出,很重要的是「要讓寶寶學習接受大自然、尊重環境」,多教導寶寶養成「接受」的心態,也有助於讓寶寶成長後的人格發展更豁達與寬容、胸襟更開闊。倘若總是給予寶寶這些東西「好噁心、好可怕」的負面印象,家長與寶寶都將無法在戶外遊玩中得到樂趣。

 

 

「農藥比狗大便更可怕」

帶寶寶去大自然遊玩時,要注意此區域的草地上是否有噴灑農藥,以免寶寶亂摸後又將手塞進嘴巴裡。通常在菜園附近的地方要比較小心農藥或消毒水殘留的問題。

 

 

接觸大自然,不一定要去深山

在出遊地點的選擇上,應量力而為、並讓寶寶穿防滑鞋,其實公園或植物園、有人管理的國家森林遊樂區就是很理想的選擇。柳樹婆婆表示,沒有禽流感的季節時,甚至可考慮讓年紀大一點的寶寶自己餵食比較溫和的小動物。

 

不過家長要注意一些重點:萬一想讓寶寶嘗試餵食動物,要選擇適合該動物食用的食品、並且必須把食物拿得比動物還要低,讓動物可以拿得到,才不會因為拿不到而跳起來抓傷寶寶(例如松鼠就可能會跳起來抓東西)。餵食完,最好能讓寶寶洗洗手。

 

 

外出去大自然遊玩時,要穿長袖

為了避免蚊蟲叮咬,應讓寶寶出門時都穿長袖,夏季時則可以穿薄長袖衣服與戴帽子。

 

不妨帶著寶寶到樹下躺躺吧!

在家裡,寶寶躺下來時,只能看到封閉的天花板;天氣晴朗的時候,不妨帶寶寶去公園,找一棵大樹,再到樹下躺著。

 

其實靜靜地看看樹葉間隙的光影變化、看看蓊鬱的樹景,這是既省錢又能打發時間的好方法,亦能提供寶寶視覺刺激,並能讓寶寶的眼界看得更寬、更廣。這個點子很簡單,家長何不試試看呢?(如果怕草地上的小蟲叮咬,可穿薄長袖加鋪野餐墊。)

 

 

為什麼從小就要帶寶寶認識大自然?

柳樹婆婆指出,從小就讓寶寶多認識各種自然環境,長大之後比較不會不適應,也能幫助寶寶在探索世界的童年,多加拓展生活經驗。可以讓寶寶多摸摸不同的東西,例如摸摸粗粗的沙、硬硬的石頭、樹葉(樹葉也有許多種材質的變化),皆有助於促進觸覺等的認知發展。

 

根據她帶寶寶們出遊的經驗,多數寶寶們很喜歡聽自然界的聲音,例如蟬鳴鳥叫聲、風聲、流水聲、樹葉被風吹落的沙沙聲。

 

當寶寶好奇地去撿拾落葉時,建議家長不要覺得「很髒、有灰塵」而阻止他,其實這些大自然的產物不會很髒,應該讓寶寶在安全的環境內自由探索,這就是他最原始、最自然的遊樂空間。

 

 

與大自然和平共處!關於昆蟲的小常識:

蟻窩:

家長帶1歲以下的寶寶到公園或其他地方遊玩時,可以先選定一個安全的場域,檢查一下裡面有沒有危險物品或動物,例如:公園的草地上偶爾可能有碎玻璃或蟻窩,確定沒有的話才可以讓寶寶在其中自由爬行。

 

至於怎麼知道有沒有蟻窩呢?如果看到草地上有一小堆沙子,很可能表示下面有螞蟻住在裡面,家長應該帶寶寶換個地方玩,不要去破壞螞蟻住的家,藉以教導寶寶尊重生命與大自然。

 

蜂類:

蜂 類的視覺不好。某些蜂類對於經發酵、酸酸甜甜的東西特別偏好,例如:優酪乳、腐爛的水果、人體的汗酸味。因此萬一去山林時,應盡量避免身上有這些味道。 (雖然流汗無法避免,不過可以多帶一、兩件衣服,衣服被汗濡濕時,可以更換新衣);並戴著有帽簷的帽子、穿著輕薄的長袖棉質衣服與長褲。

 

毛毛蟲:

毛毛蟲經常掛在樹幹上,因此去大自然遊玩時,應戴有帽簷的帽子。萬一肌膚接觸到毛毛蟲時,應用清水沖洗並可冰敷。若有嚴重過敏反應,應盡快去醫院。要摸樹幹之前,最好先看一下樹幹上有沒有毛毛蟲或螞蟻。

 

野外必備物品:哨子

家長務必量力而為,事前行程規劃時,即應規劃適合自己與寶寶出遊的行程,考量家長自己的腳程與體力、衡量天候狀況,別單獨帶寶寶上山,一定要與家人同行;萬一想讓寶寶到山林裡體驗露營的感覺也務必選擇有人管理的露營區盡量別去偏遠又不熟悉的山林。一旦要去野外,建議要帶哨子。

 

 

行走於河床,要走石頭與石頭的縫隙中

如果行走在一條河床內,你會選擇走在石頭上?或是石頭與石頭的間隙內?很多人都會選擇前者,不過柳樹婆婆表示,正確答案卻是後者。因為走在石頭上,石頭可能會滾動;相反地,石頭的間隙卻比較穩固。

 

另外,也建議若去山林遊玩,曾經搬動的石頭或東西,走的時候必須歸回原位、並將垃圾帶走,落實「無痕山林」——凡走過不要留下痕跡。要知道,你現在雖然因為方便而搬動了一塊石頭,但是在那底下可能有昆蟲的家,你走時若不物歸原位,昆蟲可能就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不只寶寶要學習尊重大自然,家長也要以身作則。

 

 

萬一寶寶不肯繼續走時,家長可以這樣做

家 長應攜帶揹巾。萬一年紀較大的寶寶走不動時,如果評估寶寶還有體力走、只是撒嬌懶得走,可以盡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或是不停給誘因,讓他繼續前進。例如: 「你的腳腳痛痛走不動嗎?那媽咪用這片樹葉替你的腳腳將痛痛分一半過來,你痛一半、我痛一半,好不好?吸過來了,媽咪也好痛喔!我們再繼續往前找這種樹葉 來吸走痛痛,好不好?」(要對寶寶所說的話,家長可以隨著當下的情境自由發揮想像力。)

 

萬一真的哄不動了寧可用揹的也不要用抱的,因為抱寶寶時倘若有突發狀況,家長會來不及用雙手做出反應。

 

 

「兒科醫師篇」

帶寶寶外出,需要準備哪些物品?

張敬文主任表示,一般來說,1歲以下的寶寶通常需要用到以下物品:

 

06個月

●尿布要帶足。(01歲的寶寶大多平均每4小時就要更換一次尿布,請家長依預估出遊的時間攜帶足夠的尿布,再多帶幾片備用。)

 

●濕紙巾(替寶寶擦拭屁屁用)、防尿布疹藥膏、保暖外套、手推車或揹巾。

 

●瓶餵的寶寶,要帶奶粉與奶瓶(奶瓶至少要帶12個以上)。

 

●喝母乳的寶寶,媽咪要記得穿方便哺乳的哺乳衣。

 

●多帶一至兩套衣服,萬一吐奶可以更換。

 

6個月~1

●準備副食品。(如果去路途較遠的地方,應取材自當地的食物比較新鮮。)

 

●手推車或揹巾、尿布、濕紙巾、保暖外套。

 

●若目的地較遠,應攜帶日常常用的藥品。(01歲都要準備一些抗過敏藥膏、腸胃藥等。)

 

6個月以上的寶寶比較會認地方了,如果平時有吃安撫奶嘴的習慣,外出時也要記得攜帶安撫奶嘴(或寶寶慣用的小枕頭或小被子),以免寶寶因認生而哭鬧。

 

●多帶一套衣服,萬一弄濕或弄髒可以更換。

 

 

公園,也是讓寶寶親近大自然的好去處

張敬文主任建議,最好不要帶1歲以下的寶寶去太遠的地方,其實公園也是能讓寶寶接近大自然的好地方。但是去公園時要注意:公園比較空曠,寶寶較易因吹風而受涼,要記得讓寶寶多穿一件外套。

 

另外,為了避免寶寶亂摸到草地上可能噴灑的農藥,家長應準備一條濕毛巾,隨時替寶寶擦擦手。(例如:高爾夫球場為了讓草長得較好,草地上經常噴灑農藥,不太適合帶寶寶去。)

 

除了住家附近的公園以外,若想去較遠的地方走走,有人管理的國家公園也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在交通工具的選擇上,最好以自己開車為主,以便隨時都能因寶寶或大人的突發狀況而縮短外出時間或改變計畫。不過開車時,也要注意應以「不打亂寶寶的作息」為排定行程的前提,如果寶寶該睡時沒睡,他會又想玩、卻沒精神,就會哭鬧不休,使得大家無法好好遊玩。

 

1歲以下的寶寶通常有午睡的習慣,每個寶寶睡眠的時間長短皆不同,應配合他的作息讓他睡飽,不用叫醒他,之後才有足夠的體力遊玩。

 

 

去百貨公司逛逛,不如去公園玩玩

百貨公司、大賣場等地多為密閉式空間,有人生病咳嗽,疾病散布與傳染的機率也高,還不如去空曠、開放式空間的公園玩耍來得更適合寶寶。

 

 

年紀多大的寶寶才適合出去玩?

建議別帶滿月內的寶寶出門;滿月之後則可視情形出門,但是別去太遠的地方,盡量在住家內的中庭或附近的公園走走即可、讓寶寶曬曬太陽15分鐘左右就好;再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將外出的時間與距離拉長,但是旅程中仍然要保留足夠的休息時間。真正要排定遊玩的行程,則至少要等滿3個月以後,3個月以前的寶寶身體抵抗力較差,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倘若開車出遊,如何降低寶寶暈車的機率?

張敬文主任指出,寶寶的前庭尚未發育完全,坐車容易暈車,1歲以下外出遊玩最好能採分段式或當天來回。當寶寶暈車時,不建議服用暈車藥,因為對寶寶而言的副作用較大,家長只能盡量規劃沒有許多彎曲道路、車程不會太長的旅程,車速不要開太快。

 

行前別吃太飽,不過也別空腹,以上車前2小時用餐為佳(別吃易脹氣食物,例如:地瓜等),並配合寶寶的生理作息,讓他在車上睡覺。當寶寶暈車時,應開車窗讓空氣流通、並可讓寶寶玩玩具轉移注意力;此外,家長也不要使用香水,以免寶寶聞了更易暈車。

 

 

1歲以上,鼓勵讓寶寶自己走路

多數寶寶大約12個月左右能夠慢慢自己走路,家長可以一人在附近保護寶寶、一人在前面說:「爸爸在這裡,來爸爸這裡唷!」鼓勵寶寶自己走過來。

 

 

寶寶愛吃手,去公園亂摸亂抓,怎麼辦?

「吃手」是口腔期正常的發展階段,1歲以下的寶寶都愛將手放到嘴巴裡。因此要小心有噴灑農藥的地方,家長隨時替寶寶擦手或洗手,別讓他將東西亂塞到嘴巴內。1歲以上的寶寶則大多可以自行戒掉吃手的習慣,除非沒有安全感時才會吃(例如:找不到媽咪時)或是習慣睡前吃手。

 

 

帶寶寶接近大自然的好處

●可刺激寶寶的視覺(看見綠意盎然的風景)、聽覺(聽到蟬鳴鳥叫)、嗅覺(聞到花香)、觸覺(摸到草地)等感官發展。

 

●多看遠處青山綠水,有助於提升視力。

 

●多帶寶寶去開放式空間比密閉式空間來得有益健康。

 

●接觸大自然有助於提升身體的免疫力,對抗病菌。張敬文主任補充,有些家長過度悉心呵護寶寶,不讓寶寶自由觸摸東西、很少帶寶寶出去,一旦寶寶生病時,病情往往會更加嚴重,因為身體的抵抗力不夠。

 

 

要以寶寶的立場去設想與規劃旅程

除了出遊地點必須適合寶寶之外,也要盡量去人潮不會很擁擠的地方,並且要注意寶寶是否有過敏體質,例如:氣喘、鼻過敏、皮膚過敏等。應選擇適合的環境與氣候。

 

 

萬一在野外被蛇咬,該怎麼辦?

萬一被蛇咬時,家長千萬不要用嘴巴將毒液吸出來,因為毒液吸不乾淨,加上家長的唾液,寶寶反而更容易被感染;況且此時不應該浪費時間,應盡快將蛇的特徵記起來(或是如果有手機在身邊的話,應拍一張蛇的照片),趕緊將寶寶送醫或撥打119

 

送醫途中應抱著他走,別讓他自己走,因為愈走血液循環愈快,毒液更會擴散至全身。張敬文主任也建議不要綁止血帶,以降低組織壞死的機率。

 

 

1歲以上露營時,可用蚊帳防蚊

1歲以下的寶寶不建議露營;如果要帶1歲以上的寶寶露營時,也別去太偏僻的地方,以免隨時有意外狀況發生。可攜帶寶寶慣用的小枕頭或小被子,睡覺時可以使用蚊帳。行前也要帶一些外傷用藥,例如優碘;倘若寶寶有氣喘或其他慢性疾病,也要攜帶醫師處方用藥。

 

 

建議帶寶寶出門的頻率

如果只是到公園走走,每天有空時都可以帶寶寶去,不過1歲以下寶寶逗留在外的時間不宜太久。夏天的太陽較烈,不宜正午出門;春天則全天皆可(唯須避開寶寶固定午睡的時間),但是要注意早晚溫差較大,要替寶寶多加一件外套。

 

 

如果必須出遠門,建議先列出準備物品清單

萬一必須出遠門,需要為1歲以下寶寶所準備的物品較多,建議家長行前先擬好必帶物品的清單,以免需要使用時卻找不到。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養篇!Baby大腦這樣發展

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451

採訪撰文/郁筱惠
諮詢/臺北醫學大學‧衛福部立雙和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 王傳育
   臺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職能治療師 王秀靖
攝影/樂芙米寶寶攝影(02-2362-1588)
Model/氣質媽咪 黃筱雯 可愛寶寶 謝帆棠

0~1歲的寶寶,腦部發展大約何時才趨於穩定成熟呢?左腦與右腦的功能有何不同?妳可知道寶寶睡眠良好,也能有助大腦提高效率嗎?如果寶寶在三歲以前,經 過很多刺激與培養,那他日後的能力表現將會更突出?本篇繼上篇再為媽咪介紹寶寶腦部發展與教養方法,讓您陪伴寶貝一起智慧成長!

 

 

左右腦的功能不同
大致說來,寶寶大腦神經細胞約莫在2歲以後,才可呈現較為穩定的狀態。而人類左右腦主掌功能也不一樣,因此王傳育主任說,左腦的功能主要負責邏輯、推理、記憶,屬於比較習慣性的記憶行為模式,像是閉著眼睛都會做的事情,比較像電腦處理程序,1就是1,0就是0,而且反應通常相當迅速。

 
右腦負責抽象 的概念,如圖像、美術、音樂、第六感、創造力、想像力、體育能力等,像很多小動物對地震、海嘯比人類還敏銳,這也是第六感的反射行為。所以若是左右腦發育 成熟度都很高,就可以歸類為天才了。然而通常大部分人的左右腦,都是擇一突出,故王主任說,若能針對比較突出的大腦多去發展運用,那這樣也會較快取得成 功。
 
 
寶寶3歲定終生?
衛福部立雙和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王傳育主任認為,如果寶寶在三歲以前,經過很多刺激和培養,日後的能力表現可能更突出。
 
舉例來說,外 交官的小朋友,往往一出生時,就跟隨父親多國旅居,而學習語言大約從1歲以後開始,2歲才會漸漸造句,因此通常3歲前若接觸很多的語言,寶寶並不會因過大 的學習量,而導致大腦的神經網路連結錯亂,甚至比其他孩子更能掌握並熟習各國語法。所以有些外交官的小孩,甚至會講6國的語言也不會亂,其道理就與早期大 腦發展的可塑性有關。
 
但相反的,若 等到寶寶5歲起,在家已經習慣講母語,卻突然飛去國外定居,卻可能造成孩子因適應不良,一時之間不但說不會外國之語言,甚至就連原本熟悉的母語也不會了。 王主任就曾碰過有個案是,爸媽帶5歲多的孩子從大陸去日本留學定居,後來不到半年因語言表達與環境適應不良,卻意外因過度刺激而出現妥瑞症。
 
 
「適度」刺激與學習
※寶寶3歲以前,妳該陪他學會的事:
1.語言能力:10個月大起學「單字」,1歲起「單字」學得越多,1歲半學會20個字彙,2歲起簡單造句。
 
2.運動能力:粗、細動作的各項發展,包括手掌到手指的捏取動作。
 
3.社會行為:與大人、同伴間的彼此互動,包含最早期的社交性微笑(Social Smile),與他人視線接觸感情交流,到與同伴間的遊戲、扮家家酒等社交性活動。
 
一天內適度的刺激學習是可以的。但若爸媽為了加強訓練寶寶學說話,卻刺激過度,就反而易讓寶寶有心智行為上的異常表現。像國外就有研究表示,2歲前的寶寶若是頻繁給他看電視(聲光刺激、畫面變動快、刺激強烈),其日後形成過動的傾向較高。
 
臺安醫院兒童 發展復健中心職能治療師王秀靖亦表示,大腦的確是需要適度的給予刺激,才能使它得以適度的「分化」及「優測化」。通常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大腦細胞並沒有進 行分化,這些細胞必需學習如何接受及傳遞神經刺激,在重覆、大量的經驗累積後,這些細胞會建立快速的神經通路,使大腦的工作效能提升,大腦的各區域分工才 會變得越來越專精。
 
為了幫助大腦 細胞建立正確的神經通路,需要讓孩子接觸大量的環境刺激,並引導他們做出適當的反應,這些成功的經驗,會幫助大腦確認這條神經連結是有效的,是需要被保留 的,當無數有效的神經通路建立,無意義的部分被「修剪」,最後大腦每個部位都會形成各個主要分工,這就是「優測化」的完成。簡單說就是使大腦的這些細胞對 某些資訊處理的工作,變得越來越熟練且有經驗。
 
因此適當的經驗,才有助大腦去做一些適當的修正。缺乏某些經驗,可能帶來很嚴重的後果。王秀靖治療師指出,台北市衛生局提拱新生兒免費聽力篩檢,其目的就是為了及早發現孩子是否有先天的聽力障礙,若能提早發現,幫助孩子使用助聽器,讓孩子的大腦可以獲得聽覺刺激,他的大腦才能學習如何處理、解釋這些聽覺刺激,做為未來學說話的基礎,但若沒有及早發現,等孩子超過2歲後再來處理,效果就有限了。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減少孩子發展上的先天障礙。因此王秀靖治療師表示,缺乏特定的刺激,將使寶寶大腦無法學習如何解釋這些刺激。而孩子的發育階段,家長提供的環境刺激種類及刺激不足,也會影響寶寶身心的發展。
 
舉例來說,寶寶在成長階段中,大腦會慢慢學會對外界刺激給予分類,並指揮寶寶做出適當反應。剛出生時,寶寶即便還沒學會語言,卻可分辨自己對某些刺激感覺強烈時,就會發出某些特定的哭聲好向父母「求援」。
 
寶寶無論是餓 了,還是尿了,都一樣在哭,做父母的一開始只能猜測。久了以後,每當父母發現寶寶不舒服的原因,也開始做出不同反應,或是摸摸他們的小肚子或拍拍大腿。寶 寶經多次的經驗累積後,便漸漸知道被拍大腿,等一下就會屁股涼,然後不久不舒服的溼屁股會變得乾淨舒服了,所以當他因為尿溼哭泣時,可以在被拍拍大腿後, 寶寶的哭聲也變小了,於是寶寶學會等待父母的照顧。
 
同樣的,父母 也透過這些經驗學習,漸漸地從寶寶的哭聲中,分辨得知寶寶的真實需求何在,這也是媽咪一起學習下的結果。上述這個例子,也解釋了寶寶從外界初次給予的「刺 激」,隨即在大腦中生成「感覺」,並在整個經驗過程中形成「知覺」,最後便儲存成記憶,亦成為大腦日後的判斷依據。
 
屢次累積的刺 激「經驗」與自我「解釋」下,寶寶大腦漸漸分化出固定的一套路徑,且隨年齡增長,其「知覺」的分化工作也變得日益龐雜。王秀靖治療師表示,大腦持續發展的 分化過程,只要有「新」的經驗,大腦就會不斷「累加」這些經驗值,所以我們才可能透過各種「學習」來儲備各種「知識」及「技能」。
 
 
「適當刺激」促進寶寶適應力
為讓孩子身心 等各方面順利成長與發展,可見適當的刺激就很重要。王秀靖治療師指出,現在的孩子並非沒有接收刺激的機會,但卻可能因為父母的過於擔心和保護,使他們接受 的刺激類型過度單一。比如說,要求家人減少音量、不開窗戶、所以孩子從沒聽過消防車的聲音;又當孩子在戶外第一次聽到消防車呼嘯而過,便有可能馬上產生很 強烈的情緒反應。
 
但實際上,這個消防車的聲音並不會傷害孩子。因此如果寶寶過去剛好也曾聽過這樣的聲音,也曾因為哭泣被父母安撫下來,那麼這個孩子在第2次再度聽到消防車聲音時,他們就可以和過去的二次經驗做聯結,於是大腦也就逐漸了解這個聲音雖然突然,但是卻可以不用太緊張。
 
王秀靖治療師指出,每個孩子先天的氣質不太一樣,因此對刺激的強度可接受的範圍也不相同。有些孩子先天較敏感,任何一點環境變化都可能使他驚醒,但也有的孩子不然。那些反應敏感的孩子,如果感覺不舒服,通常反應也較激烈。
 
所以,適度給寶寶感官刺激,增加他們對不同刺激,做出適當接納與分辨的能力,就非常重要了,這可以幫助孩子增強日後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而非每次都被敏感的嚇哭或逃避。
 
什麼才是對大 腦最好的「適度刺激」呢?王秀靖治療師表示,對父母親來說,提供寶寶一個「安全」的環境,並讓他接觸「多元」的生活經驗就是。比如3~4個月大的孩子,清 醒時間較多了,頭部也較能控制,眼睛視覺辨識也有些許進步,此時帶孩子出門走走5或10分鐘,孩子就可接受到更多種的聽覺及視覺經驗。
 
4~6個月大 的孩子,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了,我們則可一週新增一種單純的食材,讓孩子接觸到新的味覺、嗅覺刺激。並且,口腔在處理不同質感的食物時,口腔周遭的肌肉也在 學習如何形成食團並吞到食道。6個月以上的孩子,肢體動作的控制能力明顯地較好,我們則可鼓勵他們自己拿奶瓶、吃餅乾、玩不同的玩具等。
 
其次,自然的 生活環境,就能提供很多的刺激。試著鼓勵孩子親自去做、去探索,從環境中去學習。若擔心孩子時常出門,一旦生病怎麼辦?王秀靖治療師表示,當然預防疾病不 免就是要準備「口罩」+「洗手」這兩件事,這也是教寶寶做好保護自己的重要生活行為。尤其出門在外,若方便時就要多洗手,千萬不要因為依賴「乾洗手」反而 懶得洗手,且密閉空間勿待太久、不亂吃東西等,也都是預防疾病感染的衛生好習慣喔。
 
 
睡眠有助大腦提高效率
王秀靖治療師 形容說,「睡眠」對大腦來說就是「存檔」的時候,也就是將白天大腦所接觸的經驗一一歸檔,這樣日後才能更有效率的搜尋提供給我們來使用。透過睡眠,大腦能 將所有的日常資訊好好整理歸檔,所以小寶寶的確「一眠大一吋」當有充足的睡眠,就可以讓寶寶的大腦更聰明有效率喔!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貝的腿型發展正常嗎?

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451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李永恩
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02-23215070)
梳化/徐筑芳
model/王瑋凡、林筱凡、Quintus(文章主題與人物無關)

寶寶是O型腿嗎?為什麼寶寶走路時呈內八或外八?寶寶好像有長短腳?走路時左搖右晃正常嗎?本文提出寶寶常見的步態、腿型問題,並告訴家長哪些屬於正常的生理變化、哪些則是病理性現象,需要後續追蹤。

 

 

為什麼寶寶O型腿?

1)生理性的O型腿

O型腿其實就是膝內翻、雙腿中間看起來好像有很大的O型。李永恩醫師表示,其中90%以上的O型腿是正常的生理發展。因為在母親的子宮內時,寶寶都必須縮在窄小的空間中,手、腿往內縮,因此幾乎所有寶寶出生時都是O型腿,內翻角度大約1015度。1歲半~2歲以後腿型會慢慢變直,無須治療。

 

 

2)病理性的O型腿

比例不到10%。病理性的O型腿係指內翻角度太大(角度大於15度)、或是2歲以後仍然有O型腿的話,醫師會做進一步檢查。病理性的成因很多,例如:先天骨骼結構異常、遺傳性疾病、後天外傷、感染、腫瘤、缺乏維生素D等皆有可能,醫師會替寶寶照X光(有時候是照超音波)與做抽血檢查。

 

 

病理性O型腿的影響

除了影響外觀與步態以外,走路時也容易踢到自己的腳或跌倒。少數較胖的寶寶走路時會因姿勢不正確而造成膝蓋疼痛,進而影響到寶寶學習走路的意願。病理性O型腿無法自行矯正腿型,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角度會愈來愈大、愈來愈嚴重。

 

 

病理性O型腿的治療

導致病理性O型腿的原因很多,隨著成因不同,治療方式及年齡也不一樣。例如:代謝異常引起的佝僂症可以用維生素D及鈣片治療;其他如感染、外傷或腫瘤等病因所引起的O型腿,若角度太大就會考慮是否做手術。

 

 

為什麼寶寶有X型腿?

1)生理性的X型腿

X型腿指的是膝外翻,雙膝容易撞在一起,也容易跌倒。2歲~6歲會出現X型腿,其中又以3歲半~4歲角度最大。6歲以後X型腿的角度會逐漸變小,腿會比較直一點。(6歲之後的腿型會比較固定,比較類似於成年人的腿型。)

 

根據統計顯示,女性X型腿比男性來得明顯,因為女性的生理構造被設計為要生產的緣故,所以女性的骨盆比男性寬。女性X型腿的角度大約8度左右,男性則為7度。此外,比較明顯的O型腿與X型腿也與遺傳有關。

 

 

2)病理性的X型腿

與病理性O型腿的成因相同,也是因為先天骨骼結構異常、遺傳性疾病、後天外傷、感染等因素所致。如果67歲以後仍有明顯的X型腿、角度大於15度以上,就有可能是病理性的X型腿。不過有病理性X型腿的人比有病理性O型腿的人少。

 

為什麼同樣的因素,有時候會形成O型腿、有時候則會形成X型腿?李永恩醫師表示,這與病灶在哪一側有關。例如:骨頭內側的生長板有問題,不持續成長或成長的速度緩慢,就會演變為病理性的O型腿;反之如果外側的生長板有問題的話,就會變成病理性的X型腿。

 

寶寶的腿型發展歷程

9成以上的寶寶,腿型都是這樣發展的:

 

時間

發展

剛出生1歲半

 

剛出生的寶寶膝蓋會內翻1015度,形成所謂的O型腿。

1歲半~2

腿型會自行慢慢變直。

2歲~

6

逐漸演變為X型腿。

6歲以後

角度會漸漸變小,不過大多數的成年人仍然會有一點X型腿。

 

 

為什麼寶寶有內八或外八?

也是因為寶寶在子宮內部的空間有限,雙腳蜷曲、擠壓,導致有些寶寶會內八、有些則會外八,不過在寶寶會走路之前通常都還看不太出來。

 

走路時內八或外八都會使得寶寶容易跌倒,不過家長也不用擔心,多數的寶寶都會在3歲左右憑藉著腿骨發育而自動矯正回正常的走路方式,不用特別治療或處理。

 

 

如何使內八或外八不會更加嚴重?

1.別讓寶寶穿太緊的鞋襪:

一旦足部長時間被包得很緊,將使寶寶生理上無法自行矯正回正常的步態。

 

 

2.坐姿盡量不要壓到腳:

無論是內八或外八,坐著的時候都應盡量不要壓到腳(例如跪坐或盤坐等),最好兩腳往前伸,以免內八或外八更加明顯。

 

 

內、外八和O型腿其實不一樣

李永恩醫師指出,家長經常將O型腿與內、外八搞混,其實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內八顧名思義就是走路時雙腳腳尖朝內,外八就是雙腳腳尖朝外;至於O型腿則是膝蓋內翻,兩者部位不同。

 

 

為什麼寶寶有長短腳

「長短腳」係指走路跛腳,通常要等到寶寶會開始走路時才能觀察。造成長短腳的主因有兩個:

 

 

1.雙腿的長短不同:

例如:髖關節發育不良等許多先天成因,使得寶寶雙腿長短不一,走路會跛腳。

 

 

2.因疼痛而導致跛行:

有時候寶寶跛腳並不是腳真的有長有短,而是因刺傷或撞傷所引起的暫時現象。通常寶寶如果剛開始學走路時沒有問題,後來突然跛腳,大多是因為外傷所引起,並非先天不良於行或結構異常所致。

 

 

為什麼寶寶走路會左搖右晃?

3歲以前,走路仍然處於學習階段、步態尚未定型,寶寶正在學習平衡,雙腳走路時會打得比較開、步伐也比較快。寶寶3歲以前走路時左搖右晃,家長不用擔心;萬一3歲以後走路時依然左搖右晃,可能的成因很多,例如:缺乏平衡感、骨架異常、甚至可能腦部有問題,建議請專科醫師分析原因並加以治療。

 

 

為什麼寶寶會墊著腳尖走路?

23歲以前不用擔心,寶寶還在學習步態;但是23歲之後,如果寶寶還是喜歡墊著腳尖走路,家長要比較注意。倘若雙腳都愛墊腳尖,經常是因為家族遺傳所致;假使只有單腳墊腳尖走路,可能是因為寶寶天生有長短腳或是骨盤彎曲、抑或脊椎側彎所致。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睡姿藏密碼!

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451

採訪撰文/陳姵樺
企畫編輯/吳慧敏
諮詢/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 陳聖達
參考資料/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網站
模特兒/可愛寶寶柏鈞
攝影提供/檸檬巷館(02-87978477)

人類的睡眠時間是很長的,6個月大以前的寶寶每天需睡16小時、2歲前每天需睡14小時。這麼長的時間在睡覺,父母都會希望寶寶有好的睡姿,也有的家長會 希望寶寶睡出漂亮的頭型,到底哪種睡姿較佳,其實沒有絕對的答案,每種睡姿都有其優缺點。

 

 

睡姿藏密碼!

在談到各種睡姿的優缺點之前,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陳 聖達強調,根據嬰兒猝死症的統計資料,趴睡是嬰兒猝死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建議在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的一歲之前,盡量不要採趴睡的姿勢,家長如果為了頭型美 觀想讓一歲以下的寶寶趴睡,一定要在家長的看顧下短暫的趴睡較佳,如果是晚上長時間睡眠或是沒有人全程看顧的狀況下,就不要讓寶寶趴睡。

 

此外,有的家長會在寶寶的身體後面墊毛巾讓寶寶側睡,但是四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會稍微翻身了,此時側睡容易因寶寶翻身變成趴睡,所以也建議盡量不要讓一歲以下寶寶在沒有看顧的狀況下側睡。

 

 

仰睡優缺點

陳聖達醫師建議,一歲以前的寶寶以仰睡最安全,仰睡有什麼優點呢?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仰睡姿勢可以增加新生兒頭、頸及四肢的活動,輕微的內臟壓迫又能增進心肺等器官活躍,且根據統計身體生長速度較快。

 

至於仰睡的缺點是比較沒有安全感、容易哭鬧,有的家長會將寶寶的手腳綁住增加寶寶的安全感,陳聖達醫師認為如果綁過緊反而會讓寶寶的手腳循環系統受阻或是包得太緊讓寶寶體溫過高

 

如果寶寶容易受到驚嚇或是經常哭鬧不安,建議可以將寶寶抱起來安撫,之後再讓寶寶入睡,如果要將寶寶包裹起來增加他的安全感,包裹寶寶時需注意不要包得太緊讓寶寶過熱或是不舒服,正確的包裹方式:首先將薄毛巾對折成三角形,三角形尖端朝上鋪在床中間,再將寶寶放在毯中間,脖子對著毯頂,然後將一側對折包住寶寶身體,另一側以反方向對折並塞好即完成。另一個缺點就是無法睡出好頭型,仰睡寶寶的頭型較扁。

 

此 外,仰睡時口腔內有些肌肉組織會向後墜,呼吸道會變得較窄,較容易打鼾;當寶寶有溢奶、流鼻涕等狀況時,仰睡容易使這些穢物倒流回呼吸道。要避免仰睡時發 生溢奶,建議寶寶喝完奶後將寶寶抱起,先讓寶寶保持直立姿勢、幫寶寶拍拍嗝,觀察確定沒有溢奶現象之後,再讓寶寶仰睡。

 

 

趴睡優缺點

趴睡是嬰兒猝死症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為寶寶趴睡時,鼻腔很容易被悶住影響呼吸的順暢也容易發生窒息的狀況;而且寶寶趴睡時會遮住部分的臉部,照顧者比較難觀察到寶寶出現的狀況,趴著的姿勢對心、肺、胃腸及膀胱等臟器壓迫較重。

 

趴睡雖有缺點但也是有優點,像是許多家長注重的頭型問題,趴睡的確能有較佳頭型,而且趴睡時寶寶比較有安全感、不易哭鬧、睡得較為安穩。

 

建 議讓一歲以後的寶寶再採行趴睡的姿勢會較安全,孩子趴睡時不要穿前面中央有扣子的衣服以免孩子不舒服;如果要在一歲前讓寶寶趴睡,就要注意床墊與枕頭的軟 度,過軟容易使寶寶的鼻子陷下去影響呼吸,床的周圍也不要放多餘的棉被、布偶玩具等,最好清空,以免不慎塞住寶寶的呼吸道,而且需隨時看顧著孩子注意孩子 的呼吸是否順暢,寶寶生病感冒時原本就容易鼻塞、有鼻涕,這時就不能趴睡,以免影響呼吸順暢。

 

 

側睡優缺點

根據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網站的資料,初生嬰兒側睡的機會較少較困難,如果要讓寶寶側睡必需使用小枕頭或小被子墊著。但有些情況之下,嬰兒側睡是有必要的,例如初生嬰兒常因胃食道逆流,造成生理性的嘔吐,這時,可讓寶寶右側睡,即可避免嘔吐。

 

另外,有呼吸道及心臟問題,或扁桃腺特別腫大、發炎的寶寶皆可側睡,它還有幫助排痰的功用。但陳聖達醫師提醒,要讓寶寶側睡並不容易固定,尤其是已經能翻身的寶寶容易從側睡翻成趴睡造成危險,所以若要讓寶寶側睡,家長需全程看顧觀察,不能讓寶寶單獨一人時讓他側睡。

 

 

塑造寶寶完美頭型,趴睡好嗎?

有些家長很在意孩子的頭型,希望能從小睡出好頭型,新生兒生下時的頭型與媽媽的生產方式有關,剖腹產的寶寶頭型生下來都是圓圓的,而自然產的寶寶因為通過產道受到擠壓,會有頭骨重疊不平整的狀況,不過這種狀況約12個月就會恢復正常。

 

新生兒的頭型在初期還未成型,有些頭骨會重疊,頭骨較為定型的時間點與在頭頂的前囟門關閉時間差不多,約1歲半前後,如果要寶寶擁有良好的頭型,的確需要注意寶寶睡覺的姿勢,因為在頭顱骨尚未完全閉合前,如果經常向一個方向睡,頭型就會變成往某個方向扁平,例如:長期仰臥會使孩子頭型扁平,長期側臥會使孩子頭型歪偏。

 

因此正確的做法是照顧者不要讓寶寶一直保持正躺的姿勢,這樣睡久了寶寶的頭型會扁扁的,最好是每隔一段時間讓寶寶正躺與兩邊側躺交替的方式睡覺,才能睡出好頭型,如果是餵哺母乳的寶寶,可以交替不同邊哺乳讓寶寶兩邊側躺可交替。

 

至於趴睡的確可塑造寶寶好頭型,但也需要如側躺一樣要兩邊輪流趴睡才能塑造出好頭型,但前面也提過趴睡是有其猝死風險,新生兒最好避免,六個月以上寶寶較大了,白天如果照顧者能全程看顧,寶寶可以短暫的趴睡。

 

 

每隔一段時間讓寶寶變換不同的姿勢睡覺。

 

 

睡出健康寶寶!哪種睡姿較好?

哪一種是最佳睡姿?答案是因人而異,寶寶小的時候可以因照顧者的調整而有不同的睡姿,但大一點之後會形成自己的睡姿。有的孩子可以經常保持一種姿勢睡覺,有的則會一晚變換多種姿勢入眠。

 

上述的睡姿各有優缺點,最佳狀態是每隔一段時間讓寶寶變換不同的姿勢睡覺,這樣頭型就不會因為固定某一種睡姿而成為某種形狀,家長可利用餵奶後或是每天好幾段的睡眠時間來幫寶寶換姿勢,不論是哪種姿勢安全是最重要的考量,也不要在寶寶熟睡中將其換睡姿以免影響睡眠。

 

 

為何翻身動作特別大?

06個月的新生兒正是頭頸控制的萌芽期,仰躺時頭部可以緩慢左右轉動,也會試著抬頭,趴臥時頭部逐漸可平穩抬起。等到頸部支持的力道足夠時寶寶就會試著改變姿勢。

 

此時期躺著時會揮動雙臂,趴著時放在胸前的手臂會自然用力試著抬頭。當寶寶對腹部及背肌的力量逐漸成熟就會想翻身,最初只是微翻向一側,熟練後就可以從仰躺翻成趴臥或是反向翻回。

 

陳聖達醫 師表示,嬰兒大約在四至六個月左右會翻身,有的會提早到三個月會翻身,這是嬰兒正常的發展,翻身動作幅度的大小因人而異,有的寶寶就是翻身動作特別大,這 並不需要擔心,只要給予足夠的睡眠活動空間即可;需要擔心的反而是寶寶不翻身的問題,如果超過六個月寶寶依然還無法翻身,可能有發展遲緩方面的問題,需要 帶去給醫師檢查、評估。

 

 

需要用枕頭睡覺嗎?

一般來說,三個月前的新生兒是不需要用枕頭的,只要平躺在床上即可,三個月以後可以墊個約3公分高的枕頭,但要注意枕頭的軟硬度,過硬的枕頭會讓寶寶不舒服也會讓頭型更扁,過軟則會讓脖子與脊椎無法維持在同一平面會影響骨頭發育。

 

除了枕頭,根據國外的研究指出,建議不要讓小嬰兒使用太軟、太高的床墊如羊毛毯,因為寶寶的脖子還沒硬,這些太高又太軟床墊會讓寶寶不小心壓住造成呼吸困難。

 

其他還有一些寶寶睡眠時環境應該注意的事項,安全的環境是首要考量,寶寶最好有獨立的嬰兒床不要與他人同睡一張床,家長可將嬰兒抱在床上餵奶或安撫,但入睡前就應將嬰兒放置在嬰兒床上,否則同睡的大人一翻身,一不小心極可能讓棉被或枕頭壓住嬰兒造成窒息。

 

此外,嬰兒床上不要有多餘的寢具及物件,包括枕頭、棉被、玩具等,床鋪表面也必須堅實。用奶瓶餵食嬰兒時,也一定要有大人在旁照顧。將室內光線調暗有助於情緒和緩幫助入睡,最佳的睡眠溫度約25左右。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越玩越聰明!

嬰兒與母親 5月號 NO.451

採訪撰文/吳慧敏
諮詢/台安醫院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廖笙光
參考資料/《兒童健康手冊》
模特兒/甜美寶寶KIWI
攝影/樂芙米寶寶攝影(02-23621588)

配合寶寶不同時期的成長階段,選擇不同的遊戲和玩具很重要。加上嬰幼兒天生喜歡在環境中探索、尋求各式各樣的外界刺激。因此,為了配合寶寶不同的發展里程 碑,照顧者必須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適齡適性的活動與遊戲,讓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接受多元的體驗學習。

 

 

遊戲、玩具,讓寶寶越玩越聰明

遊戲是寶寶的生活體驗

俗話說「七坐、八爬」,其來有自。寶寶出生後,除了身體不斷地發育,神經智能和認知發展也在快速成長。例如,新生兒對聲響有反應;三個月大的嬰兒俯臥時,頭可以抬起約45度;四、五個月的寶寶趴臥時,會用雙手前臂的力量將頭部和上半身挺起;接著,寶寶開始練習坐直、爬行、站立、和走路。

 

從牙牙學語到應答自如,從大近視到會專注的看著你的臉、認得父母的聲音……,孩子的聰慧往往超乎大人的預期。

 

此外,嬰幼兒天生喜歡在環境中探索、尋求各式各樣的外界刺激。為了配合寶寶不同的發展里程碑,照顧者必須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適齡適性的活動與遊戲,讓他在成長過程中接受多元的體驗學習。遊戲對孩子來說,便是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台安醫院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廖笙光表示:「遊戲對孩子來說,就像是大人的工作。寶寶從遊戲的過程中,學習日後所需的生活技巧。」舉例來說,當孩子與同伴遊戲的過程中,無疑是在培養人際互動的技巧,知道分享、借還、理讓、尊重等人際關係中的眉角。

 

遊 戲也是一種生活。德國生物學家谷魯司曾經指出:「遊戲並不是沒有目的的活動,不是與實用生活無關的活勸,而是為將來實際的生活做準備。」廖笙光技術長進一 步補充,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必須是沒有任何壓力且自由的環境下進行,這樣孩子才能在反覆玩耍、嘗試、練習的經驗中,將遊戲技巧玩、練習到純熟,預備將來的 生活之道,也是身心發展的重要基礎。

 

 

玩具是孩子的天使

另 一方面,在遊戲中加入玩具也能提供活動的欲望與樂趣,幫助孩子動作成長和認知發展。知名文學家魯迅曾說:「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 例如:從玩積木的遊戲中,可以讓寶寶學習如何用手指頭拿起積木,並且一個一個的往上堆疊而不會倒下來;或是一顆小球就能讓孩子玩出各式各樣的趣味,無論是 你丟我撿的互動、還是踢球競逐等都是在訓練孩子全身的協調能力。

 

但 是,無論是遊戲或是玩具本身,都必須是在沒有任何危險的環境下進行,玩具的設計與使用也必須確保安全。廖笙光技術長表示:「兩歲之前的孩子沒有辦法分辨究 竟什麼東西可以吃、什麼東西不能吃,所以照顧者必須注意玩具的零件設計是否安全、穩固、不會鬆脫,玩具上的塗料、染劑等也必須是無毒安全。」

 

避免讓寶寶接觸或誤食危險物品。反之,不管是哪一種遊戲或是玩具的設計,配合孩子的成長發展、適齡適性中玩出生活能力而做的準備,都能發揮寓教於樂的效果。

 

 

02歲寶寶的成長軌跡

以下依照02歲嬰幼兒的成長發展,粗略分為三大階段,照顧者除了可觀察孩子的發展里程,給予適齡、適性的遊戲和玩具外,一方面也能了解孩子的生長狀況。

 

 

 

 

06個月

對高音頻的聲音感興趣

四個月的胎兒在媽咪的肚子中對音感已經有反應;到了五個月時,胎兒的聽覺器官已經和成人無異。廖笙光技術長指出:「06個月的寶寶對高頻的聲音感興趣,對於低頻的聲音反而較沒有興趣。所以這時候給予孩子鈴鐺類的玩具,相對會比鈴鼓更受到寶寶的注意。

 

此外,建議照顧者和寶寶說話時可以將音調提高,孩子正學習聽聲辨位。」但要注意,嬰兒對於巨大聲響的刺激,容易受到驚嚇,會出現表情猙獰、突然大哭,需要照顧者的安撫。

 

 

喜歡顏色對比的玩具

新生兒是個大近視眼,視線距離約為喝奶的2530公分,所看到的世界仍是一片朦朧與模糊。反之,「黑白」等對比色能吸引寶寶的注意。「這時候給予玩具的重點以黑白等顏色對比強烈的玩具、字卡為主,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

 

直到寶寶六、七個月之後,對於色彩的分辨度才會慢慢提高。另一方面,躺在嬰兒床上的孩子,除了給他們看色彩對比強烈的圖卡,也能在嬰兒床的上方懸吊玩具、鈴鐺等讓寶寶進行「視野追視」,讓他追著移動的人或東西看,練習視力對焦。

 

上 述提到,由於剛出生的寶寶是個大近視眼,因此照顧者和寶寶互動或是說話時,必須將距離拉近、放低、面對面,「因為小貝比是一個大近視,只要看到上面兩個 洞、下面一個洞就是人,但是很多爸爸媽媽在孩子哭的時候,由於想要急著照顧他,會從反方向的位置看孩子,孩子若是躺著的時候看到上方突然出現一個反方向的 人臉時會被嚇哭。

 

記得,照顧小貝比時,掌握面對面、同方向、動作放慢、音調拉高、聲音放輕柔。小貝比不是一張白紙,他會非常喜歡模仿大人的聲音和表情。還有最重要的是,要有固定的時間陪著寶寶玩樂。」

 

 

練習趴臥玩耍,有利於坐立與爬行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04個月的嬰兒,會慢慢的學習與控制自己的頭部轉動,等到寶寶滿一個月之後,照顧者可以試著讓寶寶練習趴著、抬頭(讓寶寶練習趴著抬頭,必須在照顧者的陪伴之下,讓寶寶學習趴著5分鐘、10分鐘,依序延長時間),看看他是否能將頭稍微的抬離床面,「讓孩子練習趴臥的機會,日後他的翻身學習也會比較順利。

 

一直到寶寶4個 月之後,當大人抱著時,他的脖子大多能挺直,頭部也會自由轉動,喜歡和外界互動,東看看、西瞧瞧。這時候他也會在趴著的時候開始用雙手前臂的力量貼在床面 或是地板上,並學著撐起上半身、靠自己翻身、換姿勢,「這個動作不只讓寶寶訓練頭、頸部的控制力量,也會讓他訓練到胸、腹部的肌肉力量,有利於日後爬行動 作的展開。」

 

廖技術長進一步補充,照顧者嘗試抱著4個月大的寶寶時不妨採「直立式」的抱法,「讓寶寶靠在你的身體上,習慣直立的經驗」,或是在安全的環境與監視下,讓寶寶自由的趴著、翻身,而不是整天讓孩子平躺著。等到6個月之後,孩子的背部將會越來越挺得直,有利於日後坐立姿勢的掌握。

 

 

712個月

對細小物品感興趣

廖笙光技術長指出:「和68個月的寶寶說話時,如果眼睛看著他,他也會對著你笑,無形之中他也會模仿大人的語言、表情,主動接觸外界訊息。」相反的,若是照顧者自顧自的講話,孩子全然不曉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這時候的孩子對於視覺、音樂的遊戲也更加的敏感,喜歡看細小的東西。例如,他會對報紙上密集細小的字形感興趣,照顧者可以開始和孩子讀繪本、故事書,市面上有專為寶寶設計的圖書,例如布書或是厚硬卡的繪本就很適合給寶寶閱讀,也不易被好奇心旺盛的寶寶撕爛。

 

 

鼓勵孩子爬行,增加頸部、軀幹、腰部的力量

俗話說「七坐、八爬」,但是每個孩子的發展時間並非完全一致。大致上來說,寶寶的四肢或是身體軀幹的力氣隨著月齡的增長也會變得越來越大。有段時間,寶寶特別喜歡跟自己的小腳丫玩耍,甚至將腳舉起、舔腳趾頭。

 

廖笙光技術長表 示:「不要阻止孩子吃腳趾頭的行為,因為他們一邊玩自己腳的時候,一邊在想辦法用什麼動作和姿勢去抓自己的腳,這是在訓練腹肌的力量,最重要的是讓寶寶的 雙腳保持乾淨就可以了,不妨在腳腕套上小鈴鐺或是小娃娃,更能刺激他去抓抓腳。」等到腹部的力量出來之後,再加上雙手的支撐力量,孩子就會開始嘗試爬行 了。

 

「我 們非常鼓勵孩子爬,因為爬行對孩子來說是最好的手和腳的協調,藉由爬行到處探索、觸摸、刺激觸覺的敏銳度,可增加頸部、軀幹、腰部的力量,有助於日後學習 站立和走路。反觀有些孩子在爬行的時候,腹部會貼在地上、匍匐前進,就代表他的腹部的肌肉力量不足。此外,爬行也能訓練手腕和肩膀的肌肉力氣。

 

反之,如果照顧者凡事都替寶寶搶先一步打點好,孩子的雙手少了練習的機會、手部力量相對也較薄弱,日後反應在寫字時,就會比較吃力。」很多新手父母急於「孩子還不會走怎麼辦?」或是當孩子學會站立後就馬上牽著他學習走路,對孩子的身體動作發展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如何訓練孩子的腹部力量?廖笙光技術長表示,最簡單的方是就是讓寶寶跨坐在大人的大腿上,在安全的環境下扶好寶寶後,左右輕輕搖晃孩子的身體,他會試著想方法讓自己保持正位,這時候就會用到腹部的力量。或是捲起一條厚毛巾(捲起厚的厚度約五至十公分),當寶寶趴著的時候塞在他的腋下處,大人在前方拿著玩具吸引孩子,誘發他將頭部抬起來,這時候可將捲起來的毛巾順勢往下轉,孩子就會慢慢的利用前臂、腹部的力量將身體撐起來。

 

 

12

增加髖關節的穩定度,讓寶寶學好走路

「一歲時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走路。然而有些孩子走得比較慢,並不是腿部沒力,而是因為髖關節沒力。最明顯的姿勢就是孩子的身體重心無法往後,導致走路時屁股會翹得高高的,走路時也會不斷的往前衝。」廖笙光技術長說。

 

如何改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孩子的前方放置一個小桌子(高度約到孩子的胸腹間),讓他練習「高跪姿」的姿勢(身體呈現90度),桌子上可以擺放孩子喜歡玩得玩具吸引他,讓孩子學習使用屁股的力量,增加髖關節的穩定度。

 

再者,一歲半之後的孩子通常都會很喜歡「彈跳」的動作,「但是很多的爸爸媽媽都會阻止孩子進行『跳』的動作,其實彈跳的過程是在訓練孩子腳筋的力量,日後孩子才不容易跌倒。」

 

 

讓孩子自己用餐,訓練手指頭的靈巧度

寶寶在一歲之前的動作發展主要以抬頭、坐臥、爬行、走路等大肌肉的控制、協調、與平衡。不過他的小手在06個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會用手掌抓握的功能;直到712個月的時候,他會慢慢學習用利用手部的肌肉力量抓、擲、丟的能力,也能慢慢學用手指頭拿取物品;直到一歲後,孩子可以用手指頭拿起積木等。

 

這個階段訓練孩子運用手指頭到指尖的靈巧的能力,就是讓孩子學習自己吃飯。特別是,寶寶對於「湯匙」能否有效率的運用,與他日後的手掌與手指肌肉動作的發展成熟度有關,連帶影響之後學習寫字的技巧。

 

廖笙光技術長表示:「盡量在孩子在一歲半之後讓他嘗試使用餐具,雖然一開始自己吃飯時一定會弄的亂七八糟、食物到處濺灑而出,但是爸爸媽媽必須要忍受孩子練習自己吃飯的過程,從小養成習慣,寶寶的手指頭運用就會慢慢的純熟。

 

另 一方面,「手指頭動作發展的概念,不只是抓和放。如果掌內分節不成熟,會影響孩子日後握筆寫字時容易手痠。掌內分節的意思是:前三隻手指頭(拇指、食指、 中指),負責操作、拿小東西,後面兩隻手指頭(無名指、小指)負責穩定。」但由於現在很多的爸爸媽媽都幫孩子的生活起居打點的很好,容易讓孩子喪失學習精 細動作的發展,總是用五根手指頭抓握東西。

 

這 時候,家長不妨準備一個冰庫中常見的「製冰盒」,同時準備零食放在裡面,當孩子需要拿到製冰盒中的零食時,必須學習使用兩隻手指頭伸進去拿取;玩積木的道 理也是一樣,當寶寶要堆疊積木時,必須得學會用五根手指頭到學會用前三隻手指頭拿取積木,如此一來,當孩子拿取不同形狀、顏色的積木時,就能夠漸漸學習如 何配對與組合囉!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心家有「米其林」寶寶!

育兒生活 5月號 NO.288

採訪撰文/陳宥妤
諮詢/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 葉勝雄
葉安蒂營養師
攝影/張明偉
梳化/蔡琇惠
演出/漂亮媽咪:景心潔;帥氣爸比:岑濬豪;可愛寶貝:岑寧兒

許多父母會有孩子「小時胖不是胖」的迷思,誤以為等他們長大就會抽高變瘦。於是甜食、飲料、速食等過多高熱量的食品餵養,現實生活中造就出一個個復刻版的 米其林娃娃;這樣的錯誤觀念不僅讓家長們無意間成了孩子肥胖的幫兇,也帶給孩童健康莫大的威脅。

 

 

小朋友也有BMI指數

小宇今年3歲 多,外型看起來肉肉的他,笑起來下巴和脖子總會連成一線,好似彌勒佛般福態,媽媽每次帶他出門總會聽聞他人誇讚小宇可愛,或是媽媽生養的真好等話語,小宇 媽媽心中常感到驕傲又得意;但最近剛上幼稚園的小宇,下課總是哭喪著臉說有人嘲笑他「胖嘟嘟」或「大摳呆」,也不願意和他玩,讓他好傷心…。

 

 

我的小孩過胖嗎?

雖說胖瘦是相當主觀的事情,但還是有許多爸媽會疑惑,為何明明自己的小孩看起來只是「肉肉的」,卻會被小兒科醫師提醒要控制體重呢?胖瘦之間是否有套清楚的界定標準,好讓爸媽能夠有所依據,替孩子們的健康把關。

 

 

參考BMI指數,寶寶胖瘦立現形!

提到體重是否合乎理想,目前常見的參考指標是BMI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縮寫為BMI)。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表示,以往BMI數值多以成人為主,民國102年衛福部改版新增,年齡下修至0歲新生兒也列入參考;透過身高和體重的交互關係,再輔以寶寶性別算出BMI指數,看落點是位於過輕、正常、過重還是肥胖。

 

BMI指 數可了解幼兒發育狀況,如果只有體重較輕,可以先讓小兒腸胃科醫師檢查是否有腹瀉等吸收不良的症狀;若沒有上述症狀,可先從均衡飲食、增加熱量著手。但假 使身高較矮,頭圍正常,先看看父母是否本來就不高,或者父母小時候也比較矮小,長大才追上來;若還有疑問,可以請小兒內分泌科醫師評估是否生長激素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遺傳或代謝疾病會有特徵,例如女孩的透納氏症,會有蹼狀頸和肘外翻,佝僂症患者的肋骨會有串珠一樣的突起,可以經由醫師檢查發現。

 

 

幼兒05歲身體質量指數(BMI)表   BMI指數算法:體重(公斤)∕身高²(公尺²

 

男孩

女孩

年紀

過輕

正常

過重

肥胖

過輕

正常

過重

肥胖

BMI

BMI

介於

BMI

BMI

BMI

BMI

介於

BMI

BMI

0.0

11.5

11.514.8

14.8

15.8

11.5

11.514.7

14.7

15.5

0.5

15.2

15.218.9

18.9

19.9

14.6

14.618.6

18.6

19.6

1.0

14.8

14.818.3

18.3

19.2

14.2

14.217.9

17.9

19.0

1.5

14.2

14.217.5

17.5

18.5

13.7

13.717.2

17.2

18.2

2.0

14.2

14.217.4

17.4

18.3

13.7

13.717.2

17.2

18.1

2.5

13.9

13.917.2

17.2

18.0

13.6

13.617.0

17.0

17.9

3.0

13.7

13.717.0

17.0

17.8

13.5

13.516.9

16.9

17.8

3.5

13.6

13.616.8

16.8

17.7

13.3

13.316.8

16.8

17.8

4

13.4

13.416.7

16.7

17.6

13.2

13.216.8

16.8

17.9

4.5

13.3

13.316.7

16.7

17.6

13.1

13.116.9

16.9

18.0

5

13.3

13.316.7

16.7

17.7

13.1

13.117.0

17.0

18.1

說明:

本建議值係依據陳偉德醫師及美惠醫師2010 年發表之研究成果制定。

05 歲之體位,係採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之「國際嬰幼兒生長標準」。

 

 

體重百分位超過97,寶寶健康亮紅燈!

除了透過BMI指數鑑定,葉安蒂營養師也提供另一項參考資訊,透過衛福部所發的「兒童健康手冊」新版兒童曲線圖來看,將寶寶每個成長階段所測量的結果都記錄下來,評估寶寶是否有肥胖問題。

 

一般而言,嬰幼兒的體重百分位如果落在50屬於標準平均值,3以下為過輕,97以上為體重過重,其實超過85就是一個警訊。不過,必須同時將寶寶的身長一起列入考量,另如體重百分位落在9097的範圍,頭圍、身高落點卻低於50,那麼寶寶就相對過重。

 

 

「年齡」與食量大有關係!

許多爸媽哺育幼兒時,對於食量的拿捏經常出現疑問;給太少怕孩子吃不飽、發育會不良,餵食太多又怕造就出胖嘟嘟的米其林娃娃。雖然每個孩子的食量需求未必相同,但若有個數據化的準則提供爸媽參考,會比他們毫無頭緒的憑感覺餵食來得安心。

 

葉勝雄醫師以及葉安蒂營養師皆認為,「年齡」是幼兒食量參考的重要因素,因此接下來將就不同年齡孩童給予食量攝取建議。

 

05歲孩童食量建議

05歲是孩童生長重要的黃金時期,也歷經了喝奶到副食品攝取的轉換階段,除了因年齡和性別所需的熱量不同,奶品和副食品本身所含的熱量也有差異,透過爸媽的留心計算,小朋友就能享有健康又不必擔心營養超載。

 

 

4個月以下嬰兒

葉安蒂營養師說,對於出生4個月內的寶寶來說,從母奶和配方奶中就能獲得身體所需的營養素,也因為還沒有開始補充副食品,因此只要單純計算奶品的量即可,以下根據母奶和配方奶給予不同的奶量建議。

 

 

喝母奶寶寶

難以計算寶寶喝的奶量,最簡單的觀察方法就是寶寶喝完母奶後,如果可以安穩睡2小時以上,這一餐就算有吃飽;其次可看寶寶的小便次數,若一天換尿濕沉甸甸的小便超過6次,就表示奶量和水分是足夠的。

 

 

喝配方奶寶寶

而對於攝取配方奶的嬰兒,葉勝雄醫師表示,除了出生的前幾天之外,4個月內的寶寶每公斤體重所需奶量約為100150,新生兒一天約喝6~8次奶,歸納出一個奶量計算公式如下:

 

(寶寶體重×100150)÷每日餐次﹦一餐的奶量

 

※如果一個3公斤的新生兒,每公斤體重所需奶量以150㏄計算,假使他一天喝6次奶,那麼依奶量計算公式,寶寶每餐要給予的奶量就是約為75㏄。

3kg×150㏄)÷ 6餐﹦75㏄/餐

 

 

4個月~1

寶寶周歲前,是人一生中發育最迅速的時期,尤其體重的增加非常快,一年內即可增為出生體重的3倍,因此營養及能量的需求相對提高;要特別注意的是,此階段幼兒的飲食逐漸添加了副食品,因此副食品的熱量也別忘了額外計算,有些父母讓孩子開始攝取副食品,但喝奶量卻沒有相對減少,過多的營養導致孩童發胖。

 

葉勝雄醫師說,新生兒一天喝奶次數約6~8次,寶寶到了46個月左右即可以慢慢添加副食品餵食,一開始以適應為主。等到副食品的量達到大人用的半碗,或是超過奶量的一半,即可逐漸取代掉一餐奶。以此類推,隨著年齡愈大,副食品的份量可增加,取代掉喝奶的次數也會變多。

 

寶寶年齡

副食品取代喝奶次數(每日)

04個月

還在攝取母奶或配方奶階段

46個月

1次(慢慢增加至半碗或更多)

79個月

2

1012個月

3

1歲後

吃副食品次數要多過喝奶次數

 

 

1歲後

1歲 後的小朋友開始對許多事物產生好奇,開始探索外界的同時,對於「吃東西」這件事有點興趣缺缺,讓爸爸媽媽跟著擔心會有營養不良的問題;葉安蒂營養師提醒爸 媽不用太過擔心,由於這階段的小孩已經可以開始攝取和大人相同的食物,只要依活動量及性別給予他們所需的熱量即可,過度勸食或擔憂對孩子成長反而沒有幫 助。

 

13歲的幼兒,一天所需的熱量約11501350大卡。

46歲的幼兒,一天所需的熱量約14001800大卡。

乳製品的部分大約一天攝取兩份,總共飲用約480㏄就足夠,其他類別的食物則均衡攝取。

 

 

小心!容易發胖的飲食壞習慣

除了計算熱量、留意飲食攝取外,許多生活小習慣其實對於孩童的體重控制有深刻的影響,以下整理出5點寶寶常見的飲食壞習慣。

 

1.沒有喝母奶,完全只喝配方奶的寶寶,小孩哭鬧以為肚子餓,容易過量餵食。

2.讓寶寶吃副食品,沒有精算熱量又吃了過多。

3.讓小孩過早接觸高熱量、高糖分、高油脂食物,如糖果、餅乾、甜食、甜飲料、薯條、洋芋片、炸雞等。

4.以食物做為獎勵或安慰寶寶的方式。

5.邊吃邊看電視,容易分心,一口接一口導致食物吃過量。

 

Check!良好飲食習慣報你知

過早讓幼兒接觸重口味食物,口慾習慣將難以戒除,爸媽應從小建立孩童正確飲食觀,葉安蒂營養師給予爸媽以下8個好建議:

 

1.每餐定時定量。

2.鼓勵吃全穀或高纖食物、以黃豆製品取代部分肉類。

3.避免選擇高糖、高脂肪的食物,當作正餐食用

4.家長不以吃東西作為犒賞或安慰方式。

5.限制或減少孩子吃零食的次數。

6.替換點心種類:將高糖、高熱量點心和零食更換成純牛奶、優酪乳、水果等低脂高纖維類食品。

7.少吃高熱量的甜食、零食、速食及油炸食物。

8.鼓勵孩子多喝白開水。

 

 

哪些食材兼顧營養又健康?

提到健康食材的挑選,03歲寶寶主副食全調理的作者葉勝雄醫師曾在書中提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食物比藥物還重要」;因此,若能在製作副食品或食材挑選上,選擇營養價值較高的來製作,對孩童的健康會有很大的助益。

 

 

高營養價值食材大公開

食材種類百百種,如何在五花八門的蔬果中挑選出適合孩童的營養補給呢?葉勝雄醫師將食材內含的維生素分門別類,供爸媽們挑選參考。

 

●膳食纖維類:糙米、綠色花椰菜

●不飽和脂肪酸(Omega 3):鯛魚、橄欖油(煮菜用油)、亞麻仁油(涼拌用)、花生、堅果

●鐵:紅莧菜

●鈣:小松菜

●綜合營養:蛋黃、蛋白、牛奶

●茄紅素:番茄

●瘦素:苦瓜

 

 

專家出擊!破解幼兒飲食迷思

從阿公阿嬤年代流傳下來的舊觀念,有時候並非絕對正確,對於第一次哺育幼兒的新手爸媽來說,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不可避免的成了重要的參考來源;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正確健康觀念的普及,部分舊觀念漸漸有待商榷,來聽聽小兒專科醫師葉勝雄怎麼說。

 

 

 

迷思1.孩子小時胖不是胖,長大自然會抽高變瘦?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在2011年發表了一篇論文,實驗追蹤了6000多位兒童20多年時間,發現體重正常的兒童,在長大成人後,約17會變肥胖;體重過重的兒童,約23會變肥胖;如果從小就肥胖,則有8成到了成人還是改變不了肥胖的體型。

 

抽 高有可能變瘦,但並不是消極地任由體重增加,以為長大自然會瘦。兒童尚在發育中,一般不建議節食減重,只要能維持現有體重,不要繼續增加就好,隨著身高成 長,讓身形達到正常的比例。但如果肥胖已經造成身體的負擔,例如造成脂肪肝,就有必要初步減重;如果脖子或腋下皮膚有黑色素沉著,並不是沒洗乾淨,而是黑 色棘皮症,和脂肪肝、糖尿病都有關聯。家長須特別留意!

 

 

 

迷思2.小孩瘦巴巴,父母會被罵失職,而且抵抗力會變不好?

許多老一輩的觀念認為小朋友如果瘦巴巴,身體狀況也會比較不好,所以寧可給小孩吃多一點,誤以為胖胖肉肉的身體就會比較「粗勇」;但醫師表示,小孩子過胖,反而心肺功能會比較差,以流感來說,過度肥胖的人重症的機會更大。

 

而胖瘦究竟和抵抗力高低有沒有絕對關係?就像車子有分省油和耗油,每人的基礎代謝率也都不一樣,只要吃下去能吸收,沒有厭食的狀況,也不會有疲累或無力感,其實瘦一些對健康沒有太大威脅,反倒是太胖容易出現脂肪肝及三高等疾病。

 

 

迷思3.多吃肉類才會有營養,我要小孩變強壯?

1歲後孩童對蛋白質、脂類及醣類的重量需求比為1274歲之後若小孩過胖,則需求減為129。而醣類的需求和蛋白質與脂類相比,需求量較大,那是因為如果醣類攝取量過少,將不夠腦部運用,尤其這個階段是孩童發育黃金期,更應注重補充。

 

醣類的主要來源有五穀類(如:麵包、餅乾、米飯等),部份蔬菜(南瓜、莢豆類、紅薯、洋芋、玉米等)和水果(蘋果、梅子等)也有。

 

那 麼常被視為營養來源的肉類,因為蛋白質含量豐富,能夠促進孩童生長,常被家長當作重要食物來源;但醫師表示肉類的攝取也有限制,若蛋白質過多,會形成蛋白 尿和腎結石,含硫胺基酸會形成硫酸鹽,需要鈣來中和酸性,但相對的若鈣補充不夠,反而會從骨頭挪出來用,就會影響孩童的骨骼發育。

 

因此,孩童基礎的骨骼發育最不可或缺還是鈣質,1歲後還是應該維持每天至少喝1次奶的習慣,乳製品是鈣質良好的來源;除此之外,芥藍菜、高麗菜、綠色花椰菜等,也都含有豐富的鈣質。適當曬太陽,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也可以促進骨骼的生長。

 

案例分享

多坐少動脂肪肝報到!  (案例提供:葉勝雄醫師)

馥媛(化名)是一個5歲的可愛小女孩,從小就有圓圓的肚子,平常最喜歡躺在沙發上看兒童節目。3歲時,她因為感冒來看小兒科醫生,醫生在腹部檢查時發現肝臟腫大,並進一步由腹部超音波檢查證實。她一向不愛運動,甚至連到巷口的超商都希望能搭摩托車。這一次她又因為感冒來看病,醫生發現她肝臟腫大的情形依然沒有改善,而且超音波檢查已經進一步看到輕微的脂肪肝了。

 

醫師建議由適當運動和控制飲食著手,改善脂肪肝並控制體重,多進行走路、跳繩、騎單車等運動,每天至少30分鐘;飲食方面,增加膳食纖維攝取,多吃糙米、全麥麵包或全麥餅乾等,也少吃油炸食品,增加不飽和脂肪酸在油脂類中的比例,如橄欖油、葵花油、鮪魚、鯖魚等。由飲食和運動雙管齊下,更能有效改善肥胖症狀。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處理孩子的憤怒?

育兒生活 5月號 NO.288

可愛寶寶/黃心妍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憤怒是天生的情緒反應,它是一種肢體語言,主要在表達快不快樂的情緒。當孩子因為某件事情不如預期,可能會有大哭、摔東西的行為,小孩可能處在憤怒的狀態,並非每個小孩的行為反應都一樣,所以也不會有固定的處理模式。

 

 

影響兒童憤怒的因素
發展年齡
在兒童有能力以語言表達其意思之前,常會以情緒與行為的方式來表達其遇到的困難,如亂摔東西 或胡亂大聲哭鬧等;所以在2歲之前,小孩的憤怒情緒多半需要觀察與猜測,儘量以減少刺激或者適當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處理;但4歲以後,小孩可以以語言陳述 問題時,憤怒的發生頻率會減少。

 
 

天生氣質
如果是情緒反應負向、適 應度低、對聲音與味道敏感度高、堅持度高且反應過大時,其發脾氣與憤怒的時間與頻率就會高,常讓家長感到挫折,這時反而是讓孩子學習自我調適的機會。現代 很多青年被稱為草莓族,不會處理挫折與困難,多半是因為父母親保護過度,讓他們錯失學習處理憤怒的機會。

 
 

身體的狀況
有發展遲緩、自閉症、過動症、癲癇、腦性麻痺的小孩,情緒問題會比一般孩子高3〜4倍!由於此類型小孩腦部發育原本就比較落後,所以遇到挫折與壓力時,在表達能力不足與自我控制力不佳的情形下,情緒上比較容易衝動與生氣。

 
當自閉症小孩情緒暴怒時,除非有立即的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危險,否則應靜待他自己調適,不要硬性要求他立刻停止,不然會更難安撫其情緒。另外也要注意小孩是否有疲倦、身體不舒服的情形,這都可能讓小孩的情緒變得很難控制。
 
 

電視媒體的影響
目前並沒有直接的證據證 明觀看電視會影響小孩的情緒發展。其實每個節目都有其優點,需要的是家長的陪伴觀看,建議每天花一點時間陪小孩看電視,一方面可以培養親子關係,藉由互動 增加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適當提醒與修正不好的言語與社交互動,但仍建議一天不要看超過一個小時。

 
 

家長的教養方式
家長多少都知道應該如何 處理小孩的憤怒情緒,但多半因為沒有耐心或沒有時間處理而導致失敗;若是直接要求小孩不可以生氣或者不聽其解釋直接處罰,小孩可能覺得大人不公平,反而將 敵意與憤怒轉嫁到其他人身上,可能導致小孩的態度與價值觀偏差。家長要注意身教,也就是不要放任自己的情緒失控(大聲斥責),卻要小孩不可以生氣(放聲大 哭)。

 
 
 

處理兒童憤怒情緒的建議
父母的情緒管理
不論多大的行為偏差與憤怒情緒,都不會立即影響到小孩未來的人格發展,除非有傷害與危險,否則先冷靜觀察,給小孩一點時間構思與回應,否則會損失了一次練習表達的機會;況且家長在急迫中,說話常沒有經過思考,會傷害小孩的自尊心。

 
 

留意情緒反應的源頭
一個人不會莫名其妙發脾氣,若年紀尚小無法以語言表達時,多注意其情緒反應前事件,有賴家長平日的觀察。若是4歲以上的兒童,多半有能力以語言表達困擾,盡量以不批評的方式傾聽,事後不論對錯都應該肯定小孩的誠實與勇敢。

 
 
 

一旦出現過度偏差行為時
如小孩爭吵,甚至大打出 手,這時除了瞭解憤怒的源頭之外,也要聆聽與接受其憤怒的感覺,否則小孩會認為父母親不認同或者不懂他;但也要明確的告知他哪些是不被接受的行為。也就是 說他可以生氣,可以陳述委屈(但要有回應,不能聽聽就算了),但絕對不能有傷害自己或他人或破壞性的行為。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