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8項 新手爸媽必須懂的事!

嬰兒與母親 3月號 NO.449

諮詢/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 葉勝雄
採訪撰文/吳慧敏
模特兒/俏皮寶貝詹沁凝
攝影/張明偉
道具協力/樂雅玩具

雖然現今資訊發達流通、育兒知識俯拾即是,但您如何知道口耳相傳、網路社群等千奇百怪的流傳與分享是否正確?有哪些是以訛傳訛錯誤的衛教觀念、也是新手爸 媽常犯的NG照護方式呢?面對莫衷一是的育兒方式,本期特別揪出18項常見的育兒迷思,請教專業兒科醫師,讓您在育兒道路上更加的輕鬆!

 

 

飲食篇
1 寶寶還沒開始吃副食品,所以也不能喝白開水?
由於嬰兒的腎臟尚在發育的階段,因此許多人都會跟爸比媽咪說:「寶寶還沒吃副食品,不用給他喝水啦!」真的是這樣嗎?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葉勝雄指出,如果還在哺餵母乳階段的寶寶就可以不用再給他喝水了,因為單純喝母乳的貝比,無法精確的計算寶寶到底一天喝了多少的奶量;加上寶寶喝了水後,由於有飽足感、會減少下一餐的喝奶量;再者,母乳和配方奶中絕大部分的成份都是水分子喔。

但也有例外,「如果是配方奶寶寶,由於已經知道孩子的喝奶量,所以在餐與餐的中間,可以補充上一餐奶量的1/3,例如寶寶喝了180c.c.的配方奶,之後可以攝取60c.c.以內的白開水,不過,與其喝水倒不如喝奶好。倘若是在夏天,因為天氣炎熱的關係,如果擔心寶寶容易因為流汗而脫水,可以適時以上述的算法補充些許水份即可。」葉勝雄醫師表示。
 
如何觀察寶寶的喝奶量足不足夠?葉醫師回答:「只要寶寶一天約有6次的小便就是正常,但如果一天只有約4次的小便次數,但尿布重量都是沉甸甸的,也表示寶寶的奶量、水份攝取有達到最低標準。最後,只要孩子的體重正常且標準的成長,家長就不用太過焦慮,或是擔心要不要給寶寶喝水了。」
 
 
2 寶寶的副食品,絕對不能加鹽巴調味?
有些專家指出:「如果不想讓寶寶日後養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除了飲食要清淡,在副食品的階段時,也絕對不能放入任何的調味料,包含鹽巴。」
 
對此,葉勝雄 醫師表示:「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其實寶寶的腎臟機能是先學會處理鹽份、然後才是水份。可以由天然食物增加食物的風味當然是最好,但鹽巴其實也沒那麼的可 怕,如果發現孩子出現厭食的狀況,六個月大後在食物中稍微加入一點點的鹽巴、做一點點的調味,若能因此促進寶寶的食慾,也是可行的。反而是寶寶的水份控制 要特別的小心,如果水份攝取太多、有可能會來不及排出去,造成低血鈉的症狀。」
 
在副食品階段時,要如何控制寶寶的水量攝取?葉醫師說:「如果上一餐吃進約100c.c.的副食品,餐與餐(副食品)之間的水份控制在100c.c.×1/250c.c.)到100c.c.即可,這樣就不致於喝進太多的水份。反之,如果副食品為湯湯水水等粥類料理,就要減少之後的水份攝取,才不會不小心喝下過多的水份。」
 
 
3 寶寶不愛喝母奶和配方奶了,那麼就讓他喝鮮奶補充鈣質吧?
寶寶未滿一歲之前,新手爸媽記得不要讓寶寶喝鮮奶,因為鮮奶無法取代母乳(配方奶)的營養成分。葉勝雄醫師表示,主要的原因是鮮奶的鈣磷比和母乳(配方奶)不同,母乳的鈣磷比為21,也是非常適合寶寶吸收的比例,但是鮮奶的鈣是母乳的3倍、磷是母乳的6倍,換句話說,鮮奶的鈣磷比為11,含量高的磷會妨礙鈣的吸收,對腎臟、胃腸功能尚在發育中的寶寶來說,並不適合。
 
此外,寶寶一 旦品嚐到香香甜甜的鮮奶,有可能會影響他日後吸吮母乳(配方奶)的意願,而優酪乳也是從鮮奶製成,也是建議等到寶寶一歲之後再給予。但是,鮮奶、起司、乳 酪等乳製品,如果只是單純作為副食品的配料,就沒有關係,只要不是每餐吃就可以了。反倒是爸媽應該不要讓寶寶喝到含糖飲料,一是熱量高、二是沒營養、三是 孩子會因此愛上含糖飲料,日後要戒掉相對的困難。
 
 
4 一定要等到寶寶六個月之後,才能讓他吃副食品?
有人說寶寶四個月之後就可以開始吃副食品了,又有人說必須等到孩子六個月才能給他吃副食品,究竟何為正確?葉勝雄醫師指出,雖然我國政府建議寶寶六個月之後再給他吃副食品,不過這是針對哺餵純母乳的寶寶來說。
 
如果是配方奶 寶寶,建議四到六個月之間就可以讓他開始吃副食品,一方面補充不足的營養素,例如鐵質;再者,可以及早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母乳寶寶由於必須努力吸吮才能 喝到母乳,相對口腔肌肉的發展較好),如果太晚吃副食品,寶寶可能不太喜歡非奶類的進食方式。此外,有些食物的風味,寶寶需要嘗試很多次之後才會習慣,如 果孩子第一次吃到新食物,出現眉頭緊皺的表情,可能只是不習慣並非不喜歡,家長可以隔一段時間再讓寶寶品嚐。
 
 
5 蔬菜和水果好處多多,所以寶寶想吃就讓他吃?
許多人認為天然的蔬果好處多多、多吃無益,但是葉勝雄醫師提醒爸爸媽媽,無論是什麼食物,重點是多樣化攝取、飲食均衡。像是有些食物含有β-胡蘿蔔素,攝取過多會讓皮膚變黃,例如紅蘿蔔、南瓜、木瓜等,如果吃多會造成色素沉積、特別是手掌處會變黃(和黃疸不同的地方在於,因β-胡蘿蔔素只會引起黃皮膚的現象,眼睛的眼白鞏膜並不會變黃),只要暫停吃這類的食物,皮膚色澤就會慢慢恢復了。
 
此外,果汁一 開始可以先對水稀釋後再讓寶寶喝,比較要注意的是,如果吃多了蘋果泥,會導致便祕,主要因為蘋果泥含有豐富的果膠,反而蘋果汁中富含的山梨醇有助於排便。 另外,小朋友都喜歡軟軟甜甜的香蕉,大家也都認為香蕉有助於消化、通便,但葉醫師建議,等到香蕉皮上的出現黑點之後再吃才不會有便祕的問題發生,因為還沒 有熟成的香蕉裡含有大量的鞣質(鞣酸),也會造成便祕。其實,任何的天然食物都必須均衡攝取、不偏食,才能帶給人體最佳的營養價值。
 
 
起居篇
1寶寶可以和大人一樣變成夜貓子嗎?
寶寶的睡眠會隨著月齡不斷的調整,「三個月前的寶寶世界日夜顛倒、大多時間都在睡覺;到了六個月之後,夜晚的睡眠將逐漸的拉長;到一歲之後,白天的睡眠時間會慢慢的減少。」葉勝雄醫師說。
 
都市化社會和 職業型態的關係,許多人在下班後必須忙著趕赴保母家、托嬰中心接回孩子,再利用晚上的時間和孩子享受天倫之樂,久而久之,孩子也習慣大人的作息、晚睡晚 起。面對這樣的狀況,葉勝雄醫師建議家長:「如果可以的話,讓孩子盡量在晚上九點就寢,以利生長激素的分泌(因為生長激素在晚上分泌特別旺盛)。」如果是 因為爸爸媽媽還沒有睡,孩子也不肯乖乖就範,建議家長先陪著孩子入睡,等孩子睡著後、自己再起身忙活。
 
此外,如果寶寶在睡覺的時候請不要吵醒他,有些孩子對聲音較為敏感,一旦被吵醒後就比較難再入睡,不過如果是生病中孩子,發現他睡超過平常的時間,例如8小時,可以稍微刺激他一下,看看有沒有適度回應,確定不是處於昏睡狀態。
 
 
2孩子白天不睡覺,晚上會比較好睡?
白天不讓孩子 睡覺,晚上他未必會比較好睡;但是孩子白天睡太多,晚上的確會較難入睡;另一種情況是白天玩得太開心,亢奮的精神會延續到夜晚進而影響睡眠。葉勝雄醫師表 示,如果孩子平常在晚上九點就寢,建議在睡前兩個小時,就不要讓孩子從事高活動力的遊戲;此外,不要在下午吃到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或甜食,例如可樂、巧克力 等,會誘發血糖升高導致精神變得更好;反之,牛奶中含有色胺酸的成分,有助眠的效果。
 
 
3天氣好冷,不用幫寶寶洗澡也沒有關係?
今年開春,寒 流一波接著一波報到,許多家長覺得天氣冷、孩子也沒有流什麼汗,所以不用幫他洗澡。不過,葉勝雄醫師表示:「建議每天幫寶寶洗澡,特別是生殖器外部、屁股 的清潔。如果太冷,入睡前還是要替寶寶擦澡,如果家長時間允許,也可以選在一天較溫暖的時段替孩子洗澡。洗澡除了清潔的目的,也能趁此時檢查寶寶的身體, 看看皮膚、生殖器官有無出現異狀。」
 
 
4 寒流報到,孩子也要穿的多一點?
葉勝雄醫師表 示,其實大部分的孩子都不喜歡穿太多衣服,如果天氣冷,基本上和大人穿得差不多即可,有一個小方法可以觀察孩子穿的暖不暖,就是摸摸小朋友的手掌心,如果 是暖呼呼的就代表孩子不會冷。但如果出現寶寶身上長出痱子,就有可能是孩子穿太多的衣服,特別是帶毛帽引起的痱子。
 
 
5 使用學步車,可以讓孩子學會走路方式?
學步車就是俗稱的「螃蟹車」,當孩子坐上去後,主要靠著雙腳的滑行力量,可以前後左右的橫衝直撞,但因為學步車移動的快速度遠超過寶寶能掌控的範圍,也容易因地形、周遭環境而發生事故傷害,例如撞到桌子、摔落樓梯、跌進水池等,所以加拿大已經在2004年完全禁止學步車的廣告刊登在任何的媒體上、廠商也不得進口。此外,葉勝雄醫師表示:「如果坐在學步車上,用踮腳尖的方式滑行,有可能會影響孩子日後的走路姿勢,反而揠苗助長。」
 
 
6 外面的環境太髒,所以不要讓寶寶出門會比較健康?
有人認為寶寶太小、抵抗力不足,最好的環境就是讓他待在家中,以免招致細菌、病毒的感染,但也有人認為從小帶著孩子出門,才能讓孩子接觸外面的世界,培養抵抗力、也能增廣見聞。
 
究竟孩子要等 到多大才適合帶出門呢?葉勝雄醫師建議:「三個月之前的寶寶盡量待在家裡,因為這個時候發燒,較難和菌血症、腦膜炎、泌尿道感染等區別,等到孩子四個月之 後,由於疫苗注射大致上都已施打到第二劑,基本的身體防禦力已逐漸形成,再出門比較好。外出時也盡量遠離人潮擁擠的地方,如果人潮多時,最好將寶寶抱起 來,因為細菌和病毒會藉由飛沫、空氣往下飄散,在低處的寶寶容易受到病菌的危害。」
 
 
醫療
1 孩子一發燒,就立即給予退燒藥?
孩子一發燒,許多家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馬上送醫院或是翻箱倒櫃找退燒藥。然而,葉勝雄醫師表示,孩子體溫37度時還不算是發燒,主要是成人的體溫較低,可能到了37度時就會出現不舒服。以孩子來說,一般建議38.5度以上時,才給予退燒藥。如何正確測量孩子的體溫?「腋溫為37.2度、口溫為37.8度、肛溫為38度。耳溫槍一般會設定在肛溫模式的38度,但要注意如果設定在口溫模式則是37.5度。」
 
葉醫師指出,如果發現孩子發燒後的活動力、精神狀態都和平常一樣,可以先在一旁觀察孩子的狀況、不用急著退燒,通常等到38.5度時才給予退燒藥;如果孩子已經非常不舒服,可以先行服用退燒藥、並且帶孩子到兒科門診檢查;此外,退熱貼僅用於局部散熱,並無法有效緩解退燒症狀;不建議常規使用肛門塞劑,它設計的目的是用於止痛而非退燒,常用容易引起腹瀉,但是臺灣人常使用於發燒時,需要特別注意。
 
 
2 玫瑰疹只會長一次?
葉勝雄醫師在門診常碰到家長詢問:「玫瑰疹只會長一次嗎?」其實,大部分的孩子在兩歲之前都會得到「人類疱疹病毒第六型」,俗稱「玫瑰疹」,主要的典型症狀為高燒、偶爾會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是腸胃道感染的症狀。
 
特別是,許多人認為玫瑰疹在退燒後一定會長出像玫瑰紅的小斑丘疹,葉醫師補充說:「不是每個人得到後都會長疹子,日本曾做過統計發現約3/4的小孩會出現疹子;美國統計為1/4,我在門診觀察臺灣的孩子約3/4的比例會出現疹子。」另一方面,也有小朋友得到兩次玫瑰疹,主要原因是「人類疱疹病毒第七型」也是引起玫瑰疹的病毒,並不是復發。
 
 
3 腸胃炎就要喝運動飲料?
如果出現腹 瀉、嘔吐等腸胃炎症狀時,許多人建議買罐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但葉勝雄醫師認為:「市面上的運動飲料主要針對流汗所設計,並不是針對腹瀉,因此電解質的補 充濃度約只有一半,反之,糖分卻超標,是腹瀉專用口服電解質液的兩倍。」如果只是一般的拉肚子,並不一定要特別補充電解質液,腸胃炎嚴重到脫水症狀時,建 議請診所開立或到藥局購買口服電解質液。
 
 
4 乾洗手萬能?病毒、細菌跑光光?
腸病毒的疫情 發燒時,許多家長會在小朋友的手上噴上乾洗手液,隨時消毒。但葉勝雄醫師指出:「乾洗手液的成分主要為酒精,只對一些冠狀病毒或是流感病毒等有「外套膜」 的病毒有效,但是像腸病毒或是諾羅病毒並沒有「外套膜」,乾洗手液無法殲滅這些病毒。其實,保持手部乾淨的正確方式還是徹底洗手,並且要用肥皂,藉由搓手 的動作分解油垢和汙漬,確定雙手的每個小地方都有搓洗到,雖然不一定能殺死病菌,但可藉由沖水的動作帶走髒汙和病菌,不讓它們留在手上。」
 
 
5 寶寶每天有大便,所以沒有便祕?
葉勝雄醫師長 期觀察許多因便秘問題前來就診的小朋友中發現「每個家長都覺得說孩子每天上大號不會便秘,但是我們後來發現,孩子這星期的糞便有可能都是上星期累積的宿 便。」如何觀察孩子究竟沒有便祕?「如果發現寶寶的糞便乾乾硬硬的,或是一粒一粒的像是羊糞便般,顯示腸子裡面可能還藏著許多糞便尚未排出。反之,便秘太 久也會造成糞便的形狀太粗,解便時可能會造成肛門裂傷。而嚴重的便祕還會出現肚子痛、脹氣、食慾不好等狀況,家長必須多加留心。」
 
 
6 孩子受驚嚇,喝喝符水收驚就好了?
葉勝雄醫師站 在醫學的角度來看,他認為:「當孩子受到驚嚇後,如果長時間找不到任何原因,在任何方法都試過的情形下,最後從民俗治療的方式得到緩解,可能也只是巧合, 船到橋頭自然直。」葉醫師不反對藉由宗教或是民俗療法得到另一種幫助,但是要注意如果使用符水收驚、治病,要注意符文墨是否利用硃砂寫成,含有硫化汞,或 是顏料含有重金屬鉛等,燒成符水喝下肚後會有重金屬中毒的危害,千萬要小心。
 
 
7 小時候胖不是胖,吃得白白胖胖才是福氣的象徵?
多數長輩總是叮嚀孩子多吃一點,白白胖胖的才會長高又長大。但是葉勝雄醫師提醒家長:「兩歲之後要注意小朋友的體重。之前國外有研究兒童時期的體重正常,長大後只有約14.6%會變成肥胖;兒童時期體重過重的,長大後變成肥胖的機率就增加到64.6%;如果兒童時期就已經屬於肥胖體型,高達82.3%在成年還是維持著肥胖。
 
因此,小時候胖就是胖!不能輕忽。」而兩歲之前的寶寶,仍處在快速的發育階段中,飲食不需要特別的限制,只要注意營養均衡,盡量避開空有熱量而沒有營養的食物就可以,但若體重的生長曲線一直向上突破,超過第97個百分比,最好讓醫師評估一下是否需控制飲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珍珍 的頭像
    珍珍

    新竹縣珍珍保母屋

    珍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