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秘有對策

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46

採訪撰文/郁筱惠
諮詢/悅兒親子中醫診所院長 黃子玶
攝影/樂芙米寶寶攝影(02-2362-1588)
Model/可愛寶寶陳駿

寶寶自從呱呱墜地以來,每天吃飽睡,睡飽吃,一眠漸漸大一寸,讓媽咪看得好放心!但是,有的寶寶每天雖也乖乖喝奶,便便卻老是「嗯」不出來,寶寶這樣算正 常嗎?本單元邀請專治小兒腸胃的中醫兒科醫師,教新手爸媽緩解寶寶便秘的正確方法,讓您寶貝腸胃健康、從此順暢!

 

 

寶寶也有便秘困擾?
悅兒親子中醫診所院長黃子玶醫師表示,就中醫而言,當寶寶有便秘現象時,即是寶寶脾常不足、消化吸收能力較弱時的症狀。因為01歲寶寶的「脾胃」也就是消化系統尚未發育熟成,當受到一些外來因素影響時,就容易有消化吸收不佳、排便不順的情況發生。



分析寶寶便秘的成因
1.      哺乳媽咪飲食太燥
黃子玶醫師說,當寶寶喝奶時吸收力不佳、副食品攝取不當、寶寶生活環境異動有心理壓力下,均可能造成寶寶便秘與吸收不好的情況發生。舉例來說,01歲喝母奶的寶寶,一天數次或數日排便一次均屬正常範圍;因為母乳容易吸收,寶寶的平均排便次數可能會比較少。

然而,喝母奶的寶寶,若有便秘狀況的話,新手爸媽可觀察寶寶的排便週期,是否明顯越拉越長,及寶寶排泄物轉硬的情形。黃子玶醫師建議,哺乳媽咪此時可注意自己的日常飲食,是否因吃了過多辛辣、燥熱的食物,導致影響母奶寶寶產生便秘的情形。



2.      配方奶的成份
以醫師的臨床經驗來看,喝配方奶的寶寶,其實是最常發現有便秘反應的寶寶。因為配方奶的成份是經過調配的,畢竟不像母乳那麼天然、容易吸收和消化,因此對某些腸胃功能特別嬌弱的嬰兒來說,可能會因為吃到配方不適合的嬰兒奶粉而有便秘狀況發生;但通常換過奶粉以後均能明顯改善



3.      副食品蛋白質有關係
黃子玶醫師提醒家長說,當父母在製作寶寶的新鮮副食品時,若蛋白質攝取量太高而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不足,例如肉類比例太高,飯、麵、穀物類及水分攝取不足時,較易使寶寶腸道菌相失衡,進而造成寶寶糞便偏鹼性乾燥的狀況而發生便秘等情形。

此外,黃醫師也說,當寶寶攝取副食品的量一下多、一下少,食量呈現不均衡的情況,若遇及寶寶天生脾胃較虛、腸胃功能發育不成熟時,最容易引起寶寶消化系統的便秘現象



4.      寶寶有心理壓力
當小寶寶56個月大時,因為已逐漸開始懂得認人,若此時寶寶的主要照顧者有所更動,變成保母或其他人來帶,乃至於將寶寶帶往父母家照顧等,當寶寶平時的生活環境異動時,多少會因此造成敏感寶寶焦慮、睡不好等等的心理壓力,間接也造成寶寶便秘的情形。

黃子玶醫師說,新手父母寶寶自出生後,除了寶寶的成長紀錄外,最好也能完整記錄寶寶每日的排便日誌,以仔細觀察寶寶的日常排泄情形;藉此家長也能更熟悉寶寶平時的排便習慣,進而準確判斷寶寶是否屬於便秘症狀。

有關寶寶排便日誌的內容,包括寶寶每日排便的次數、便便顏色、便便形狀、便便味道等,均可分別做仔細觀察和記錄。一旦發現寶寶在某段時間內,排便有異於平時的情況產生時,像是寶寶「嗯嗯」時間變長,感覺和平時排便規律不太一樣時,就要特別留心寶寶是否發生便秘了。



嬰兒嗯不出來的症狀
通常小寶寶有便秘症狀 時,常因糞便堵塞腸道,致使寶寶容易有吃不下、缺乏胃口的情形發生。黃子玶醫師貼心提醒家長說,甚至有時便秘寶寶,常伴隨有腹脹、肚子疼的情形,易有脾氣 暴躁、哭鬧及情緒不安的情況發生,嚴重時,甚至有時碰到寶寶肚子,寶寶也有激烈反抗的現象,故家長別忽略寶寶便秘時的特殊反應。



緩解寶寶便秘,中醫有竅門?
1.      飲食改善
黃子玶醫師建議,6個月大以下的寶寶,若能餵母奶的話,則建議要盡量餵。若寶寶有便秘情況,可略微增加寶寶的母奶攝取量,以緩解便秘情況。

至於哺乳的媽咪飲食,宜應注意攝取多蔬果,少精緻加工與辛辣燥熱等導致體質偏熱的食材,像是油炸油膩的飲食、燒烤物,溫熱性水果如龍眼、荔枝、榴槤,刺激性食物如醃漬品、咖啡、酒,或是過度食用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十全大補湯、四物湯等溫補的藥膳。

然後,6個月大以上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若便秘情況有較嚴重的情形時,飲食宜適當補充纖維質的攝取,或是多飲水、喝果汁等方式緩解。

黃醫師建議,將青蔬水果等副食品,搗製的菜泥、果泥,例如像是新鮮帶皮現榨的蘋果汁,常比喝果汁的方式更有效,只是當纖維質攝取較多時,寶寶亦應注意補充水份的攝取是否足夠。

黃子醫師表示,10公斤以下的寶寶,每日喝水攝取總量,等於體重每一公斤約100C.C.去計算,如此則可精確得知10公斤寶寶一天總量不超過1000C.C.即可(註:含寶寶奶水及飲食所含的水在內)。而寶寶一次的飲用量,建議以不超過60 C.C.120C.C.的水量為準。



2.      中醫推拿
瀉大腸:即幫寶寶按摩大腸經,中醫又稱「瀉大腸」的推拿手法。因便秘屬大腸經有火、有偏燥熱的情況,故有便秘等症狀。幫寶寶推拿時,可沿食指外側至虎口的這一段距離,從虎口往食指尖的方向去推動。平日約可推拿100200下左右,對於緩解寶寶的便秘很有效果。

A.      補脾經:補脾經,可健脾固本,加強寶寶體內代謝作用,針對大便不硬但虛弱無力解便,體瘦乏力的便秘情況使用。推拿時,可將寶寶的大拇指伸直,順時針旋轉推動拇指螺紋面,並由大拇指螺紋面自拇指尖向指跟方向直線內推200300

B.      按摩肚臍:可利用中指端或手掌,幫寶寶按摩肚臍周圍,亦可緩解便秘。

C.      揉龜尾穴:龜尾穴,位於尾椎骨最末端的部份,可以用大拇指幫寶寶輕輕按揉,該穴不僅可緩解寶寶的便秘症狀,甚至對寶寶尿床也有改善的幫助喔!



寶寶便秘能餵黑棗汁或蜂蜜嗎?
0~1歲的寶寶,不宜喝蜂蜜汁喔!黃子玶醫師表示,主要是因為蜂蜜(含花蜜)在製作過程中是不經高溫殺菌的,因此最怕還含有肉毒桿菌的孢子,致使寶寶發生中毒等意外危險。

市售常見的黑棗汁,其實是加州梅,與中藥所謂的黑棗並不相同;因含有山梨醇成份,故有促進腸道滲透壓令腸胃蠕動的潤腸效果,故一般大人便秘常拿來飲用。

然而,對幼寶寶來說,黑棗汁即便標示寶寶用,但成份來源無法保證絕對天然,故較擔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

那麼比黑棗汁或蜂蜜,更適合寶寶飲用,且能緩解便秘的是什麼呢?黃子玶醫師表示,不妨多利用天然的蘋果帶皮榨汁,或選擇芝麻香蕉(香蕉較成熟時,表皮多呈現黑點),因含有天然的山梨醇、果寡糖,對寶寶的排便反而更有效果。

所以,黃醫師建議新手媽咪,在幫便秘寶寶製作果泥時,不妨用熟香蕉、帶皮蘋果汁作為寶寶料理參考。

而其他像是芝麻、松子、核桃都可以磨成細粉,並加一些米煮成粥給寶寶食用,不僅美味且有潤腸通便、補益脾胃的天然效用喔!(註:芝麻務必磨成粉狀,否則顆粒太完整,其油質成份無法完整釋出,成效較差。)



培養寶寶規律的解便習慣
黃子玶醫師建議說,家長平時可隨時觀察寶寶的排便習慣,當寶寶想便便時,可先幫寶貝按摩他的小肚子,可幫助寶寶的腸胃蠕動更順暢;然後,父母可學寶寶上大號會發出「嗯嗯」的聲音,暗示並誘引讓寶寶有想要上廁所用力的感覺。

當家長配合寶寶便便的需求,模仿上述動作和聲音時,間接可讓寶寶下意識認知現在是屬於他上廁所的時間。透過長期的訓練和培養下,也就能讓小寶寶的生理時鐘,逐漸變得有較規律的排便習慣,也就不怕寶寶日後「便」不出來了。

一天中,何時最適合訓練寶寶上大號呢?黃子玶醫師建議,通常在小寶寶剛吃完東西後,因腸胃蠕動加快,寶寶較容易產生便意。

此外,會自己坐著的大寶寶,則替他準備並安排坐小馬桶,或配合寶寶的排便時間,家長抱著寶寶作出蹲馬桶的屈膝姿勢,久而久之,寶寶也就明白當爸媽抱他做這個動作時,就是暗示他該便便的時間到了。

黃醫師給父母的貼心話
對新生兒來說,幾天不見寶寶便便是常有的事,不一定屬於便秘。新生兒消化系統未成熟,解便次數常不規律。當寶寶體內糞便累積較多且刺激直腸神經時,此時才有排便情況。尤其,母奶寶寶排便量最不規則,故家長若能長期記錄寶寶專屬的「便便日誌」,以第一手的完整觀察,避免與別的寶寶做比較,才是對寶寶最健康實用的應對之道!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愛爭寵,父母怎麼辦?

嬰兒與母親 12月號 NO.446

採訪撰文/湯佳珮
採訪撰文/湯佳珮
諮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研究醫師 賴柔吟
聯合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邱氵弈絜
攝影/桃樂絲童趣攝影(02-23215070)
model/Beatrice、Dorian、Andi

家有大寶與小寶,明明都是父母親的心頭肉,偏偏手足競爭與爭寵的戲碼卻在許多家庭不斷上演。尤其當小寶剛出生時,大人的全副心力都會放在照護小寶身上。「爸比媽咪是不是不愛我了?

為什麼爸比媽咪有我了,還要生小寶寶?這個小寶寶為什麼要跟我搶爸比媽咪?」老大心中經常會充滿無數個問號。本文邀請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教您輕鬆解決孩子爭寵的教養難題。

 

 

總是當孩子間的夾心三明治?
2歲的大毛正在客廳踩著玩具三輪車,10個月大的小毛在地上爬玩新積木。大毛騎得太興奮了,三輪車的後輪不小心輾過小毛的手,小毛開始大哭。在廚房忙著煮菜的母親衝過來,一把抱起小毛,開始責怪大毛:「你是不是又搶弟弟的玩具?先借他玩一下會怎麼樣?

你是哥哥要讓一下弟弟,等一下再換你玩!」大毛也覺得很委屈,還搞不清楚怎麼一回事(他沒看到三輪車壓到弟弟的手)就被罵了一頓,也開始大哭,覺得弟弟很過分,裝哭害自己被罵。後來大毛變得對弟弟更有敵意,更加不喜歡和弟弟一起玩。
 
 
寶寶爭寵的原因與階段?
賴柔吟醫師表示,6~12個月大的寶寶開始會觀察、學習、思考其他人的心情和行為,比過去幾個月更注意自己的感覺,也開始出現忌妒的情緒,會嘗試試探如何引起別人的反應,如:哭鬧、尖叫、大笑等。
 
6個 月以後寶寶開始可以清楚了解到母親是獨立的個體,能感受到遭到「冷落」的感覺。當所愛的人因為他人的關係而把自己冷落在一旁,例如:母親和其他的兄姊玩在 一起、親友來訪佔據大家的注意力等,寶寶會有強烈的反應想要加入,會跟著笑、跟著牙牙學語、好像自己和大家在一起,也會因為被忽略而感到生氣或焦慮。
 
對自尊心逐漸增強的1歲寶寶來說,「分享」這個社會化行為,是需要透過與他人互動來學習的。「搶玩具」其實隱含了不想和別人分享母親的意涵,尤其家中快要有新生兒時,大寶和別人分享玩具或東西會更加困難。
 
2歲寶寶正在發展學習「同理心」及對他人的關心,對於家中即將出現新成員,也會有複雜的感覺。
 
雖然能感受新生命的美好,但也會有擔心被取代和被排擠的感受。當2歲寶寶處理不來這些複雜的感受時,可能就會變得焦慮不安。直到他確認到父母有能力好好照顧所有的孩子們、自己也是被愛的,就會信心大增,視野也會逐漸變得寬廣。
 
3歲寶寶對於小baby是怎麼來的相當感興趣,會被激起好奇心和想像力,通常會連結到對自己身體功能的理解。另外寶寶也會感到困惑及焦慮,進而出現不乖、找麻煩、搞破壞、欺負弟妹等行為來測試父母,想確定他們還是關愛著自己。
 
 
寶寶的爭寵表現?
舉凡突然不吃東西、哭鬧、半夜起床、原本已會自行大小便卻退回需要包尿布的狀態……等。當孩子的感受被大人理解與安撫,或環境的規律性重新被建立時,這些狀況就會慢慢獲得改善。通常同性寶寶的競爭會更為激烈。
 
寶寶爭寵的行為(如搶玩具)常和家中大人的處理方式以及不同大人間標準是否一致有密切的關係。當無理哭鬧可以達到想要的結果,就會讓寶寶學到下次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要到。
 
不過要面對孩子強烈的情緒且堅持原則,總是比較累人,而且大人需要先處理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冷靜,才有辦法溫和而堅定地對孩子設限。因此,夫妻之間的一致合作及相互支持相當重要。
 
 
如何避免寶寶爭寵?
孕前預防
賴柔吟醫師表示,若有打算生第二胎後,要安排大寶給別的家人或保母照顧、或開始上幼兒園,最好是在計畫懷孕前就先安排試行,避免讓大寶覺得母親是「因為有了弟妹才沒有辦法照顧我」,產生被忽略的感受。
 
大寶不用等到新生兒出生,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甚至當父母討論計畫是否懷下一胎時,他們都可能敏感地感覺到家裡的氣氛變得不同。
 
母親懷孕時就應該常和大寶對話,聽聽他對新生baby的想法,甚至採用部分大寶可行的建議,一起照護小寶;此外也可以從共讀相關主題的童書,來增加討論內容的豐富性。
 
大寶亦可事先知道新生兒出生後的相關安排(例如:母親生產期間自己會由誰照顧、多久以後才可以見到母親和新生寶寶…等),降低大寶對於不確定情況的不安全感。
 
可以買個小禮物給孩子「拜碼頭」
心理師建議,預產期快到了的時候,可以帶大寶去選購一個他想要的小禮物,跟他說:「弟弟(妹妹)很開心能看到你,這是弟弟(妹妹)送給你的見面禮。」為了新生小寶即將踏入大寶的「地盤」,有點類似「拜碼頭」的意味,讓大寶感到自己受到尊重,或許對小寶較能有好感。
 
 
孕期還可以這樣做
心理師表示,孕期還可以指著肚子跟大寶說:「你想要弟弟(妹妹)嗎?」讓他一起感受胎動,並跟大寶說他也是這樣長大的。
 
 
產後狀況
產後&餵母奶
心理師指出,產後大家來看新生兒時,若有親友贈送禮物給新生兒, 家長最好也可以平分給大寶,讓他覺得自己受到尊重與關懷。此外,要先跟大寶說:「弟弟(妹妹)是來陪你的喔!」
 
也要讓大寶了解「為什麼媽咪現在要對小寶做這些事情」,以免使大寶覺得「為什麼媽咪都花那麼多時間在弟弟(妹妹)身上?」比方向大寶解釋:「媽咪經常餵弟弟(妹妹)喝奶,是因為他年紀還太小,每3個小時就會餓餓,你現在很厲害了喔!比較久才會餓餓要吃飯。」
 
賴柔吟醫師表示,新生兒喝母奶時需要不受打擾,安靜地和母親相處。有時候大寶看到母親餵小寶喝母奶(擁有母親完全的注意力)的親密畫面會覺得很難接受,好像提醒自己已經不是小寶寶了,本來一心想長大,突然又很想回到小時候。
 
因此爸爸在這 個時候的角色非常重要,可以給餵母奶的母親和大寶情緒的支持與協助。大寶也會因為和爸爸有特別的相處時光,減少不安的感覺。爸爸可以陪大寶玩遊戲、說故 事、吃東西、甚至是做睡前儀式(睡前儀式包括收拾玩具、刷牙、說睡前故事、說晚安關燈等)的準備,都會讓大寶覺得自己受到照顧。
 
 
行為處理
賴柔吟醫師指出,小孩子搶玩具的行為如前所述,隱含了不想和別人分享母親的意涵,渴望自己能受到關注。因此必須讓寶寶知道沒有人會搶走他的母親,母親總是把所有的小孩都放在心上。搶玩具時,大人要先把玩具拿起來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再好好講一次玩玩具的規則。
 
若大寶與小寶不願意或不會一起玩,可以採用輪流的方式:一個人先玩新玩具,另一個人可以讓母親陪著講故事或玩遊戲,大約等一個沙漏的時間之後互相交換(沙漏對於還沒有時間概念的寶寶來說,有視覺提醒的效果)。
 
有時候大人可以先用「靠近」觀察的方式,先不介入處理,讓孩子有練習自我控制的機會,孩子們感受到大人在附近,本能的占有欲會因為希望自己被看到好表現而有所收斂,練習久了也可以慢慢體會到分享及有同伴一起玩的樂趣,之後父母可以漸漸把這個觀察的距離拉遠。
 
如果大寶已經2歲以上,家長可以採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跟大寶說:「我知道你現在很想玩那個玩具,不過我們只有1個,我們可以跟小寶一起玩嗎?兩個人的玩法跟一個人的玩法不太一樣耶!」或是讓大寶知道「這個物品還是屬於他,只是暫時借弟弟(妹妹)玩。」
 
有些大寶可能會愛「告狀」,此時可以溫和地提醒大寶:「我們先練習管好自己,小寶的狀況爸媽會處理」,也要感謝他剛才做的某個好行為,讓小寶可以學習。
 
至於單純吸引大人注意的行為,如沒來由的躺地哭泣,若沒有立即需要處理的安全問題,則可予以忽略。孩子會學到「躺在地上好像沒什麼用耶」,會較少採用這種方式引起大人的注意。
 
不應要求大寶對於弟妹負責任
父母最好不要要求大寶對弟妹負責任、或替弟妹做太多家事,「因為你年紀比較大」,這樣可能會引起怨恨的情緒。
 
此外,當孩子互動時,小寶萬一大哭,父母親須留意別總是假設年記較長的孩子一定是做錯事的人,讓大寶覺得小寶得到的關心比自己應得的要多,以化解手足之間的緊張氣氛。若小寶愛黏著大寶或模仿大寶的行為,大寶也可能對手足感到驕傲,甚至想要保護小寶。
 
 
「大寶就要禮讓小寶?」
 心理師表示,家長常會對大寶說:「你是哥哥(姊姊),你要讓弟弟妹妹。」或是「因為你年紀比較大,所以你要照顧弟弟妹妹。」說穿了,其實是「父母自以為的公平」,大寶會認為:「為什麼我年紀比較大,就要讓(照顧)他?」
 
這是因為大寶無法理解父母所釋放出來的訊息,因此父母要清楚說明理由,例如:「你要幫忙照顧弟弟(妹妹),因為你現在已經會走了,可是弟弟(妹妹)還不會。你看,弟弟(妹妹)現在還只會躺在床上。」
 
需要明顯地讓大寶意識到自己與小寶之間「能力的差異」,而不僅只是「稱謂的差異」,才能讓大寶充分理解,不是父母偏心。
 
為了讓大寶能一起加入有小寶的家庭生活,應邀請大寶一起幫忙父母照護弟妹。例如:「你現在已經會自己上廁所了,好厲害喔!可是妹妹還不會,需要使用尿布。你去幫妹妹拿尿布好不好?」
 
在解釋清楚原因之後,可請大寶幫忙拿尿布等,完成簡單的指令,不僅讓他體認能力的差異、減少爭寵的行為,亦可增加大寶的成就感與自信心。
 
 
務必向大寶解釋原因
大人經常以為 不用跟寶寶解釋太多,反正他也聽不懂,其實寶寶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讀大人的行為,而其中最直接的解讀方式,就是「爸比媽咪不愛我了!」因此別忽略向大寶說 明原因的重要性。不過即使已幫助大寶理解狀況,每天仍要固定預留一定的時間和大寶親密互動,例如:每天床前15~20分鐘講故事。
 
 
不要比較大寶與小寶
大人盡量不要將大寶與小寶拿來作比較,例如:「弟弟比較乖。」大寶通常都聽得懂;即使聽不懂,也能從大人的表情中觀察到,使得自我價值被抹滅,不利於大寶的人格發展。萬一父母原本就對其中一個孩子比較偏愛,例如只疼兒子不疼女兒,那麼孩子之間的爭寵、競爭行為會越演越烈。
 
 
當孩子因為吃小寶的醋,正在氣頭上的處理方法
心理師指出,當孩子在氣頭上時,大人無論講什麼道理孩子都會聽不進去,因此要先等他氣完再耐心跟他講道理。不過寶寶在氣頭上時,家長要明確表示:「我知道你很生氣。」
 
萬一大寶出現攻擊小寶的舉動時,可將他的憤怒移轉到打抱枕或丟玩具,讓他在安全的環境裡,有適當的管道發洩憤怒,但等他氣消時,還是自己要將抱枕或玩具收好。等他宣洩完情緒,可問他是否還很生氣,再跟他講道理。
 
 
手足之間競爭的關係通常會持續多久?
賴柔吟醫師表示,手足之間的相處狀況,取決於孩子的氣質、內在的安全感、對弟妹的容忍程度等因素。這常與自己嬰兒時期的經驗(是否為父母所接受)、父母處理手足競爭的方式有很密切的關係。
 
在童年的歷程中,孩子必須學習到自己不是母親生命裡的唯一,進而調適,要學會和手足一起分享這個母親。孩子的心裡總會懷疑母親的心中是否有足夠的愛,來分給兩個或更多的小孩。
 
手足競爭是絕大多數寶寶都會經歷的過程,這是學習分享的第一步。兄弟姊妹間可以出現令人訝異的侵略和敵對,也可以有很強的忠誠度和友誼,他們甚至會同盟一起對抗大人。
 
當孩子覺得自己擁有足夠的愛,對家庭有足夠的信賴與安全感時,情感上的滋養可以讓孩子發展出良好的人際關係。手足競爭可能到兒童青少年時期仍會存在,若沒有處理好,到成年期也仍持續會影響到個人的自信心與人際關係。
 
 
大寶可能會趁大人不注意,偷打小寶?
小孩是天生的外交家,會模仿學習大人喜歡的行為。但對於可能分散掉重要大人注意力的競爭者,孩子還不一定能把自己的內在情緒處理得很好。小孩內心深處其實都有潛在的霸凌性格,生氣時這種霸凌的衝動會浮現。
 
年幼的霸凌者尚可以導正偏差行為,但到青春期就很難了,因此要盡早導正,家長也只能從多觀察孩子的細微互動中發現。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有被愛的感受,並當下立即提醒孩子不適當行為,能使這些狀況逐漸被改善。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食安拉警報!如何吃得更安心?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83

採訪撰文/陳韻如
諮詢/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副主任 陳醒荷
企劃編輯/張玉櫻
繪圖/日光路

新聞連環爆,食安拉警報!從近日的鮮奶殘留動物用藥、混油及劣油、不當添加物(例如見綠色變的「葉綠素」)、化學醬油或調味料、成份不明的「加工食品」… 等,以及之前爆發的順丁烯二酸「毒澱粉」、塑化劑、三聚氰胺、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等事件,在在使得人心惶惶!民眾不禁要問:「到底還有什麼能吃的?」

 

 

Part1‧我們吃的食物,安全嗎?
近年來,一直到最近,看新聞的時候常聽到「萊克多巴胺」、「瘦肉精」、「農藥殘留」、「重金屬」、「基因改造」、「塑化劑」、「化學醬油」、「假油」(混油或劣油)、「葉綠素」、「鮮奶殘留動物用藥」等等的字眼,對很多爸比媽咪來說,這些聳動的食品安全字眼其實很擾動敏感神經,很害怕家裡正在發育成長的孩子因而「中標」。

究竟一般大眾應該如何做出正確篩選,讓大家吃得好、吃得健康呢?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副主任陳醒荷表示,食品安全其實是落實在民眾的生活裡,當大家很用心的思考、落實在行為上(如:觀察食品標示、重視食物內容品質等),對於食品安全的觀念就會越來越清晰明瞭。
 
 
零殘留=食品零風險?
對於食品安全的觀念,大多數的人其實都直覺將其簡化成「全有」或「全無」這兩類的分法。舉例來說,某商品只要出現「內容物成分超標」或「檢出些微重金屬成分」的字眼,就立即被歸類為「有毒」食品的封號。
 
導致大家對於只要有某種化合物存在的食品,便會直接將其與具有毒性和危害健康畫上等號,而跳過「劑量」的考量,有時真的只是「自己嚇自己」。
  
但是食品中化 學物質或毒素殘留要低到什麼程度,才是百分之百的安全?不會造成任何健康風險?這個問題恐怕尚無法定論,因為目前大概找不到「零風險」的食品;加上現今的 檢測技術,要驗出極微量的殘留並不難,隨著檢測儀器靈敏度日益精進,「檢驗不出來」是否適合持續做為諸多食品安全的判定標準?或是否就代表是「零風險」 呢?這有待進一步討論的空間。
 
 
Part2‧如何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在日常生活當中會出現各式各樣的風險,風險無所不在,常常令人措手不及!
 
就如同食品安全問題日日連環爆一樣,讓人應接不暇,因此,除了做好萬全的預防,重要的是把風險控管在合理的範圍內,以減輕危害發生的程度。
 
舉例來說,政 府推行遵守交通規則、嚴格取締違規等措施來降低風險,即便如此也不可能有「零車禍事故」的效益出現;同理可證,陳醒荷副主任表示,對於食品安全的規範來 說,「可接受的風險」(acceptable risk)才真正符合實際狀況,而且符合民眾的最大利益及科學原理。
 
那麼該如何分散飲食中的風險呢?其實「均衡飲食」就是分散各種飲食來源的一種方式。如果每天的飲食都來自同一種食物、同一個來源,當真的有食品安全問題發生時,中標的機率就會增加。
 
因此,均衡飲食是健康的飲食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分散風險的方式。
 
 
食品選購、處理與保存
大家對「病從口入」這句話都不陌生,其實這短短四個字也道出了一切──「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於遠離疾病;尤其家中有幼兒的爸比媽咪們,更希望除了講求飲食的美味、均衡,食品本身的衛生與安全更是非常重要,才能讓全家都吃得健康又安心。
 
 
食品選購TIPS
  • 選擇信譽良好的店家,或購買檢疫合格、當季商品,不購買不明來源的食品。
  • 購買食品時,注意外觀色澤及味道是否正常、外包裝是否有完整密封並無破損,以及包裝上應有清楚標示(內容物、成分、保存期限、製造來源等)。
  • 外食時,要留意店家內部環境、員工個人衛生、餐具是否清潔乾淨。 
  • 外食或選購熟食時,注意熟食、生食是否都放置於有遮蔽的儲存設備中。 
  • 食品標示應充分揭露訊息,標示方式、管道等,現已有些食材在包裝上會放上資訊QR code,或提供訊息於網站讓民眾上網查詢,皆是便民、省時又安全選購的查核方式。
 
食品處理TIPS
  • 處理食物前要徹底清洗雙手,注意個人及烹調器具的清潔。 
  • 蔬果類應以流動式的清水徹底沖洗,充分浸泡以釋出殘留農藥後,再行烹調。
  • 生食、熟食應分開處理,避免兩方細菌交叉污染。 
  • 少吃生食,烹調時徹底加熱,將食物煮至熟透。 
  •  購買後的生鮮蔬果,都應盡快食用,別以為儲放冰箱就可久置。 
  • 少油、少調味料,減少用量至少能比較安心。
 
食品保存TIPS
  • 選擇適當良好的保存才可防止細菌、真菌和微生物生長。 
  • 除了生鮮食品,購買保存食品應盡量選擇真空包裝,以減緩食物中脂肪因氧化而酸敗,還能減少食品傳染疾病,保留住食品的營養和風味。 
  • 生食、熟食應分開儲存和包裝,以避免兩方菌種交叉污染。 
  • 食品應保存於適當的溫度,熱食為60°C以上,冷食為4°C以下。
  • 冷凍的生鮮肉品可利用隔水加熱或先存放於冷藏庫的方式解凍,避免將食物存放於室溫下超過2小時。
  • 定期清理冰箱中儲存的食物,避免放置過久。


有認證就能安心嗎?

在這個充斥著黑心山寨食品的時代,很多人對於飲食品項和選購方式都傷透腦筋,深怕一個不小心又吃到一堆「毒」物;因此,透過國家相關單位認證過後所頒發的認證標章,可以讓人吃得比較安心。

 
大家不妨在選購食物前就先看清楚食材的包裝,是否有認證合格的標章;若有,就代表已經獲得相關單位審核後的通行證。但陳醒荷副主任還是要提醒爸比媽咪們,畢竟每個認證所代表的意義不同,別以為通過一個認證就代表所有的食品都安全無虞,還是得多加留意才是。
 
 
Check!認識常見的認證標章
陳醒荷副主任提供三種常見的認證標章與合格相關事項,提供給大家參考!

 

認證標章
合格內容
GMP
  • 為「優良製造標準」或「良好作業規範」,即為目前世界公認協助食品製造業者建立自主品質保證體系的最佳方法。
  • 此認證能確保加工食品品質與衛生,保障消費者及製造業者的共同權益,此標章代表消費者能安心食用並滿意品質。
CAS
  • 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本著發展「優質農業」及「安全農業」的理念,自民國78年起開始推動的證明標章,推行至今已普遍獲得國人的認同和信賴,並已逐漸成為國產優良農產品的代名詞。
  • 此標章是優良農產品的證明標章,也是國產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最高品質的代表標幟。 
  • 目前CAS標章驗證的產品已拓展到林產品,未來更將統合農委會過去推動的各項優良農產品標誌、標章;現行的包括海宴、吉園圃、有機食品、臺灣好米等項目。
HACCP
  • 在國際上被認為是控制由食品引起疾病的最經濟的方法,並獲得FAO/WHO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認同;它強調企業本身的作用,與一般傳統的監督方法相比較,其重點在於預防,而不是依賴對最終產品的測試,被國際權威機構認可為控制由食品引起的疾病之最有效的方法。
  •  在食品業界,HACCP逐漸從一種管理手段和方法演變為一種管理模式(或者說管理體系)。
  •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與其他國際組織密切合作,以HACCP原理為基礎,吸收並融合了其他管理體系標準中的有益內容,形成了以HACCP為基礎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
 
 
魔鬼藏在「複方」裡
連日來的食品安全問題接連爆發,從假油、食品添加葉綠素、問題醬油、塑化劑、順丁烯二酸(毒澱粉)、防腐劑超標菜脯到工業用原料布丁和冰淇淋等,都出現食品安全漏洞的問題。
 
看著餐桌上的食物,大家心裡都不禁有同樣的疑問:「到底還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吃的呢?」對於市售食品的信賴與安全感已經蕩然無存。
 
大部分的人難以直接看到食品製造的過程,因此想為食品安全把關,只能從食品的標示下手;透過下述兩項的內容清楚透明化,才可讓民眾甚至稽查人員判斷其內含成分。
 
陳醒荷副主任提醒民眾可以從自身開始,為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者自主選擇權,要求食品包裝上應「全成分」標示所有使用的添加物,並修正食品標示兩大模糊空間:
(1)添加物不得以「複方」標示取代所有添加物:如「起雲劑」以及工業用防腐劑調製食品原料複方洋菜粉、愛玉粉等。
(2)不得以「功能性」標示取代添加物全名:如「修飾澱粉」、「增稠劑」等。
 
 
食品標示看分明
很多民眾對於食品「全成分」的標示,因為標示的內容又臭又長,或是專有名詞會讓人看得霧煞煞,所以乾脆自動忽略,而此舉動大概就是讓現在食品安全漏洞百出的主要原因。
 
陳醒荷副主任認為,關心這些吃進去的東西,等同於關心並注重自己的健康;食品標示其實如同營養教育,慢慢看就會愈懂愈多,當民眾對這些成分的意識抬頭,廠商也會繃緊神經更加謹慎並善盡告知責任。
 
值得提醒的是,廠商應同時註明添加物、成分等用途或通用名稱,消費者都有知的權利,業者不應一味以祕方為由,拒絕提供食品成分,那只會讓人懷疑是否利用「獨」門配方反變成「毒」門配方。
 
民眾若覺得標示不清,也可主動查詢相關知識或致電廠商獲得資訊。如此一來,方便各層級業者做自主管理,避免像這陣子食安風暴的事件中,許多下游廠商成為受害者,並只能大聲喊冤「不清楚添加的東西」、「不知道加的是有毒物」等狀況。
 
 
加工食品變成主角!?
毒澱粉、毒醬油等食安風暴,讓爸比媽咪聽到食品添加物就人心惶惶,更驚訝於「修飾澱粉」原來充斥於我們的日常三餐,而其應用之廣甚至超乎想像,原來長期以來已渾然不覺的將許多「化學美味」大口吃下肚。
 
面對現在的食安風暴,剛好也讓相關機關正視除了查核添毒食品,也應審慎思考如何管理包括修飾澱粉、甜味劑、食品改良劑等食品添加物的濫用問題。
 
舉例來說,「修飾澱粉」的成分為碳水化合物,雖對人體無害,但其只有純熱量來源,幾乎不含其他營養素,若用於食品加工只是輔助,可增加食品組織間的黏性和彈性;但不知從何時開始,修飾澱粉卻被濫用並搖身一變成為食品主角,以致添加物比例竟比原食材還高!
 
陳醒荷副主任解釋,如同常添加「修飾澱粉」為輔助的米粉、粿仔條、碗粿等食材,其真正澱粉的含量反而降低,造成「米粉無米」的怪現象,如此只為了壓低成本,但卻稀釋營養,只徒增熱量負荷的欺瞞嫌疑,還真防不勝防!
 
 
一起還原食物的原貌!
現代人喜歡嚐鮮或嚐試多樣化口感,讓食品業者也只能致力創造新奇口味,滿足廣大顧客們的需求;但食品添加物是一體兩面的,適度使用可增加食品價值、改變並解決食用口感,但使用過度,卻造成身體危害,也失去營養攝取。
 
若消費者不能從自己做起,只是盲目追求超值、速成美味與極致口感,等於不知不覺中將食品產製導向一條奇特的道路;這條道路就是各式各樣的偽造食物成為我們的日常三餐,天天吃著似假還真的「擬味」食品,可能無毒,但不等於無害!
 
現代生活中充斥各種人造美味,所以孩子們可能已經都不認識食物的真實滋味!在沒有機會品嚐天然原味和口感的環境裡,所有的味覺、口感都只有人工和添加物的味道記憶~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爸比媽咪應從自身做起,讓如同白紙般的孩子有機會去認識真正的食物原味,原來新鮮番茄吃起來跟番茄醬的味道不同、真正的雞肉並非雞塊的口感、馬鈴薯不用炸成薯條也很美味~如此讓孩子徜徉在食物的原始美味中,如同浸身在大自然的原始風景中,是多美好的一件事呢!
為了我們自己及後代子子孫孫著想,現在應該反璞歸真,讓食物的真實味道完整的呈現出來,別再被奇奇怪怪的添加物所掩蓋;讓我們的寶貝們都能在這純淨的環境中,吃得營養、健康成長!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季,慎防寶貝腸胃道疾病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83

採訪整理/黃名瑄
諮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 林隆煌
插畫/日光路

寒冬來襲,各式腸胃型病毒個個磨拳擦掌準備進攻,寶貝脆弱的腸胃道禁不起攻擊,只見一個又一個焦急的家長們把孩子帶到門診求助醫生……。秋冬是輪狀病毒等 各種專攻腸胃的疾病高峰期,預先為孩子作好準備,迎接一個讓人安心的冬天。

 

 

小心baby又吐又拉
從皓皓開始拉肚子,已經邁入了第5天,5天來爸比媽咪只能輪流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全心地陪伴在皓皓身邊;看著時睡時醒的孩子因血糖降低而無精打采的樣子,媽咪好憂心,只希望他能快點好起來……。

 
秋冬季節,腸胃型病毒入侵
天氣漸涼,小兒科門診的掛號病患中,腸胃相關疾病的數量悄悄地增長,許多看著孩子第一次出現如吐、拉及水便的家長們緊張地帶著寶貝們尋求醫師協助,更對於孩子突如其來的狀況感到心疼。
 
在爸比媽咪的過去經驗中,大都是因為「吃壞了肚子」才會出現又吐又拉的食物中毒現象,孩子若吃的東西沒有特別改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腸胃狀況呢?
 
 
三種腸胃型病毒,冬天最活躍
與夏天常發生、於未妥善保存的食物中發現的沙門桿菌不同,在冬天有3種腸胃型病毒最容易攻擊嬰幼兒,分別是: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與腺病毒。
 
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林隆煌形容:「就像橘子在冬天才會結果的大自然規則一樣,這些腸胃型的病毒喜歡冬天的天氣,因此於冬季特別活躍。」而當這3種病毒攻擊到寶貝的身體時,都會產生相當類似的症狀──又吐又拉。
 
其中諾羅病毒的出現會使得全家中標,若發生如「祖孫三代都出現一樣病症」的現象,那大概就是諾羅病毒在大家的腸胃道中作祟。此外,腺病毒的發作方式類似輪狀病毒,但症狀相對地會緩和一些,爸比媽咪較不必特別擔心。
 
 
輪狀病毒最受重視
既然都是腸胃型病毒,那為什麼輪狀病毒特別受到大家的關注呢?在1973年於澳洲被發現的輪狀病毒,當時造成近半數嬰幼兒因嚴重腹瀉而住院的案例,且在醫療尚未普及的地區,有很多孩子因來不及就診就脫水死亡。
 
此病症的特別之處,就是「全世界的每個孩子這一生都會得到至少一次以上」,且「只要101次方到102次方病毒量就足以致病(沙門氏菌則需105次方)且難以被胃酸消滅」,若這一次發生在腸胃道尚未成熟且沒有抗體的嬰幼兒身上,那麼孩子與家長都必須承受一段艱難的病程。
 
 
病毒型腸胃炎算食物中毒?
面對又吐又拉 的現象,一般人的反應都是:該不會是食物中毒?其實對於台灣的疾管署來說,食物中毒的定義相當嚴格:兩人或兩人以上在吃了相同的食物後出現相同的病症,經 流行病學分析,此疾病病原(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金黃葡萄球菌、腸炎弧菌等)來自病人所吃的食物,才可稱之「食物中毒」。
 
但若是肉毒桿菌中毒或是化學性食物中毒,則只要一人中毒,則可稱之為一食物中毒事件。美國將病毒、寄生蟲引起的傳染病歸入食物中毒,我國則歸屬於防疫的範圍,並由衛生福利部防疫署管轄。
 
 
得到腸胃炎,金錢、時間損失
前面提到,由輪狀病毒感染的腸胃炎,類似玫瑰疹一樣,是所有的孩子都必須經過的歷程,一旦中標通常得腹瀉約57天,並出現脫水或是體重減輕等等現象。
 
在台灣,約有10%20%的幼兒需要住院打點滴,而其他可藉由醫師開立的藥物及口服點滴液來減緩症狀,林隆煌醫師表示:「即使在台灣住院率及致死率不高,但照顧時所投入的金錢及時間損失,仍會影響到家長及孩子們的生活品質。」
病毒可各字隨意穿插在內文的字中
 
 
6個月以上嬰幼兒就會感染
第一次感染輪狀病毒,通常是在孩子6個月到2歲之間,通常症狀較強烈,爾後即使仍容易受到同一種病毒的侵襲,但反應會一次比一次減輕。得到此病症之後,孩子會出現發燒、嘔吐及腹瀉等症狀,有些嚴重者可能會出現血糖降低及代謝性酸中毒、無精打采的樣子,若有嚴重脫水現象則需住院治療。
 
醫師評估病童為輕度或中度脫水之後,會投予益生菌及緩瀉劑等處方來減緩孩子的症狀,並給予含有葡萄糖及電解質的口服點滴,幫助病童補充能量、避免脫水。
 
 
運動飲料視情況補充
若症狀輕微,除了在家好好休養、多吃清淡的食物以外,爸比媽咪視情況可為孩子補充口服葡萄糖電解質溶液。
 
一般人習慣使用的補充電解質方式,就是容易買到的運動飲料,但林隆煌醫師提醒,運動飲料雖然含孩子所需的鈉離子,但同時卻也包含過高的糖份,飲用太多對身體幫助不大,若為重度脫水腸胃炎反倒會「越喝越拉」!
 
另一個應注意的是運動飲料較適合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飲用,若真的需要補充電解質,仍建議飲用由醫師提供的「口服點滴」較為理想。
 
 
腸胃炎途徑多,生活預防難
既然腸胃炎的照護如此困難,那麼「預防」似乎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可惜困難的是輪狀病毒容易傳染,只要相當稀少的數量即可造成疾病發作,如果經濟狀況許可,疫苗仍可能是最有效的途徑。
 
此外,輪狀病毒的感染與環境清潔與否並沒有絕對直接的關係,就算將家裡打掃乾淨並控管飲食來源,孩子仍有相當機會染病,父母不應對孩子的生病原因太過自責。
 
 
糞口傳染,幫寶寶換尿布都可能中標
經由糞口傳染 的輪狀病毒,只要孩子從任何地方接觸充滿病毒的來源(例如廁所的把手),再習慣性的吃手指或是摸鼻子時,便有機會將病毒送進身體裡,相當難預防;而就醫學 理論的角度來看,若想要讓孩子完全與其他染病的幼童隔離,就必須讓他們隨時與其他孩子保持一公尺以上的距離、並隨時隨地清潔雙手,實際的實行相當困難。
 
此外,若孩子已經受到感染,爸比媽咪需要常常為他們更換尿布外,也要記得清洗自己的雙手,雖然大人受感染的症狀不會太嚴重,但仍難避免在照顧寶貝的同時自己也受到感染。
 
再乾淨的都市都有病毒存在
基於對腸胃炎的認識,爸比媽咪可能會以為輪狀病毒多會存在於生活環境不佳的落後國家;事實上,從研究中發現,即使在衛生進步的地方,如廢棄物的分類處理及下水道排放系統良好的歐美地區,在環境中輪狀病毒的數量與一般國家無異,可見其數量與環境衛生沒有一定正相關。
 
 
廣泛使用的疫苗,可預防嚴重病症
目前廣泛被使用的輪狀病毒疫苗,已被證明可有效預防孩子因腸胃炎住院的機率;台灣市面上共有兩種輪狀病毒預防疫苗──分別是需要使用2次的單價、及使用3次的5價,兩者價錢大約差一千元,但以單價的效果稍為顯著,且必須在26個月內完成,若不小心錯過了就只能選擇另一種疫苗,但只要接種一次疫苗便有一定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此兩種皆為口服疫苗,寶貝不必忍受挨針之苦,使用的前後30分鐘不可以吃任何東西。
 
林隆煌醫師於採訪最後呼籲,對大部分家長來說,疫苗費用仍是一個不小的負擔,目前有些國家已將疫苗納入公費項目,他期許將來政府若有經費,能讓台灣的寶貝們皆享受到公費疫苗的好處,減少孩子們罹病及家長們因需照顧孩子而付出辛苦的代價。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著寶貝出國去!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83

 

採訪撰文/敖庭綸

諮詢/臺安醫院教學副院長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 卓瑩祥 攝影/2026兒童拍拍(0955871691)

梳化╱小敏

演出/漂亮媽咪:彭艾薇、帥氣爸比:邱自立、可愛妹妹:彭語彤

參考資料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http://www.boca.gov.tw/ct.asp?xItem=3935&CtNode=681&mp=1

服飾提供/UNIQLO

 

旅行是生活中的美好回憶,但是,帶著年幼的寶寶到遙遠的陌生國度,總不免會有些緊張,不過只要事前最好充分準備,必定能與寶寶一起擁有難忘又快樂的旅行回憶。

 

寶寶多大可以帶出國?

有媽咪提到,寶寶1歲前肺部與其他生理器官還未發育完全,所以1歲前最好避免帶著寶寶坐飛機出國旅遊?

臺安醫院教學副院長暨新生兒科主治醫師卓瑩祥表示,器官發育的不完全,不會因為乘坐飛機而加重或改變其狀況,人體本身對於機艙內的壓力都可以自行調適,因此,任何剛出生,只要經過醫院檢查確認、身體狀況正常的baby,都能夠跟爸比媽咪一起坐上飛機。

 

 

過敏體質寶寶要注意

飛機上的空氣品質會影響的反而是過敏體質的寶寶,例如,患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是中耳炎的寶寶,他們乘坐飛機時較可能發生不適;此外,如果孩子剛好感冒生病了,耳咽管功能較差,調適能力也較弱,建議於起飛前或在機上服用治療鼻塞或流鼻水的藥物,將有助於減少不舒適。

 

此外,有氣喘的孩子,必備藥物與支氣管擴張劑也應隨身攜帶,不能放在行李箱裡,以免發生大型行李延誤而拿不到藥的情形。

 

小提醒:補充水分

由於機艙內比較乾燥,尤其飛行時數較長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給孩子補充水分(補充水或是奶)!

 

 

年齡越小越麻煩?

卓瑩祥醫師進一步指出,帶不同年齡的孩子出國旅行,要注意的東西不同,不見得年紀越小越麻煩,例如,還沒有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只需要喝奶,親餵母乳的媽咪甚至不需要再額外準備奶粉。

 

已經開始吃副食品的幼兒,就要隨身攜帶一套餐具,還有可以將食物剪成小塊的剪刀,在用餐餵食時會比較方便且衛生;年紀再大一點,已經開始會走、會跑、會跳,也開始有自己意見的孩子,爸比媽咪可能必須花更多的精力照顧與看管好孩子。

 

 

幫寶寶辦理護照

寶寶要出國當然也要有護照,一般辦理寶寶護照程序如下:先準備好 嬰兒彩色2吋照片二張、戶口名簿正本(驗畢退還)以及影本一份、父或母或監護人的身份證正本及正反面影本一份、新台幣900元,以及事先想好寶寶的護照英文名字,前往外交部領事事務局辦理,申請護照後,約4個工作天即可拿到。

 

 

旅遊國家的選擇

至於旅行國家的選擇,最主要的原則就是要避免太多未知的事物,以及選擇醫療系統完善的國家,大幅降低寶寶因水土不服生病與突發狀況發生時,無法得到即時診治的風險。

 

例如,為了避免長途跋涉的辛勞,可以選擇飛行時間越短,距離越近的國家;為了滿足寶寶的生理需求,先進的國家往往有較便利的生活條件,各大公共場所內,也大多設有育嬰室,可以在裡面哺乳、換尿布,還有提供熱開水,大型超市內也可以購買到副食品、尿布、奶粉,爸比媽咪較不用為了一些突發狀況而煩惱,也不用為了寶寶的飲食,一直背著沉重的罐裝副食品與保溫瓶到處趴趴走﹔而為了寶寶的健康,也應盡量避免前往有傳染疾病的疫區。

 

此外,卓瑩祥醫師再三強調,對於有特殊需求的孩子,選擇前往先進國家旅遊,能夠讓他們能及時得到醫療幫助,絕對要放在第一順位作為考量,例如,帶著有癲癇的孩子出國旅遊,如果沒有事先做好規劃,萬一癲癇發作,無法及時得到醫療幫助,孩子的的腦部將會嚴重損傷,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

 

 

避免前往很冷的國家?

台灣地處亞熱帶,剛開始帶寶寶出國,在旅遊國家的選擇上,是不是也應該選擇一些溫度較高,避免一些溫度低,甚至正在下雪的國家,以免寶寶容易感冒生病呢?

 

卓瑩祥醫師表示,其實,會不會感冒生病跟天氣的冷熱關係不大,跟病毒較有關係,爸比媽咪無須過於擔心寶寶的適應能力,如果前往氣溫較低或是日夜溫差大的國家,只需要準備好保暖的衣物,以備不時之需即可。

 

 

出發航班時間選擇

若是航班選擇時間較多時,不妨以寶寶平日的睡眠時間為優先考量,盡量選選擇在寶寶平日睡眠時間起飛的航班,能減少寶寶在機上哭鬧的機會。

 

 

機上座位選擇

一般來說,在購買機票時,航空公司就會知道乘客是否有著孩子,通常會避免安排帶著幼小孩子的乘客坐在機尾,因為這樣上、下飛機都很麻煩,也容易造成其他乘客的不便,但是,還是可以在機場check in的時候,再一次提醒空服人員機位的安排,也可以考慮選擇靠走道的位置,方便在幼兒哭鬧時,隨時起身哄抱走動。

 

 

及早預訂機上嬰兒掛籃

各家航空公司對嬰兒掛籃限重不一,可在購票訂位時,請航空公司提供嬰兒掛籃,但通常只有在座位第一排才能使用,因此最好能及早預訂。

 

 

備妥寶寶出國用品

要帶著寶寶開心出遊,最重要的還是讓他吃得飽、睡得好,將常用物品準備齊全,也可以減少寶寶哭吵,或是鬧彆扭唷!

 

 

1安撫或新奇玩具

寶寶在飛機上或旅途上吵鬧時,可以安撫寶寶情緒或轉移他的注意力。

 

 

2 奶粉

事先確認當地是否有在販售寶寶平日喝的奶粉,如果寶寶有固定習慣喝的奶粉,出國又可能購買不到,最好能準備足夠,甚至多幾天的量。

 

 

3尿布

可以在即將登機前先給寶寶換上乾爽的尿布,這樣在較短程的飛行時間,途中就可以不必做更換的動作。並依照準備奶粉同樣的原則,幫寶寶準備好尿布。

 

 

4熟悉的小被子

不但能禦寒保暖,最重要的還是可以帶給寶寶安全感。

 

 

5防曬物品

除了盡量避免在早上10點到下午2點陽光最強的時間外出,也應準備好用來遮蔽紫外線的衣帽。

 

 

6副食品

在台灣時,媽媽可能每天都親自下廚準備副食品給寶寶,當天做當天吃,但是出門在外要有廚房製作新鮮的副食品較為困難,因此,可先以市面上販售的罐裝副食品替代,如果旅遊的國家是美國,那一般的超市也很容易買得到罐裝副食品,可大大減輕行李箱內裝滿了罐裝副食品的重量。

 

 

該不該帶手推車出國?

卓瑩祥醫師建議,如果爸比媽咪不想時時刻刻抱著寶寶抱到手痠,建議還是帶著手推車出國,手推車可在辦理check in的櫃台隨行李一起拖運,或是告知櫃台要使用到達登機門時再收起來,但記得確保手推車折疊固定好,以免在拖運時意外打開,就很容易被其他行李壓壞而無法使用。

 

帶手推車出國的好處是若寶寶有午睡的習慣,有了手推車即使在外面,寶寶也能睡得很舒適;此外,即使寶寶已經到了會走路的年紀,還是會有不想走路的時候,不斷吵著要大人抱他,如果孩子又已經3、4歲了,通常也有一定的重量,不論是爸比或媽咪抱著,可能走一下下就累了,無法玩的盡興。

 

卓瑩祥醫師也進一步提醒,如果平時在台灣孩子很少有機會跟爸比媽咪一起走很長的路,出國時,也應避免安排必須一直靠雙腿走路的行程,因為這樣等於一下子要求孩子走很多的路,容易造成孩子心理與生理過大的負擔唷!

 

 

常備藥物,大包小包?

很多人出國前都會要求開醫生開一大堆常備藥物,卓瑩祥醫師指出,事實上,出國旅遊帶著一大堆常備藥是不必要的,一方面是藥物長期攜帶會有變質的疑慮,另一方面則是一般小感冒主要是依靠多喝水休息,身體自行慢慢恢復,而非依賴特別藥物的治癒,因此建議準備退燒藥即可,不過,如果在國外連續高燒好幾天不退,則不能再依靠退燒藥物,必須立即在國外就醫,否則將引起其他更嚴重的併發症。

 

飛機起降時,讓寶寶做吸食或吞嚥的動作

飛機起降時,氣壓會有明顯的改變,壓力會造成耳鳴甚至疼痛等不舒服的感覺,因此寶寶通常會在這時哭鬧不已,為了舒緩這種不適的現象,可以在飛機起降時,讓寶寶喝奶、喝水、吃東西、吸奶嘴等等,只要做到吞嚥的動作,拉開耳咽管,就能大幅減輕耳朵受壓而產生的不適。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家寶貝是過動兒?!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83

採訪撰文/黃名瑄
諮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英國倫敦大學精神醫學博士 陳錦宏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Model/可愛寶寶:最最&小妮妮(照片人物皆為健康寶寶)

「過動」是近來常被關注的議題,孩子天生扭來扭去、不好好坐似乎是天性,但如何與過動症作區別?又哪些症狀需要服藥?在爸比媽咪出現對於孩子患有「過動」 的疑慮之前,不妨先對此病症有多一點認識,少一點對過動這個標籤的不安。

 

 

不專心,不是他的錯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家長注意到「過動」這個症狀,若打開電腦網路搜尋,能找到不少相關的議題,可見隨著醫療及資訊發展進步,願意花心思了解孩子問題的勇敢父母越來越多;但,孩子只要好動、不專心就應該被視為過動嗎?

 
好動,不等於過動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歲多的孩子剛開始可以順暢的使用他們的肢體之後,便熱情的用各種方式擁抱這個世界;特別是精力旺盛的男孩,一整天的奔跑、爬上爬下似乎都不是難事,一旦體力大不如前的長輩看到如此活潑的孩子,總會忍不住懷疑:這孩子是不是過動?
 
事實上,大家習慣的「過動」說法,只是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的其中一種症狀而已,若僅僅以「停不下來的過動」判別孩子是否患病,對他們來說可能是過度推論。
 
有些孩子在家受到活動空間或是教養的限制,總是顯得坐立不安,一旦開始上學、換到大一點的空間之後,「好動」的症狀便減少很多,像這樣的孩子,醫生便不會將他診斷為ADHD
 
 
確診,需要相當嚴謹的條件
『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表現的方式可分為3種:包括AD──注意力不足、HD──過動/衝動或ADHD(結合兩種病徵的混合型)」研究並治療ADHD多年、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任陳錦宏說道,「ADHD的判定標準其實非常嚴謹,醫生在診療時會先確認孩子是否受到生理疾病影響,行為症狀要夠嚴重及夠持久,症狀在12歲之前即出現,符合ADHD中注意力不足及過動各9種症狀中的其中6種,同時必須持續6個月、並出現在2個地方以上。
 
另外,這些症狀需影響到孩子的生活功能,如人際關係、學習能力或家庭關係因病變差才符合診斷。」
 
常見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症狀
*注意力不足
粗心大意。
 ˙做事的時候不能持續專心。
˙常恍神不注意聽人說話。
˙做事寫作業拖拖拉拉。
˙逃避去做必須動腦用心做的事。
˙無法作規劃,生活習慣亂七八糟。
˙易受外在影響而分心。
˙東西總是弄丟。
˙大人講過的事常會忘記。
 
*過動/衝動
˙坐時扭動不安東摸西摸。
 ˙在課堂或其他需好好坐在座位上的場合,時常離開座位。
 ˙在不適當的場合(如教室)經常過度地四處奔跑或攀爬(在青少
 年或成人可能只僅限於自覺不能好好安靜下來)。
˙經常有困難地安靜地遊玩或從事休閒活動。
˙常常有「想要動起來」的衝動。
˙多話。
˙搶話。
˙沒耐性不能等。
˙時常打斷或打擾他人(例如打斷別人玩遊戲)
 
 
注意力不足過動孩子,越來越多?
根據台灣的研究統計,在台灣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的比例,大約佔了7.5%,也就是說,平均每班30個孩子當中,就有23位患有這樣的疾病;不少人開始懷疑,患有ADHD的孩子是否越來越多了?
 
陳錦宏醫師表示,近來的確有越來越多孩子確診的趨勢,但實際上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由於資訊取得方便,於是有越來越多家長開始留心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當有越多家長願意花時間了解孩子坐不住的原因時,就有越多機會讓孩子可能的病症被發現。
 
另一個可能原因則是「得到過動的孩子真的變多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某些在工業化及文明化過程中的生活習慣改變,包括使用農藥、色素、飲料、食品添加物、塑膠容器,或是孩子長時間曝露在3C產品之下、孕婦抽菸及喝酒等行為增多,都增加了孩子發生ADHD的機率。
 
身在便利生活中的今日,怎麼用更健康的方式陪孩子長大,似乎也成為爸比媽咪另一項具有難度的功課。
 
 
先天條件,仍是ADHD主要原因
即便如此,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形成,先天的條件仍佔了非常重要的因素。現代科學判別先天因素影響孩子的方式,通常會以兩個先天條件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作研究,因為同卵雙胞胎具有一模一樣的基因。
 
研究中發現,在所有ADHD的案例中,有7080%的同卵雙胞胎皆患有相同疾病,由此可知這個病症仍由先天影響較多,也證明其生物因素的重要性。「這種病目前已被歸類為神經發展疾患的一種。
 
研究顯示這類孩子的部分神經系統發展慢了24年,神經的傳導物質先天提供不足,人腦中的神經就像是一個電線串連,當某些神經的傳導物質先天提供不足,人大腦中的各種電流信息無法順暢地傳達,便會出現ADHD的症狀,比如無法專注或自我控制。」陳錦宏醫師表示。
 
男孩比女孩過動?
在所有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的患者群統計中可以發現,男孩與女孩的患病比率為41,但這真的等於ADHD男孩人數絕對比女孩多嗎?
 
若從求診與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男孩由於天生的外顯行為比女孩鮮明,更容易被家長們所察覺,有些注意力不足的女孩可能因被長輩看作「乖乖但天生不聰明的小孩」,而錯失治療機會。
 
 
ADHD,藥物治療與行為治療後效果顯著
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是一種身體的疾患,造成孩子出現如過動或是無法專心的症狀原因,是孩子們的腦中缺乏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及腎上腺素),使得認知執行過程不甚理想。
 
全世界上千篇研究顯示,以藥物適當補充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加上照顧者的適當帶領,可有效改善這些症狀。陳錦宏醫師表示,幸運的是,和其他疾病如自閉症相比,ADHD藥物治療改善率可達8090%,是一個很有希望的輕型疾病。
 
 
有耐心地持續很重要
當然對於一些症狀較輕、功能影響不大的小孩,尤其是年紀越小的小孩,若父母及老師能學習行為治療的原則,降低其症狀對功能的影響,及此影響長期帶來的二度傷害(被批評、指責、排斥或孤立),並不見得一定需要藥物治療。
 
陳醫師團隊對近來全世界關於行為治療對ADHD的效果研究做整理,顯示其的確有療效(雖然療效的效果幅度稍低於藥物治療),但照顧者須持續進行介入方案,因一旦停止實行行為介入,效果即下降。
 
根據這十年來大量研究累積的實證結果,目前全世界各醫學會對ADHD治療建議即以藥物或行為治療為主要建議(6歲以上小孩建議最好藥物及行為介入合併進行,同時學校應有相對應的協助方案),而年紀越大,藥物治療角色越重要。
 
 
45歲後,由醫師審慎評估
進入團體生活的45歲後寶貝,由老師們帶著體驗這個世界,並開始學習如何與人互動,少數的孩子可能在團體生活中被發現較難帶領其學習,或是因控制不好自己的行為常和別人吵架。
 
待他們到了國小生活之後,同儕關係越來越密切時,無法控制的行為可能會導致孩子在生活中無法正向與人互動,加上學習越加困難,較容易被老師或是其他照顧者建議由醫師作專業的診療。
 
某些家長在診療前會自行利用簡易的評量表為孩子作評估,但爸比媽咪應該了解的是,評量表雖然有其根據,但面對各種不同孩童的狀況,僅能達成五成的準確度。
 
真正要判定一個孩子是否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得藉由有經驗的醫師進行複雜的系統性評估,包括完整的發展史、家庭史、生理及神經學檢查、精神症狀學,並輔助以各種量表、電腦認知執行功能測驗等,若有發現,需進一步做神經影像檢查及血液檢查。即使6歲前的孩子被診斷極有可能為ADHD患者,醫師也很少開藥給孩子,會以輔導家長們先從行為治療的角度改善教養方式。
 
 
ADHD孩子的學習,平均慢3
由於無法專心或個性衝動,ADHD的孩子最大的問題之一,來自於大腦缺乏某些神經傳導物質影響認知過程,無法跟上一般孩童的學習,平均而言,患病孩童的腦發展及學習會較其他孩童慢大約3年,並持續到16歲左右。
 
16歲之後由於身體變化,大約有60%的病童 ADHD的症狀明顯改善,因大腦落後的部分逐漸追上。「既然有些人會好,那為什麼還要治療?」這大概是家長們的普遍問題;因為對長期使用藥物的疑慮,家長們大都希望孩子吃越少藥越好,如果病自然就會好,那表示藥不吃也沒關係了嗎?
 
 
治療目的,避免更多問題行為發生
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疾患的孩子相處多年,陳錦宏醫師最大的感慨是孩子們因為錯失治療的「黃金十年」,進而賠上了自己的人生。
 
從孩子進入團體生活的6歲開始,到症狀減少的16歲,正是他們學習、人際關係、人格發展最重要的10年, 若孩子患有疾病,便可能會出現與老師、同儕無法相處的壓力,加上不能控制其行為讓父母煩心甚至指責孩子,因此常被學校及家庭負面對待,長期以來容易使他們 自信心低落及大腦長期處在壓力下受損,問題行為便會隨之悄悄萌芽,長期下來憂鬱焦慮、行為障礙、藥酒癮、學習障礙及犯罪行為等問題隨之而來。陳錦宏醫師比 喻:「等到孩子16歲之後,大腦好了,人卻壞了!」
 
有些人幸運長大後度過危險期而未變壞,之後表面上發展也很好,這些例子常會被拿來作為不需治療的案例,但陳醫師即遇到幾位成就很好的ADHD成人,他們都很明確表示,小時候被誤解對待的不良經驗對他們之後的影響,包括人際關係的敏感及親密關係的困難,讓他們很難相信別人。
 
如何讓大人了解此疾患本質、尋求正確方式對待小孩,是避免此類遺憾的最重要課題。
 
 
藥物治療,幫大腦增加能力
被一般人所排斥的藥物治療,是為大腦補充造成ADHD所缺失的腎上腺素與多巴胺而設計,10年來已被證實其效用,包括歐美眾多國家以藥物治療的人數增加了23倍左右。
 
從醫學統計的角度來看,10名患者使用藥物後有8位是進步的,此8位中的4位成效彰顯,另外4位則有部分的進步。近代大腦影像學研究更直接顯示接受藥物治療的人其神經滋長因子增多,神經系統發展比未治療者好。
 
至於大家擔心的藥物嚴重副作用,包括心臟疾病、幻覺等副作用發生的機率,用藥的小孩和一般正常小孩發生機率是相近,因此藥物並未提高其危險性,機率佔了所有用藥人數的千分之一到萬分之一。
 
相對一些被提及副作用如憂鬱或自傷情況,在有藥物治療的小孩發生機會還低於未治療的ADHD小孩。
 
經過證實的輕微副作用則包括食慾降低(大約佔兩成),反胃及睡眠品質變差等,大都出現輕微及短暫的症狀並可以藉由用藥方式調整改善甚至恢復,重要的是醫師於療程中都應嚴密監控,以隨時控制使用藥物所產生的其他問題。
 
相對被家長忽略的是未治療的風險,未被良好協助的ADHD小孩將來出現不良反應包括反抗對立人際關係障礙,行為障礙(偷竊,說謊,逃家,翹課,霸凌),憂鬱焦慮,酒癮毒癮的機會達50%以上。
 
擔心治療風險而不就診?!
在台灣很多父母受到藥物副作用負面訊息的影響,導致台灣ADHD小孩就診率低(20%)、用藥率低(13%)、規律用藥率更低(5%),均遠低於先進國家。
 
治療選擇是複雜的決定,必須同時評估風險與益處,因為ADHD訊息的混亂,常使得父母未同時評估治療風險(藥物副作用)與未治療風險(疾病長期後果),只在意治療風險而未積極治療,放棄治療可帶來的好處,使得許多小孩錯失治療黃金期,門診常遇到高中以後已出很多問題、傷痕累累的人才來治療,其治療變得困難及緩慢,令人覺得很惋惜。
 
不服藥,才更會藥物成癮!
由於治療藥物必須長期服用,家長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會因此「藥物成癮」,但讓人想不到的是,人類的研究顯示「不吃藥的孩子更容易發生毒癮或酒癮」!
 
ADHD藥物成為保護他們不變成毒癮的保護因子,可減少一半的機會。當孩子沒有因藥物改善其學習及人際生活圈,容易被推到社會角落,反倒成為他們涉入毒品及藥物的最大推手。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報導,當ADHD患者服用藥物後,犯罪率會下降將近四成。
 
 
行為治療,讓爸比媽咪一起努力
父母或老師執行之行為治療也是ADHD治療的重要方式,因此學習行為治療的方式介入,成為很重要的議題。若期望孩子不吃藥便可以改善,代表家長及老師承諾在行為治療的部分非常努力,行為治療是家長及老師讓自己學習成為一位治療者,學習一套系統帶領小孩的方法。
 
陳錦宏醫師提醒爸比媽咪們,儘管僅以行為治療的方式幫助孩子克服先天生理的障礙,理論上行得通,但其具有相當挑戰性,因為不只是家長,所有孩子的照顧者及同儕都得改變與他相處的方式,因此需投入相當多心力。
 
所謂的行為治療不只針對孩子,其實一部分也幫助家長們學習並接受如何與無法控制自己行為的孩子們相處,提升對彼此的信心。
 
 
用對方法,表現會更好
若孩子出現類似ADHD的症狀,家長最擔心的莫過於「孩子可能沒有未來了」,好像自己給孩子貼上的標籤及背上的沉重負擔,比外人給的還要多。從醫師的角度來看,只要用對方法治療並陪伴孩子,ADHD就像是一個孩子幼年時期需要多加關懷的小病痛,細心呵護用對方法治療後,到了成年後與一般人並沒有什麼差異。
 
 
看見孩子的優點
注意力過動不足疾患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曾在奧運游泳項目中大放異彩的美國選手菲爾普斯;這位表現優異的選手在小時候也曾讓擔任教職的媽媽擔心,自從發現孩子的腳型與蹼相似、鼓勵他從游泳找出自信後,成就了今日打破世界紀錄的健將,是ADHD成功的最佳實例。
 
在陳錦宏醫師 的診間中,也曾出現許多原本是家長與老師都放棄的問題學生,經一連串耐心的治療後成功的例子,包括一名原先注意力不足且極度焦慮到咬腳指甲、後來卻考上非 常好學校的女孩,有被學校記幾十隻過後來得到全國競賽冠軍的高中生及另一位被學校退學的男孩,經治療後反而成為師長稱讚、要其他同學好好學習的「行為榜 樣」。
 
以上的幾個案例,都不見得是孩子特別聰明,但他們的家長都展現無比的耐心,尋求正確的治療後學習用不同的方式看見孩子的優點,協助其建立自信心:就像教養一般的孩子一樣,若把讓家長頭痛的行為移除,便更容易看見他們的優點,進而「因材施教」。
 
 
別放棄,和其他家長一同加油
最後,陳錦宏醫師鼓勵爸比媽咪,應以正向的態度看待此病症,並相信他們只要經過耐心治療,有8090%會出現良好效果,「此外,我們的健保其實少了對父母的治療照顧」,但陳醫師利用治療以外的假日時間,在台中成立關心在地的家長團體(心動家族)定期聚會打氣,也協助成立專門提供家長老師溝通技巧及行為治療課程的訓練中心(詮欣工坊),讓ADHD小孩及父母不再孤單面對,相信當他們有許多人一同陪伴成長,孩子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兒科中醫探究竟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83

編訪撰文/陳映潔
諮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婦科主任 陳玉娟
長庚醫院北院區中醫部內兒科主治醫師 林意旋
攝影/張明偉
梳化╱筱喬
演出/漂亮媽咪:陳玉娟醫師;可愛寶寶:林昀萱

中醫藥是台灣常見的輔助醫療方式之一,不過,在以西方醫學為主流的時空背景下成長的爸比媽咪,心中不免存有一些疑惑與好奇。年幼的寶寶身體不舒服可以看中 醫嗎?中醫在治療哪些疾病上較有優勢?同時接受中、西醫治療,可行嗎?

 

 

中醫,在醫學中日益重要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數據顯示,全台灣約有1╱4的患者曾接受中醫藥相關治療,且使用率逐年上升;國小孩童約5人中便有一位曾經使用過中醫藥,比例相當高。

 對此現象,長庚醫院北院區中醫部內兒科主治醫師林意旋認為,這是因為西方醫學在台灣已有很長的發展歷史,台灣民眾普遍比較了解西醫治療的極限性與副作用,所以看中醫的比例正在慢慢提升。
 
此外,根據美國先前的統計,看中醫這種替代性質的醫療行為(CAM),在越開發的國家需求量會越高,就醫者多為高收入的白領階級,台灣隨著物質條件的提升,也漸漸朝著這個方向趨近。再加上台灣是全世界唯一看中醫有健保給付的國家,使得民眾更有意願採取中醫治療的方式。
   
 
小孩可以看中醫嗎?
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其實,以中醫治療小兒疾病已有淵遠的歷史,早在隋唐時代,太醫署即專設「少小科」培養兒科專門人才,並且規定學習5年後,需接受考試,合格後才能適任兒科醫生,可見在中國古代,就有所謂的「中醫小兒科」呢!
 
其實,在西醫尚未流傳進華人圈以前,孩子生病都是以中醫來治療,但因近代較以西醫為主流,許多爸比媽咪對中醫了解不深、經驗不足,才會造成誤解或不敢嘗試。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婦科主任陳玉娟表示,生活在亞洲地區的人們,5千多年來,從胎兒時期一直到臨終,都接受中醫藥的照護,因此,理論上並沒有哪一個年齡層才能接受中醫治療的問題。
 
 
46個月以上是最適合時機
陳玉娟醫師指出,倘若擔心寶寶過敏,可待寶寶4~6個月以上,開始添加副食品後,再開始看中醫、服用中藥。
 
林意旋醫師舉例,很多才幾個月大的小寶寶,就常因為排便不正常、消化不良的問題前來就診,開始吃中藥;有些媽咪可能會擔心,這麼小的寶寶吃藥沒問題嗎?其實,小寶寶的用藥劑量都非常少,使用的也是較溫和的藥材,不會對其身體造成負擔。
 
 
2歲以上再貼中藥餅
不過,林意旋醫師也補充,如果像是三伏貼或三九貼(用以治療過敏)這種貼在穴位上的中藥餅,因為藥物本身會對皮膚產生一些刺激性,1歲以下的寶寶因為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整,較不建議使用此種治療方式,盡量等到2歲以上再來嘗試。
 
 
生病了〜看中醫好,還是西醫佳?
根據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醫師陳星諭、林意旋、陳俊良、楊賢鴻所做的調查顯示,當寶寶生病時,高家庭收入、且雙親之中有人曾經至中醫就診的家庭,較常選擇中醫藥治療並且持續就診。
 
令人好奇的是,寶寶生病究竟是看中醫比較好,還是選擇西醫較佳?中醫和西醫各有哪些優、缺點?該如何做選擇呢?
 
 
急病找西醫,調身體看中醫!?
一般人的刻板 印象總認為,急病一定要看西醫,調整身體狀態才找中醫,林意旋醫師認為,這樣的判斷方式並不正確,主要還是要看疾病本身的性質或病程發展的情況而定;以感 冒為例,西醫給的多為症狀治療(以消除某種症狀為主),中醫則傾向提供身體抵禦疾病的支持,並且從問題的根源去解決。
 
舉例來說,患有大腸激躁症的病人,時而腹瀉,時而便秘,兩種狀況會交替發生。西醫會在便秘時提供軟便藥,在腹瀉時使用止瀉藥,來改善病人的困擾;但中醫的用藥則傾向由體質的部分去改善狀況,使身體比較不會反覆發生這兩種問題,而不是針對便秘和腹瀉兩種症狀個別做處理。
 
此外,大腸激躁症和人格特質也有關係,病人可能屬於比較容易緊張焦慮的個性,這部分中醫也會提供舒肝解鬱、安神定志的藥材,使病人腸胃不會那麼敏感,不再因腦部訊息的干擾而一下子蠕動、一下子停止。
 
 
西醫的長處
1.抗生素─對抗嚴重細菌感染
當然,西醫還是有很多強項的,像是有「抗生素」,能夠對抗嚴重的細菌感染,林意旋醫師指出,以皮膚長濕疹為例,中藥當然能夠從根本問題溫和地抑制濕疹反覆發作,但如果像是蜂窩性組織炎這類明確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的疾病,就會建議病人趕緊使用抗生素治療,病情會好得比較快。
 
2. 鎮痛、消炎效果佳
此外,當寶寶的身體發生劇烈的疼痛或猛烈的發炎反應,需要對該症狀作立即性的處理、否則寶寶將無法承受時,因為西藥的鎮痛、消炎機轉非常明確,效果也非常快速,所以這時先以西藥進行治療、緩解不適,也是較為恰當的。
 
 
中醫的長處
1.不依賴類固醇治療過敏
林意旋醫師認為,中醫在免疫的調節、治療過敏性疾病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因為西醫沒有所謂的「補藥」可幫助免疫調節,對於免疫的調整需使用如「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來進行治療,長期下來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這部分對中醫來說是很大的優勢,許多父母就是因為擔心副作用危害孩子健康,而選擇接受中醫治療。
 
以過敏性鼻炎來說,在急性期,病人鼻水流得厲害,吃了西藥的抗組織胺後效果很好,鼻水馬上就停,可是卻很容易反覆發作;而中醫就可針對身體免疫失衡的部分去解決,不是單就症狀給予治療。
 
2.不易有抗藥性問題
陳玉娟醫師指出,中藥是以「提高人體活性」為主要目標,不是用來攻擊病毒、細菌,因而較不容易有抗生素濫用及產生抗藥性的問題。林意旋醫師也認為,中藥為複方,屬於「多標的」的治療,較不易有抗藥性。
 
治療疾病時,傳統中醫會提出「為什麼身體不能正常工作」的問題,並試圖以針對性的配方去恢復人體的自然狀態,致力於恢復人體每個器官的自然平衡及功能,更具體地說,它發明出各種配方幫助維持身體正常機能,並在體內重新調節自然內分泌及各項功能。
 
陳玉娟醫師認為,傳統中醫還具有很多其他的優勢,它既能夠很安全地單獨使用,也可以作為西藥的補充,傳統中醫最突出的優點如下:
˙由於是天然成分,所以很少,通常是沒有副作用。
˙了解疾病本質後,做根本的治療。
˙中藥不是化學合成,沒有正反結構式造成吸收上的問題。
˙治本而不是治標。
˙從根本上恢復人體器官功能,從而消除癥狀。
˙恢復人體自然免疫系統。
˙長效的結果。
 
 
中、西合併治療,Yes or No
1.攜帶藥單供醫師參考
可以同時接受中醫和西醫治療嗎?服藥上是否會有交互作用的問題?
 
陳玉娟醫師指出,中、西醫合併治療是可行的,只是在看診時要記得攜帶目前正在服用的藥單(千萬不要只帶藥丸給醫師看,每家藥廠的藥長得可都不一樣喔!),告知醫師目前服用哪些藥物,以避免藥效重疊、累積加重的問題。
 
林意旋醫師舉例,通常在治療鼻塞時,西醫常開立含偽麻黃鹼的藥物做治療,這時中醫師如需使用麻黃劑,就必須格外當心。
 
2.服藥時間間隔1小時
陳玉娟醫師提醒,如果中西藥併用,兩者需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才能避免藥物在腸胃道的交互作用。
 
3.查詢「中西藥物交互作用表」
林意旋醫師表示,其實小朋友的用藥,較少有明確的藥物衝突,反而大人常使用的中、西藥,交互作用的可能性比較高,例如:抗凝血藥物和丹蔘、降膽固醇藥和紅麴,民眾若擔心可詢問醫師,或上網查詢「中西藥物交互作用資訊網」,確保用藥安全性。
 
 
最常看中醫的4種小兒疾病
當孩子有哪些問題時可以看中醫?中醫對哪些疾病特別有顯著的療效?一般又會給予什麼樣的治療呢?
 
中醫兒科適應症
* 呼吸系統
氣喘、鼻過敏、鼻竇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感冒、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反覆感冒、久咳不癒。
 
* 腸胃系統
口瘡、厭食、便秘、腹瀉、嘔吐、腹痛、嬰兒腸絞痛、腸胃炎、消化性潰瘍。
 
* 腎泌尿系統
頻尿、遺尿、血尿、腎臟病、泌尿道感染。
 
* 神經系統
生長遲緩、夜啼、熱性痙攣體質調理、癲癇、小兒過動、頭痛。
 
* 皮膚系統
溼疹、異位性皮膚炎、尿布疹、蕁麻疹。
 
* 新陳代謝系統
糖尿病、肥胖症、甲狀腺機能異常。
 
* 青春期特別門診
青春期月經調理、白帶、轉骨發育期調理、青春痘。
 
* 血液系統
貧血、白血病、血小板低下、紫癜、化療後癌症輔助療法。
 
* 免疫風濕系統
過敏性紫癜、風濕病、紅斑性狼瘡。
 
* 肝膽系統
肝炎、黃疸。
 
* 耳鼻喉系統
中耳炎、咽喉炎、聲音沙啞、鼻塞、喉嚨痛。
 
* 其他
體質調理、調節免疫功能、慢性病與病後調理。
 
 
1.過敏性鼻炎
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是體質的因素加上感受風邪,導致肺氣不宣、壅塞鼻竅而致鼻塞,防禦功能衰弱而引發鼻子癢。
 
早上起床一接觸到冷空氣容易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甚至是鼻嚏倒流,合併症狀還會有咳嗽、頭痛或晚上睡不安穩的情況。此外,眼睛和耳朵也都有可能發癢,甚至因而產生黑眼圈。
 
林意旋醫師指 出,過敏性鼻炎在治療上會依病程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治療方式,在猛打噴嚏、流鼻水的急性期時,醫師會區分病人病況的證型,給予不同的藥物治療;而在症狀不 明顯的緩解期,治療則會偏向調節免疫的部分,以補氣的藥物(如:黨蔘、黃耆、白朮、茯苓…等)為主,這些藥材在古中醫典籍中被列為上品,意思是久服無毒 性,屬於較為平和的藥物。
 
 
2.氣喘
過敏性鼻炎與氣喘體質的寶寶多以「肺脾氣虛、衛外不固」為主,也就是體質上有肺、脾虛損,加上感受外來的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肺與鼻竅,造成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黑眼圈、鼻癢、鼻涕倒流、夜咳、晨起咳嗽、喘鳴聲…等症狀的發作。
 
治療上必須「扶正祛邪,平衡陰陽」,也就是施行健脾、健胃的治療,以強肺、運化痰濕。由於氣喘體質的病因複雜,所以用藥常需根據幼兒的具體病情而定。
 
林意旋醫師表 示,首先要區分病人是屬於「寒喘」或「熱喘」,兩者使用的藥物完全不同,熱喘部分一般會用「麻杏甘石湯」(含:麻黃、杏仁、甘草、石膏)來治療,寒喘則是 以「小青龍湯」為主(包括麻黃、桂枝、乾薑、五味子…等),所以一定要由醫師診斷後才能判斷,目前臨床看來,小兒屬熱喘較多。
 
至於氣喘的緩解期,與過敏性鼻炎同樣是從肺、脾的氣虛部分去做調整。
 
 
3. 消化道功能障礙
寶寶較常見的 消化道問題就是便秘、腹瀉、食慾不振和脹氣,主要是因為寶寶身體消化食物的功能尚未發展得很好,中醫會以一些健脾補氣的藥材(如:黨蔘、黃耆、白朮、茯 苓…等)來進行治療。此外,可能會再搭配所謂的「消食藥物」(像山楂、神麴、麥芽…等),來幫助消化食物,增強消化道機能。
 
Tips
如果孩子胃口差,容易吃不下飯,媽咪可以提供適量的酸性食物,如:酸梅汁、檸檬汁、柳丁汁…等,酸性食物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腸胃的消化功能。
 
 
4.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 是以皮膚乾燥為主、伴隨劇烈搔癢、病程遷延,容易伴有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皮膚疾病,約佔幼兒人口的3~5%。60%的患童會在第一年發病,30%的病人在 1~5歲間發病。氣喘病童合併有異位性皮膚炎者約佔20%;且約有一半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會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的發作。
 
中醫則認為異位性皮膚炎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脾失健運,濕邪內生、復感風濕熱邪、蘊鬱皮膚」。一般來說,下列兩個類型最為多見:
 
*濕熱內蘊型
皮膚損傷為邊緣不清的紅色疹塊,上有密集的小疹或水泡,水泡破後有鮮紅的糜爛傷口,有脂水滲出,脂水乾燥後會結黃厚皮痂。皮損多發於頭面、頸部或四肢。
 
* 陰虛血燥型
皮膚損傷為邊緣凹凸的淡紅或暗紅疹塊,表面粗糙乾裂,或覆有灰白色糠狀白屑,多數患者皮損經久難癒,反覆搔抓,傷痕累累,常有血痂。
 
林意旋醫師表示,治療異位性皮膚炎,西醫傾向使用類固醇,造成許多父母對副作用的恐慌,而中醫則以較溫和的藥材來調理免疫的失調和發炎的反應,以減少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的發作和類固醇的使用量。
 
根據先前的日本研究,「補中益氣湯」目前證實可有效減少類固醇的使用量;另外,台灣的研究則發現,用「消風散」可改善濕熱內蘊型異位性皮膚炎的臨床症狀,此外,「大黃蟅蟲丸」對陰虛血燥的異位性皮膚炎有很顯著的改善。中醫師會根據病人目前的病況來決定使用哪種處方。
 
最後,陳玉娟 醫師補充,現在孩子生的少,對於兒童身心症也越來越重視,舉凡注意力不集中、磨牙、尿床、倦學…等問題,也都有家長帶孩子來尋求幫助,臨床發現很多學齡兒 童早上就說頭痛、肚子痛,不肯上學,檢查又沒有異常,有的時候用點「疏肝理氣」或「健脾去濕」的藥物或針灸,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寶寶不肯吃中藥,怎麼辦?
餵小孩吃藥,從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帶有特殊氣味的中藥,爸比媽咪該怎麼做呢?
 
 
小兒用藥通常較易入口
林意旋醫師表示,給寶寶吃的中藥一般不太會使用較苦的藥材,有經驗的醫師通常會在藥裡加一些能增添風味的甘甜味藥材,如:大棗、甘草、菊花、山楂,孩子的接受度較高。
 
「當某些病情需要,才會考慮使用苦味較重的藥材,如:風熱證型的重感冒或嚴重腸炎時,使用清熱解毒類中藥會比較苦。」林意旋醫師補充。
 
 
餵藥小秘訣
那麼,當藥物太苦,孩子不肯吃藥時,有什麼解決方法嗎?陳玉娟醫師建議,吃藥時,為避免味道過苦,也可以在吃藥前,先餵孩子喝一口糖水,把藥吃下肚後,再喝一點糖水,自然就可以沖淡苦味囉!或者,也可以以中藥調和溫水或蜂蜜、果糖給寶寶服用。
 
此外,不要在寶寶吃太飽的時候餵藥,以免孩子全數吐出來;且態度宜溫和,避免將孩子抓太緊,或是硬逼孩子吃進去,以免嚇著孩子。
 
 
從小接觸,較能適應
林意旋醫師指出,目前看到一些對中藥接受度較高的孩子,幾乎都是從小就有看中醫、吃中藥的經驗,有些孩子習慣了之後,甚至喜歡上中藥的自然甘甜味,反而不愛西藥的人工化學氣味了。
 
 
藥物的保存
拿回家的藥, 應如何保存?林意旋醫師提醒,如果帶回家的是藥草,一般不需特別冷藏,只要保持乾燥即可;若是科學中藥(藥粉),一次拿14天以上的藥量時,最好將藥包保 存在冰箱或防潮箱,因為出廠的科學中藥,正常情況下雖有3年的保存期限,但台灣氣候潮濕,藥粉容易出現結塊的現象,產生變質的疑慮,媽咪們要特別注意唷!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都想教我養小孩!STOP!

育兒生活 12月號 NO.283

採訪撰文/江睿毓
內容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 羅文喬
參考書籍/《教出耀眼的孩子──快樂育兒書》,如何出版
企劃編輯/張玉櫻
照片/本刊資料照

「小孩要這樣餵…」、「小孩要這樣教…」、「這樣做不好,我跟你說…」、「這樣不行啦,到時你就麻煩了…」、「你這樣太寵…太嚴…」……!媽咪的身邊總有 好多自以為很厲害的育兒達人或過來人,不斷的想教媽咪如何教養小孩,聽得媽咪無所適從、頭痛又火大,只想大喊STOP〜〜

 

 

育兒狀況題
太多的意見讓媽咪失了準則,心中出現疑惑:「我這樣教養不對嗎?過來人的經驗適合我的小孩嗎?」就像生病時應該要去找專業的醫生看病一樣,雖然有時我們會自行購買成藥,但是自己吃藥的結果,可能有效、也可能無效,甚至越吃越糟!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講師羅文喬認為,教養小孩亦是如此,有問題時,應該要主動尋求專業的協助,而不是光聽信過來人的經驗。因為每一個小孩都有不同的先天氣質及成長背景,對他人小孩有效的方法,未必也適用在你的孩子身上!
 
 
案例1:2歲了還在包尿布!
看到2歲的孩子還在包尿布,「他幾歲啦?怎麼還在包尿布!應該要戒尿布啦,我家孫子1歲就會坐馬桶尿尿了……。」
 
※正解:孩子什麼時候戒尿布,不是大人來決定!取決於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狀態。
 
很多家長,特別是阿公、阿嬤們,會拿鄰居的小孩和自己的小孩來比較,造成媽咪和孩子的壓力。其實早或晚戒尿布,和孩子的智商、學習能力無關,也不是大人說戒就能夠馬上戒掉!
 
羅文喬老師表示,戒尿布時機取決於孩子的生理是否發展成熟,心理是否已經預備好?包括已經會走路、可以很穩的坐在馬桶上,能表達想要大小便,以及肛門括約肌也發育成熟等。
 
寶寶準備好接受大小便訓練了嗎?
˙自己可以坐得穩,並持續一段時間。
˙一天當中至少有持續2小時,尿布是乾的。
˙尿尿、排便的時間逐漸固定。
˙ 尿布濕了,會表達不舒服的感覺,或想伸手脫掉尿布。
˙幫孩子包尿布時,孩子會顯示不悅,或想拉掉尿布等。
˙想要或已經會自己穿脫褲子。
˙看到別人坐馬桶也會想要坐坐看。
 
 
案例2:我的寶貝就是愛吃手
帶寶貝出門總是不斷的有:「不要讓他吃手啦」、「不可以吃手手」之類的聲音出現,再不然就是有人直接把寶寶的手拉開!
 
※正解:口腔期寶寶若沒有被滿足,可能產生「固著」現象!
 
0~1歲口腔期階段的寶寶,以口腔的吸吮、吞嚥、咀嚼等獲得快感與滿足。此時嬰兒的口腔活動若得到過多或過少的滿足,將造成「固著」現象,長大後可能出現吸手指、咬手指、抽菸等行為。
 
羅文喬老師提醒,這些行為的出現通常伴隨壓力而來,因此當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時,父母應找出壓力來源並協助解除,而不是一味的禁止。當壓力不見了,吸手指的行為自然也較減少。
 
 
案例3:小孩自己帶就好,不要送學校?!
孩子若能交給專業的保母或幼教老師教導,這樣不是一舉兩得嗎?長輩卻認為媽咪就該辭去工作、回家帶孩子?
 
※正解:專業的學習環境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各種能力
 
羅文喬老師則表示,如果孩子準備好了,2歲其實就適合去上學。6歲之前是決定一個人未來的黃金時期!
 
這個時期要幫 助幼兒奠定好面對未來人生旅程的各種能力,包括身體動作的能力、語言的能力、邏輯的能力、社會行為的能力等。所以幼兒需要的不只是主要照顧者能提供的基本 生理需求的照顧而已,他們還需要一個可以幫助他們發展這些能力的適當環境,而為幼兒所設計的學校就是最適合的選擇。
 
另外,3歲前的孩子仍以自我為中心,而團體生活能幫助孩子脫離自我中心的想法,讓孩子學會與他人相處的方法。當然前提是要找到一間適合孩子的幼兒園。
 
 
肯定自我、認同自己
當媽咪碰到類似以上狀況時,可能會在心裡想(或直接說出):「你又不是我,我有我自己的想法,你自己的小孩有養得比較好嗎?我的小孩我自己教!關你什麼事……!」到底該如何面對這些「過來人」?才不會讓場面尷尬或破壞關係?甚至還是可以讓媽咪有收穫?
 
 
在別人和自己之間畫出界線
我們周遭有各式各樣的人,若媽咪對孩子的教養建立在「必須得到他人認同才會感到安心」之上,當別人誇讚你的孩子聰明伶俐、活潑可愛、你真會教小孩…時,就會讓你感覺人生順遂;而一旦失去周遭的認同。
 
例如:孩子被你寵壞啦、你要更嚴格一些才行…時,馬上就會開始動搖的話,你的教養之路可能會走得很辛苦!
 
《教出耀眼的孩子──快樂育兒書》給媽咪一個中肯的建議,無論周遭的人認同與否,媽咪應該能做到:「只要我做好我自己,孩子也做好他自己就行了。」要怎麼做到這點呢?
 
簡單來說,就 是在自己跟他人之間畫一條界線,也就是,他們是他們,我是我。我們應該適度尊重別人的意見,但別人畢竟不完全了解你的狀況,看法也不見得是正確的,更何況 也沒有非照著某人想法行事的理由。到頭來,還是應該自己判斷,自己決定該怎麼做。把界線畫好並保護那道防線,是尊重自己,同時也是在尊重對方。
 
 
適時調整界線,維繫人際關係
與他人之間如果沒有界線,對彼此都會造成負擔,但若把自己關在牢不可破的牆裡,則讓自己陷於孤獨。
 
因此所謂的界線,並不是像銅牆鐵壁,而應該像圍籬,既通風,也可以交談。如果發現此時的自己比較軟弱一些,經不太起考驗時,就把界線推過去一點,不要隨便讓別人跨越,以保護好自己。
 
如果今天的心情比較輕鬆自在,就把界線拉回來一點,聽聽對方的意見。換句話說,如果能夠設好適當的界線,並視情況加以調整的話,也就能維繫比較好的人際關係了。
 
不過,話雖如此,我們還是常常一不小心就失去信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要避免人云亦云,就得學習去聽不同立場的意見,並從中整理出正確的訊息。羅文喬老師認為,父母如果有清楚的育兒概念,就比較不容易受到他人的影響。
 
因此羅文喬老師建議,父母應該要撥出時間多閱讀為父母所設計的育兒專業雜誌及相關書籍,參加親職講座活動,甚至完整的育兒研習課程…等,一旦有專業的知識及正確的信念,自然不容易為他人所動搖。
 
 
媽咪一起來思考
Case A:媽咪帶孩子出門遊玩,當孩子看到冰淇淋就半撒嬌半耍賴地吵著要吃時,路人甲:「一定是你平常太寵他了,他才會這麼任性、不聽話!」如果你是這位媽咪,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1)心想或許我真的太寵孩子了…,馬上變臉,嚴肅地跟孩子說不准耍賴!(2)很清楚的了解,孩子撒嬌耍賴,表示他在主張自我,是很正常的事,先安撫孩子情緒,再決定是否買冰淇淋。上述的例子,提供給媽咪思考喔!
 
Case B媽咪可能也聽過朋友這樣說:「小孩不乖,就要找個機會好好修理一下,打了才會怕,怕就會聽話。」羅文喬老師提醒,沒有任何一個孩子需要別人用這樣的方式對待他。孩子是需要被尊重及關愛的,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長大的孩子才會具有尊重人及愛人的能力。
 
或許有大人會 覺得自己小時候就是被打大的,現在也很有成就,因此認為打罵方式沒有什麼不好。羅文喬老師認為,如果這個大人在小時候是被尊重的,父母選擇對的方式來對待 他,說不定他的成就會比現在更高,也或許他的心裡會有比較少的缺憾。孩子的心理比起生理,其實更需要好好被對待,也更需要父母的悉心呵護。
 
 
爸爸也可以參與,讓家更幸福圓滿!
對媽咪來說,爸爸是養育子女最重要的夥伴。養兒育女不該只是「幫媽媽忙」或「參與一下」的事情,而是打從當上爸爸的那一刻開始,就和媽咪一樣每天都得面對的事。
 
然而現實上,爸爸要撥多一點的時間照顧孩子,必須得到公司主管、同事的諒解,但若周圍人的價值觀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的話,實際執行起來的確困難重重。即使如此,還是有爸爸可以做的事喔!
 
 
聆聽媽咪的育兒煩惱
整天在家裡替孩子把屎把尿的媽咪,很需要有一個對象可以訴訴甘苦、說說心內話,爸爸回家後面對媽咪的滔滔不絕,千萬不要嫌嘮叨,只要靜靜地聽,讓她說完想說的話,心裡就能覺得舒坦。
 
常須加班晚歸,或隻身派駐在外的爸爸,三不五時打個電話或寫封e-mail,都能帶給媽咪莫大的支持。
 
 
照顧夜晚哭鬧的寶寶
媽咪光是白天帶小孩就已經夠累了,不能再讓媽咪睡眠不足。夫妻應該彼此體諒,就讓媽咪睡個好覺吧,爸爸辛苦點起床照顧寶寶在夜晚的需求。泡奶、換尿布、哄小孩,若寶寶哭鬧不睡時,帶他去兜兜風,有時他在車上會睡得更香甜。
 
 
陪孩子洗澡、玩耍
陪孩子洗澡、玩耍是爸爸和孩子之間珍貴的交流時刻,爸爸和孩子在一起玩樂的方式,通常也和媽咪提供的不大相同,活動量大、較激烈的遊戲,當然就由爸爸來負責。媽咪也可趁機休息一下,做做照顧小孩以外的事。
 
 
分工合作帶孩子、做家事
除了分工照顧孩子之外,若還有多餘時間,爸爸更可以分擔家事!洗衣服、收衣服、洗碗盤、倒垃圾、打掃家裡…,尤其是放假的時候,爸爸多做一點,媽咪就能多放鬆一些,相互體諒,讓家庭更幸福圓滿。
 
 
蒐集育兒相關資訊
居家附近的好醫院、好醫師、適合孩子的幼兒園、遊樂場、親子餐廳、假期規劃…,透過網路、書籍等蒐集資訊,應該是男性的強項。即使不能常常和媽咪一起陪伴在孩子身邊,也能提供好用的相關資訊,或是規劃有趣的假期,媽咪一定會很感謝這樣的爸爸!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月子愛吃螃蟹蚵仔 小心餵出過敏兒

 

嬰幼兒過敏在台灣日益嚴重,研究發現,吃錯月子餐,容易造成嬰幼兒過敏,特別是吃螃蟹、蚵仔等帶殼海鮮,或迷信「喝奶補奶」的媽媽,餵出過敏兒機率大增;醫師建議,產婦坐月子期間一定要多忌口,多諮商專業醫師,避免越補越過敏。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成大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任王志堯醫師指出,雖然政府多年來,積極推動母親哺育母乳政策,希望能降低嬰幼兒過敏發生率,但是在都會區仍成效不彰,平均每2位新生兒中,就有1個是過敏兒,包括食物過敏或是皮膚過敏。

坐月子 少碰過敏食物

特別是0到6月齡小嬰兒的食物過敏患病率最高,臨床上以胃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包括持續性腸絞痛、嘔吐、腹瀉和便血,這些症狀可突然發生,也有可能很輕微、過敏性休克是最嚴重的食物過敏反應,可危及生命。

而6月齡以上嬰兒和幼兒除了胃腸道症狀外,主要還表現為皮膚損害,如濕疹、多型性疹等。同時這些過敏反應,多由8類高致敏性食物引起,包括:蛋、魚、帶殼海鮮、牛奶、花生、大豆、堅果和小麥。



糞血便 小心腸道過敏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今年10月在嘉義聖馬爾定醫院追蹤新生兒過敏,發現15位住院新生幼兒中,雖然產婦都有哺育母乳,但仍有1/5嬰幼兒患有過敏,且生不滿1個月就有血便症狀。

持續追蹤,發現這些過敏兒,都是腸道性食物過敏,且新手媽媽坐月子期間,都來自坐月子中心,因此,高度懷疑,坐月子中心的月子餐,大量食用螃蟹、蚵仔等帶殼海鮮,是造成嬰幼兒過敏的元兇,且合理推論,這也是為何多年來,都會區過敏兒居高不下原因之一。

哺母乳 拒絕食物過敏

讓人擔憂的是,雖然政府大力推動母親哺育母乳政策,希望能降低嬰幼兒過敏發生率,但是成效不彰。調查發現,國小兒童氣喘比率,28年增加15倍,過敏性鼻炎及蕁麻疹的好發率,20年來分別上升4倍,這些多與食物過敏有關。

而嬰幼兒過敏比例大幅攀升,主要原因肇禍居住環境集中、空氣污染,尤其是「飲食」問題,更是關鍵,研究就發現,雖然餵母乳可以減少嬰兒出生後過敏性皮膚病,但媽媽如果吃錯東西,反而會促進、誘發過敏現象,千萬不可小覷。

【醫師小叮嚀】:

當母親在懷孕時,需留意自己有對哪些食物過敏,盡量避免食用,另建議坐月子中心,設計月子餐應與醫師多溝通,減少過敏食物的攝取量,減少過敏兒的發生風險。

★《抗過敏大補帖》不看太可惜,多看就有收穫!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止痛、癲癇、痛風藥恐釀死 「過敏原測試」保命

(優 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數據顯示,一樣的抗癲癇藥(carbamazepine),美國10萬人僅2人發 生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JS,嚴重藥物過敏反應),但台灣卻達59人!因為體質的不同,亞洲人發病的機率是西方國家的20-30倍,且台灣每年約新增 200位SJS病例,表示藥物過敏的情況不容忽視,除了民眾對藥物要有相關正確認知外、醫師也應避免開立容易引發過敏的藥物。

台北長庚紀念 醫院藥物過敏中心主任暨皮膚科醫師鍾文宏表示,SJS就像不定時炸彈,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不分年齡、種族、性別與季節;且台灣有3大未解決的藥害問 題,佔了6成的藥害給付,如Allopurinol、Phenytoin和Carbamazepine,這3類藥物容易引起SJS,而威脅到病人的生命安 全,SJS是國內藥物過敏致死率中第一名。

3大藥害

1.Carbamazepine(卡巴氮平)為治療癲癇、三叉神經痛等藥,卻常被當作一般的止痛藥開立,是以前民眾腳麻手麻前往看診,醫師最喜歡開的止痛藥之一,但需注意,此類藥物引起過敏的機率頗高。

2.Allopurinol(安樂普利諾)常用於治療痛風、尿酸結石、痛風性關節炎、高尿酸血症等,用來降尿酸之藥物。

3.Phenytoin(癲能停)會用於腦受傷、或預防及治療癲癇的藥物。

鍾 文宏醫師說明,SJS的初期症狀常出現發燒、喉嚨痛、眼睛刺痛等,再來是出現皮膚問題,疹子、紅斑、起水泡,最後表皮皮膚大片脫落、像燙傷一 樣,90-100%的皮膚可能都會外掀,接著黏膜出現病灶,嘴巴、眼睛、甚至生殖器黏膜都會產生病變,就算治好,也會留下嚴重後遺症,如乾眼、視力減退、 失明,或是有些患者會傷及腎臟造成腎衰竭。

此外,SJS的後勁很強,服藥的前1個禮拜可能沒有任何症狀,直到第3個禮拜出現輕微症狀而患者 不自覺,甚至誤以為是感冒、發燒、喉嚨痛,而為多加留意,到了嘴巴破皮才有警覺,但此時藥物早已在體內堆積2-3個禮拜、要全部代謝並非那麼快,這也是為 何一旦藥物過敏發作就會相當嚴重的原因之一。

可透過藥物過敏原測試 提早得知才能事先預防

鍾文宏醫師提醒,藥物過敏不能忽視,且現在醫療進步已經可以透過不同檢測來篩出過敏原,包括藥物貼布、點刺試驗、血液CAP-IgE藥物過敏原檢查等,降低藥物過敏的機率,讓患者用藥更安全、並保護健康。

Facebook 馬上按讚 加入Yahoo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